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血栓后综合征疾病概述: 血栓后综合征是指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下肢症状和...
养生
疾病名称: 血栓后综合征
疾病概述:
血栓后综合征是指既往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出现一系列的下肢症状和体征。深静脉血栓后出现的静脉高压和慢性静脉炎症是血栓后综合征发生的基本病因。血栓后综合征最为突出的症状是慢性体位依赖性肿胀和疼痛、活动时不适和皮肤色素沉着。症状的轻重可能会随时间而改变,最严重的表现是下肢静脉性溃疡。本病难以治愈,但可通过治疗控制病情,缓解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血管外科
发病部位: 下肢
常见症状: 肢体疼痛、肿胀、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溃疡
主要病因: 由深静脉血栓引起
检查项目: 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CT或MR静脉造影、血管内超声、经皮股动脉或腘静脉造影检查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有20%~50%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发生血栓后综合征。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本病的病因主要为深静脉血栓后出现的静脉高压和慢性静脉炎症,其致病机制主要为血管再通不足导致静脉流出道受阻,静脉回流继发静脉瓣膜功能受损和静脉阻塞性疾病,最终引起静脉性溃疡;静脉高压与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持续存在,然后通过交通静脉传送至浅静脉系统(继发性静脉曲张)。
症状-总述:
本病的临床症状通常发生在深静脉血栓3~6个月后,也可能发生在2年后。其临床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反复出现不同程度的肢体疼痛、肿胀,活动时症状加重,休息时有不同程度缓解。其他的临床症状包括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溃疡等。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能出现以下并发症:
1、慢性溃疡;
2、患肢感染;
3、肢体残疾。
就医-门诊指征:
1、下肢疼痛、肿胀,活动时加重。
2、下肢出现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溃疡。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就诊于血管外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深静脉血栓?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肢体疼痛、肿胀、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溃疡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让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CT或MR静脉造影、血管内超声、经皮股动脉或腘静脉造影检查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会让患者做本病的临床量表和调查评分表,包括Villalta评分、Ginsberg评分和Brandjes评分等。其中Villalta评分和Ginsberg评分用于明确本病的发生及分级;Villalta评分标准最广泛用于本病的临床诊断、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评价与治疗。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多普勒超声成像检查
本检查可评估血栓或瓣膜反流,其优势在于廉价和非侵入性,可重复操作。
2、CT或MR静脉造影
如果双膝关节病变不除外或需要额外的血管解剖信息,可进行本检查,以评估静脉侧支,并了解可能导致静脉血流受阻的外在压迫和静脉周边肿块等病变。
3、血管内超声
本检查可显示腔内和管壁的解剖细节,确定血栓位置。
4、经皮股动脉或腘静脉造影检查
可用于评价静脉狭窄闭塞。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既往有深静脉血栓的病史,以及肢体疼痛、肿胀、色素沉着、湿疹、静脉曲张、溃疡等的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血栓后综合征的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通过手术、药物、运动等方式进行治疗,以控制患者病情进展,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治疗-药物治疗:
可使用抗凝药物预防本病的发生,常用药物有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等。
治疗-相关药品:
低分子肝素、维生素K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包括各种静脉旁路手术、静脉剥脱术、泡沫硬化疗法或射频/激光消融。对于瓣膜损坏的病变,一般采用静脉瓣膜成形术,如果静脉瓣膜被完全摧毁,还可进行静脉移植术。
治疗-其他治疗:
1、弹力袜疗法
弹力袜可以减轻水肿和静脉高压,可用来预防和治疗本病。建议患者遵循医嘱选择压力合适的弹力袜。
2、运动疗法
腿部强化运动有助于治疗本病,以促进静脉血回流和减轻体脂率。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积极治疗,可控制病情,缓解相应症状,但难以治愈。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能使患者出现慢性溃疡、患肢感染、肢体残疾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本病难以治愈,可通过治疗控制病情或缓解相应症状。
日常-总述:
患者术后需卧床休息,抬高患肢,饮食以清淡的低脂饮食为主,注意患肢保暖,观察患肢血运,保持伤口清洁。出院后注意休息环境的卫生,避免患肢负重,保持良好心态,同时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促进机体康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可导致下肢疼痛、肿胀、溃疡等,患者可能会产生紧张、焦虑等情绪。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多关注患者,多主动与患者交流,及时给予患者安慰和鼓励,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正确面对疾病。
(2)患者应注意自我调节或通过与亲友倾诉,以缓解情绪;还可通过与医生交流,了解疾病的治疗情况,树立治疗信心,保持平稳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得私自停药、换药,以防耽误治疗。
2、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刻停药,并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时对药物进行调整,防止影响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2、注意患肢保暖,以免低温引起血管痉挛。
3、注意保持室内清洁卫生,经常更换床单、被褥。
4、病情期间避免患肢负重,病情恢复后可适当进行锻炼。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多普勒超声或静脉造影。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平卧,患肢抬高至超过心脏水平,以利于血液回流,减轻患肢肿胀。
2、经常更换体位,翻身时注意避免患肢受到二次伤害。
3、注意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感觉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术后饮食以清淡为宜,给予易消化的低脂饮食。
5、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豆类和奶制品,保持充足的营养。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积极预防和治疗深静脉血栓是预防血栓后综合征的关键。
1、可预防性使用加压弹力袜减少水肿。
2、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下肢下垂体位(如久坐),可间断平卧或腿部抬高休息;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运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