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疾病英文名称: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m...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
疾病英文名称: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meningitis in children
疾病概述:
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meningitis in children)是指小儿感染肺炎链球菌,引起肺炎,继而进入血液,引发脑膜炎。本病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鼻窦炎、乳突炎、败血症和颅脑外伤。在儿童脾切除术后、先天性免疫功能缺陷、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等情况下,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可多次发作。主要表现为头痛、发热、抽搐、喷射性呕吐、昏迷等,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小儿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头痛、发热、抽搐、喷射性呕吐、昏迷
主要病因: 感染肺炎链球菌
检查项目: X线胸片、B超、脑CT、脑脊液检查、抗原检测、血象检查
重要提醒: 小儿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送医,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1岁以下婴儿,在婴儿期较多见,新生儿也可发病。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在冬春季节发病较多,与呼吸道疾病的流行有密切关系。
病因-总述:
常继发于上感、肺炎、中耳炎及乳突炎之后。有些患儿原发病灶不易找出,少数患儿继发于颅底骨折、颅骨外伤或脑外科手术后。有先天畸形,如皮样窦道、脑脊膜膨出、椎管畸形的小儿,细菌常可由此侵入致病。小儿4岁前施行脾切除术后发生暴发型败血症时,也易见本症。肺炎链球菌不产生外毒素,其致病力主要靠荚膜侵袭作用。感染后,机体可获得短期免疫力,容易复发、再发,与细菌型别繁多,免疫期短有关。
症状-总述:
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者症状与成人类似,最典型、最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抽搐、喷射性呕吐、昏迷、颈部强直等。
症状-典型症状:
1、发热
为本病最早、最常见的症状,体温多在38~39摄氏度,亦可高达40摄氏度。
2、头痛
患儿可出现全头剧烈疼痛,逐渐加重。
3、抽搐
严重时可出现口中吐白沫。
4、呕吐
呈喷射性,从患儿胃中直接喷出口腔。
5、其他
患儿可出现颈部强直、昏迷等。
症状-并发症:
本病常因病情重,确诊较晚或治疗不当而发生并发症,如硬脑膜下积液、积脓或脑积水。严重者发生脑梗死,脑室积脓、脑水肿,脑疝等。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为患儿穿戴方便医生检查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多大了?现在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的?最近症状有加重吗?
3、孩子接种过肺炎疫苗吗?
4、最近孩子吃饭怎么样?二便怎么样?
5、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孩子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6、孩子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8、孩子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能确诊吗?
2、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3、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孩子需要吃什么药?这些药会有什么副作用吗?
6、如果治好了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8、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儿出现头痛、发热、抽搐、喷射性呕吐、昏迷、颈部强直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患儿进行X线胸片、B超、脑CT、脑脊液检查、抗原检测、血象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脑脊液检查
重症或晚期病例,椎管内脓液黏稠,不易流出。腰穿时若针尖已进入脊椎腔仍不见脑脊液流出,可注入少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并对洗出液进行常规检查和细菌培养。有些病例脑脊液混浊程度并不严重,甚至仅稍发浑,细胞数亦只有数百,但涂片染色镜下可见大量肺炎链球菌,提示病势严重。
2、抗原检测
在未见细菌的情况下,应用PCR检测肺炎链球菌特异性DNA,可明确诊断。
3、血象检查
外周血象有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
检查-影像学检查:
应做X线胸片、B超、脑CT等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评估病情。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儿的病史、典型症状(头痛、发热、抽搐、喷射性呕吐、昏迷),结合X线胸片、B超、脑CT、脑脊液检查、抗原检测、血象检查等,一般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小儿肺炎链球菌脑膜炎的治疗主要为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尽快杀灭致病菌,控制感染。对于发热、抽搐的患儿,应及时进行降温、镇静等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患儿应卧床休息,要供给足量水分。除脑性低钠血症外,一般发生严重电解质紊乱者较少。因此,婴幼儿输液可给维持液或其他1/3张液体。
治疗-药物治疗:
抗生素:为了尽快杀灭致病菌,控制感染,主张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因一般剂量的青霉素通过血脑屏障浓度有限,不易达到有效治疗目的。不必联合使用其他抗生素,一般也不主张鞘内注药。当患儿对青霉素过敏或细菌对青霉素耐药时,应依药敏试验选择药物,如氯霉素或三代头孢菌素。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氯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就诊时或在治疗过程中,若有频繁惊厥或颅内压增高,必须做紧急处理。频繁惊厥如不控制,将引起脑缺氧及呼吸衰竭。对颅内压增高者应用脱水疗法。若因硬脑膜下积液较多,而发生颅内压增高时,应及时做硬脑膜下腔穿刺放液减压。
预后-一般预后:
病程迁延、有严重并发症者预后差,如能及时正确诊治预后尚好。
预后-危害性:
病情严重可导致患儿死亡。
预后-治愈性:
及时接受治疗,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患儿及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生活管理,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痊愈。此外,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患儿可出现头痛、发热、抽搐、喷射性呕吐等症状,降低患儿日常生活质量,且本病容易发生反复、迁延不愈,患儿可能会因此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对疾病感到恐惧。
2、护理措施
家长应给予患儿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儿,从各个方面调动患儿的积极性,帮助减轻患儿的不适感,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儿家长应遵医嘱帮助患儿服药,不可擅自加减药量,并且注意观察患儿有无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就医。
日常-生活管理:
1、家长应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
2、病情恢复期间患儿应多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家长可适时帮助患儿拍背、翻身,避免患儿出现褥疮。
3、患儿恢复期间,家长应避免过多亲属前来探病。
4、注意卫生,家长应勤帮助患儿洗手、洗澡,勤打扫卫生。
5、家长应注意及时为患儿添减衣物,防止患儿着凉。
日常-复诊须知:
患儿家长应遵医嘱按时带患儿复查,若患儿出现面色发白、躁动不安等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
饮食调理:
患儿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家长应为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
饮食建议:
1、对于婴幼儿患者应进行母乳喂养。
2、对于6个月以上的患儿,应给予辅食添加,应注意营养均衡、定时定量。
3、对于已经正常吃饭的患儿,家长应注意给予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
4、患儿可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饮食禁忌:
1、患儿应限制钠盐的摄入。
2、患儿应避免吃过于油腻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注意保护儿童,外出时为儿童准备温暖合适的衣物,并且为儿童佩戴口罩。
2、积极治疗原发病,如上感。
3、为儿童准备均衡有营养的食物,增强儿童抗病能力。
4、积极为儿童接种肺炎疫苗。
相关疫苗:
积极为儿童接种肺炎疫苗可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