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食管痉挛疾病英文名称: esophageal spasm,ES疾病概述: 食管痉挛(es...
养生
疾病名称: 食管痉挛
疾病英文名称: esophageal spasm,ES
疾病概述:
食管痉挛(esophageal spasm,ES),是指食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但不产生具有生理意义的蠕动和食管内容物的有效传递。本病病因尚未明确。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胸痛、反食、烧心等。食管痉挛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本病多为良性疾病,一般不会影响寿命,但可能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胸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食管
常见症状: 吞咽困难、胸痛、反食、烧心
主要病因: 病因尚未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食管pH动态测定、食管钡剂造影、CT、食管压力测定
重要提醒: 食管痉挛虽不常见,但有可能被误认为冠心病或食管肿瘤,给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压力,因此,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避免误诊、误治。
临床分类:
食管痉挛在临床上主要分为弥漫性食管痉挛和胡桃夹食管两种类型。
1、弥漫性食管痉挛(DES)
是食管中下段(1/3~2/3)高振幅蠕动、为时甚长的、非推进型的和持续性的收缩的食管动力紊乱性疾病,为食管的一种不协调收缩运动。
2、胡桃夹食管(NE)
是食管下1/3段高振幅蠕动、收缩,伴收缩时间延长的食管动力紊乱性疾病,为食管体部协调的蠕动。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食管痉挛并不常见,暂无总体发病率报道,其中,弥漫性食管痉挛在食管测压的患者中约占5%。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40~50岁的女性患者。
病因-总述:
食管痉挛的病因尚未明确。其中,弥漫性食管痉挛目前认为与食管神经肌肉变性、精神心理因素、感觉异常、食管黏膜刺激、炎症及衰老等有关;而胡桃夹食管目前认为与胃食管反流、痛阈降低、精神心理因素、胆囊运动障碍及食管炎症等有关。
症状-总述:
食管痉挛患者的常见症状包括吞咽困难、胸痛、反食、烧心等。其中,间歇发作的吞咽困难是弥漫性食管痉挛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而胡桃夹食管者以胸痛最为常见。
症状-典型症状:
1、吞咽困难
(1)弥漫性食管痉挛:约2/3的DES患者主诉为吞咽困难和吞咽停滞。常呈间歇发作,一般与胸痛同时存在,也单独发生。发作时无论是进食液体或固体食物都会产生吞咽困难,这一点可与食管癌的器质性病变相鉴别。
(2)胡桃夹食管:发生率约70%,常与胸痛发作有关,吞咽固体食物较液体食物明显。
2、胸痛
(1)弥漫性食管痉挛:约10%的非心源性胸痛由DES所致。胸痛可向后背放射,也可向颈部和左手臂放射。疼痛程度可从闷痛、隐痛到酷似心绞痛不等。有时容易与冠心病相混淆。
(2)胡桃夹食管:发生率约90%,精神心理因素或进食刺激性食物可诱发,表现为慢性、复发性胸痛,呈钝痛、剧痛或绞窄样,位于胸骨后或剑突下,可放射至上腹痛、颈部及左臂,疼痛可持续数分钟至几个小时。
3、反食
弥漫性食管痉挛吞咽困难发作时,可出现反食(食物反流到口腔和鼻腔)。由于反流的食物一般刚咽下不久,食物通常无胃内酸味,可与呕吐相鉴别。
4、烧心
约70%的胡桃夹食管患者会出现烧心症状,表现为胸骨后烧灼样疼痛或不适。
5、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伴有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焦虑、强迫、抑郁等。
症状-并发症:
食管痉挛本身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但患者接受介入或手术治疗时,可能会并发食管穿孔、感染、肺不张、纵隔瘘、膈神经或迷走神经损伤等治疗相关并发症。
就医-急诊指征:
1、突然出现剧烈胸痛。
2、突发吞咽困难、吞咽停滞。
3、出现其它紧急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急诊处理。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胸痛、吞咽困难、烧心、反食。
2、伴体重减轻、营养不良、焦虑、强迫、抑郁等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消化内科
病情平稳者可前往消化内科就诊。
2、胸外科
病情严重需手术治疗时可前往胸外科就诊。
3、急诊科
病情危急时应立即前往急诊科救治。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症状是在进食前、进食中还是进食后发生的呢?
3、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近期是否感觉情绪不稳定,比如焦虑、抑郁、紧张呢?
7、您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8、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9、您是否患有基础疾病呢?比如高血压、糖尿病?
10、您吸烟吗?吸多久了?平均每天吸多少?
11、您喝酒吗?喝多久了?平均每天喝多少?
12、您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13、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良性的吗?
2、确诊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吃药吗还是做手术?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这种病会复发吗?
7、这个病会遗传吗?
8、平时需要生活及饮食需要注意什么?
9、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吞咽困难、胸痛、反食、烧心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食管钡剂造影、CT、食管压力测定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有无皮疹、黄疸、发绀、营养不良、慢性病容等,协助诊断。
2、医生通过叩诊和听诊,可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呼吸音异常、啰音、血管杂音、心脏杂音等心肺腹受累征象。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可初步排查患者有无继发感染、贫血、出血等。
2、血生化
对于本病的诊断不会提供特异性的价值,但可用于排除糖尿病、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等系统性疾病。
3、食管pH动态测定
可证实患者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
检查-其他检查:
食管压力测定:
1、弥漫性食管痉挛
典型患者可在10次吞咽中见到两次以上的不协调收缩波,但收缩幅度可以正常或升高,目前被认为是诊断DES最好的检查方法。
2、胡桃夹食管
典型患者在食管压力测定中可见食管下段平均收缩波幅>180mmHg,伴收缩持续时间>6秒,无症状时食管压力测定正常。患者胸痛与收缩波幅改变同时发生,是确诊胡桃夹食管最为可靠的依据。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食管钡剂造影
弥漫性食管痉挛在食管钡剂造影下呈现串珠状、螺旋状狭窄,对诊断具有一定价值;而胡桃夹食管者一般无明显异常,可用于排除食管器质性疾病。
2、CT
弥漫性食管痉挛者通常呈现多发痉挛性收缩,食管肌层增厚,对诊断具有提示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吞咽困难、胸痛、反食、烧心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病史,以及血生化、食管pH动态测定、食管钡剂造影、食管压力测定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胃食管反流、食管癌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胃食管反流
也可出现烧心、胸痛、吞咽困难等表现,但胃食管反流患者在内镜下可见不同程度的食管黏膜破损,食管pH监测可证实食管内过度酸暴露,一般不难鉴别。
2、食管癌
食管癌患者表现为进行性吞咽困难,内镜下可见新生物、管腔狭小、食管黏膜糜烂及溃疡形成,食管钡剂造影显示管腔不规则狭窄、充盈缺损、管壁蠕动消失等;而食管痉挛者的吞咽困难多为间歇性发作,内镜下一般无明显异常,弥漫性食管痉挛者食管钡剂造影呈现串珠状、螺旋状狭窄。
治疗-治疗原则:
食管痉挛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对于无症状者,可无需治疗;对于症状明显者,应先选择药物治疗,当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可降低食管痉挛患者的食管收缩幅度和收缩频度,常用药物有硝苯地平、地尔硫卓、匹维溴铵等。其中,地尔硫卓可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的胸痛、吞咽困难等症状。
2、硝酸酯类药物
可舒张血管和食管平滑肌,降低食管收缩波幅,减少持续时间,能够减轻患者急性发作的胸痛症状。常用药物为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3、抑酸剂
适用于反酸症状明显者,常用药物有奥美拉唑、兰索拉唑、西咪替丁等。
4、抗焦虑抑郁药
对于伴有精神心理因素者,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丙咪嗪、曲唑酮、阿普唑仑等药物,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减轻病情。
5、肉毒杆菌毒素
可与神经末梢的受体结合,减少乙酰胆碱的释放。可通过胃镜在痉挛部位进行注射,能够明显改善症状,但作用较为短暂,需要反复操作。
治疗-相关药品:
硝苯地平、地尔硫卓、匹维溴铵、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西咪替丁、丙咪嗪、曲唑酮、阿普唑仑、肉毒杆菌毒素
治疗-手术治疗:
少数症状严重、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者,可考虑食管肌肉切开术或食管切除术。
治疗-其他治疗:
介入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采取介入治疗。主要方式包括内镜探条扩张术或气囊扩张术,虽然机械性的食管扩张不是根治食管痉挛的方法,但可以不同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治疗-治疗周期:
食管痉挛的治疗周期一般为1~2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食管痉挛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食管痉挛多为良性经过,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寿命,但可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者反复出现胸痛、吞咽困难、反食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工作。
2、食管痉挛本身不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但患者接受介入或手术治疗时,可能会并发食管穿孔、感染、膈神经或迷走神经损伤等治疗相关并发症。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本病尚无法完全治愈,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症状可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获得提高。
日常-总述:
食管痉挛由于多伴有精神心理因素,因此,患者在平时应注意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观念,积极配合治疗。同时,应遵医嘱定期带患者到院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食管痉挛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并且食管痉挛反复出现的胸痛、吞咽困难、烧心、反食等不适,又会进一步加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不利于本病的治疗。
2、护理措施
家属应多陪伴患者,多与患者沟通,详细了解患者的担忧及困扰,并与医护人员交流,学习本病的相关知识,让患者知晓本病是一种良性病变,不会影响患者寿命,通过积极诊治,病情可得到有效缓解,生活质量获得提高,以此使患者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观念,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遵医嘱用药,切不可私自停药或调整用药剂量。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有利于休息,定期开窗通风。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睡眠,不要熬夜,避免劳累。
3、可以培养一些有趣味的娱乐休闲活动,比如练书法、听音乐、下棋、绘画等,帮助陶冶情操,稳定情绪,避免情绪紧张、焦虑、抑郁。
4、术后1个月内避免双上肢过度外展、头过伸、剧烈咳嗽等大幅度活动。
5、病情缓解后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散步、慢跑、练太极拳等。
日常-病情监测:
注意观察胸痛、吞咽困难、烧心等症状,如有明显不适及时就医。
日常-复诊须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诊治情况制定相应的复诊计划,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到院复查胃镜、食管钡剂造影、食管测压等,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常规去枕平卧6h。6h后取斜坡卧位,抬高床头30°~40°,使创面处于高位,避免手术创面浸泡于术中残留液体中,减少胃酸反流对食管黏膜破损处的侵蚀,同时降低膈肌,以利于患者呼吸,并减少对食管的牵拉,减轻疼痛。
2、家属应协助患者正确翻身,但需避免双上肢过度外展、头过伸、剧烈咳嗽等。
3、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状,保持有效引流。如出现引流不畅、有血性液体流出时,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4、术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安排适当床上或下床活动,家属应注意看护及协助,避免磕碰、摔伤等意外。
饮食调理:
食管痉挛者需注意平时的饮食调理,避免食用过冷、过热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可减少因食物刺激造成病情再次发作。
饮食建议:
1、术后患者应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至半流质饮食、普通饮食。
2、宜清淡、易消化饮食。
3、少食多餐,餐后2~3h不要平卧。
4、反酸明显者宜采取低脂饮食,如如鸡胸肉、鱼肉、牛瘦肉、豆制品等,可减少进食后胃酸反流的频率。
饮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饮食,如胡椒、辣椒、芥末、酒精、浓茶等。
2、忌暴饮暴食。
3、少吃汤圆、元宵、粽子等糯米类食物。
4、忌过冷、过热、过硬的食物。
预防措施:
食管痉挛的病因尚未明确,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
2、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避免紧张、焦虑、抑郁。
3、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增强抗病能力。
4、三餐规律,细嚼慢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