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
养生
疾病名称: 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
疾病英文名称: 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 and stenosis
疾病概述:
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 and stenosis)是较常见的肠道先天性发育畸形,为新生儿时期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发生部位以空回肠多见,十二指肠次之,结直肠最少见。临床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患儿出生后不排胎粪或仅排出少量灰绿色黏液样物。闭锁比狭窄常见,且预后较差。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呕吐、腹胀、排便异常
主要病因: 病因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因胚胎发育异常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腹部X线检查、钡餐检查、钡灌肠检查
重要提醒: 患儿出现呕吐、腹胀、不排胎粪或仅排出少量灰绿色黏液样物时,需及时就医,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引起中毒性休克等,威胁患儿生命。
临床分类:
1、肠闭锁一般分为三种类型。
(1)肠腔内存在隔膜,使肠腔完全阻塞。
(2)肠管中断,两肠段间仅为一索状纤维带相连。
(3)肠管闭锁两端呈盲袋状完全中断,肠系膜也有V形缺损。单一闭锁为多,也可有多处闭锁,犹如一连串香肠形。
2、肠狭窄以膜式狭窄为多见,程度较轻者仅为一狭窄环,短段形狭窄则少见。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肠闭锁与肠狭窄是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发育畸形,发病率为1/(4000~5000)活产儿。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男女性别无显著差异,未成熟儿的发病率较高。
病因-总述:
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的病因不完全明确。目前认为主要病因是妊娠期胎儿肠管发生缺血、坏死。如系带引起肠管压迫,肠扭转,肠套叠;又如胎儿期炎症、胎粪性腹膜炎、坏死性小肠炎、肠系膜血管畸形等引起的缺血和无菌性坏死,严重时形成闭锁。
症状-总述:
无论肠闭锁的高低,均为完全性肠梗阻,主要表现为呕吐、腹胀、排便异常等。肠狭窄患儿呕吐出现的早晚和腹胀程度,视狭窄的程度而不同,可表现为慢性不完全梗阻。狭窄严重者表现与肠闭锁相似。
症状-典型症状:
1、呕吐
高位肠闭锁患儿,出生后首次喂奶即有呕吐,逐渐加重且频繁。呕吐物含哺喂的水、奶和胆汁。回肠和结肠闭锁则呕吐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呕吐物含有胆汁和粪汁,呕吐次数不如高位闭锁频繁。
2、腹胀
高位闭锁者上腹膨隆,可见胃型,剧烈呕吐后膨隆消失。低位闭锁者则表现为全腹膨胀、肠鸣音亢进,或可见肠型,后期可伴发穿孔引起腹膜炎。
3、排便情况
患儿出生后不排胎粪或仅排出少量灰绿色黏液样物。
症状-并发症:
1、吸入性肺炎
高位肠闭锁患儿呕吐频繁,很快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常伴有吸入性肺炎。
2、腹膜炎
低位闭锁者,后期可伴发穿孔引起腹膜炎。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给予患儿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有什么不舒服?什么时候发现的?
2、孩子是早产儿吗?多少周出生的?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孩子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4、孩子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母亲平时身体怎么样?
7、母亲妊娠期有什么疾病史?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会有后遗症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孩子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8、如果我再生一个孩子,还会出现这种情况吗?
9、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儿出现频繁呕吐、腹胀,以及无正常胎粪排出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儿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建议患儿进行腹部X线检查、钡餐检查、钡灌肠检查,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儿腹部进行检查,如有肠穿孔,则腹胀更明显,腹壁充血、水肿、发亮、腹壁静脉怒张,肠鸣音消失,并出现呼吸困难、发绀、体温不升及全身中毒症状。
检查-其他检查:
1、钡餐检查
对确定肠狭窄部位有重要作用。
2、钡灌肠检查
肠闭锁患儿常伴有多处消化道畸形,钡灌肠对肠无神经节细胞症、肠旋转不良等疾病的鉴别有帮助。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X线平片可显示梗阻部位,有助于诊断。十二指肠闭锁可见双气泡征;上段空肠闭锁表现为三气泡征;低位小肠闭锁平片显示多个扩大肠袢和气液平面。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儿出现呕吐、腹胀、不排胎粪或仅排出少量灰绿色黏液样物的表现,结合腹部X线平片、钡灌肠检查等,一般可确诊。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肠无神经节细胞症、肠旋转不良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肠无神经节细胞症
多于新生儿期出现症状,如胎粪排出时间延缓、呕吐、腹胀,与本病的症状较为相似。可通过钡灌肠检查等进行鉴别。
2、肠旋转不良
多见于新生儿,主要表现为呕吐和高位肠梗阻,可通过钡灌肠检查等进行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肠闭锁确诊后,应在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后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是挽救生命的唯一治疗方法。肠狭窄以切除狭窄肠段后行肠端端吻合效果为好。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暂无特效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1、十二指肠闭锁可行十二指肠、十二指肠吻合术或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
2、空、回肠闭锁则在切除两侧盲端后行端端吻合。术中应切除闭锁近端扩大肥厚、血供差的肠管,以防止发生术后吻合口通过障碍。
3、结肠闭锁多先作结肠造瘘,二期行关瘘、吻合术。
4、肠狭窄以切除狭窄肠段后行肠端端吻合效果为好。
治疗-治疗周期:
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的预后与患儿就诊早晚、全身情况(如出生体重)、是否为早产儿、肠闭锁的类型及部位、有无严重伴发畸形和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如肺炎、硬肿症、缺血缺氧性脑病、败血症和腹膜炎等)密切相关。病情轻症,通过及时的救治,预后较好;病情严重,未及时治疗,则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伴发穿孔引起腹膜炎,出现中毒性休克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生命。
预后-治愈性:
先天性肠闭锁与狭窄经积极正规治疗,一般可改善患儿症状。
日常-总述:
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生活管理,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痊愈。此外,家长还应定期带患儿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可伴发穿孔引起腹膜炎,出现中毒性休克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家长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心理。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家长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家长,时刻关注患儿的状态,患儿家长应相信医生,积极帮助患儿配合治疗,主动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用适当的方法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日常-生活管理:
1、家长应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儿应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促进机体恢复。
3、家长应注意安抚患儿,避免患儿哭闹加重病情。
4、注意个人及周围环境卫生,家长可勤为患儿擦洗,勤打扫卫生。
5、家长应注意观察患儿的两便情况。
日常-复诊须知:
家长应遵医嘱按时带患儿复查,一般建议每6个月复查一次。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家长应遵医嘱定时帮助患儿换药,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防止感染。
2、患儿家长应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压折或者牵扯引流管。
饮食调理:
本病为先天性疾病,一般建议患儿进行母乳喂养。
饮食建议:
1、术后患儿可先给予静脉输注营养液。
2、患儿恢复经口进食后,一般建议进行母乳喂养。
饮食禁忌:
患儿应避免摄入钠盐。
预防措施:
妊娠期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