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神经型食物中毒疾病英文名称: nerve food poisoning疾病别名: 肉毒中...
养生
疾病名称: 神经型食物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nerve food poisoning
疾病别名: 肉毒中毒
疾病概述:
神经型食物中毒(nerve food poisoning)又称肉毒中毒,是因进食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中毒性疾病。临床上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眼肌、咽肌甚至呼吸肌麻痹)为主要特征,患者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等症状。神经型食物中毒可通过洗胃、营养支持、吸氧、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急诊科、传染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头晕、头痛、乏力、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
主要病因: 因进食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引起
检查项目: 细菌培养、毒素检测、间接血凝试验、动物试验
重要提醒: 本病重症患者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治疗可于2~3日死亡,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出现不良预后。
临床分类:
本病临床上分为3种类型,即食物型肉毒中毒、伤口型肉毒中毒和婴儿肉毒中毒。
流行病学-传染性:
神经型食物中毒患者对周围人群无传染性,但引起本病的肉毒杆菌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肉毒杆菌存在于变质肉食品、豆制品及动物肠道中,病菌由动物肠道排出,污染土壤。肉毒杆菌在缺氧环境时才大量繁殖,产生大量外毒素。引起肉毒中毒的食品有腊肉等腌制品、发酵的豆面制品和罐头食品。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被肉毒毒素污染的食物传播,多见于腌肉、腊肉、豆豉、豆瓣酱、臭豆腐及制作不良的罐头食品等。
流行病学-发病率:
该病暂无权威的发病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病因-总述:
神经型食物中毒因进食被肉毒杆菌外毒素污染的食物而引起,偶可由伤口感染而致病。肉毒杆菌被婴儿摄入胃肠道后也可产生大量外毒素而致病。
病因-基本病因:
1、肉毒杆菌按抗原性不同,可分为A、B、C、D、E、F、G7种血清型,对人致病以A、B、E3型为主。
2、肉毒杆菌外毒素经肠道吸收或从伤口吸收进入血流,毒素主要作用于颅脑神经核、肌肉神经连接处及自主神经末梢。抑制神经传导介质-乙酰胆碱的释放,使神经肌肉接头的冲动传导发生障碍,导致眼肌、咽肌及全身骨骼肌持续处于软瘫状态,表现为一系列的神经麻痹症状。
症状-总述:
神经型食物中毒患者的症状与中毒剂量有关,中毒剂量愈大则潜伏期愈短,病情愈重,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轻症患者可能仅有轻微不适,重者可于24小时内死亡。
症状-典型症状:
1、潜伏期一般为12~36小时,可短至2小时,长达8~10日。
2、起病急骤,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无胃炎症状或很轻微,不发热,早期症状为头晕、头痛、乏力,继而出现眼部症状,如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瞳孔两侧大小不等、对光反射减退等。重症患者则出现咀嚼困难、吞咽困难、言语困难、呼吸困难等颅脑神经麻痹症状。肢体瘫痪则较少。体温正常,意识清楚。
3、婴儿肉毒中毒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首要症状常为便秘,继之迅速出现神经麻痹,入睡前尚能进食,数小时后发现呼吸停止。
症状-并发症:
1、患者可出现顽固型便秘、腹胀、尿潴留等并发症。
2、重症患者可发生中枢性呼吸衰竭,可因此死亡。
就医-急诊指征:
1、进食变质食物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
2、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
3、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食物中毒患者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若明确肉毒杆菌感染可转诊至传染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3、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什么时候出现的这种情况?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4、您最近吃过变质或腌制、发酵的食物吗?有没有吃过过期罐头?
5、一同进食的人是否有类似症状?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进食变质食物后出现头晕、头痛、乏力、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通过细菌培养、毒素检测、间接血凝试验、动物试验了解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细菌培养
将可疑食物、呕吐物加热煮沸20分钟后,接种到琼脂做厌氧培养,可检出肉毒杆菌。
2、毒素检测
可疑食物、血、尿及粪便可检出肉毒毒素。
3、特殊试验
如早期血清做间接血凝试验、可疑食物浸入液进行动物试验,有助于判断毒素性质以及型别鉴定。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近期的进食情况、了解有无集体发病现象,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细菌培养、毒素检测、间接血凝试验、动物试验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流行病学资料
有进食可疑食物,特别是火腿、腊肠、罐头或瓶装食品史,同餐者集体发病。
2、临床表现
有特殊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如复视、斜视、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
3、实验室检查
确诊可用动物试验查患者血清及可疑食物中的肉毒毒素,亦可用可疑食物进行厌氧菌培养,分离病原菌。
诊断-鉴别诊断:
1、河豚鱼或毒蕈所致食物中毒
有进食河豚鱼或误食毒蕈病史,这两种生物性食物中毒亦可产生神经麻痹症状,但河豚鱼中毒轻者为指端麻木,重者则为四肢瘫痪。而肉毒中毒出现肢体瘫痪者则较少。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进行鉴别。
2、脊髓灰质炎
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常见于儿童。临床表现以发热、咽痛、肢体疼痛为多见。瘫痪为弛缓性,肢体由近心端向远心端发展的瘫痪或整个肢体的瘫痪。脑脊液蛋白增高,细胞数增多。临床表现以及辅助检查有助于鉴别。
3、流行性乙型脑炎
本病多发生于7~9月,起病急,有高热、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惊厥、昏迷等症状。高热与意识障碍平行,体温愈高,昏迷愈重。可通过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神经型食物中毒患者早期可进行洗胃,叮嘱患者应卧床休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营养支持、吸氧等处理,并给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治疗-一般治疗:
1、患者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2、患者咽下困难时,用鼻饲法或静脉内补充营养及液体。
3、患者咽喉部有分泌物时,及时吸痰。呼吸困难时,给予吸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
治疗-药物治疗:
1、大量青霉素治疗可减少肠道内肉毒杆菌数量,防止外毒素继续产生和吸收。有肺炎等继发感染时,选用适宜抗生素治疗。
2、早期应用多价抗毒血清(A、B、E型)对本病有特效。在起病后24小时内或瘫痪发生前注射最为有效,可选择静脉或肌内注射(先做血清敏感试验,过敏者先行脱敏处理)。
3、盐酸胍啶治疗也可能有一定效果。据报道有促进末梢神经纤维释放乙酰胆碱的作用,因而能改善神经肌肉传递功能,增加肌张力,缓解中毒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抗毒血清、盐酸胍啶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的发病与外伤有关,应对伤口进行彻底清创,防止伤口感染。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早期发现本病可用碳酸氢钠或高锰酸钾溶液洗胃。洗胃后注入硫酸镁或硫酸钠导泻。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预后与患者病情、治疗时机有关。部分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治愈,部分患者则可能会死亡。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引起头晕、头痛、乏力、视力模糊、复视、眼睑下垂等症状,使眼肌、咽肌、全身骨骼肌处于软瘫状态,可能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的各项治疗,注意休息和保暖,遵医嘱按时按量用药,按时到医院复诊,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起病急骤,会引起眼肌、咽肌甚至呼吸肌麻痹,可能导致中枢性呼吸衰竭,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紧张、担忧等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需要关注患者出现的异常情绪,给予疏导和排解,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2)患者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法,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缓解不良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定时、定量服药,不可擅自停药或随意加减剂量。
2、使用抗生素、抗毒血清的患者,用药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的发生,若出现异常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室内安静、整洁及空气流通。
2、患者应静卧休息,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3、注意保暖,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被,避免受凉。
4、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物,加强口腔护理。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观察疾病恢复情况。
饮食调理:
神经型食物中毒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要重视饮食护理,科学的饮食调理,有利于控制病情,促进身体康复。
饮食建议: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1、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2、避免食用熏制、腌制、腐败发酵食品,如臭豆腐、腐乳、豆豉等。
预防措施:
预防神经型食物中毒的关键是避免进食肉毒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
1、对腌鱼、咸肉、腊肠等熏制或腌制食物,必须蒸透、煮透、炒熟透才能进食。
2、禁止食用有顶部膨出现象的罐头食品或变质食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