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烹调综合征疾病英文名称: cooking syndrome in children疾...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烹调综合征
疾病英文名称: cooking syndrome in children
疾病别名: 小儿中国餐馆综合征、小儿美味综合征、小儿头痛综合征
疾病概述:
小儿烹调综合征(cooking syndrome in children)是指小儿在吃中国食物后发生的面、颈、上胸、背和手臂有“烧灼”、“压迫”、“绷紧”或“麻木”等感觉或全身倦怠感,伴有心悸的发作性症状。本病是良性自限性疾病,至多数小时即缓解,症状严重者,可使用药物控制症状,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小儿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头痛、全身倦怠感、心悸、呕吐
主要病因: 可能与吃中国食物、遗传因素等有关
检查项目: 电解质检查、过敏原检测、心电图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是良性自限性疾病,一般可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有本病家族史的小儿。
病因-总述:
小儿烹调综合征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可能与吃中国食物、遗传因素等有关。有学者认为与中国食物中的高钠有关,也有报道提出与口服味精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食入中国食物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食物中的高钠,产生暂时性高钠血症,从而引起细胞内低钾,导致肌肉麻痹、无力、心悸、口渴和血管性头痛。许多报道提出口服味精(谷氨酸单钠MSG)是本病的病因。
2、遗传因素
有本病家族史的小儿更易患本病,考虑可能与遗传相关。
症状-总述:
患儿每次进餐后10~45分钟出现症状,也有食后30分钟~1小时发病。临床表现很多,每个患儿症状不尽相同。可有头部症状、项部症状、上肢感觉异常、胸部症状等。
症状-典型症状:
1、头部症状
有猛击样、跳动样、钳子钳住样感、钝痛、带状头痛、见光头痛、颞部悸动性头痛、缩窄性头痛;颈部刺痛并向颈后、上背、前臂放散;流泪,眶周纤维性挛缩、眶痛,眶绷紧感,咬肌、颞肌绷紧感;面有冷汗、绷紧挺出麻木感、潮红、刺痛和温热感;颌部麻木感向项部放射。
2、项部症状
烧灼或麻木感,向手臂、前胸和背部放射,项肌疼痛向两肩、肩胛和脊柱上段放射。
3、上肢感觉异常
二、三头肌疼痛,肩胛带“模拟瘫痪”。
4、胸部症状
可有胸腋冷汗,胸骨下不适、心悸等表现。
5、其他
全身倦怠感,有时眩晕感、酩酊感和恶心,重度有一过性意识蒙眬以及剧烈头痛和呕吐。
症状-并发症:
本病一般无明显并发症。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现在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的?
3、孩子出现症状前吃什么东西了吗?
4、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孩子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5、孩子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7、一起吃饭的其他人出现类似的症状了吗?
8、以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可以自己缓解吗?
5、怎么样能最快恢复呢?
6、如果治好了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儿进食中国食物后出现头痛、全身倦怠感、心悸等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做电解质检查、过敏原检测、心电图检查等,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电解质检查
了解患儿有无电解质紊乱。
2、过敏原检测
可通过此项检查,除外食物过敏。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检查:部分患儿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儿进食史,以及头痛、全身倦怠感、心悸等临床表现,再结合电解质检查、过敏原检测、心电图检查等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食物中毒、食物过敏。
诊断-鉴别诊断:
1、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潜伏期短,一般由几外钟到几小时,食入"有毒食物”后于短时间内几乎同时出现一批患者,来势凶猛,呈暴发流行,患者临床表现相似,且多以急性胃肠道症状为主,而本综合征以神经系统表现为主。食物中毒需通过催吐、导泻、解毒等处理才能恢复,而本综合征是良性、自限性疾病,发作是一时性的,可自行缓解。
2、食物过敏
食物过敏指部分人群由食物或食物添加剂引起的免疫反应,进食少量有关食物即可诱发,与食物和(或)食物添加剂的生理作用无关,涉及免疫机制引起的化学介质的释放。根据详细的病史、皮肤试验或过敏原的结果判定。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是良性自限性疾病,发作是一时性的,通常休息片刻或饮用少量茶水,一般于1~2小时内即可恢复,至多数小时即缓解,不需特殊治疗。症状严重者,可服用药物以缓解症状。
治疗-药物治疗:
盐酸羟嗪可缓解患儿头痛、颈部及上肢疼痛等不适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盐酸羟嗪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是良性自限性疾病,至多数小时即缓解,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患儿可有头痛、心悸等不适症状,影响日常生活。
预后-自愈性:
本病是良性自限性疾病,至多数小时即缓解。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症状可得到缓解。
日常-总述:
患儿及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生活管理,帮助缓解症状,并避免再次食用引起本病的食物。
日常-生活管理:
1、家长应为患儿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规律作息,促进机体恢复。
3、坚持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
饮食调理:
患儿应避免再次食用引起本病的食物,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
饮食建议:
1、家长为患儿提供清淡、营养、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物。
2、适量饮用茶水,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3、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4、规律进食。
饮食禁忌:
1、避免在食物中添加味精。
2、限制钠盐的摄入。
3、避免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有家族史的小儿应避免食用可能引发本病的食物。
2、日常均衡饮食,避免在食物中添加味精和过多的钠盐。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