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胸部放线菌病疾病概述: 胸部放线菌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由放线菌感染所致...
养生
疾病名称: 胸部放线菌病
疾病概述:
胸部放线菌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化脓性肉芽肿性疾病。由放线菌感染所致,自口咽部吸入带有放线菌的物质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患者常有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体重下降、发热、咯血等表现。本病以抗菌治疗为主,首选青霉素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胸外科
发病部位: 胸部
常见症状: 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体重下降、发热、咯血
主要病因: 由感染放线菌所致
检查项目: 细菌镜检、细菌培养、血常规、X线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较罕见,暂无具体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放线菌感染男性较多见。
病因-总述:
本病为感染放线菌所致。自口咽部吸入带有放线菌的物质是胸部放线菌病的主要感染途径,其他少见感染途径包括食管瘘、颈部或腹腔感染灶的蔓延及血行播散。
病因-基本病因:
放线菌属多正常寄生在人体牙龈、扁桃体和牙齿上,可以引起局部或血行感染。大部分放线菌属于人类寄生菌,通常不致病,但当机体全身或局部抵抗力降低尤其是同时伴有其他需氧菌感染时,则可引起放线菌病。
症状-总述:
胸部放线菌病症状不具特异性,患者常有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体重下降、发热、咯血等表现。部分患者起病隐匿,疼痛不明显。
症状-典型症状:
1、胸部放线菌病最常见的感染部位为肺门和肺底。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脓痰、咯血、胸痛等肺部慢性炎症表现,常缓慢起病,症状多不典型。
2、肺部感染灶经肺裂逐渐蔓延至胸膜及胸壁,最终形成瘘管并排出含有“硫磺状小粒”的脓液,但颗粒很少经痰液排出。
3、当病变累及胸膜时可出现明显胸痛并有胸腔积液。患者可出现进行性消瘦、发热、乏力、贫血、夜间盗汗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症状-并发症:
1、胸部放线菌病,可伴胸膜粘连和胸腔积液,亦可波及心包致心包炎。
2、晚期病变多侵犯胸膜、胸壁,形成窦道,并可造成特征性的肋骨破坏。
就医-门诊指征:
1、胸痛、咯血。
2、咳嗽、咳痰。
3、发热。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上述症状可就诊于呼吸内科,如需手术治疗,可能会转诊至胸外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体重下降、发热、咯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细菌镜检、细菌培养、血常规、X线检查等,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细菌镜检
可对硫黄颗粒压片镜检,见圆形或弯盘状菌块,边缘见排列成放射状之菌鞘。压碎颗粒革兰染色见阳性Y形分枝的细菌丝,抗酸染色阴性。
2、细菌培养
可使用厌氧培养基进行培养,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3、血常规
患者可能有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变化,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感染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X线检查。肺部可为块状影、肺炎征象或类似于结核病的改变,也可有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及肺气肿。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症状的变化情况,询问患者近期有无其他感染性疾病经历,再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细菌镜检、细菌培养、血常规、X线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胸部放线菌病主要为抗菌治疗。首选青霉素,当对青霉素过敏、无效或不能耐受时,可选用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头孢氨苄、四环素、利福平等抗菌药物。也可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适当的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胸部放线菌病主要为抗菌治疗。青霉素为首选,静脉或肌肉分次使用,用量和疗程依病情轻重而定。为加强青霉素的疗效,亦可与复方磺胺甲噁唑合用。当对青霉素过敏、无效或不能耐受时,可选用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头孢氨苄、四环素、利福平等抗菌药物。具体治疗药物请以医嘱为准,在此仅作为介绍。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复方磺胺甲噁唑、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头孢氨苄、四环素、利福平
治疗-手术治疗:
在抗菌治疗的同时,如患者存在浅部病灶或窦道脓肿,可进行切除或是切开引流,请以医嘱为准。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过积极的治疗,通常患者预后较好,症状可以得到缓解;但如不及时治疗,也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引起胸痛、咳嗽、咳痰、呼吸困难、体重下降、发热、咯血等症状,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如不及时治疗,还可能导致心包炎、肋骨破坏等情况出现,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患者预后较好。
日常-总述:
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正确认识疾病;用药应按时按量,谨遵医嘱;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适当性进行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恢复一段时间后,应遵医嘱进行定期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常有胸痛、呼吸困难、体重下降、发热、咯血等表现,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感受,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以最佳身心状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向医生报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注意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促进疾病恢复。
2、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地方,预防感冒。
3、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和湿度。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5、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血常规及胸部X线。
日常-术后护理:
1、若进行手术治疗,术后注意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
2、注意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附近皮肤有无红肿,发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避免放线菌感染是预防胸部放线菌病的关键。
1、放线菌多寄生在人体牙龈、扁桃体和牙齿上,平时应注意口腔卫生。
2、增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