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五氯酚钠中毒疾病概述: 五氯酚钠是浅黄色晶体,有苯酚气味,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吸收。...
养生
疾病名称: 五氯酚钠中毒
疾病概述:
五氯酚钠是浅黄色晶体,有苯酚气味,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吸收。五氯酚钠中毒可由摄入被污染的饮食、皮肤接触或是呼吸道吸入引起。口服中毒者可出现乏力、活动困难、头痛、高热、大汗、口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皮肤污染、经呼吸道吸入患者则表现为局部皮损或呼吸道刺激症状。发生五氯酚钠中毒后可通过洗胃、导泻、冲洗、吸氧、降温、药物等方式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乏力、活动困难、头痛、高热、大汗、口渴、恶心、呕吐、腹痛、皮肤红肿、咳嗽、胸闷、气促
主要病因: 五氯酚钠经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吸收引起
检查项目: 动脉血气分析、毒物检测、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中毒后应尽早治疗,以挽救患者生命。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从事五氯酚钠生产、运输以及使用五氯酚钠除草的人群发生五氯酚钠中毒的风险高。
病因-总述:
五氯酚钠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吸收,摄入被污染的饮食、皮肤接触或是经呼吸道吸入均可能导致五氯酚钠中毒。五氯酚钠可用作农业杀菌剂、木材防腐剂、除草剂等。毒性作用为进入人体细胞的线粒体内,激活腺苷三磷酸酶,增高体内氧化率,使机体代谢过度旺盛;同时抑制磷酸化作用,使能量不能转化、储存,大量的能量以热的形式散发出去,且影响中枢调节热功能,结果导致体温急剧上升。此外,五氯酚钠对肝、肾有一定损害,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症状-总述:
五氯酚钠中毒患者的症状与中毒的形式、中毒的剂量有关。口服中毒者可出现乏力、活动困难、头痛、高热、大汗、口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严重时导致患者死亡。皮肤污染患者出现局部的疼痛、红肿,经呼吸道吸入患者可出现咳嗽、胸闷、气促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口服中毒者,发病快,病情进展迅速。早期乏力、活动困难、头痛。随着病情发展出现高热、大汗、口渴、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可出现抽搐、脱水、酸中毒、昏迷、肺水肿等。
2、皮肤污染可引起皮肤轻度疼痛、红肿及接触性皮炎。粉尘溅入眼睛可引起疼痛、流泪、结膜炎。
3、经呼吸道吸入可引起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咳嗽、胸闷、气促等。
症状-并发症:
1、五氯酚钠经呼吸道吸入可引起肺水肿、间质性肺炎等。
2、五氯酚钠中毒严重时可引起呼吸、循环衰竭,导致患者死亡。
就医-急诊指征:
1、接触、吸入或是食入五氯酚钠。
2、乏力、活动困难。
3、头痛、高热、大汗、口渴。
4、恶心、呕吐、腹痛。
5、抽搐、昏迷。
6、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中毒患者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发现患者服用或接触的药物,可记下药品名称,或携带药瓶、药盒。
3、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4、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症状出现前有没有服用或接触什么药物?
4、做什么工作?是否需要长期接触药物?
5、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5、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接触、吸入或是食入五氯酚钠后应立刻就医。医生会迅速进行抢救,争取挽救患者生命,如果患者情况允许,医生也可能进行动脉血气分析、毒物检测、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等,了解患者病情,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动脉血气分析
医生可通过动脉血气分析了解离子浓度、氧饱和度等变化情况,检查患者是否发生酸中毒。
2、肝、肾功能检查
医生可通过检查了解患者是否有肝、肾功能的损害,判断患者病情。
3、毒物检测
医生可对患者呕吐物、血液、尿液等进行检测,检查其中是否有五氯酚钠。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五氯酚钠的中毒经过,了解患者五氯酚钠中毒的形式、中毒的剂量、中毒后是否进行了紧急处理等信息。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动脉血气分析、毒物检测、肝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发生五氯酚钠中毒后应立刻使患者脱离中毒环境,根据患者中毒情况进行洗胃、导泻、冲洗、吸氧、降温等处理,然后进行适当的药物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补液,以晶体液为主,注意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同时注意供给能量。
2、应给予呼吸困难患者吸氧处理。
3、发热患者可进行物理降温,比如用冷水或冰袋冷敷头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大血管处,也可用湿被单裹身、冷水擦浴等。
治疗-药物治疗:
1、烦躁、抽搐患者可选择地西泮进行治疗,缓解患者症状。
2、可使用氯丙嗪进行药物降温,同时配合物理降温。
3、肺水肿严重的患者可选择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比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
4、皮炎患者可使用炉甘石洗剂进行治疗。
5、可给予维生素C、葡醛内酯等,加速药物代谢。
治疗-相关药品:
地西泮、氯丙嗪、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炉甘石洗剂、维生素C、葡醛内酯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使中毒者脱离中毒环境,去除污染的衣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2、口服中毒者立即催吐,以碳酸氢钠溶液或清水洗胃,并继以导泻。
3、皮肤、眼部污染应用清水冲洗,彻底去除污物。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预后与患者中毒的形式、中毒的剂量有关。部分患者可以治愈,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部分患者则可能病情重、治疗不及时,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预后-危害性:
五氯酚钠中毒会引起乏力、活动困难、头痛、高热、大汗、口渴、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还可引起皮肤、眼睛及呼吸道损害。中毒后患者体温急剧上升,可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甚至死亡。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可以治愈,症状得到缓解,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日常-总述:
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保持环境及个人卫生,做好皮肤护理,适当进行锻炼,遵医嘱用药,按时到医院复诊,促进疾病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急性中毒患者由于缺乏思想准备,心理处于应激状态,表现出焦虑不安、恐惧、紧张、忧郁等心理反应。自杀患者心理障碍严重,情绪极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病情的恢复。
2、护理要点
(1)家属尽量与患者多交流,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安慰和鼓励患者,使他们获得安全感。对于有自杀倾向的患者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患者应保持乐观的态度,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增强自信,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与医生沟通,根据医嘱调整用药。
3、阿托品抑制出汗散热并加速心跳,可造成病情恶化;巴比妥和五氯酚钠有协同作用增加毒性,均禁用。
4、退热药增加出汗易致虚脱,应慎用。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2、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安静、温湿度适宜、空气流通。
3、卧床患者注意定时更换体位,及时更换污染的被服和衣物,保持床单清洁整齐、无皱折,避免发生压疮。
4、病情允许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身体机能状态良好,提高免疫力。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肝肾功能,了解疾病恢复情况。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教育儿童勿在施药场所玩耍。
2、禁止食用或接触被五氧酚钠污染的食物、水和毒死的禽、畜、鱼类。
3、禁止在施药的水中洗手、足及游泳等。
4、五氯酚钠须妥善保管,防止小儿误触、误食。
5、禁止将残余带有五氯酚钠的药物随处丢弃。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