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疾病英文名称: infantile congenital hypera...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
疾病英文名称: infantile congenital hyperammonemia
疾病概述:
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infantile congenital hyperammonemia),是一种较为少见的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体内氨基酸分解而产生的氨,以及由肠管吸收的氨,是体液的正常成分,但过量的氨具有神经毒性,可对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本病主要由于先天性尿素循环酶缺乏及某些先天代谢异常疾病所致。患儿常见症状包括嗜睡、拒食、体温不升、过度换气、烦躁、易激惹、定向力障碍、共济失调等。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的治疗包括急性期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本病预后取决于发病早晚与长期治疗两方面。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遗传方式主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隐性遗传或部分显性遗传
就诊科室: 小儿科、新生儿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嗜睡、拒食、体温不升、过度换气、烦躁、易激惹、定向力障碍、共济失调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先天性尿素循环酶缺乏及某些先天代谢异常疾病所致
检查项目: 血生化、氨基酸定量分析、血气分析、尿有机酸测定、酶学分析、基因检测
重要提醒: 新生儿期起病者,即使早期治疗,预后仍较差,故本病应积极做好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可有效地预防本病的发生。
临床分类:
本病根据病因分为先天性尿素循环酶缺乏及继发于某些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两大类,以先天性尿素循环酶缺乏最为常见。
1、先天性尿素循环酶缺乏
(1)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PS)缺乏症
又称为高氨血症Ⅰ型,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常在新生儿期发病,血氨为正常的3~5倍或更高。
(2)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TC)缺乏症
又称为高氨血症Ⅱ型,是一种X连锁隐性遗传或部分显性遗传疾病,较其他型多见。男孩多于出生后2~3天发病,病情进展迅速,血氨至少为正常的100倍,患儿多于新生儿期死亡;女孩为杂合子,可正常,也可出现轻至中度高氨血症。
(3)精氨酰琥珀酸(AS)合成酶缺乏症
又称为瓜氨酸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于婴儿期发病。本型患儿病情差异较大,病情较重者可于新生儿期死亡;病情较轻者,经积极诊治,有可能正常发育。
(4)精氨酰琥珀酸裂解酶(AL)缺乏症
又称为精氨酰琥珀酸尿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本型较为多见。本型又根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极重型、重型和轻型。
①极重型:新生儿期发病,病情极重,且治疗效果差,患儿几乎都在数周内死亡。
②重型:一般在婴儿期发病,患儿多有惊厥、运动智力发育迟缓。
③轻型:无明显症状,一般是在筛查时发现。
(5)精氨酸酶(ARG)缺乏症
又称为精氨酸血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儿精氨酸酶的活性降低或测不出。
(6)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NAGS)缺乏症
也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于新生儿期起病,本型罕见。
2、继发于某些先天性代谢异常疾病
一些先天性有机酸尿症可继发高氨血症,包括甲基丙二酸血症、丙酸血症、异戊酸血症、生物素酶缺乏症、高鸟氨酸-高氨-高同型瓜氨酸血症等。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较为少见,暂无总体的发病率报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具有本病家族史的儿童。
病因-总述:
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的病因主要与先天性尿素循环酶缺乏有关,当尿素循环中某一种酶缺乏时,均可引起患儿体内氨合成尿素发生障碍,最终形成高氨血症,以鸟氨酸氨甲酰转移酶(OTC)缺乏最为常见。另外,某些先天代谢异常疾病也可继发高氨血症。
症状-总述:
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的症状差异较大,与患儿的血氨浓度,以及酶活性缺陷程度密切相关。病情较轻者,可无明显症状。新生儿起病者,病情重,病情进展迅速。儿童期起病者,病情相对较轻。
症状-典型症状:
1、新生儿起病者
多在出生后数日内,出现嗜睡、拒乳,随着血氨蓄积的增加,可发生呕吐、过度换气、体温不升、呼吸暂停、肌张力异常等,可有惊厥发作、颅内压增高表现,甚至昏迷。
2、儿童期起病者
多在进食高蛋白后,出现呕吐、烦躁、易激惹、定向力障碍、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症状,可有惊厥、行为异常、多动、攻击性行为等。病程较长者,可出现发育不良、智力障碍。
症状-并发症:
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可并发感染、呼吸性碱中毒、颅内压增高、癫痫、精神行为异常、发育迟缓、猝死等。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孩子现在有什么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这些症状的?
3、孩子平时容易生气吗?
4、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孩子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5、孩子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6、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7、家族中有过类似症状的人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孩子的情况严重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治好了会有后遗症吗?会影响发育吗?
7、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8、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儿出现嗜睡、拒食、体温不升、过度换气、烦躁、易激惹、定向力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儿进行血生化、氨基酸定量分析、血气分析、尿有机酸测定、酶学分析、基因检测等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生化
(1)血氨测定:患儿血氨常>200μmol/L,是发现本病的关键。
(2)肝功能、血糖测定:可以用于判断患儿有无肝脏疾病及有机酸尿症等。
2、氨基酸定量分析
通过检查患儿血和尿中有无特殊的氨基酸,可以判断尿素循环酶缺陷的环节。
(1)高氨血症可导致患儿谷氨酰胺、丙氨酸浓度升高。
(2)AS和AL患儿血浆瓜氨酸明显升高。
(3)AL患儿血和尿中精氨酰琥珀酸浓度明显升高,其他类型均不会测出。
(4)ARG缺乏症患儿血和尿中精氨酸明显升高。
3、血气分析
本病患儿常因过度换气,而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具有鉴别意义。
4、尿有机酸测定
OTC和ARG缺乏时,尿乳清酸会出现明显升高,具有诊断价值。
5、酶学分析
通过检测肝细胞中的CPS、OTC及NAGS活性,红细胞中的ARG活性,以及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的AS、AL活性,可以明确诊断,并确定病因。
检查-其他检查:
基因检测:可明确诊断,并有助于携带者筛查和产前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儿出现嗜睡、拒食、体温不升、过度换气、烦躁、易激惹、定向力障碍、共济失调等症状,结合血生化、氨基酸定量分析、血气分析、尿有机酸测定、酶学分析、基因检测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儿是否存在新生儿一过性高氨血症、有机酸尿症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新生儿血氨>150μmol/L,婴儿至成人血氨>80μmol/L时,即可诊断为高氨血症。之后通过生化检查、酶学分析及基因检测等确定患儿存在先天性致病因素时,即可诊断为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
诊断-鉴别诊断:
1、新生儿一过性高氨血症
与本病新生儿期起病者,病情相似。但新生儿一过性高氨血症,多见于早产儿,经积极诊治,患儿血氨水平可迅速恢复正常,酶学分析或基因检测正常,一般预后较好。
2、有机酸尿症
有机酸尿症患儿常伴有高氨血症,但患儿常出现低血糖,尿乳清酸不高,以及尿中有特异的有机酸增多,一般不难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的治疗,应根据病因、年龄、发病时期的不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目的在于促进血氨的排除并减少体内氨的生成。治疗方式包括急性期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治疗-一般治疗:
饮食治疗:适用于本病的长期维持治疗,本病患儿需严格控制蛋白摄入量,保证热量,并注意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治疗-药物治疗:
1、苯甲酸、苯乙酸
本病患儿需长期服用苯甲酸、苯乙酸治疗,以维持血氨<80μmol/L。
2、补充必需氨基酸
(1)精氨酸:除精氨酸酶缺乏外,都应补充精氨酸。
(2)瓜氨酸:适用于N-乙酰谷氨酸合成酶缺乏症患儿,可以维持血氨水平。
3、左旋肉碱
苯甲酸、苯乙酸治疗时,患儿容易出现肉碱缺乏,应注意监测及补充。
治疗-相关药品:
苯甲酸、苯乙酸、精氨酸、瓜氨酸、左旋肉碱
治疗-手术治疗:
肝移植:可有效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其中,活体部分肝移植排异反应小,移植成功率较高。
治疗-治疗周期:
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一般需长期治疗,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小儿先天性高氨血症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立即停止摄入蛋白质,静脉输入葡萄糖和胰岛素,以补充热量,减少体内蛋白质分解。
2、可静脉输入苯甲酸钠及苯乙酸钠急救,可以增强肾脏对氨的清除能力。
3、口服广谱抗生素,或新霉素灌肠,可以抑制肠道细菌产生氨。
4、上述方法效果不佳时,应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预后取决于发病早晚与长期治疗两方面。对于早期发病者,若高氨血症频繁发作,即使早期治疗,预后仍较差。对于发病较晚,未发生高氨昏迷者,经积极诊治,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儿出现嗜睡、拒食、体温不升、过度换气、烦躁、易激惹、定向力障碍、共济失调等,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
2、本病为遗传性疾病,有可能遗传给下一代。
3、本病可合并感染、呼吸性碱中毒、颅内压增高、癫痫、精神行为异常、发育迟缓等多种并发症,甚至发生高氨昏迷、猝死,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本病为遗传性疾病,尚无法完全治愈。起病较晚,病情较轻者,经积极治疗,可基本正常发育;起病较早,病情较重者,病死率高,即使存活也容易遗留智力低下、脑瘫等后遗症。
日常-总述:
患儿及患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生活管理,帮助缓解症状,促进生长发育。此外,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可导致患儿出现嗜睡、拒食、体温不升、过度换气、烦躁、易激惹、定向力障碍、共济失调等,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及生长发育,且本病还会引起多种并发病,威胁患儿的生命健康,患儿及家长可能因此背负沉重的心理负担,并变得焦虑易怒。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儿家长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儿家长,帮助患儿家长照顾患儿,减轻患儿的不适感,并且多安慰、鼓励患儿,使其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儿家长应严格遵医嘱督促患儿服药,若患儿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咨询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家长应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的居住环境,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保证患儿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促进机体恢复。
3、家长可在患儿身体耐受下带领其适当活动,如慢走。
4、对于烦躁、易激惹的患儿,可加装床围等保护性设施,保障患儿的安全。
日常-复诊须知:
患儿家长应遵医嘱按时带患儿复查,一般建议患儿2~3周后复查。
饮食调理:
患儿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还要适当进行饮食护理。
饮食建议:
1、对于婴幼儿患者应进行母乳喂养。
2、建议患儿以清淡、低蛋白、高热量饮食为主。
3、多吃应季的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4、适量摄入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
饮食禁忌:
1、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2、限制钠盐的摄入。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有家族史的人群可进行遗传咨询。
2、禁止近亲结婚。
3、妊娠期女性坚持孕检。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