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无症状细菌尿疾病英文名称: asymptomatic bacteriuria,ASB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无症状细菌尿
疾病英文名称: asymptomatic bacteriuria,ASB
疾病概述:
无症状细菌尿(asymptomatic bacteriuria,ASB)是患者无任何尿路感染的症状和体征,但进行多次尿细菌培养为阳性,且培养菌落计数达到菌尿标准。无症状细菌尿可由症状性尿路感染演变而来,或无急性尿路感染病史,致病菌多为大肠埃希菌。经过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
发病部位: 尿道、其他
常见症状: 一般无明显症状
主要病因: 与宿主行为、机体免疫、环境因素等有关
检查项目: 尿常规检查、尿液细菌培养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遵照医嘱进行处理,切勿自行用药。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ASB在健康女性、患有排尿功能障碍的泌尿系统异常的患者、老年患者以及长期在医疗照护机构进行诊疗的人群中最为常见。
病因-总述:
无症状细菌尿与宿主行为、机体免疫、环境因素等有关,导致无症状细菌尿最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是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
病因-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包括尿路梗阻、解剖和神经功能异常、妊娠、留置尿管、尿道手术、尿流重建、糖尿病及老年人等因素。
症状-总述:
无症状细菌尿是指患者有真性细菌尿,而无尿路感染的症状,可由症状性尿路感染演变而来或无急性尿路感染病史,患者可长期无症状,也可在病程中出现急性尿路感染症状。
症状-并发症:
症状性菌尿:ASB是症状性菌尿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并可先于症状性菌尿出现。
就医-门诊指征:
1、妊娠早期的孕妇。
2、泌尿系统有创操作及手术的患者。
3、肾移植的受者。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无症状菌尿患者可以前去肾内科、泌尿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需要留取晨尿,患者就医前应做好外阴清洁,以免影响结果。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是否妊娠?妊娠周数?
2、您是否接受泌尿系统手术操作?
3、您在接受手术操作时有无出血、损伤黏膜?
4、您是否有糖尿病、免疫系统等慢性疾病?
5、您是否有发热、乏力等不适?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导致我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是什么?
2、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3、我需要住院吗?
4、我需要怎么治疗?是吃药还是手术?治疗费用高么?
5、能治好么?会遗留什么后遗症么?
6、我现在有哪些东西不能吃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大概需要几天过来复查?
检查-预计检查:
无症状细菌尿在一般非妊娠人群中,不做常规筛查及治疗。仅对妊娠早期的孕妇、接受泌尿道干预的患者、近期接受了肾移植的患者可进行常规筛查。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患者体格检查通常无明显异常,然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尿常规检查、尿液细菌培养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检查
尿液有白细胞尿、血尿、蛋白尿可诊断尿路感染;无症状细菌尿尿常规检查可显示无异常。
2、尿液细菌培养
对诊断最有价值,应基于最小污染状况下收集的尿液培养结果,新鲜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5/mL有临床意义。
诊断-诊断原则:
无症状细菌尿的诊断以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为依据,结合患者无明显尿感症状即可诊断。诊断过程中留取尿样时须尽量避免污染,主要需要与症状性尿感、肾结核、肾小球肾炎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症状性尿感
病人有尿频、尿急、尿痛及排尿不适等尿路刺激症状,多次检查均有真性细菌尿。
2、肾结核
本病膀胱刺激症状更为明显,一般抗生素治疗无效,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尿培养结核分枝杆菌阳性,而普通细菌培养为阴性。部分病人伴有肾外结核,抗结核治疗有效,可鉴别。
3、慢性肾小球肾炎
慢性肾盂肾炎当出现肾功能减退、高血压时,应与慢性肾小球肾炎相鉴别。后者多为双侧肾脏受累,且肾小球功能受损较肾小管功能受损突出,并常有较明确的蛋白尿、血尿和水肿病史;而前者常有尿路刺激征,细菌学检查阳性,影像学检查可表现为双肾不对称性缩小。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不同的人群,其无症状菌尿的管理也不相同,一般需要接受筛查和治疗的无症状菌尿人群仅有孕妇、接受与黏膜创伤相关的内镜泌尿外科手术的患者。根据尿培养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主张短效用药。
治疗-药物治疗:
1、妊娠期无症状性细菌尿宜选用毒性小的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呋喃妥因、头孢菌素类等。
2、学龄前儿童,曾出现有症状感染者,肾移植、尿路梗阻及其他尿路有复杂情况者,可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有效抗生素,主张短疗程用药,如治疗后复发,可选长程低剂量抑菌疗法。
治疗-相关药品:
阿莫西林、呋喃妥因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患者常无症状,对于推荐筛查及治疗的患者的预后与感染细菌种类、病情严重程度、治疗干预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多数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1、对于孕妇,发生肾盂肾炎的风险增高、早产、婴儿出生体重过低等。
2、拔除留置导尿管后的患者可出现有症状的尿路感染。
3、接受创伤性泌尿生殖道操作的无症状菌尿患者,出现黏膜出血时,操作后有较高的菌血症和脓血症的发生率。
预后-治愈性:
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无症状性菌尿是很常见的,部分患者会由于长期尿液中携带细菌而产生忧郁、惊怕、焦急心理,需要家人朋友耐心劝导。除了已经被证明治疗有益的人群以外,大部分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无症状性菌尿的检测或治疗并不合适,因此,需要多喝水、勤排尿、注意清洁。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可能会由于没有明显症状而不知病情到底如何,出现忧郁、惊怕、焦急。
2、护理措施
家属应主动学习本病的相关知识并向患者宣教疾病知识,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并给予患者积极的鼓励和安慰,帮助患者振作精神,促进其自信心的有效建立,能够加强其与疾病进行斗争的能力,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生活作息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疲劳。
2、注意卫生
多饮水,勤排尿;注意外阴清洁,勤换洗内裤;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不要憋尿,应养成勤排小便的习惯。
日常-病情监测:
无症状细菌尿患者在治疗期间可注意是否出现尿路感染症状、发热、乏力等不适症状,考虑出现症状性尿感或炎症扩散可能,需进一步诊治。
日常-复诊须知:
1、5~7天抗菌治疗后的1~4周需进行尿培养检查了解治疗效果。
2、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时复诊,调整用药。
饮食调理:
无症状细菌尿的发生通常跟饮食无明显相关,但可通过多饮水,促进排尿冲刷尿路,减少细菌的繁殖。同时要多吃清淡的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注意饮食卫生。
饮食建议:
1、饮食要清淡,多进食含有水分的新鲜蔬菜、瓜果等。
2、适量多饮水。
3、保持卫生的饮食习惯。
饮食禁忌:
忌油腻肥甘辛辣之物以及烟酒浓茶。
预防措施:
无症状菌尿可以预防,多饮水、勤排尿,有助于患者稀释尿液、冲洗尿道,降低致病微生物浓度,同时还应注意不要憋尿,避免细菌在尿路中繁殖。应注意外阴清洁,养成定时清洗、勤换内裤等习惯。小便后应使用卫生纸擦拭外阴,建议从前往后的顺序擦拭,同时还应注意会阴的清洁,以减少尿道口的细菌滋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