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疾病英文名称: acute pyogenic arthritis i...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
疾病英文名称: acute pyogenic arthritis in children
疾病概述: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acute pyogenic arthritis in children)是由化脓菌引起的关节内滑膜的炎症。可发生于膝、髋、肩、肘等全身多处关节,其中,以髋关节最为常见,其次为膝关节和肘关节。起病较急,患儿通常有外伤或感染史,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发热等。因病情严重,应按急症处理,治疗需使用足量的抗生素,必要时可手术切开引流。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具有遗传性
就诊科室: 小儿科
发病部位: 关节
常见症状: 关节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发热、烦躁、食欲不振
主要病因: 本病主要为病原菌入侵关节而引起的关节内化脓感染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降钙素原测定、X线、CT、MRI、超声检查、关节穿刺及关节液检查
重要提醒: 小儿化脓性关节炎若不及时诊治,会对骨关节的生长发育及功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一旦出现可疑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因儿童的身体状况及年龄而异。在一项共纳入540例居住于发达城市骨骼肌肉感染患儿的研究中,学者发现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患儿约占21%,而其中约43%为髋关节受累。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可见于各年龄段的儿童,但以婴儿和1~2岁小儿最多,男孩稍多于女孩。
病因-总述:
本病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菌通过血源性、附近病灶直接侵入或直接污染等途径,入侵关节而引起的关节内化脓感染。病原菌侵入关节后,可引起滑膜充血、渗出等急性炎变。若炎症未有效控制,关节玻璃样软骨可很快被侵蚀,之后滑膜可逐渐被肉芽组织所代替,裸露的骨面也开始生长肉芽组织。感染还可向骨组织蔓延,导致关节发生纤维性或骨性融合。
病因-基本病因: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肺炎球菌、流感杆菌、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杆菌和布氏杆菌等,偶尔也可致病。病原菌侵入关节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血源性
从远离发病关节的感染病灶,如疖肿、擦破伤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或中耳炎等,细菌侵入血流,又在滑膜处停留致病。
2、从附近病灶直接侵入
如骨髓炎扩散到邻近关节,婴儿股骨上端骨髓炎常可并发髋关节化脓性关节炎。
3、直接污染
关节穿刺、探查手术或其他意外损伤等。
症状-总述:
起病较急,常出现关节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表现,还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多数患儿发病前有外伤或感染史,如中耳炎或皮肤感染等。
症状-典型症状:
1、关节受累症状
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关节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如下肢关节受累则有跛行,患儿很快因负重,导致疼痛加剧而不能走路。
2、全身症状
患儿常伴发热、烦躁、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发热情况因患儿个体情况而异,高热者体温可达40℃。新生儿的全身性反应可能较轻微甚至无症状,可能仅出现关节肿胀、屈曲挛缩等局部表现。
症状-并发症:
本病若未能及时给予有效的治疗,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病理性脱位、双下肢不等长、骨髓炎、全身性败血症及长期骨关节炎。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现在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发现的症状?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孩子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4、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孩子受外伤了吗?
7、孩子有没有什么基础疾病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
2、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会有后遗症吗?会影响孩子的发育吗?
7、平时生活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8、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儿出现关节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发热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通常先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其做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清降钙素原测定、X线、CT、MRI、超声检查、关节穿刺及关节液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发现,患处关节局部肿胀,呈半屈曲状态。
2、触诊患侧,可发现病变关节局部温度增高、有积液,沿关节线有广泛压痛。自动或被动活动关节时,患儿均可感觉疼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C-反应蛋白(CRP)
CRP变化迅速,可在关节发生感染的48h内升至峰值,并在应用有效抗生素后6h内下降,7~10d后可降至正常,常用于治疗效果的监测。若患儿的CRP大幅度升高,则可能需要延长抗生素的治疗时间。
2、红细胞沉降率(ESR)
ESR随病情进展变化缓慢,通常在感染发生后的3~5d达到峰值,经治疗症状缓解后,可能需要6周左右才出现下降。
3、血清降钙素原
PCT可在细菌内毒素的全身作用下迅速升高,PCT>0.5ng/ml被认为是非特异性感染的可靠指标。但在急性感染期,异常值的出现速度明显慢于CRP,且检测价格昂贵。
检查-其他检查:
还可进行关节穿刺及关节液检查,具体的检查方法及意义如下:
1、操作方法
关节穿刺最好是在手术室内严格无菌条件下进行,用16~18号带芯的腰穿针穿刺。髋关节穿刺采用关节前方途径,股动脉作为标志。于腹股沟韧带的中点,股动脉以外腹股沟韧带以下,各1.5cm进针。针向内45°~60°角刺入。当有刺入关节囊的落空感后,则停针。注意不要损伤关节软骨面,以防止感染向骨内扩散。若吸出的关节液量少或脓汁稀薄,可先注入1ml生理盐水,然后再进行抽取。
2、检查意义
抽出的关节液要做细菌培养及涂片革兰染色,以明确致病的菌种。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患儿通常先进行X线检查,早期表现为关节囊积液扩张。如髋关节病变者,可见股骨头向外移位甚至脱出。若感染持续存在,还可看到骨脱钙和关节间隙变窄。X线检查的意义在于可排除其他引起关节处疼痛的疾病,如骨折、骨肿瘤等,但该检查在急性期的诊断价值有限。
2、CT检查
CT可检测关节积液、骨及软骨受累情况,并对关节穿刺有指导意义,但效果不如MRI。
3、MRI检查
MRI可显示感染的全部范围,确定有无邻近组织的并发感染,还可帮助骨科医生制定手术方案。但缺点为价格昂贵,且年龄较小的患儿可能无法配合完成检查,需使用一定的镇静或麻醉药物。
4、超声检查
对无法通过触诊明确是否存在关节积液的患者,可行超声检查。还可用于区分关节内液体大小及性质,显示患儿关节囊的变化及骨损伤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发热等全身症状,再结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关节穿刺等结果,并除外骨髓炎、滑膜炎、类风湿关节炎、急性风湿热等疾病,即可进行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骨髓炎
邻近关节的骨髓炎有交感性积液,其表现与化脓性关节炎类似。但骨髓炎的压痛点主要在干骺端,而化脓性关节炎的压痛则在关节线上。骨髓炎的关节活动受限和疼痛程度均较化脓性关节炎轻。可通过关节穿刺检查进行鉴别。
2、滑膜炎
急性一过性滑膜炎多无全身症状,且关节活动受限和疼痛的程度均较轻。部分患者可抽出关节液,但一般无化脓表现。
3、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起病一般较缓,患儿无急性病容。病变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不多,关节局部压痛、肿胀现象不是很严重。关节液涂片和培养有助于二者的鉴别。
4、急性风湿热
急性风湿热患儿可出现高热,以及关节的红、肿、热、痛等表现,易与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混淆。但急性风湿热的特点是关节病变游走和心脏受累,对足量的水杨酸治疗反应很好,可缓解关节肿胀和疼痛,用药后体温、脉搏可恢复正常。
治疗-治疗原则: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目的为控制关节感染,清除感染产生的纤维素,防止畸形;恢复关节正常的解剖关系,从而保留功能。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或全身药物治疗、石膏固定或牵引制动等,必要时需采取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早期的化脓性关节炎,关节液为浆液血性。这个阶段的治疗宜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关节,然后用1%新霉素或青霉素(1万U/ml)冲洗,最后关节内保留数毫升的抗生素溶液。
2、全身用药
治疗之初宜尽早静脉输入抗生素,优先选择青霉素或新青霉素。此后,可根据细菌培养和敏感试验结果选择有效的抗生素,常用包括链霉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等。上述药物可通过滑膜屏障,使关节内达到有效浓度,只要剂量充分就可进入关节发挥作用。
治疗-相关药品:
新霉素、青霉素、链霉素、万古霉素、卡那霉素、红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第一次诊断性关节穿刺时已有稠脓关节液者,或药物治疗无效者,需进行手术引流。术中需切开关节囊,抽出关节内脓液,降低关节内压力,必要时还需清除感染的骨组织。术后需放置引流管,并持续进行冲洗。新生儿和小婴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容易延误诊断,通常确诊后应紧急手术引流,以免因延误治疗而造成严重残疾。
治疗-其他治疗:
明确诊断后,可进行石膏固定或牵引制动。牵引患肢能缓解肌肉痉挛、减轻疼痛、保持关节间隙、防止玻璃样关节软骨面受压,从而预防和矫正畸形。腕、踝关节受累时,可用石膏托固定。
治疗-治疗周期: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的预后取决于患儿的年龄、受累的关节、治疗时机及合并症等诸多因素。大多患儿若能早期诊断、规范治疗,通常预后良好,反之则预后不良,甚至影响关节的功能与活动。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造成小儿患肢疼痛、活动障碍,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
2、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造成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双下肢不等长、病理性脱位等不良后果,日后可影响骨关节的生长发育及功能,甚至造成残疾。
预后-治愈性:
小儿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若能早期发现,及时且规范地治疗,多数患儿可达到临床治愈,关节功能可不受影响。
日常-总述:
患儿及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生活管理,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痊愈。此外,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可造成小儿患肢疼痛、活动障碍,严重影响其正常生活。还可能影响患儿的骨骼发育,造成患儿残疾,使患儿产生自卑的心理,变得孤僻、不合群,进而拒绝治疗。
2、护理措施
家长应多陪伴患儿,多在生活中帮助患儿。在心理上安慰患儿,使患儿增强勇气和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生活管理:
1、家长应为患儿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病情恢复期间患儿应多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3、患儿身体好转后,带领其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
4、家长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帮助患儿进行功能锻炼。
5、家长可遵医嘱为患儿定制助行器械。
日常-复诊须知:
患儿家长应遵医嘱按时带患儿复查,以便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加强营养支持,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鱼、蛋等。
2、患儿要饮食清淡,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提高身体免疫力。
3、患儿应适量多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饮食禁忌:
1、患儿应少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2、患儿应少吃垃圾食品,少喝饮料。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防治感染性疾病。
2、帮助小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锻炼,增强体质。
3、防止外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