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疾病英文名称: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
养生
疾病名称: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疾病英文名称: 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
疾病概述: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多由于视网膜中央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发生血栓所致,促使血栓形成的因素有血管壁的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可分为非缺血型和缺血型,有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临床表现。本病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重点在于预防和治疗并发症。一般来说,缺血型比非缺血型者预后差。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视力下降、视野缺损
主要病因: 多由于视网膜中央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发生血栓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电生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有致盲的可能。因此,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还应及早接受治疗。
临床分类:
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非缺血型和缺血型。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65岁以上人群。
病因-总述:
CRVO多由于视网膜中央静脉主干或其分支发生血栓所致。视神经经筛板区明显狭窄,神经纤维拥挤,对视网膜中央静脉(CRV)产生压力。此外,筛板处视网膜中央动脉(CRA)和CRV位置最靠近。因而阻塞多在筛板或紧邻其后部位的视网膜中央静脉内,大多为血栓形成。促使血栓形成的因素有血管壁的改变、血液流变学改变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病因-基本病因:
1、血管壁的改变
高血压和CRA硬化对CRV的压追为最常见危险因素,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其次为CRV炎症,管壁水肿、内膜受损、内皮细胞增殖等使管腔变窄,血流受阻。血管炎症主要见于45岁以下患者。
2、血液流变学改变
一些全身性疾病特别是糖尿病,可以引起血液黏度增高、血小板数量增多和凝集性增高、血栓素B2含量增高等。
3、血流动力学改变
心脏功能不全、颈动脉狭窄或阻塞、大动脉炎等均可使视网膜灌注压过低或静脉回流受阻。此外眼局部因素如高眼压、视乳头玻璃疣等的压迫可使CRV内血液回流受阻。
症状-总述:
患者可处于各年龄段。多为单眼发病,视力不同程度下降。非缺血型者,自觉症状轻微或全无症状,视力可以正常或轻度减退;缺血型者视力明显下降。
症状-典型症状:
1、非缺血型
自觉症状轻微或全无症状。根据黄斑受损的程度,视力可以正常或轻度减退,视野正常或有轻度改变。
2、缺血型
(1)早期:大多数患者有视物模糊、视力明显减退,严重者视力降至手动,合并动脉阻塞者可降至仅有光感。可有浓密中心暗点的视野缺损或周边缩窄。
(2)晚期:一般在发病6~12个月后进入晚期,视盘水肿消退,颜色恢复正常或变淡。严重者视网膜胶质增生,成纤维细胞聚集形成继发性视网膜前膜,或掺杂有色素的瘢痕形成,视力严重受损。
症状-并发症:
1、黄斑囊样水肿
黄斑囊样水肿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最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本病视力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发生的时间根据病情轻重而有不同,病情严重者发生较早,可在静脉阻塞后1个月发生,有的在发病后数月始出现。
2、新生血管
新生血管是视网膜静脉阻塞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常导致玻璃体反复积血而使视力严重受损。新生血管产生的时间最早者为发病后3个月,随病程延长发病率增高。
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本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旦产生这种并发症,预后极差,药物和手术均难奏效,大多数患者视力完全丧失。
就医-门诊指征:
1、视力明显下降;
2、自觉视野缺损;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眼科诊治范围,患者可去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眼科的检查,患者应做好心理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出现了哪些不适症状?
2、这些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
3、您有视力减退吗?
4、您之前有其他眼科疾病吗?
5、您有糖尿病、高血压等病史吗?
6、您之前有做过什么检查吗?具体的项目是什么?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得的是什么病?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3、这个病严重吗?会影响我的视力吗?
4、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手术吗?多久能好?
5、痊愈之后,我的视力可以恢复吗?
6、日常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电生理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眼底检查
可发现各象限的视网膜静脉迂张,视网膜内出血呈火焰状,沿视网膜静脉分布。视盘和视网膜水肿,黄斑区尤为明显。
2、视野检查
(1)非缺血型:周边正常,中心有或无相对暗点。
(2)缺血型:周边异常,常有中心暗点。
3、视力检查
医生会将手放在患者眼前比数字,以判断患者有无指数视力或光感。
检查-其他检查:
眼电生理检查:非缺血型者,视网膜电图(ERG)b波振幅正常,b/a值正常或轻度降低;缺血型者,b波振幅降低,b/a值降低。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可以观察并定量测量黄斑水肿程度,有助于诊断本病。
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1)非缺血型:视网膜循环时间正常或稍延长,静脉管壁轻度荧光素渗漏,毛细血管轻度扩张及少量微血管瘤形成。黄斑正常或有轻度点状荧光素渗漏。
(2)缺血型: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可见视盘有粗大侧支或新生血管。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以及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眼电生理检查等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不宜用止血剂、抗凝剂及血管扩张剂。应查找全身病因,治疗系统性疾病。眼局部重点在于预防和治疗并发症。
治疗-药物治疗:
对于黄斑水肿,存在血管炎时,可口服糖皮质激素。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或地塞米松缓释剂治疗黄斑水肿疗效明显,但有发生激素性白内障和青光眼的风险,部分患者易复发。近年来,临床上应用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如雷珠单抗)治疗黄斑水肿研究取得巨大进展,疗效确切,水肿迅速消退,视力改善,但易复发。两者联合应用,可降低复发率。
治疗-相关药品:
曲安奈德、地塞米松、雷珠单抗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为14~21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阻塞类型、有无并发症等有关。一般来说,缺血型比非缺血型者预后差。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并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致盲。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缓解症状。
日常-总述:
本病可能会影响患者的视力及视野,在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要注意安全防护,科学合理用眼,防止视疲劳。
日常-生活管理:
1、室内光线宜柔和,以减少对眼部的刺激。
2、患者在外出时,可适当佩戴墨镜,减少强光对眼睛的刺激。
3、提倡科学用眼,避免视疲劳,不要长时间使用电视、电脑,更不要在光线昏暗的环境下看书、看报。
4、定时休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5、避免用力排便。
6、注意安全防护,尽量不要独自外出,防止跌倒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日常-病情监测:
1、密切关注患者的视力变化。
2、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血糖变化;高血压患者还需注意血压变化。
饮食调理:
饮食提倡荤素搭配,保证营养均衡,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饮食建议:
1、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如胡萝卜、番茄、橙子等,以补充维生素。
2、宜清淡饮食,并补充足够的热量及蛋白质。
3、饮食中适当增加纤维素,并注意水分的摄入,预防便秘的发生。
饮食禁忌:
1、忌烟、酒、浓茶。
2、勿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3、尽量减少食用烧烤、烟熏、腌制食品。
预防措施:
1、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大动脉炎、颈动脉狭窄等原发性疾病。
2、每年定期体检,控制好血压、血糖及胆固醇水平。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