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萎缩性瘢痕疾病英文名称: atrophic scar疾病概述: 萎缩性瘢痕(atroph...
养生
疾病名称: 萎缩性瘢痕
疾病英文名称: atrophic scar
疾病概述:
萎缩性瘢痕(atrophic scar)是一种常见的瘢痕畸形,是由于皮肤胶原纤维缺失或皮下纤维挛缩而诱发的皮肤萎缩。可发生于痤疮感染、外伤、大面积Ⅲ度灼伤之后。患处可见坚硬瘢痕,还可出现皮肤凹陷、挛缩畸形、功能障碍等表现。本病通过药物、手术、物理等治疗后,症状一般可以得到改善。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整形外科、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坚硬瘢痕、挛缩畸形、功能障碍
主要病因: 主要由大面积Ⅲ度灼伤、长期慢性溃疡愈合后、皮下组织较少部位受电击伤后导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组织病理检查、瘢痕硬度测量、皮肤超声检查、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
重要提醒: 本病可引起外观受损、功能受限,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建议早发现、早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大样本数据研究。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瘢痕体质者。
病因-总述:
萎缩性瘢痕可由痤疮感染、外伤、大面积Ⅲ度灼伤等因素导致,也可在长期慢性溃疡愈合后,或皮下组织较少部位受电击伤后出现。其中,瘢痕体质者更易发病。
症状-总述:
萎缩性瘢痕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坚硬瘢痕,可平坦或略高于皮肤表面,也可凹陷。常伴有挛缩畸形及功能障碍等表现,严重时可并发关节畸形等。
症状-典型症状:
1、瘢痕特点
瘢痕坚硬、平坦或略高于皮肤表面,或凹陷与深部组织如肌肉、肌腱、神经等紧密粘连。瘢痕局部血液循环极差,表皮极薄,不能耐受外力摩擦和负重,容易破溃,从而形成经久不愈的慢性溃疡。
2、功能障碍
萎缩性瘢痕具有很大的收缩性,若伴有挛缩状态,可牵拉邻近的组织、器官,造成挛缩畸形而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
症状-并发症:
本病并发症包括关节畸形、瘢痕癌变。
就医-就诊科室:
1、萎缩性瘢痕患者首先考虑到皮肤科就诊。
2、严重者可到整形外科进行相应的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会对瘢痕部位进行检查,需要穿着宽松衣服,面部尽量不要化妆。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建议安排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如何什么时候产生的瘢痕呢?
2、您之前有过外伤、烧伤或电击伤吗?
3、瘢痕的颜色、大小是否发生变化?是持续增大还是一直保持不变?
4、您是否伴有瘙痒、疼痛等不适感?
5、是否进行过治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情况严重吗?
2、导致这种疾病的原因有哪些?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推荐采用什么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能根治吗?治疗后还会复发吗?
6、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7、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检查-预计检查:
在外伤或灼伤后,出现坚硬瘢痕,或伴有挛缩状态及功能障碍时,需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询问基本情况,然后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行组织病理检查、瘢痕硬度测量、皮肤超声检查、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等检查,以明确诊断及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医生主要观察瘢痕的颜色、大小、形状、部位等情况。同时注意有无溃疡、出血、糜烂等异常表现。
2、触诊
医生常规手消毒后,对瘢痕处进行触诊检查,以便了解瘢痕的质地及有无压痛等表现。
检查-其他检查:
1、瘢痕硬度测量
将硬度计垂直置于瘢痕上,靠硬度计自身重量压缩内置弹簧,可出现读数,显示瘢痕硬度。可用于辅助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
2、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
该量表不需要借助特殊设备,仅靠测试者肉眼观察,徒手触诊患者瘢痕,从色泽、厚度、血管分布和柔软度4个方面进行测定。通过此量表有助于医生评估瘢痕的性质及发展趋势。
检查-影像学检查:
皮肤超声检查:此检查具有方便、快捷的特点。可测量瘢痕的厚度、瘢痕的血运情况,可帮助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首先会询问患者有无烧伤史、电击伤史及长期慢性溃疡等病史,之后根据典型表现及体格检查结果,可做出初步诊断。再结合组织病理检查、瘢痕硬度测量、皮肤超声检查、温哥华瘢痕评估量表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并判定疾病的严重程度。诊断过程中还需要与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增生性瘢痕
增生性瘢痕是临床最为常见的瘢痕类型,表现为隆起、表面光滑的暗红色条状或不规则硬斑块。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早期易形成水泡,导致瘢痕溃疡。根据其特有表现和体格检查可进行鉴别。
2、瘢痕疙瘩
是继发于皮肤外伤或自发形成和过度生长的病理性瘢痕组织。其特点包括病变超过原始皮肤损伤范围、持续性生长,外观表现为高出皮肤表面,质硬韧和充血的结节状、条索状或片状肿块样组织。根据其特有表现可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萎缩性瘢痕的治疗目的主要是改善皮损症状、恢复功能、防止出现恶变,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物理及局部注射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A型肉毒毒素
可一定程度地缓解瘢痕挛缩。
2、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
可控制瘢痕增生、缓解挛缩,可促进瘢痕软化。
3、积雪苷霜软膏
有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
4、硅胶膜
具有松解软化瘢痕作用,对已经形成的萎缩性瘢痕也有改善质地和症状的作用。
治疗-相关药品:
A型肉毒毒素、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积雪苷霜软膏、硅胶膜
治疗-手术治疗:
1、手术切除法
对于挛缩性瘢痕,引起挛缩畸形导致功能障碍者,原则上应尽早手术切除,解除挛缩状态。对于癌变者需扩大切除。
2、皮瓣移植术、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若手术切除过多瘢痕区域或试图切除所有瘢痕区域的情况,常会发生供皮区不够等问题,可采用皮瓣移植术或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修复。
治疗-其他治疗:
局部注射治疗:以凹陷为主要症状者可采用注射填充治疗,该方法相对简单且副作用小。单次治疗可维持3~6个月,常选择玻尿酸或胶原注射。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萎缩性瘢痕经积极、有效治疗后,一般可恢复较好的皮肤外观,改善部分或全部功能。若不积极治疗,瘢痕时愈时溃,可能会造成不良后果。
预后-危害性:
萎缩性瘢痕会影响局部的美观,给患者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若不积极治疗,病情严重者,还可导致关节畸形或瘢痕癌变,甚至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积极有效治疗后,改善外观和功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应保护好瘢痕所在的位置,避免二次损伤,注意休息,避免瘢痕处过度拉扯。保持乐观的情绪,避免情绪过激。
日常-心理护理:
萎缩性瘢痕患者由于患处瘙痒、疼痛,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的心理,也可因瘢痕在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而产生自卑心理。家属可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与患者多进行交流,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病。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可擅自停药或更改用药剂量。
2、如果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穿着宽松棉质衣服,避免患处摩擦。
2、注重个人卫生,勤洗澡,保持患处清洁。
3、及时修剪指甲,避免抓挠患处。
4、有意识的保护瘢痕处,避免外伤,避免引起二次损伤。
日常-术后护理:
1、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敷料渗湿,立即通知医生及时更换,保持伤口处干燥,防止发炎。
2、术后患者宜流质饮食,排气后予以半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
3、麻醉苏醒后进行肢体按摩,尽早下床活动,预防血栓形成。
饮食调理:
萎缩性瘢痕无特殊饮食,平衡膳食,营养均衡即可。
饮食建议:
1、宜摄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绿叶蔬菜、草莓、橙子、豌豆苗、土豆、荠菜、青椒等。
2、宜多摄入瘦肉、鸡肉、鸡蛋、牛奶等食物,以补充优质蛋白。
3、可以适当补充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鸡爪、银耳等,促进皮肤的修复。
饮食禁忌:
过敏体质应避开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的食物。
预防措施:
1、日常生活中注意防护,避免外伤、烧伤或电击伤的发生。
2、一旦出现创伤时,不要盲目处理,应及时就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