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infantile obesity hypoven...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infantile obesity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
疾病别名: 小儿Pickwickian综合征、小儿肥胖-肺换气低下综合征
疾病概述:
小儿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infantile obesity hypoventilation syndrome)又称为小儿Pickwickian综合征或小儿肥胖-肺换气低下综合征,是肺泡换气低下综合征的一个类型。本病主要由于过度肥胖所致。患儿常见症状包括青紫、呼吸窘迫、呼吸暂停、打鼾、咳嗽、气短、心悸、下肢水肿、乏力等。本病的治疗包括对症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部分患儿,经积极诊治,病情可得到有效缓解,预后相对较好;病情较重及未及时诊治者,预后较差。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小儿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青紫、呼吸窘迫、呼吸暂停、打鼾、咳嗽、气短、心悸、下肢水肿、乏力、头痛、烦躁不安、嗜睡、抽搐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过度肥胖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X线、心电图
重要提醒: 本病需引起高度重视,如不及时诊治,患儿很可能因呼吸衰竭或心力衰竭导致死亡。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以成人多见,小儿比较少见,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报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过度肥胖的儿童。
病因-总述:
小儿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多认为与过度肥胖有关。肥胖可引起限制性通气障碍、呼吸肌功能障碍、血液黏稠度增加、呼吸中枢抑制等,最终导致患儿出现通气功能低下和(或)呼吸衰竭。
症状-总述:
患儿可由于通气功能低下、呼吸中枢抑制、重要器官缺氧、血液黏稠等因素,引起通气不足、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等各系统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通气不足表现
患儿可因通气不足,出现一系列呼吸衰竭表现,如青紫、呼吸窘迫等。
2、呼吸系统症状
患儿呼吸浅促,夜间常出现呼吸暂停、打鼾等。
3、心血管系统症状
早期,心功能不全较轻,患儿主要表现为咳嗽、气短、心悸、下肢水肿等;当心力衰竭进一步加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青紫、少尿、血压升高、端坐呼吸等,甚至出现全心衰。
4、神经系统症状
患儿由于缺氧,神经系统可能出现乏力、头痛、烦躁不安、谵妄、抽搐、等,甚至产生幻觉及其他精神行为异常。少数患儿可出现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等。
症状-并发症:
小儿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可并发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梗阻、肺栓塞等。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多大了?体重是多少?
2、平时饮食怎么样?喜欢运动吗?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孩子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4、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睡觉怎么样?憋醒过吗?
7、还有什么症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
2、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有推荐的治疗方案吗?
6、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8、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儿出现青紫、呼吸窘迫、呼吸暂停、打鼾、咳嗽、气短、心悸、下肢水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X线、心电图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可以检查患儿有无皮肤及黏膜青紫、下肢水肿、肥胖等体征,可以协助诊断。
2、医生通过听诊,可以检查患儿是否存在啰音、心脏杂音等异常,有助于评估心肺功能。
3、医生通过触诊和叩诊,可以检查患儿有无胸膜摩擦感、心脏扩大、颈静脉怒张、移动性浊音阳性等,有助于评估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患儿多表现为外周血红细胞增多,可以支持诊断。
2、血气分析
患儿可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血氧分压降低,以及二氧化碳分压上升等异常,最初只在呼吸暂停发作时存在,随着病情进展,可在整个夜间甚至白天出现上述异常,有助于诊断和病情监测。
检查-其他检查:
1、肺功能检查
可以用于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早期发现患儿肺功能损害、评估呼吸功能不全的程度,以及术前准备等。目前常用的肺功能检查包括肺容量测定、通气功能测定、换气功能测定、气道反应性测定、气道阻力测定等。本病患儿,肺功能检查主要表现为限制性通气障碍,以及肺容量、肺活量、潮气量、最大自主通气量、肺顺应性、功能残气量均降低,对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2、心电图
可以用于评估患儿有无心室肥厚、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异常,可以帮助诊断并指导治疗。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胸部X线可显示患儿两侧横膈上抬、肺动脉段凸出、右心肥大等征象,可以初步评估心肺受累情况,协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儿出现青紫、呼吸窘迫、呼吸暂停、打鼾、咳嗽、气短、心悸、下肢水肿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X线、心电图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减肥(如饮食疗法、运动疗法等)是预防本病发生及治疗的最根本措施,另外,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可给予对症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治疗-对症治疗:
1、保持患儿气道通畅,给予吸氧,建议使用低浓度氧气吸入,可改善患儿缺氧及心力衰竭症状。必要时,可以使用人工辅助呼吸或气管切开。
2、出现心力衰竭者,应积极给予抗心衰治疗。
3、积极防治呼吸道感染。
4、给予抗凝治疗,积极防治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
治疗-一般治疗:
1、饮食干预:通过减少高脂、单糖、含糖饮料等食物的摄入,增加低热量、高纤维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等),以达到减轻食物热量、均衡饮食、控制体重的目的。
2、运动疗法:通过增加运动、减少静坐的方式,可以达到减重的效果,一般建议患儿规律运动,可每次坚持体育锻炼30~60分钟。
治疗-药物治疗:
1、奥利司他
适用于12岁以上的小儿肥胖者,可以很好地抑制脂肪的吸收,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但治疗时,需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
2、西布曲明
适用于饮食和运动疗法无法控制的青少年肥胖者(建议16岁以上)。
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可使患儿体重明显下降,但副作用较大,有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4、黄体酮
可以提高中枢对二氧化碳及缺氧的反应性,使通气增加而改善气体交换,纠正呼吸性酸中毒,改善患儿的心衰及红细胞增多症。
治疗-相关药品:
奥利司他、西布曲明、三碘甲状腺原氨酸、黄体酮
治疗-手术治疗:
体重指数>40的患儿,可考虑行手术治疗,包括胃转流术、胃束带术等,可以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减少本病的发作,但应注意术后并发症。
治疗-治疗周期:
小儿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的治疗周期一般为3~6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小儿肥胖通气不良综合征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部分患儿,经积极治疗,体重减轻后,病情可有所好转,预后得到改善;病情较重,未及时诊治者,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儿出现青紫、呼吸窘迫、呼吸暂停、打鼾、咳嗽、气短、心悸、下肢水肿等,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休息。
2、本病可并发红细胞增多症、高血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梗阻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发生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栓塞,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儿,经积极诊治,病情可得到有效改善;发生严重并发症者,病死率较高,很难被治愈。
日常-总述:
患儿及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生活管理,帮助缓解症状,控制病情。此外,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用药护理:
患儿家长应严格遵医嘱督促患儿服药,若患儿出现厌食、失眠等不良反应,及时咨询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家长应为患儿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患儿应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熬夜。
3、应养成规律锻炼的习惯,坚持每天运动,可进行慢跑、做操、游泳等。
4、家长可为患儿购置吸氧设备,遵医嘱进行低流量吸氧。
5、科学减重,保持合宜的体重。
日常-复诊须知:
患儿家长应遵医嘱按时带患儿复查。
饮食调理:
患儿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应适当进行饮食护理。
饮食建议:
1、家长应为患儿准备高蛋白、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低糖、低脂的饮食。
2、多吃蔬菜、水果。
3、可适量吃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4、合理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5、规律进餐,保持一日三餐。
饮食禁忌:
1、患儿应避免吃油炸、高糖、高脂食物。
2、避免喝碳酸饮料。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坚持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均衡饮食,保持合宜的体重。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