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延髓出血疾病英文名称: medulla oblongata hemorrhage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延髓出血
疾病英文名称: medulla oblongata hemorrhage
疾病概述:
延髓出血(medulla oblongata hemorrhage)是一种罕见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的脑出血疾病。可由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高血压病等病因引起,男性多见,可累及颅内神经、基本生命中枢等系统,有眩晕、呕吐、头痛、眼震、吞咽困难、交叉性感觉障碍、偏瘫、四肢瘫等典型表现。轻症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使病情不再进展;但重症者死亡风险高。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神经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颅脑
常见症状: 眩晕、呕吐、头痛、眼震、吞咽困难、感觉障碍
主要病因: 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高血压病、抗凝治疗等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心肌缺血标志物、便常规+潜血试验、血生化、凝血功能、头颅CT、头颅MRI
重要提醒: 当患者出现眩晕、呕吐、头痛、眼震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延髓出血是脑出血患者中较为罕见的一类疾病,但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男性多见。
流行病学-发病趋势:
近年来由于CT或MRI的普及,无症状或较轻症状的延髓出血患者的发现率提高。
病因-总述:
延髓出血是脑出血的一种,其病因涉及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高血压病、抗凝治疗等,以海绵状血管瘤较为常见。一般认为,高血压可使脑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形成微动脉瘤,当情绪波动,突然用力导致血压波动时,微小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
病因-危险因素:
患有脑动静脉畸形、海绵状血管瘤或高血压等人群易患本病。
症状-总述:
延髓出血患者以动态及突发起病者多见,其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因出血量、出血速度及出血累及结构不同,临床表现也不同。可有眩晕、呕吐、头痛、眼震、吞咽困难、感觉障碍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多以眩晕、呕吐、头痛起病,伴有眼震、吞咽困难、交叉性感觉障碍、偏瘫或四肢瘫为典型的临床表现。
2、部分患者也可表现出Wallenberg综合征,表现为眩晕、呕吐、眼震;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患侧共济失调;患侧霍纳征(如瞳孔缩小、眼睑不自禁地轻度下垂);患侧面部和对侧肢体痛觉减退。
3、出血量较大时,可突然昏迷,甚至迅速死亡。
症状-并发症:
1、应激性溃疡
在延髓出血这种严重应激状态下,胃肠道容易发生急性黏膜糜烂、溃疡、出血。考虑可能因为应激状态下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激活,患者血液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内脏血管收缩导致胃黏膜血流量减少,缺血、缺氧致应激性溃疡。
2、肺部感染
延髓出血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吞咽困难和误吸,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
3、凝血功能障碍
患者长期卧床,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的可能性较高,易引起凝血功能障碍。
症状-伴随症状:
个别患者伴有神经根症状,如颈痛等;当呼吸中枢部位受累,表现为呼吸费力、胸腹式呼吸运动减弱等。
就医-家庭处理:
对于突发意识障碍的患者,应立即检查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状况及瞳孔变化,如心跳、呼吸已停止,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如呼吸道不通畅,应立即清理气道分泌物,取出假牙或其他口腔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头痛、呕吐。
2、出现意识状态下降。
3、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及时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不明原因呛咳、失语。
2、出现走路不稳、偏瘫。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较平稳的患者可以到神经内科或者神经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穿宽松衣物,不要佩戴金属配饰,昏迷患者禁止饮水饮食,预防呛咳和误吸。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多久了?
2、您的症状与最初发病比较,是否加重或缓解?
3、您是否在其他地方就医,是否有影像学检查结果?
4、您是否自行服药?服药后有缓解吗?
5、您是否有高血压病史?血压平时控制是否良好?
6、您是否受过脑外伤?是否有脑血管病既往史?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是延髓出血吗?
2、导致我得这个病的原因有哪些?
3、我的情况严重吗?会导致瘫痪吗?
4、我是否会遗留肢体运动障碍或者其他后遗症?
5、是否需要手术?费用是否昂贵?
6、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以后还会复发吗?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眩晕、呕吐、头痛、眼震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情况。然后可能建议进行血常规、心肌缺血标志物、便常规+潜血试验、血生化、凝血功能、头颅CT、头颅MRI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一般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变化、瞳孔对光反射、呼吸、心率、血压、脉搏等,初步判断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检查患者四肢肌力、肌张力,颈强直、颈抵抗等,此外,还会检查有无病理反射,如巴宾斯基征、奥本海姆征等,初步了解神经损伤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判断患者是否合并感染。
2、心肌缺血标志物
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肌损伤。
3、便常规+潜血试验
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消化道应激性出血。
4、血生化
判断患者是否合并肝肾功能异常、血糖及电解质紊乱。
5、凝血功能
观察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判断患者是否凝血异常或存在血栓形成高风险。
检查-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
头部CT是检查脑干(延髓位于脑干的最下部分)出血最常用的方法,分辨率好的CT能发现绝大部分的脑干出血。但是由于延髓位于颅底,行CT检查时受骨伪影干扰较大,故CT检查阳性率较低,易漏诊。
2、头颅MRI
MRI不作为脑干出血的常规检查,只有当出血量很小或出血时间较长时,尤其临床怀疑延髓出血,CT不能确定诊断时,MRI可明确诊断,典型表现为T2WI上病变核心呈网状或斑点状混杂信号,周边围绕一环形低信号区。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以及眩晕、呕吐、头痛、眼震等临床表现,再结合头颅CT、头颅MRI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诊断-鉴别诊断:
1、脑血管淀粉样变性
脑血管淀粉样变性多引起皮质下白质出血,最常见于额叶、顶叶和颞叶,而不累及基底核区、小脑和脑干,有时形成多发性出血病灶。
2、蛛网膜下腔出血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脑底部或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或脑实质内出血、脑室出血、硬膜外或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者,多见于外伤。
治疗-治疗原则:
延髓出血的治疗目的是尽力挽救患者的生命。医生会根据病因、临床症状、出血量多少等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延髓出血一般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疗效不明确。
治疗-对症治疗:
1、镇静镇痛治疗
镇静镇痛是重症延髓出血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减轻应激反应,在辅助降血压防止血肿扩大的同时,也有利于控制颅内高压。特别针对伴躁动者。
2、控制体温
延髓出血后发热发生率较高,而治疗性降温可以减轻血肿周围水肿。因此,有必要定时监控体温(不高于38.5℃为宜)。
3、抗感染治疗
延髓出血后容易合并肺部感染、脓毒症、尿路感染、颅内感染、胃肠道感染等,其中肺炎发生率最高,因此应积极抗感染治疗。
4、控制血糖
高血糖可使患者的不良预后和病死率增加,而低血糖则可导致脑缺血损伤及脑水肿。因此,需监测血糖并将其控制在正常范围(7.8~10.0mmoL/L)。
治疗-药物治疗:
1、止血药
有助于稳定脑血肿,限制血肿扩大,可选用氨甲环酸、维生素K1、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等。
2、抑酸药
保护胃黏膜,预防应激性溃疡。常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
3、脱水剂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控制颅内压是预防及治疗脑水肿的重要内容,通常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等。
治疗-相关药品:
氨甲环酸、维生素K1、注射用矛头蝮蛇血凝酶、奥美拉唑、甘露醇、甘油果糖
治疗-手术治疗:
延髓出血一般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尽管文献中有应用外科手术清除延髓出血的报道,但病例数太少,尚不能对其疗效作明确评估。
治疗-其他治疗:
预防血栓形成:延髓出血患者发生血栓性疾病风险高,入院后尽早使用间歇性空气压缩装置,可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若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或肺栓塞,可考虑进行全身抗凝或安置下腔静脉过滤器。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生命体征监测
常规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心电图及血氧饱和度等;动态评估意识状况、瞳孔大小及肢体活动情况。
2、保持呼吸道通畅
清理呼吸道,防止舌根后坠;如患者意识状态差(刺痛不能睁眼,不能遵嘱),或常规吸氧及无创辅助通气不能维持正常的血氧饱和度,则需进行气管插管保护气道、防止误吸,必要时进行机械通气辅助呼吸。
3、建立静脉通道
如果患者循环系统不稳定,心跳、血压出现异常,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进行补液和用药,纠正循环系统的异常。
4、胸外按压
若患者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
预后-一般预后:
患者的预后与年龄、有无血压增高、有无中枢性高热、有无全身严重并发症、是否早期诊断和及时恰当处理等多种因素有关。轻症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控制进一步出血,使病情不再进展;重症者死亡风险高。
预后-危害性:
延髓出血量较大时,可导致患者死亡。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预后-治愈性:
1、轻症患者通过积极治疗,可控制进一步出血,使病情不再进展。
2、重症患者死亡风险高,即使积极治疗,也很难治愈。
日常-总述:
延髓出血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还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部分患者在入院时处于意识清醒状态,面对疾病、治疗可产生强烈的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2)患者可能会出现对死亡的恐惧心理,导致其过分忧虑、悲观、恐惧。
2、护理措施
(1)家属可以通过询问问题、鼓励患者寻找解决方案等方式,将注意力集中于解决方案上,避免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过度紧张,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
(2)患者应主动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避免过度忧虑,相信医生,积极配合治疗,保持愉悦的心情。
日常-用药护理:
在接受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严重腹胀或者大小便、精神状态异常等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生活有规律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保证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2、保护头部
患者应注意保护头部,避免剧烈摇头及外力冲撞头部。
3、康复护理
家属应定期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按摩肢体,防止出现褥疮、肺炎、静脉血栓。且在患者恢复期,家属应遵医嘱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一个月后复查头颅CT。
饮食调理:
延髓出血的发生与饮食习惯虽然无直接联系,但是患者在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的同时,还要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控制病情,防止复发。
饮食建议:
1、日常饮食以高纤维素食品为主,如糙米、豆类、全麦面包、芹菜等。
2、患者每日饮水量>2L,多摄入蔬菜汁和天然果汁。
3、晨起空腹饮调入芝麻油和蜂蜜的温开水,帮助患者排便。
4、经口进食困难的患者,应遵医嘱给予鼻饲饮食或者静脉输注营养液。
饮食禁忌:
1、避免生冷食物,生冷食物在食用过后会对病人的肠胃造成一定的刺激,使病人的肠胃血管发生收缩,进而导致病人血压的升高,加重病情。
2、避免高盐饮食,除此之外还需要禁食咖啡、酒类以及各种刺激性食物等。
3、忌吃动物内脏等高油脂食物,动物脂肪含有饱和脂肪酸,可以使胆固醇的浓度变高,引起动脉硬化,加重病情。
预防措施:
延髓出血可以预防,主要预防措施包括控制血压、改善生活方式、避免情绪激动等。
1、控制血压
高血压可增加脑叶和深部出血的复发风险,对于预防延髓出血,应积极控制血压。
2、生活方式改善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3、避免情绪激动
长期情绪激动可引起脑血管紧张收缩,血管压力增高,增加破裂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