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肾周脓肿疾病英文名称: perinephric abscess疾病概述: 肾周脓肿(pe...
养生
疾病名称: 肾周脓肿
疾病英文名称: perinephric abscess
疾病概述:
肾周脓肿(perinephric abscess)是指肾周脂肪囊内的化脓性感染,来源多为肾脓肿或肾内其他感染病变穿破肾包膜,或邻近器官感染扩散所致,也可为血源性或穿通性伤所致。肾周脓肿多为急性,可沿腰大肌蔓延,穿破肾周筋膜形成肾旁脓肿。主要症状为高热,腰痛,肋脊角叩击痛及腰部肿块,尿中少量白细胞,如果为肾内病变引起者,尿中可有脓细胞和致病菌。早期诊断及干预,避免感染扩散,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与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发病部位: 肾脏
常见症状: 腰痛、寒战、发热
主要病因: 肾周脂肪囊内的化脓性感染
检查项目: 血常规、尿常规、X线、CT、MRI、静脉肾盂造影、超声引导下穿刺
重要提醒: 对可能存在肾周脓肿的病人,应及时治疗,避免脓肿破溃累及周围。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死亡率:
肾周脓肿病情凶险,若延误诊断和治疗,死亡率可高达57%。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糖尿病、尿路感染、肾结石等患者。
病因-总述:
本病是肾周脂肪囊内的化脓性感染,来源多为肾脓肿、肾内其他感染病变穿破肾包膜,或邻近器官感染扩散,也可为血源性或穿通性伤所致。
病因-危险因素:
1、年龄
一般儿童与老年人免疫力相对低下的人群发病率高。
2、血糖水平
血糖高的患者更容易导致感染。
3、性别
女性尿道较短,且尿道口与阴道口相邻,容易导致尿道感染逆行,最终可导致肾周脓肿。
症状-总述:
肾周脓肿常为慢性病程,可伴急性发作,常见腰痛、寒战、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随血尿、腹部肿块、尿路刺激征,甚至还会出现腰部脓肿、脓胸、胸腔积液等并发症。
症状-典型症状:
1、腰痛
可表现为持续性后腰背疼痛,多呈局限性,同时伴肾区叩痛、肌紧张。当脓肿破溃后,可有腰大肌刺激症状,即体位改变导致腰背部不同程度的酸痛。
2、寒战、发热
肾周脓肿的病人多有感染的因素,可导致全身中毒,细菌毒素导致体温升高,严重者可导致菌血症或毒血症,表现为持续的高热。
症状-并发症:
1、腰部脓肿
当脓肿形成达到一定程度容易出现破溃,脓肿沿着腰大肌间隙穿通腰下三角形成。
2、脓胸
当脓肿形成达到一定程度容易出现破溃,脓肿沿着腰大肌间隙向上延伸形成膈下脓肿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
3、胸腔积液
脓肿形成向上侵犯膈肌,容易使得扩散蔓延,胸腔出现炎性反应导致胸腔积液的形成。
就医-家庭处理:
对于出现腰部局限部位疼痛伴发热的患者,应适当休息,给予腰部热敷,如果出现高热、寒战等异常表现,及时送医就诊。
就医-门诊指征:
1、长期慢性腰背痛、反复发热。
2、出现血尿的患者。
3、体检发现肾周模糊影、泌尿系统结石。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进展性症状时。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到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行X线、CT、MRI等检查,穿着宽松衣物,避免携带铁磁物质的配饰。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在什么情况下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3、您是做什么工作的,平时累不累?
4、您以前有出现过类似情况吗?是否进行过治疗?
5、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6、您有结石、肿瘤的家族史吗?
7、您自行吃过什么药吗?服药后有缓解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我需要做手术吗?
5、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运动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腰背部疼痛、寒战、发热等症状,需及时就医。医生询问病史后,会通过常规体格检查,初步判断有无异常,之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做血常规、尿常规、X线、CT、MRI、静脉肾盂造影、超声引导下穿刺等检查,以明确诊断,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根据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肾周脓肿的病人严重者可见腹部肿块及急性面容。
2、触诊
医生通过局部触诊,可初步判断患者是不是存在皮温升高、局部疼痛伴压痛、肌紧张的情况,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可疑脓肿以及脓肿是否扩散的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肾周脓肿病人血常规常可见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提示感染。
2、尿常规
尿中少量白细胞,如果为肾内病变引起者尿中可有脓细胞和致病菌。
检查-其他检查:
超声引导下诊断性穿刺:可见透声肿块,壁不整齐,有时可呈多房性以及相应区域坏死组织及颗粒物回声,鉴别是否存在结石、积水等病变,且多数穿刺可见脓液。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判断是否存在膈肌因脓肿形成被迫抬高,是否存在腹部胸腰椎侧弯,且凹面向患侧,腰大肌及肾影模糊不清,肾脏在深吸气下降时,是否因为脓肿限制而下降受阻。
2、CT
确诊并显示脓肿的范围、位置以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常可见脏器受压移位,肾周脂肪间隙消失,存在软组织肿块,炎性壁层,增强后可见强化,邻近组织层次模糊、分界不清,可于脓肿内部见气液平面。
3、MRI
判断是否存在软组织的炎性水肿,同时鉴别脓肿与肿瘤。
4、静脉肾盂造影
肾脏显影不良或不显影,可见肾区肿块,肾盂、输尿管移位,以及辨别是否存在尿路梗阻等病因。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体征,结合血常规、尿常规、X线、CT、MRI、静脉肾盂造影、超声引导下穿刺等检查一般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排除肾肿瘤、肾盂肾炎、脊柱肿瘤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肾肿瘤
存在血尿、肾区疼痛、腹部肿块的临床表现,多为低热,CT可见肾实质内不均匀肿块,增强后明显强化,血管造影可见增粗、增多、紊乱的血管,可资鉴别。
2、肾盂肾炎
存在寒战、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腰痛,以及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症,但CT未见肾周脓肿炎性水肿与肿块影,可资鉴别。
3、脊柱肿瘤
存在腰背部疼痛、相应神经功能损害,影像学可见脊柱肿块、骨质破坏,或相应部位病理性骨折的形成,可帮助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肾周脓肿的目的是缓解症状,控制感染。根据脓肿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认为小脓肿可以单纯抗菌药物治疗;如果单纯抗感染治疗疗效不明显,应及时引流;对于多房脓肿或较大的脓肿,抗感染的同时应尽早引流,其中引流方式包括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以及切开引流。在控制感染、缓解症状的基础上,应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加以控制,处理相关的脓肿并发症。
治疗-对症治疗:
1、发热
通过冰块物理降温,必要时候给予非甾体消炎药物。
2、腰痛
通过按摩、热敷缓解疼痛,严重时可口服非甾体消炎药物。
治疗-一般治疗:
1、适当休息,保证睡眠
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抵抗力下降,加重感染。
2、合理补充营养,注意均衡饮食
注意钙的摄入,保证优质蛋白、蔬菜、水果的供应。
3、积极控制血糖
对存在糖尿病的患者应积极口服降糖药,必要时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并长期监测血糖。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抗炎药
可以降温、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双氯芬酸。
2、抗生素
可先经验性使用抗生素,等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针对性选用敏感抗生素,常用头孢他啶、阿米卡星。
3、降糖药
控制血糖,改善患者一般情况,减小感染风险,常用的药物有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
治疗-相关药品:
布洛芬、双氯芬酸、头孢他啶、哌拉西林、阿米卡星、二甲双胍、格列齐特、阿卡波糖
治疗-手术治疗:
经皮穿刺引流:肾脓肿经皮穿刺引流对脓肿形成局限,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不佳、脓肿较大、多房脓肿的情况下,可考虑外科穿刺引流。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患者基础情况、脓肿大小、有无并发症相关。肾周脓肿的治疗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明确诊断的早晚,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早期诊断及干预,避免感染扩散,积极控制危险因素与并发症,预后一般良好。
预后-危害性:
长期慢性的肾周脓肿未予处理,容易导致肾周围严重粘连。
预后-治愈性:
通过积极治疗,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肾周脓肿的病人应保持积极的治疗心态,日常注意留心自身是否有异常情况,早发现、早治疗,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痊愈。
日常-用药护理:
1、肾周脓肿的病人在必要时用非甾体抗炎药进行治疗时,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私自加量。
2、病人服用非甾体消炎药后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就医咨询,避免因药物并发了胃溃疡等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避免外界的刺激。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3、患者应在身体耐受情况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患者应勤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日常-病情监测:
1、血常规、血生化
通过监测血沉、白细胞判定机体是否存在炎性反应。
2、X线、CT、MRI
通过常规X线、CT、MRI观察肾周炎性水肿信号、以及脓肿引流后腔壁情况以判断患者恢复状态。
日常-复诊须知:
1、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应定期随访,观察脓肿情况。
2、对于手术病人,术后应遵医嘱勤复查,复查时应注意携带完备的相关病历以便对比。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可保持半卧位休息,家属应注意观察患者的意识、面色、穿刺点敷料渗血及腹部体征情况,耐心倾听患者主诉,若穿刺部位疼痛明显,应及时告知医生。
2、术后家属应注意保护患者的引流管,避免扭曲、受压、堵塞,保持引流通畅。
饮食调理:
肾周脓肿是消耗性疾病,患病期间容易引起贫血和低蛋白血症,所以患者日常应从饮食习惯、营养状态进行调整。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病情恢复。
饮食建议:
1、饮食规律,定时进餐,维持节律平稳。
2、营养丰富,适当进食奶类、豆制品等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
3、患者可适量吃些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等食物。
4、糖尿病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糖尿病饮食,少量多餐。
5、多喝水,每日饮水量应在2500ml以上。
饮食禁忌:
戒烟限酒,忌浓茶、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饮料。
预防措施:
肾周脓肿可以预防,主要预防措施包括保证自身一定的免疫力,积极控制感染,积极解除尿路结石等容易引起感染的因素,积极监测血糖。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