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疾病概述: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是由多种疾病引起和伴随的一种常见病理过程,主...
养生
疾病名称: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疾病概述: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是由多种疾病引起和伴随的一种常见病理过程,主要表现为体液的容量、分布、电解质浓度及渗透压的异常,引起全身各器官系统功能和机体的物质代谢发生相应的障碍,患者出现相应的症状,严重时可导致死亡。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应针对病因治疗,积极去除病因,并进行补液、药物治疗等处理,缓解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情况。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口渴、心悸、少尿、腹痛、胸痛、水肿、咳嗽、呼吸困难、嗜睡、烦躁不安、抑郁淡漠、肌无力、肌肉疼痛、肌肉痉挛、骨痛、骨骼畸形
主要病因: 由肾脏疾病、消化道疾病、烧伤、不当用药等原因引起
检查项目: 血液检查、尿液检查、X线、超声、心电图
重要提醒: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可由许多内外环境因素引起,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均可发生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又可使原发病的病情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病因-基本病因:
1、水、钠代谢紊乱
(1)容量不足:常见原因包括肾脏损伤、肾脏疾病、使用脱水剂或利尿剂、垂体性尿崩症、胃肠道丢失(如呕吐、腹泻、肠瘘)、大量出汗、过度通气、出血、肝硬化腹水、败血症、使用扩张血管药物、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如急性胰腺炎、腹膜炎、肠梗阻)等。
(2)容量过多:大多继发于心、肝、肾等疾病,如心功能不全、缩窄性心包炎、肾病综合征、肝硬化、脓毒症、灼伤等。
(3)低钠血症: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合并腹水、肾病综合征、肾衰竭、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慢性肺病、颅内肿瘤、应用药物(利尿剂等)、呕吐腹泻、大量出汗等。
(4)高钠血症:水摄入不足(如昏迷、水源缺乏)、应用利尿剂、尿崩症、过度换气、大量出汗、食用海水、右心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等。
2、钾代谢紊乱
(1)低钾血症:长期饥饿、低能量饮食、吸收障碍、严重呕吐、肠瘘、肾脏疾病、应用利尿剂等。
(2)高钾血症:摄入过多、烧伤、严重挤压伤、肾脏疾病、横纹肌溶解症等。
3、钙代谢紊乱
(1)低钙血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维生素D代谢障碍、肾衰竭、服用药物(如二膦酸盐、降钙素、抗惊厥药、膦甲酸)、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脂肪坏死等。
(2)高钙血症:钙摄入过多、维生素D过多、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恶性肿瘤等。
4、磷代谢紊乱
(1)低磷血症:磷供应不足、慢性酒精中毒、使用磷结合剂、呼吸性碱中毒、周期性麻痹等。
(2)高磷血症:磷摄入过多、肾脏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
5、镁代谢紊乱
(1)高镁血症:多因肾功能障碍引起排泄减少所致。
(2)低镁血症:骨饥饿综合征、急性出血性胰腺炎、高热能肠外营养、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胃肠造瘘等。
症状-总述: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患者的症状与自身病情有关,不同患者的表现不完全相同,可出现恶心、呕吐、头痛、头晕、乏力、口渴、心悸、少尿、腹痛、胸痛、水肿、咳嗽、呼吸困难、嗜睡、烦躁不安、抑郁淡漠、肌无力、肌肉疼痛、肌痉挛、骨痛、骨骼畸形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水代谢紊乱
(1)失水:主要为组织血流灌注不足和机体代偿所表现的症状,如乏力、口渴、心悸、直立性头晕等,严重时可出现少尿、腹痛、胸痛甚至意识障碍等。
(2)水过多:水肿最为常见,容量严重增多时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
2、钠代谢紊乱
(1)低钠血症:临床表现与血钠下降的程度和速度有关,可出现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神经系统症状(头痛、嗜睡、昏迷、癫痫)等。
(2)高钠血症: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血钠升高速度和程度,多尿、多饮是高钠血症常见症状。脑细胞脱水可造成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早期表现为烦躁不安,后逐渐转为抑郁淡漠、最后可有智力下降、性格改变;可出现肌无力、肌张力增高和腱反射亢进;严重者可出现抽搐、颅内出血和硬膜下血肿、昏迷甚至死亡。
3、钾代谢紊乱
(1)低钾血症: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精神萎靡、神情淡漠、反应迟钝、定向力减退等)、心血管(心动过速、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等)、肌肉(肌无力、肌肉疼痛、肌痉挛、肌麻痹等)、肾脏(多尿、低比重尿)等相关症状。
(2)高钾血症:主要影响心肌和骨骼肌,可表现为肌无力、肌麻痹、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
4、钙代谢紊乱
(1)低钙血症:如肌痉挛、指(趾)麻木、烦躁不安、抑郁、认知能力减退、骨痛、骨骼畸形等。
(2)高钙血症:疲乏无力、精神不易集中、失眠、抑郁、恶心、呕吐、便秘、骨痛、骨骼畸形等。
5、磷代谢紊乱
(1)低磷血症:易激动、神志障碍、木僵、昏迷等。
(2)高磷血症:高磷本身不产生特殊临床症状,软组织的转移性钙化可引起急性肾衰竭,低钙血症可引起抽搐、低血压、心律失常等。
6、镁代谢紊乱
(1)高镁血症:恶心、呕吐、嗜睡、木僵、精神错乱等。
(2)低镁血症:肌震颤、肌自发收缩、肌萎缩等。
症状-并发症: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根据患者病情的不同可引起相应的并发症,比如脑水肿加重可导致脑疝、呼吸衰竭;骨骼病变可引起病理性骨折;对心血管系统影响可引起心力衰竭、心脏停搏等。
就医-急诊指征:
1、恶心、呕吐、头痛、头晕。
2、乏力、口渴、心悸、少尿。
3、腹痛、胸痛。
4、水肿、咳嗽、呼吸困难。
5、嗜睡、烦躁不安、抑郁淡漠。
6、肌无力、肌肉疼痛、肌痉挛、骨痛。
7、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患什么疾病?有没有大量呕吐或腹泻?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原因不明的神经、肌肉、消化道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选择血液检查、尿液检查、X线、超声、心电图等检查,了解患者情况,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医生会通过血液检查了解患者血清离子浓度变化情况,检查有无渗透压、血液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浆蛋白质等指标变化,了解患者病情。
2、尿液检查
医生会检查尿液中离子浓度、尿渗透压、尿相对密度的变化情况,了解肾脏病变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进行心电图检查,通过心电图结果的异常改变了解患者心血管系统病变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X线、超声等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者局部病变情况,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症状的变化情况,询问患者既往有无脏器疾病或是损伤经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液检查、尿液检查、X线、超声、心电图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应针对患者病因进行相应的病因治疗,并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适当的补液、药物治疗等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情况。
治疗-一般治疗:
1、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补液,维持适当的血容量,补充患者所需的电解质,保证水、电解质平衡,补液的途径包括口服、鼻饲、静脉滴注等,具体方案请以医嘱为准。
2、如有需要也可进行适当的营养支持、吸氧等治疗,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饮食。
治疗-药物治疗:
1、利尿药
利于水、钠等物质的排泄,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情况选择适当的药物,包括乙酰唑胺、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美托拉宗、螺内酯、氨苯喋呤等。
2、选择性精氨酸血管加压素受体拮抗剂
能够选择性增加游离水排泄而没有明显的电解质丢失,降低尿渗透压,如托伐普坦、利伐普坦等。
3、胰岛素、降钾树脂
胰岛素可以使血钾向细胞内转移,有助于降低血钾。降钾树脂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钾的肠道排泄,增加钾的清除。
4、减少肠道钙吸收、骨重吸收药物
如降钙素、二膦酸盐、糖皮质激素等。
治疗-相关药品:
乙酰唑胺、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美托拉宗、螺内酯、氨苯喋呤、托伐普坦、利伐普坦、胰岛素、降钾树脂、降钙素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的手术治疗以针对原发病的治疗为主,医生会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手术治疗去除病因,具体手术方式请以医嘱为准。
治疗-其他治疗:
部分患者可进行透析治疗,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透析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清除有害物质,有助于恢复水电解质平衡。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患者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原发疾病、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原发疾病治愈,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情况得到缓解;部分患者原发疾病可能难以治愈,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情况难以去除,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危害性: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会引起心血管系统、肌肉、神经、肾脏等多组织损害,还可能导致脑水肿、脑疝、呼吸衰竭、病理性骨折、心力衰竭等情况,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经过积极的治疗可以治愈,水电解质代谢紊乱情况得到缓解。
日常-总述:
患者要调整好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饮食,不擅自服用药物,注意卧床休息,条件允许时可适当活动,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多由其他疾病引起,并引起心血管系统、肌肉、神经、肾脏等多组织损害,严重时可导致患者死亡,患者可能会有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多关心患者,尽可能多陪护患者,让其感受到温暖,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患者应主动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增强自信心,保持乐观的态度,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治疗期间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若出现异常反应及时通知医生。
3、严禁未经医生诊治,自行用药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卧床休息,保证足够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2、营造舒适、安静、放松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干净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3、烦躁不安者,适当约束或加床挡,防止坠床。
4、根据医嘱调整饮食,促进水电解质代谢平衡。
5、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血清离子浓度。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低钠血症患者,可多吃乳制品、蛋类、虾蟹贝类、牛羊肉类、鱼肉,以及紫菜、海带、胡萝卜、芹菜等。
2、低钾血症患者,可多吃黑豆、豌豆、瘦肉、乳制品、蛋类、马铃薯、葡萄干、菠菜、甜菜等。
3、低钙血症患者,可多吃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还有大豆、豆浆,以及海带和虾皮等。
4、低镁血症患者,日常可多吃胡萝卜、芥菜、菠菜、紫菜、绿豆、黑豆、豌豆以及小米、玉米、荞麦面、高粱面等。
5、低磷血症患者,可多吃瘦肉、鱼肉、动物肝脏和肾脏以及花生等。
饮食禁忌:
1、高钠血症患者,忌高盐饮食,避免吃腌制食物。
2、高钾血症患者,避免吃黑豆、豌豆、瘦肉、乳制品、蛋类、马铃薯、葡萄干、菠菜、甜菜等含钾高的食物。
3、高钙血症患者,少吃牛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还有大豆、豆浆,以及海带和虾皮等。
4、高镁血症患者,少吃胡萝卜、芥菜、菠菜、紫菜、绿豆、黑豆、豌豆以及小米、玉米、荞麦面、高粱面等。
5、高磷血症患者,少吃瘦肉、鱼肉、动物肝脏和肾脏以及花生等。
预防措施:
以下方法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呕吐、腹泻、大量出汗后及时补充水及电解质溶液。
2、积极预防和治疗可引起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的疾病。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