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小儿衣原体肺炎疾病英文名称: infantile chlamydia pneumonia...
养生
疾病名称: 小儿衣原体肺炎
疾病英文名称: infantile chlamydia pneumonia
疾病概述:
小儿衣原体肺炎(infantile chlamydia pneumonia)是由衣原体感染肺部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衣原体是下呼吸道感染常见的病原。引起小儿衣原体肺炎的衣原体有3种,为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症状因感染的衣原体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病情较轻者表现为咳嗽、鼻塞、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病情较重者还可出现发热、肌肉疼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由于衣原体没有细胞壁,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效果较好,因此小儿衣原体肺炎经过合理诊治,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一般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小儿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咳嗽、鼻塞、流涕、咽痛、呼吸急促、发热、肌肉疼痛、食欲减退、皮肤巩膜黄染、拒奶
主要病因: 本病主要由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感染而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胸部X线检查、血常规检查、衣原体分离、快速抗原检测、直接涂片镜检、血清学检查
重要提醒: 小儿衣原体肺炎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如结膜炎、中耳炎、鼻窦炎、心肌炎、哮喘、重症肺炎、冠心病等,需引起重视,及时到院诊治。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沙眼衣原体和肺炎衣原体的传染源主要是受感染的母亲或其他人。鹦鹉热衣原体的传染源主要是鹦鹉、鸽子、鸡、鸭等多种禽类。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1、沙眼衣原体肺炎主要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2、肺炎衣原体肺炎主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飞沫传播。
3、鹦鹉热衣原体肺炎主要是通过接触被感染的禽类及其粪便、分泌物而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衣原体肺炎占小儿肺炎发病率的4%~28%左右。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沙眼衣原体肺炎多见于1~4个月的婴儿,肺炎衣原体肺炎多见于5岁以上儿童,而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常见于成人。
病因-总述:
小儿衣原体肺炎是由于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炎症。引起小儿衣原体肺炎的衣原体有3种,为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其中沙眼衣原体、肺炎衣原体比较常见。
病因-基本病因:
1、沙眼衣原体感染
患儿是从存在沙眼衣原体活动性感染的母亲处被感染,可在母亲怀孕期间由宫内感染,也可由于母亲在分娩时直接接触感染。
2、肺炎衣原体感染
人是目前发现的肺炎衣原体唯一宿主,主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呼吸道飞沫传播。
3、鹦鹉热衣原体感染
本型是通过人接触受感染的禽类或接触到这些禽类的粪便、分泌物等引起。
症状-总述:
小儿衣原体肺炎,病情较轻者可没有明显症状,或表现为咳嗽、鼻塞、流涕、咽痛、呼吸急促等呼吸道症状。病情较重者可出现发热、肌肉疼痛、食欲减退、皮肤巩膜黄染、拒奶等全身症状。并且根据感染的衣原体类型不同,症状也有所不同。
症状-典型症状:
1、沙眼衣原体肺炎
症状多在出生后2~12周出现,起初表现为与流行性感冒类似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可自行消退。患儿之后逐渐出现持续性咳嗽、呼吸急促。小儿沙眼衣原体肺炎常没有发热,因此也被叫作无热肺炎。
2、肺炎衣原体肺炎
早期多表现为咽痛、流鼻涕、声音嘶哑等,其中咽痛最为常见。一般经过1~4周上述症状可自行消退,但咳嗽会逐渐加重,一般为干咳,没有痰,未经治疗者咳嗽可持续数月。
3、鹦鹉热衣原体肺炎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起病急,患儿可突然出现寒战、发热、咳嗽、头痛等,发热一般为高热(38℃以上)。
症状-并发症:
小儿衣原体肺炎可并发中耳炎、鼻窦炎、关节炎、脑炎、心肌炎等,并且与哮喘、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有密切联系。
症状-伴随症状:
1、沙眼衣原体肺炎可伴有结膜充血、眼分泌物增多等结膜炎表现。
2、鹦鹉热衣原体肺炎可伴有食欲减退、呕吐、畏光等。
就医-急诊指征:
当患儿出现高热、严重的呼吸困难、口唇青紫等表现时,需立即前往急诊科救治或拨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当患儿出现咳嗽、鼻塞、流涕、咽痛、肌肉疼痛、食欲减退、皮肤巩膜黄染、拒奶时,可前往小儿科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1、急诊科
患儿病情危重时,需立即前往急诊科就诊。
2、小儿科
患儿病情平稳时,可前往小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非急诊就诊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孩子户口本、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需要暴露孩子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体格检查,建议穿宽松的衣裤,以免造成不便。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孩子几岁了?
2、您的孩子有什么症状?
3、这些症状出现多长时间了?
4、哪些症状是最先出现的呢?
5、除了这些表现,还有其他异常情况么?
6、之前做过哪些检查或产前检查呢?有什么异常的结果么?
7、孩子之前接受过哪些治疗呢?
8、症状出现前,孩子有接触过鹦鹉、鸽子、鸡、鸭等禽类么?
9、您所在地区是否存在小儿肺炎的流行呢?
10、孩子妈妈是否有做过沙眼衣原体筛查呢?是否有沙眼衣原体感染?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孩子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孩子需要如何治疗?
4、我孩子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这种病会复发吗?
7、会影响孩子之后的生长发育吗?
8、如果住院的话,需要住院治疗多久?
9、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儿出现咳嗽、鼻塞、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甚至发热、肌肉疼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胸部X线检查,以及血常规、衣原体分离、快速抗原检测、直接涂片镜检、血清学检查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可以检查肺部是否存在干湿啰音、喘鸣等异常情况,还可以检查眼部、心脏、关节是否存在并发症可能。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小儿衣原体感染血常规一般表现为白细胞总数正常,部分患儿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感染的类型。
2、衣原体分离
可以通过患儿气管或鼻咽部的分泌物,进行细胞培养,再通过特异性单克隆荧光抗体法,鉴定出衣原体,可以明确诊断。
3、快速抗原检测
可以敏感、快速地检测出标本中是否存在衣原体抗原。
4、直接涂片镜检
可以对患儿气管或鼻咽部的分泌物进行涂片染色,根据衣原体染色后的特征性颜色改变,判断是否存在衣原体感染,结果比较可靠。
5、血清学检查
(1)微量免疫荧光法:是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诊断衣原体感染的方法,也是最敏感的血清学检查。通过检测的血清抗体值和滴度变化可以判断患儿是近期感染、既往感染或是未感染。
(2)补体结合试验:可检测血清中的衣原体补体结合抗体,具有诊断价值,但由于需要恢复期和急性期的结果进行比较,无法进行早期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通常表现为弥漫性肺部浸润,无特异性改变,可以协助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儿出现咳嗽、鼻塞、咽痛、发热、肌肉疼痛、食欲减退等症状,结合肺部存在啰音等体格检查结果,以及衣原体分离、快速抗原检测、直接涂片镜检、血清学检查等实验室检查和胸部X线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粟粒性肺结核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多见于婴幼儿,也可出现鼻塞、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但胸部X线检查多表现为小点片状阴影,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病毒检查可检测出RSV病毒抗体。
2、粟粒性肺结核
粟粒性肺结核患儿也可出现发热、咳嗽、呼吸急促、食欲减退等症状。但肺部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胸部X线具有明显改变,X线表现为密度均匀一致的粟粒性结节,甚至形成空洞,结核菌素试验(PPD试验)阳性。
治疗-治疗原则:
小儿衣原体肺炎的治疗原则与其他感染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大致相同,包括重视一般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抗感染治疗,保护重要脏器和对症治疗。
治疗-对症治疗:
1、对于烦躁不安者,可适当给予镇静药物(如氯丙嗪、异丙嗪),避免缺氧症状继续加重。
2、对于出现缺氧表现者,可以给予常规吸氧。常规吸氧难以改善时,可以采用机械通气辅助呼吸,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2%以上。
3、对于病程较长、病情严重者和营养不良者,可以输入新鲜血浆、丙种球蛋白治疗,提高患儿抵抗力。
治疗-一般治疗:
1、充分休息,待症状消失后再恢复活动,可以减少病情反复。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鼻内分泌物。可以经常帮助患儿翻身及更换体位。有痰无法排出时,可以轻拍患儿背部帮助排痰。
3、对于口服困难者,可以给予鼻饲喂养,必要时可以通过静脉补充。
治疗-药物治疗:
1、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治疗小儿衣原体肺炎的首选药物,包括红霉素、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其中红霉素是首选,可以在眼部、口咽部达到有效浓度,清除沙眼衣原体,对重症患儿还可以静脉给药。阿奇霉素吸收较好,对于红霉素耐药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治疗有效。
2、磺胺异噁唑
磺胺异噁唑可用于治疗沙眼衣原体肺炎,肺炎衣原体对于磺胺异噁唑不敏感。
治疗-相关药品:
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磺胺异噁唑
治疗-治疗周期:
小儿衣原体肺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4~8周,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小儿衣原体肺炎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小儿衣原体肺炎经过合理诊治,一般预后良好,部分出现重症肺炎或严重并发症者,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小儿衣原体肺炎可导致患儿出现持续性咳嗽、呼吸急促,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小儿衣原体肺炎可能并发中耳炎、鼻窦炎、关节炎、脑炎、心肌炎等,严重威胁患儿的身体健康。
预后-自愈性:
小儿衣原体肺炎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经合理诊治,本病大多可治愈。
预后-生存周期:
经积极治疗后,该病一般对患者的寿命无特殊的不良影响。
日常-总述:
小儿衣原体肺炎的治疗周期一般为4~8周,出院后仍需按时服药。由于小儿衣原体肺炎病程长、易复发,出院后还是要多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日常-心理护理:
及时安抚患儿情绪,减少患儿心理负担。
日常-生活管理:
1、按照医生要求继续按时服用抗生素治疗。
2、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室温宜保持在18~20℃,湿度适中(60%左右),定期通风换气。
4、由于衣原体肺炎具有传染性,应做好隔离工作,避免与其他人过多接触,不要去人多的场所。
饮食调理:
对于婴儿提倡母乳喂养,少食多餐。对于小儿,建议多喝温开水,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
饮食建议:
1、对于1岁以内的婴儿,可继续给予母乳喂养,少量多餐。6个月大可以开始添加辅食,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
2、由于大量使用抗生素,患儿容易出现肠道菌群失调,胃肠道比较脆弱,因此饮食以流食为主,如稀饭、米糊、牛奶等。尽量选择有营养、富含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3、鼓励患儿多喝温开水。
饮食禁忌:
避免进食油腻、生冷、太干、太硬的食物(如膨化食品)。
预防措施:
1、常规筛查孕妇宫颈衣原体感染,阳性者积极进行治疗,可有效预防沙眼衣原体通过母婴垂直传播。
2、衣原体肺炎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因此需做好病患的隔离工作,预防小儿衣原体肺炎的流性和暴发。
3、对于鹦鹉热衣原体感染,需做好病禽的控制管理工作,避免人与病禽的接触。
4、加强身体锻炼,生活规律,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