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下颌下腺结石疾病英文名称: submandibular gland calculus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下颌下腺结石
疾病英文名称: submandibular gland calculus
疾病概述:
下颌下腺结石(submandibular gland calculus)是下颌下腺或导管中的钙化团块引起的一系列病变,可能与异物、炎症等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患部肿胀、疼痛,经过及时的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若未能及时接受治疗,可能会导致下颌下腺发生慢性炎症、功能减低甚至丧失等。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口腔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肿胀、疼痛
主要病因: 可能与异物、炎症等有关
检查项目: 下颌横断牙合片、体格检查
重要提醒: 下颌下腺区疼痛、肿胀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疾病进展。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
病因-总述:
下颌下腺结石的形成原因还不十分明确,可能与一些局部因素有关,如异物、炎症等造成唾液滞留,也可能与机体无机盐代谢紊乱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下颌下腺导管开口较大,容易进入异物,唾液中的矿物质以异物为核心沉积而形成结石。
2、下颌下腺主要因为唾液由低处向高处流动,下颌下腺导管长且弯曲,唾液中矿物盐的沉积,唾液中的黏蛋白、细菌积聚的上皮细胞等,导致下颌下腺结石。
症状-总述:
下颌下腺小的结石一般不造成唾液腺导管阻塞,无任何症状。当导管阻塞时则可出现排唾障碍及继发感染的一系列症状及体征,典型的有进食时,腺体肿胀感及疼痛,导管口黏膜红肿化脓,可触及肿块。
症状-并发症:
下颌下腺结石阻塞引起腺体继发感染,并反复发作,炎症扩散到邻近组织,可引起下颌下间隙感染。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下颌部的进食后疼痛。
2、下颌下腺处可触及肿块。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前去口腔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如需要进行手术取石,需要做好住院准备。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下颌部不适多长时间了?
2、什么时候发现有肿胀?
3、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4、平时您有自己触摸到下颌部有硬结石没?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
4、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
5、我这个病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6、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是不是不能抽烟、喝酒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出现下颌下腺区疼痛、肿胀时,建议及时就医。医生会询问病史、常规体格检查,判断有无异常,之后会根据实际情况建议做下颌横断牙合片等检查,以明确诊断,评估疾病严重程度。
检查-体格检查:
导管内的下颌下腺腺结石以双手触诊时,常可触及硬块,并有压痛。
检查-影像学检查:
下颌横断牙合片:下颌下腺导管中段可见椭圆形的高密度影像。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进食时下颌下腺肿胀及伴发疼痛的特点,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临床上一般可诊断为下颌下腺结石。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下颌下腺肿瘤、下颌下间隙感染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下颌下腺肿瘤
多表现为下颌下腺进行性肿大,无进食时肿胀病史。可有疼痛,与进食无关,通过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可与下颌下腺结石相鉴别。X线检查无阳性结石。
2、下颌下间隙感染
患者有牙病史并能查及病源牙。下颌下区肿胀呈硬性浸润,皮肤潮红并可出现可凹性水肿。下颌下腺导管分泌可能减少,但唾液正常,无唾液腺结石阻塞症状。
治疗-治疗原则:
下颌下腺结石一经确诊,除少数较小者用保守办法,如催唾剂及按摩促排外,大多需行手术摘除。继发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腺体萎缩,已失去摄取及分泌功能者,可采用下颌下腺切除术。
治疗-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
通常可以控制中度疼痛,还可能有助于减少炎症,如布洛芬。
2、抗生素
如果因疼痛、发热或从导管排出脓液等情况,而怀疑存在二重感染,应给予抗葡萄球菌抗生素,如双氯西林或头孢氨苄。
治疗-相关药品:
布洛芬、双氯西林、头孢氨苄
治疗-手术治疗:
1、下颌下腺导管切开取石术
经口内在局麻行下颌下腺导管切开取石术。沿下颌下腺导管长轴切开导管壁,暴露淡黄的结石,黏膜组织下可见炎性组织包裹结石,同时配合弯血管钳探查、固定结石,以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干净遗留的碎石粒,缝合口底黏膜。嘱患者适量增加进食酸性食物促进唾液分泌。术后口服抗炎药物抗感染,保持口腔卫生。
2、下颌下腺摘除术
适用于以上方法无法取出的唾液腺结石,以及下颌下腺反复感染或继发慢性硬化性下颌下腺炎、腺体萎缩,已失去摄取及分泌功能者。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下颌下腺结石的预后较好,一般都能通过治疗改善患者症状,几乎不影响自然寿命并且大部分没有后遗症。
预后-危害性:
下颌下腺结石反复感染容易发生慢性炎症,腺体变硬、功能减低甚至丧失,患者的生存质量亦受到影响。
预后-治愈性:
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下颌下腺结石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使用减少唾液分泌的药物,并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多进食酸性食物,促进唾液分泌,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该停止使用具有抗胆碱能作用(减少唾液分泌)的药物,如苯海拉明和阿米替林。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可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
2、注意口腔清洁,晨起睡前及饭后均须刷牙漱口。
日常-复诊须知:
下颌下腺结石治疗结束后复查影像学检查有无残留结石即可,一般无需定期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护理以伤口清洁、避免感染、注意休息为主。
2、患者及家属可以观察下颌下腺部位肿块有无变小,疼痛及化脓有无减轻。
饮食调理:
下颌下腺结石患者可适当注意饮食护理,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饮食建议:
1、术后口底轻度肿痛,可进半流食,24小时后肿痛消退,可正常饮食。
2、患者饮食应以清淡、营养丰富为主。
3、多吃一些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4、可多进食酸性食物,促进唾液分泌,有利于结石的排出。
饮食禁忌:
1、不能吃辛辣的食物,如辣椒、胡椒、大蒜、姜等。
2、尽量不要吃牛羊肉、猪腰、虾等食物。
预防措施:
下颌下腺结石目前病因不明,尚无有效的预防方式,日常注意口腔卫生可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