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军团病疾病概述: 小儿军团病是由革兰阴性嗜肺军团菌所引起,已证实该细菌是一种新型的致...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军团病
疾病概述:
小儿军团病是由革兰阴性嗜肺军团菌所引起,已证实该细菌是一种新型的致病菌,还可引起肺炎和庞地亚克热两种感染。患儿主要症状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胸闷、恶心、呕吐、腹泻、嗜睡、头痛等。本病如果及时发现、规范治疗,预后较好;但若诊治不及时,则预后较差。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小儿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头痛、肌痛
主要病因: 军团菌感染
检查项目: 血液检查、病原菌检查、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胸部X线检查
重要提醒: 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流行病学-发病率:
据报道该病约占小儿肺炎总数的1%~17%。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1、男女之比约(2~3)∶1。
2、本病以学龄前和学龄儿多见。
3、免疫功能低下或患有慢性病者更易发病。
流行病学-好发季节:
集体发病多在7~9月份,散发病例多在夏秋季。
病因-总述:
军团菌感染多与水源有关,传播方式为污染饮用水和水容器,如空调冷却塔、蒸发冷凝器、淋浴喷头及喷雾器等。故本病易在医院、旅馆等集体居住的环境发生。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明确报告。
症状-总述:
军团菌肺炎是一种严重的多系统损害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肺炎和发热。潜伏期为2~10天左右,平均约4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头痛、肌痛等,部分患儿有精神错乱,小儿起病较成人更急,进展更快,有的很快发展为呼吸衰竭、嗜睡、 昏迷,病死率较高。
症状-并发症:
常见的并发症有胸腔积液、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少数可出现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 肺脓肿、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就医-就诊科室:
患儿可在家长陪同下,前往小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注意保暖,外出戴口罩,防止加重病情。
2、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3、医生可能会进行胸、肺检查,建议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便于检查。
4、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最好在早晨空腹就诊。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安排家属陪同就医,并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孩子有咳嗽、咳痰、发热吗?出现多久了?随时间的推移有加重吗?
2、这些不适症状的发作有没有规律?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症状加重或减轻?
4、本次就医之前,有做过什么检查吗?结果如何?
5、之前使用过药物治疗吗?用的什么药?效果如何?
6、您孩子有其他呼吸道疾病吗?是否对什么物质过敏呢?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孩子得的是什么病?为什么会得这个病?
2、需要做什么检查?
3、我孩子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可以选择什么治疗方法?需要住院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多久才能治好?治好之后还会复发吗?
7、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8、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儿出现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头痛、肌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然后可能建议患儿进行血液检查、病原菌检查、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胸部X线检查,以明确诊断,评估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通过视、触、叩、听等检查手段,对患儿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多数患儿表现为肺实变体征,部分患儿可有少量胸腔积液。约1/3左右的患儿可出现心率徐缓,为本病的特征之一。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检查
大部分患儿血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白细胞减少者预后差。镜下血尿、肝功能异常,低钠血症也是本病特征之一。
2、病原菌检查
从分泌物、血、痰、胸腔积液等标本培养病原菌较困难,阳性率不高,且培养需时1周以上,因而难以及时做出诊断。若待检标本为痰,则需在培养基中加多黏霉素、万古霉素等,并经酸化痰液,提高阳性率。其中,气管吸取物培养阳性率最高,阳性结果可确诊本病。
3、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
感染后血清可出现两种特异性抗体(IgG 、IgM),特异性IgM抗体在感染后1周左右即可检测,IgG 抗体约2周开始上升。血间接荧光法(IFA)是目前国内应用最多的方法。
检查-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最初表现为斑片状、结节状浸润阴影,常表现为下叶肺泡实变或呈肺泡-间质混合性病变。一般初起为单侧局限性,后发展为双侧弥漫性肺炎。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儿的病史、典型症状(如发热、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头痛、肌痛等),再结合血液检查、病原菌检查、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胸部X线检查等,一般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小儿军团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可选择红霉素、阿奇霉素等药物,重症患者可以静滴红霉素。必要时,可进行病灶切开引流术。
治疗-药物治疗:
1、可选择红霉素等药物进行治疗,重症时可静滴红霉素,分3、4次,疗程一般为2~3周。
2、有报告复方磺胺甲噁唑、阿奇霉素等药物,也有较好疗效。
治疗-相关药品:
红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阿奇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病灶切开引流术:若患儿并发皮肤脓肿、蜂窝织炎等,需要切开引流,排出坏死的组织细胞和分泌物。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若早期发现,及时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后,预后通常可得到改善,病死率降低。但未及时治疗者,则预后差,病死率高,尤其是免疫低下者和重症者。
预后-危害性:
未及时治疗者,可并发胸腔积液、中毒性脑病、呼吸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过早期规范治疗,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良好的护理对疾病的恢复有重要的意义,家属应多关心患儿,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遵医嘱用药,防止疾病进展。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循医嘱,正确用药,不随意停药。
2、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一旦常出现不适反应,需告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保持患儿居住环境的整洁、舒适,定期开窗通风,促进空气流通。
2、让患儿多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家长平时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替孩子增减衣服。
4、患儿在发病期间要注意隔离,使用过的生活用品和玩具要定期消毒。
5、指导孩子在咳嗽时,用手帕或餐巾纸捂嘴,尽量减少飞沫向周围喷射。
日常-病情监测:
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脉搏等生命体征,注意痰液的性状,咳嗽的频率、性质等。
饮食调理:
患儿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加强营养,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促进康复,减少反复感染的机会。
饮食建议:
1、饮食应以软食和半流食为主,注意营养的均衡。
2、补充优质蛋白,多吃瘦肉、鸡蛋、牛奶、鱼类等食物。
3、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橙子、西红柿等。
4、多饮温开水,以利于痰液稀释,保持气管通畅。
饮食禁忌:
1、禁食生冷寒凉、肥腻的食物,如冰淇淋、肥肉等。
2、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等,避免刺激呼吸道黏膜而诱发咳嗽。
3、少食腥咸食物,如鱼、虾、螃蟹、腌制品等。
预防措施:
1、避免引用生水。
2、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3、建议免疫力低下的儿童,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医院、旅店等。
4、保持室内环境的干净整洁,定期开窗通风。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