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疾病别名: 小儿先天性多发性脱位、小儿腭裂-平脸-多发性先天...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
疾病别名: 小儿先天性多发性脱位、小儿腭裂-平脸-多发性先天性脱位综合征、小儿Larsen综合征
疾病概述: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又名小儿先天性多发性脱位、小儿腭裂-平脸-多发性先天性脱位综合征、小儿Larsen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是由Larsen于1950年首次报道,因此也叫作小儿Larsen综合征。本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是由于全身结缔组织发育障碍所致。患者可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面部扁平、前额突出、眼距增宽、鼻梁低平、多个关节脱位、手足畸形、腭裂等。本病以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为主。患儿经积极诊治,一般预后较好;延迟诊治者,预后较差。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有单发报道
就诊科室: 小儿科、新生儿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面部扁平、表情呆板、前额突出、眼距增宽、鼻梁低平、多个关节脱位、手足畸形、腭裂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是由于全身结缔组织发育障碍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B超、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
重要提醒: 本病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目前国内报道的病例较少,临床上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但本病其实具有很多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因此应提高认识,积极到医院诊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在新生儿的发病率约为1/10000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具有Larsen综合征家族史者。
病因-总述: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全身结缔组织发育障碍有关。遗传方式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但也有单发报道。相关研究表明,细丝蛋白B(FLNB)基因突变可能引起本病的显性遗传,而B3GAT3基因突变有可能引起本病的隐性遗传。
症状-总述:
本病患儿通常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包括面部扁平、表情呆板、前额突出、眼距增宽、鼻梁低平等特殊面容,以及多个关节脱位、手足畸形(如马蹄内翻足)、腭裂等。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并发脊柱畸形、房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三尖瓣脱垂等。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儿科诊治范围,应及时去往小儿科或新生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安排家属陪同就医,并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孩子有哪里不舒服?
2、症状是何时出现的?是一出生就有吗?
3、您孩子的日常活动有没有受到影响?
4、您家族中是否有出现过类似症状的人?
5、孩子母亲在怀孕期间是否吸烟、饮酒、使用毒品或是接触放射线?
6、您孩子之前是否做过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您孩子之前是否进行过治疗?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病?严重吗?
2、我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3、这个病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4、都有哪些治疗方法?需要手术吗?
5、手术有什么危险吗?治疗后会不会复发?
6、这个病会遗传吗?
7、在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吗?
8、是否需要复查?大概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儿出现面部扁平、前额突出、眼距增宽、鼻梁低平、多个关节脱位、手足畸形、腭裂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以及B超、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判断患儿是否出现特殊面容、手足畸形等。
2、通过心脏听诊,判断有无心脏异常杂音等异常,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心脏受累者,心电图可能出现相应的异常改变,从而协助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
适用于具有家族遗传史的怀孕女性,通过B超可以对胎儿进行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
2、X线
X线检查可以比较好地显示关节的脱位情况,以及脊柱受累、手足部异常情况等,对于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超声心动图
可以了解患儿是否存在心房、心室及心脏大血管受累情况,有助于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儿出现面部扁平、前额突出、眼距增宽、鼻梁低平、多个关节脱位、手足畸形、腭裂等典型症状,再结合体格检查,以及B超、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儿是否存在软骨发育不全、阔拇指综合征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软骨发育不全
软骨发育不全也是一种遗传性疾病,主要由于先天性骺软骨细胞成长障碍所致,可出现与本病类似的手足部畸形,易与本病相混淆,但前者四肢大关节一般不会发生脱位,可以此进行区分。
2、阔拇指综合征
阔拇指综合征患儿可出现与本病类似的面容或手足部畸形,但是前者通常会造成患儿智力明显低下,而本病患儿智力无明显异常,可资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主要是针对多个关节的脱位、韧带松弛及手足部畸形等进行处理,尽早恢复患儿的关节功能,以使患儿能够获得正常的生长发育。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1、对于3个月以下的膝关节脱位患儿,应积极采取保守治疗,包括石膏矫形、牵引、穿戴支具等;对于2岁以下的患儿,也可尝试保守治疗。
2、对于马蹄内翻足者,可在治疗膝关节的同时,采取手法按摩、石膏矫形等。
3、对于髋关节脱位者,相关研究表明保守治疗或随访观察的治疗效果优于手术治疗。
4、对于听骨畸形者,可以佩戴助听器。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特效药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颈椎后凸畸形或颈椎不稳定者,应优先进行手术处理,早期给予后路融合与固定。
2、对于膝关节脱位者,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不适合保守治疗时,建议在2岁前采取手术治疗。
3、对于不适合保守治疗的马蹄内翻足者,建议在膝关节稳定后,再行手术治疗。
4、对于腭裂患儿,建议在2岁左右行腭裂修复术,术后需在多学科配合下,进行语音训练、牙齿正畸、二期矫形、耳科治疗等。
5、对于脊柱严重畸形者,应积极采取手术矫正。
治疗-治疗周期: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合并畸形的类型及严重程度。部分患儿,经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但若延迟诊治或合并严重畸形者,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引起患儿面部扁平、前额突出、眼距增宽、多个关节脱位、手足畸形、腭裂等,严重影响患儿的外观和生活质量。
2、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3、本病虽然为非致死性疾病,但可导致脊柱畸形、房室间隔缺损、主动脉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二尖瓣脱垂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影响患儿预后。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早期诊断,及早治疗者,病情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延迟诊治者,很难被治愈。
日常-总述: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家属应注意培养患者的自信心,鼓励患儿尽量融入正常的生活。同时,患儿应注意休息,适当调整生活方式,并遵医嘱定期复诊。
日常-心理护理:
患儿可能会由于面部或手足的畸形,受到其他儿童的嘲笑,而产生自卑等不良的心理变化,家长应注意与孩子沟通,帮助孩子了解自身的病情,教导孩子正确、勇敢地面对疾病。
日常-生活管理:
1、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2、本病患儿常存在手足畸形,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当活动,但不要从事剧烈的劳动或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3、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
4、对于腭裂患儿,严禁大声哭闹或将手指、玩具等物纳入口中,以防创口裂开。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期间如有不适,应随时就医。
日常-术后护理:
1、全麻尚未清醒前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便于分泌物流出。
2、术后不要触碰伤口,保持伤口清洁、干燥。伤口若有渗血、感染、剧烈疼痛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
3、术后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如出现高热、呼吸困难等异常,应立即通知医生。
4、术后拆除石膏前,患足勿下地负重。骨性手术患儿X线检查提示骨愈合良好后,方可拆除石膏,并逐步下床活动。
饮食调理:
患儿应选择健康、均衡的饮食,以保证足够的营养摄入,促进身体的恢复。年龄小尚不能正常饮食的患儿,应选择适合其年龄的饮食,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
饮食建议:
1、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可选择瘦肉、鱼肉等含脂肪低的食物。
2、建议多食用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海带、虾皮、豆制品等。
3、腭裂患儿应选择易消化、易咀嚼的食物。
4、保证能量供给,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1、避免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浓茶、咖啡等饮料也要少喝。
2、少吃油腻、油炸的食物。
3、不要暴饮暴食,保持规律的进食量。
4、避免食用坚果类等过于坚硬的食物。
饮食-其他注意:
合并腭裂的婴儿在喂养时,可咨询医生选择特殊的奶嘴。
预防措施:
小儿扁脸关节脱位足异常综合征的病因尚不明确,暂无特殊的预防方法,以下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发病风险:
1、有家族史的人群,有生育计划时,应进行遗传咨询并做好相关的检查。
2、孕期母亲注意保持营养均衡,尤其要保证维生素、铁、钙等物质的摄入。
3、孕期母亲不要吸烟、饮酒、吸毒,或接触放射线。
4、孕期母亲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大幅度情绪波动。
5、怀孕期间,不能滥用药物,若需用药应在咨询医生后使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