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脆性X染色体疾病英文名称: infantile fragile X chromoso...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脆性X染色体
疾病英文名称: infantile fragile X chromosome
疾病别名: 小儿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小儿脆性X综合征
疾病概述:
小儿脆性X染色体(infantile fragile X chromosome)又称为小儿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或小儿脆性X综合征,是引起遗传学智力低下和孤独症谱系障碍最常见的单基因疾病。本病主要由于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1(FMR1)发生基因突变所致。患儿常见症状有智力障碍、男性巨睾、特殊面容、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小儿脆性X染色体的治疗主要包括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本病尚无法根治,部分患儿经积极诊治,病情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遗传方式为X连锁显性遗传
就诊科室: 小儿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智力障碍、男性巨睾、特殊面容、语言障碍、行为异常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脆性X智力低下基因1(FMR1)发生基因突变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测、分子遗传学检测、CT、MRI、基因测序
重要提醒: 小儿脆性X染色体,尚无有效治疗方法。且本病是最常见的遗传学智力低下疾病,危害极大,因此应加强遗传咨询及产前诊断,减少患儿出生。
临床分类:
小儿脆性X染色体根据(CGG)n重复数及CpG岛甲基化状态分为以下4种类型。
1、中间型(灰区)
n为45~54,CpG岛非甲基化。患儿通常不出现脆性X染色体表现,但可有共济失调、外周神经病变等。
2、前突变
n为55~200,CpG岛非甲基化。约1/5女性患儿会在40岁前出现原发性卵巢早衰,而前突变男性患儿通常在60岁后出现脆性X震颤共济失调综合征。
3、全突变
n≥200,CpG岛高度甲基化。男性患儿100%出现小儿脆性X染色体典型表现,女性杂合子患儿约30%~50%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
4、嵌合型
是指患儿体细胞内同时具有前突变和全突变,或同时具有异常甲基化与非甲基化。患儿智力低下程度一般相对较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小儿脆性X染色体的发病率约为0.73‰~0.92‰。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约为1/4000;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约为1/6000~1/800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具有家族史的男性儿童。
病因-总述:
绝大多数小儿脆性X染色体是由于FMR1基因1号外显子5’端非编码区(CGG)n三核苷酸序列重复扩增的动态突变和异常甲基化所致,<5%的患儿是由于FMR1基因点突变或缺失突变所致。
症状-总述:
小儿脆性X染色体的典型表现多见于男性患儿,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发育障碍、特殊面容、结缔组织异常、巨睾等。
症状-典型症状:
1、智力障碍
智力障碍的严重程度与突变类型及甲基化程度密切相关。男性患儿约70%为中度智力低下,约30%为重度智力低下。全突变患儿表现最为严重,IQ在30~50之间。约30%的女性患儿可存在轻度的智力低下。
2、特殊面容
男性患儿特殊面容包括头围大、大耳、招风耳、腭弓高、嘴大唇厚、下巴前突、脸长等。女性患儿特殊面容并不明显。
3、结缔组织异常
男性患儿结缔组织异常表现为扁平足、手指关节过度伸展、皮肤异常松软及关节脱位。女性患儿结缔组织异常并不明显。
4、巨睾
仅见于男性患儿,多发生在青春期前。正常成年人睾丸平均体积为1.8cm3,>2.5cm3时,即为巨睾。
5、语言障碍
也是本病的常见症状。患儿常表现为会话和言语表达能力的发育严重迟缓,学语年龄延迟、词汇量少、语言单调、经常自言自语等。
6、行为异常
绝大多数患儿存在多动、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易激动、狂躁、有破坏行为等。另外,孤独症也较为常见,表现为胆小、羞怯、温顺等。
症状-并发症:
小儿脆性X染色体可并发原发性卵巢早衰、脆性X震颤共济失调综合征、癫痫、脑萎缩、脑积水、颅脑发育畸形等。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现在多大了?目前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发现的这些症状?
3、孩子出生时有什么异常吗?
4、孩子什么时候会说话的?平时爱说话吗?
5、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孩子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6、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8、您家族中有过类似症状的人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
2、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药有什么副作用吗?
6、会有后遗症吗?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吗?
7、平时生活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8、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儿出现智力障碍、男性巨睾、特殊面容、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以及细胞遗传学检测、分子遗传学检测、CT、MRI、基因测序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可以通过视诊和触诊,判断患儿有无特殊面容、男性巨睾、扁平足、皮肤异常松软、关节过度伸展等,有助于初步诊断。
2、医生通过听诊和叩诊,可以检查患儿有无心脏杂音、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啰音、心脏扩大等心肺受累体征,有助于评估病情。
3、医生可以通过智力测验,确定患儿是否存在智力障碍,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细胞遗传学
是一种较为传统且发展成熟的检测方法,在20世纪80年代前是本病的主要诊断方法。本方法是在患儿外周淋巴细胞中检测脆性位点。但耗时长、解读困难,且无法区分X染色体长臂上的脆性位点与邻近位点,现已被分子遗传学检测所取代。
2、分子遗传学
目前,聚合酶链反应(PCR)联合Southern印迹杂交法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能够对正常、灰区、前突变、全突变,以及甲基化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检测。
检查-其他检查:
基因测序:适用于临床高度怀疑本病,且CGGn重复检测未发现异常扩增者。可利用基因测序等FMR1基因进行突变分析,确定有无致病点突变或小片段的插入缺失,具有诊断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1、CT
头部CT扫描,可显示不同程度的脑室扩大、脑萎缩、脑积水、巨脑畸形、小头畸形等,有助于评估病情。
2、MRI
头部MRI主要表现为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可以支持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儿出现智力障碍、男性巨睾、特殊面容、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细胞遗传学检测、分子遗传学检测、CT、MRI、基因测序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应强调早诊断、早干预。通过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和康复治疗等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儿缓解病情,学习日常生活技能,提高社会适应性。
治疗-对症治疗:
1、高血压者,应积极控制血压。
2、癫痫发作者,需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
3、焦虑、抑郁者,可给予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
4、多动症者,可给予α受体激动剂。
治疗-药物治疗:
1、叶酸
相关研究表明,叶酸可以改善患儿的行为、情绪及神经系统症状,但对智力的改善不明显,具体疗效仍待进一步证实。
2、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
对患儿的活动过度、注意力缺乏,效果较好。常用的药物有利他林、右旋苯丙胺、硫醚嗪等。
3、β受体阻滞剂
部分学者认为,β受体阻滞剂对本病具有一定疗效,如纳多洛尔、普萘洛尔等。
治疗-相关药品:
叶酸、利他林、右旋苯丙胺、硫醚嗪、纳多洛尔、普萘洛尔
治疗-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康复治疗:行为治疗和语言训练是目前本病患儿的主要治疗手段。部分患儿通过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在普通学校中表现良好。而另一部分患儿可能需要在特殊学校中接受教育,以提高社会适应性。
治疗-治疗周期:
小儿脆性X染色体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小儿脆性X染色体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虽无法根治,但大部分患儿生存寿命基本正常。经积极诊治,多数患儿的病情可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未经诊治者,可存在明显的智力障碍、精神行为异常及严重社会适应障碍。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儿出现智力障碍、男性巨睾、特殊面容、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学习。
2、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3、本病可引起原发性卵巢早衰、脆性X震颤共济失调综合征、癫痫、脑萎缩、脑积水、颅脑发育畸形等多种并发症,威胁患儿身体健康。
4、本病可造成患儿出现生活无法自理、焦虑、抑郁、攻击他人、伤害自己等社会问题。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本病尚无法完全治愈。部分患儿经积极诊治,病情可得到有效改善,能够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病情较重者,很难被治愈。
日常-总述:
患儿及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生活管理,帮助缓解症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此外,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可导致患儿出现智力障碍、男性巨睾、特殊面容、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等,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学习。还可造成患儿出现焦虑、抑郁、狂躁等情绪障碍,不利于治疗。
2、护理措施
家长应多陪伴患儿,多在生活中帮助患儿,在心理上安慰患儿。多带患儿参加集体活动,鼓励患儿与同伴一起玩耍,使患儿增强勇气和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儿家长应严格遵医嘱督促患儿服药,若患儿出现眩晕、皮疹等不良反应,及时咨询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家长应为患儿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帮助患儿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家长可坚持带领其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
4、家长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帮助患儿进行功能锻炼和生活训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5、避免带患儿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外出为其佩戴口罩,携带免洗消毒液。
6、对于出现攻击行为的患儿,可为其准备保护性约束带,避免患儿自伤或者伤害他人。
7、家长应日常陪护智力低下的患儿,防止意外。
日常-复诊须知:
患儿家长应遵医嘱按时带患儿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患儿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可适当进行饮食护理。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儿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家长可采取蒸、煮、炖、烩的方法进行烹调,为患儿准备热量充足、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4、患儿应适量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饮食禁忌:
1、患儿应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2、患儿应少吃垃圾食品,少喝饮料。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有家族史的人群可进行遗传咨询。
2、妊娠期女性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并坚持孕检。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