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弹性假黄瘤疾病英文名称: infantile pseudoxanthoma elas...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弹性假黄瘤
疾病英文名称: infantile pseudoxanthoma elasticum
疾病别名: 小儿弹性纤维性假黄瘤、小儿Gronblad-Strandberg综合征
疾病概述:
小儿弹性假黄瘤(infantile pseudoxanthoma elasticum)又称为小儿弹性纤维性假黄瘤或小儿Gronblad-Strandberg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结缔组织遗传性疾病,有弹性纤维处即可出现。主要由于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C6)基因突变所致。患儿常见症状有皮肤淡黄色丘疹、斑块、眼底损害、血压升高、胸痛、跛行、呕血、黑便等。小儿弹性假黄瘤的治疗以对症治疗、局部手术治疗为主。本病预后主要取决于内脏的损害程度。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就诊科室: 小儿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皮肤淡黄色丘疹、斑块、眼底损害、血压升高、胸痛、跛行、呕血、黑便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C6)基因突变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眼底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X线、病理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虽无特效疗法,但积极治疗,可有效控制病情。患者应及时到院诊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小儿弹性假黄瘤比较罕见,发病率约为(1/100000)~(1/7000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具有家族史的儿童。
病因-总述:
小儿弹性假黄瘤的病因主要是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BCC6)基因突变,导致结缔组织中弹性纤维断裂、钙化,从而导致发病。其中,以常染色隐性遗传常见。但ABCC6基因的具体功能仍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
症状-总述:
小儿弹性假黄瘤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一般在童年时期最先出现皮肤和眼部受累,后期可逐渐出现血管及消化道受累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皮肤损害
多于儿童或青春期出现。特征性皮损为淡黄色丘疹或斑块,呈鹅卵石样或拔毛的鸡皮样表现,通常对称分布于双侧颈部、腋窝、肘窝、腘窝和腹股沟等处。部分患儿也可不出现皮肤损害,直接表现为眼部受累或其他表现。
2、眼底损害
多在皮肤损害出现的数年后发生,也可为首发症状。典型表现为眼底乳头四周出现放射状血管条纹和斑状色素沉着。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视力减退,但不会完全失明。
3、血管受累表现
(1)心血管受累:患儿可出现类似动脉粥样硬化表现,可因周围血管病变、冠心病、心绞痛等,出现跛行、胸痛等症状。
(2)脑血管受累:脑血管病变,可导致患儿出现轻度偏瘫、智力异常、癫痫发作等。
(3)肾血管受累:主要导致患儿出现血压升高。
4、消化道损害
患儿一般到青年期会出现明显的消化道损害,可发生于消化道任何部位,以胃底最为多见。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10%~15%,多为反复出血,常见症状包括呕血、黑便,甚至发生消化道大出血。
症状-并发症:
小儿弹性假黄瘤可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力衰竭、视网膜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现在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发现的这些症状?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孩子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4、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孩子二便怎么样?
7、母亲妊娠期有过异常吗?
8、您家族中有过类似症状的人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
2、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是遗传病吗?
3、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会有后遗症吗?
7、平时生活孩子需要注意什么?
8、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儿出现皮肤淡黄色丘疹、斑块、眼底损害、血压升高、胸痛、跛行、呕血、黑便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以及眼底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X线、病理检查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可以观察患儿有无皮疹、跛行、血压升高等异常,对诊断具有较大帮助。
2、医生通过触诊和叩诊,可以检查患儿有无皮温升高、局部肿胀、腹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心脏扩大、脉搏减弱等体征,有助于评估病情。
3、医生通过听诊,可以检查患儿有无血管杂音、心脏杂音、心律不齐、心动过速、啰音等心肺受累表现,有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反复消化道出血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有利于评估病情。
2、尿常规
部分患儿可出现镜下血尿及尿糖阳性,可以协助诊断。
3、便常规
消化道出血时,患儿可存在大便潜血阳性,有助于监测病情。
4、血生化
合并甲亢时,可出现甲状腺激素升高;合并糖尿病时,可出现血糖升高,有助于诊断。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在患儿的皮肤病变处,取得病理组织标本,进行显微镜下及免疫组化分析。当发现真皮中层弹性纤维高度增生、钙化,von Kossa染色阳性时,可以明确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眼底检查:患儿眼底检查发现特征性血管条纹症,对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患儿可出现左心室肥大、主动脉钙化及心力衰竭征象,有利于评估心脏受累情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儿出现皮肤淡黄色丘疹、斑块、眼底损害、血压升高、胸痛、跛行、呕血、黑便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以及眼底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血生化、X线、病理检查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小儿弹性假黄瘤暂无特效疗法,目前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方式包括对症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1、消化道出血者,应积极给予止血治疗,必要时进行输血。
2、高血压者,应积极控制血压。
3、冠状动脉供血不全者,应给予溶栓、抗凝、扩血管药物治疗。
4、发生心力衰竭时,应积极给予抗心衰治疗。
5、发生脑血管意外时,应积极给予相应处理。
治疗-一般治疗:
1、儿童及青春期患者,应限制钙的摄入,并将磷的摄入限制到最低水平。
2、适当增加运动锻炼,可以刺激侧支循环形成,减少因周围血管病变导致的并发症的严重程度。
3、本病患儿应避免使用阿司匹林、非类固醇抗炎药,以减少消化道出血风险。
治疗-药物治疗:
1、抗VEGF药物
适用于继发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及行激光或光动力治疗复发者。可以通过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药物,如贝伐单抗、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等,具有一定疗效。
2、维生素E
部分研究报道,维生素E治疗局部皮损及视力减退可能有效,但仍需进一步证实。
3、普鲁卡因
普鲁卡因局部注射,对部分患儿有效,可阻止皮损恶化。
治疗-相关药品:
贝伐单抗、雷珠单抗、康柏西普、维生素E、普鲁卡因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本病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往往药物及内镜下治疗效果欠佳。因此应首选手术治疗,行胃部分切除术。
2、合并冠心病者,可考虑行冠状动脉搭桥术。
3、皮肤松弛者,可行整形手术。
治疗-其他治疗:
本病继发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时,可行激光或光动力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小儿弹性假黄瘤的治疗周期一般为2~3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小儿弹性假黄瘤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预后主要取决于内脏的损害程度。多数患儿经积极诊治,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预后较好;少数患儿,因出现严重的血管病变,可危及生命,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儿出现皮肤淡黄色丘疹、斑块、眼底损害、血压升高、胸痛、跛行、呕血、黑便等,严重影响患儿外观及生活质量。
2、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3、本病可并发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视网膜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引起心力衰竭、消化道大出血、脑血管意外,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本病尚无特效疗法,无法完全治愈。多数患儿经积极诊治,病情可得到有效控制;少数患儿内脏受损严重,很难被治愈。
日常-总述:
患儿及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生活管理,帮助缓解症状,控制疾病发展。此外,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可导致患儿出现皮肤淡黄色丘疹、斑块、眼底损害、血压升高、胸痛、跛行、呕血、黑便等,严重影响患儿外观及生活质量。使患儿产生自卑的心理,变得焦躁,进而拒绝治疗。
2、护理措施
家长应多陪伴患儿,多在生活中帮助患儿。在心理上安慰患儿,与患儿多交流,鼓励患儿讲出自己的压力,缓解患儿的紧张,使患儿增强勇气和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医生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儿家长应严格遵医嘱督促患儿用药,若患儿出现头晕、头痛、乏力等不良反应,及时咨询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家长应为患儿提供干净、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患儿应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3、家长应勤帮助患儿洗澡,保持皮肤的清洁,避免使用有刺激性的洗面奶或者沐浴液。
4、家长应勤换床单被罩,并用温和无刺激的洗衣液,且放在阳光下晾干。
5、为患儿准备柔软舒适的衣物,并避免患儿搔抓患处,防止感染。
6、患儿身体好转后,带领其适当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
7、对于出现视力障碍的患儿,家长应注意陪护,并且适当改变家中陈设,方便患儿活动。
日常-复诊须知:
患儿家长应遵医嘱按时带患儿复查,一般建议患儿每6个月复查一次。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儿家长应定期帮助患儿换药、消毒,保持切口的清洁干燥,防止感染。
2、行面部整形手术的患儿,应遵医嘱适当休息,避免做夸张的面部表情。
饮食调理:
患儿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可适当进行饮食护理。
饮食建议:
1、患儿可适量多吃高蛋白食物,加强营养支持,促进皮肤修复。
2、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3、家长可为患儿准备增强免疫作用的食物,如鲫鱼、桑葚等。
4、若有少量消化道出血的患儿可给牛奶、米汤等流食,以中和胃酸,利于胃黏膜的修复。
5、患儿可吃些动物肝脏、动物血制品等食物。
6、患儿应适量饮水,保持身体的正常代谢,促进排泄和健康的恢复。
饮食禁忌:
1、患儿应少吃油腻、辛辣、刺激及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2、患儿应少吃垃圾食品,少喝饮料。
3、儿童及青春期患者,应限制钙的摄入,并将磷的摄入限制到最低水平。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有家族史的人群可进行遗传咨询。
2、妊娠期女性应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并且坚持孕检。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