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萎缩性毛发角化病疾病英文名称: keratosis pilaris atrophican...
养生
疾病名称: 萎缩性毛发角化病
疾病英文名称: keratosis pilaris atrophicans
疾病概述:
萎缩性毛发角化病(keratosis pilaris atrophicans)是在毛发角化症之后形成局部萎缩性改变的遗传性缺陷病,是一组疾病,包括面部萎缩性毛发角化症、虫蚀状皮肤萎缩及脱发性毛发角化症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临床表现也不相同,主要有红斑、丘疹、瘢痕、脱发等表现。本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式,可通过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类型与遗传相关
就诊科室: 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红斑、丘疹、萎缩性瘢痕、脱发
主要病因: 可能与遗传相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可影响患者正常外观,可能对正常的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应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临床分类:
本病分为面部萎缩性毛发角化症、虫蚀状皮肤萎缩及脱发性毛发角化症三种类型。
1、面部萎缩性毛发角化症
是毛发苔藓的特殊类型,包括眉部瘢痕性红斑和萎缩性红色毛发角化症。多见于青年男性,幼年发病,终生存在,一般不出现头皮的瘢痕性脱发。
2、虫蚀状皮肤萎缩
又称虫蚀状痤疮、网状红瘢性毛囊炎、面部对称性网状皮肤萎缩、瘢痕红斑性皮肤萎缩、蜂窝萎缩等。为先天性毛囊不良性皮肤病,常于幼年(5~12岁)发病,女性稍多。可能与一些先天性心脏疾患、神经纤维瘤病、智力障碍及Down综合征有关。
3、脱发性毛发角化症
又称Siemen综合征、毛囊性鱼鳞病。多于婴儿或儿童期发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面部萎缩性毛发角化症多见于青年男性,虫蚀状皮肤萎缩女性稍多,脱发性毛发角化症多于婴儿或儿童期发病。
病因-总述:
萎缩性毛发角化病有明显的家族倾向,可能与遗传相关。不同类型的萎缩性毛发角化病具体的病因也不同。
病因-基本病因:
1、面部萎缩性毛发角化症
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发病可能是由于毛囊上1/3部位过度角化,毛发向外生长受限,而继发慢性炎症反应。
2、虫蚀状皮肤萎缩
病因不明,可能是由于先天缺陷导致毛囊、皮脂腺及周围角化异常。
3、脱发性毛发角化症
大部分病例为性联遗传,少数病例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部分患者家族中有局限性掌跖角化病史。
症状-总述:
萎缩性毛发角化病患者的症状与疾病类型相关,不同类型的患者表现不同。萎缩性毛发角化病常出现的表现有红斑、丘疹、瘢痕、脱发等。
症状-典型症状:
1、面部萎缩性毛发角化症
(1)眉部瘢痕性红斑:皮损为持续性网状红斑及细小的间质性毛囊性丘疹,丘疹中央有纤细而易于折断的眉毛穿过,消退后留有点状凹陷性萎缩性瘢痕及永久性脱眉或斑秃。好发于眉部,特别是眉弓外侧,可扩展至耳前,额部甚至头皮。
(2)萎缩性红色毛发角化症:皮损为毛囊性小丘疹,周围绕以红晕,分布于两侧耳前,可以扩展至邻近的皮肤,愈后留下色素沉着或呈网状。
2、虫蚀状皮肤萎缩
皮损均始发于双侧颧部,起初为多数针尖大小的毛囊性丘疹,逐渐于丘疹顶部出现一角质栓,角质栓脱落后遗留直径1~3cm圆形或不规则形微凹的皮色萎缩斑点而成为典型的损害。皮损对称分布,可由颧部向颈部、耳前、口周、前额等部扩展,可伴有弥漫性脱发。
3、脱发性毛发角化症
毛发角化损害开始时出现无数的粟丘疹,鼻颊部发生毛囊性角栓,以后病情进展皮损累及躯干和四肢,伴有掌跖角化、脱发和瘢痕,头皮和眉毛部的瘢痕性脱发是本病的标志。
症状-并发症:
畏光和角膜异常是常见的合并症,也可合并耳聋、身体和精神发育迟缓,复发性感染、甲发育不良和氨基酸尿等。
就医-门诊指征:
1、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瘢痕、脱发。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就诊于皮肤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取皮损部位的组织进行检查,就诊前不要在皮损处涂抹药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5、您有在用什么药物吗?
6、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眉部、耳前、额部等部位出现红斑、丘疹,鼻颊部发生毛囊性角栓时,需要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查看皮肤的情况,然后可能建议进行组织病理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仔细观察皮损的形态、大小、颜色、数目、分布的部位等情况,同时注意皮肤有无色素沉着、萎缩斑、头皮脱发等异常表现。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从典型皮损处取部分组织送病理科检查,其典型病理变化为表皮轻度萎缩,毛囊扩大伴角质栓,真皮内可见上皮囊肿,皮脂腺稀少、萎缩,真皮血管毛囊周围有单一核细胞浸润,胶原纤维嗜碱性变性。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病情的变化情况,询问患者有无本病的家族史,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萎缩性毛发角化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需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式。可选择药物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必要时也可应用磨削术或植皮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系统用药
在毛囊角栓性丘疹期可内服或注射大剂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E,但应注意长期应用可出现脱发和骨质脱钙。
2、外用药物
(1)外用维A酸、尿素或其他角质松解剂(如水杨酸、间苯二酚、硫黄软膏、鱼肝油软膏等),均有助于去除角栓、减少萎缩斑的发生。
(2)外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红斑、渗出及炎症症状。
(3)轻症者外用润肤水涂布效果良好。
治疗-相关药品:
维生素A、维生素E、维A酸、尿素、水杨酸、间苯二酚、硫黄软膏、鱼肝油软膏
治疗-手术治疗:
1、皮肤磨削术或胶原植入可用于面部凹点的治疗。
2、毛发移植可能对头皮脱发有帮助。
3、萎缩性皮损可用植皮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萎缩性毛发角化病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萎缩性毛发角化病是一种遗传性皮肤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通过治疗可以缓解一定症状,通常不会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皮损出现在面部,会影响外观。
2、本病会出现头皮和眉毛部的瘢痕性脱发,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3、本病具有遗传性,可能会遗传给后代。
预后-治愈性:
本病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措施,但经过治疗患者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基本不影响正常生活。
日常-总述:
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环境及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湿润。另外,要严格遵医嘱用药,按时到医院复诊。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好发于面颈部等皮肤暴露部位,影响患者外貌美观,可能会使患者产生焦虑、忧郁、自卑等情绪,甚至丧失社会交往能力。
2、护理要点
(1)家属要多关心、陪伴患者,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减少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
(2)患者应主动与家属和医护人员交流,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擅自停药,同时注意药物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到医院就诊。
日常-生活管理:
1、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注意清洁卫生,室内保持一定的温湿度,经常开窗通风。
2、保持患处皮肤清洁,避免热水烫洗或用力搓洗,避免使用强碱性肥皂或刺激性药物。
3、保持皮肤湿润,避免皮肤过于干燥。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手术患者应注意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日常宜摄入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E的食物,如胡萝卜、番茄等。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或先天缺陷导致,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