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异位急性阑尾炎疾病英文名称: ectopic acute appendicitis疾病概...
养生
疾病名称: 异位急性阑尾炎
疾病英文名称: ectopic acute appendicitis
疾病概述:
异位阑尾是指由于肠道发育异常,盲肠不在右下腹,而位于腹腔内其他部位,阑尾亦随盲肠位置改变而异位形成的阑尾。异位急性阑尾炎(ectopic acute appendicitis)是指异位阑尾所发生的急性炎症。常出现转移性腹痛以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如及时明确诊断,一般预后较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阑尾
常见症状: 腹痛、恶心、呕吐
主要病因: 梗阻、阑尾先天畸形、胃肠道功能障碍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X线检查、CT检查、B超检查、腹腔镜检查
重要提醒: 患者出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时,需及时就医,避免出现阑尾穿孔、休克等情况。
临床分类:
临床较多见的异位急性阑尾炎有:
1、低位(盆腔位)急性阑尾炎
由于盲肠下降过多或右半结肠游离而缺乏固定时,阑尾可位于髂棘线以下,甚至完全进入盆腔内。
2、高位(肝下位)急性阑尾炎
先天性肠道旋转下降不全时,盲肠和阑尾可停留于肝下;后天性阑尾过长,尖端也可延伸于肝外下。此型异位阑尾导致的炎症为高位(肝下位)急性阑尾炎。
3、左侧急性阑尾炎
由于先天性腹腔内脏异位,盲肠可位于左下腹部;后天性游离盲肠,也可移动并粘连固定于左下腹,阑尾也随之固定在左骼窝内。此型异位阑尾导致的炎症为左侧急性阑尾炎。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比较少见,临床估计盆位急性阑尾炎发生率为4.8%~7.4%。
流行病学-死亡率:
异位阑尾炎的病死率约为0.1%~0.2%。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权威资料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阑尾易发生急性炎症是由其解剖特点所决定的。阑尾是一个细长的盲管结构,其腔内原来已有很多微生物,发生梗阻时更易发生感染,故梗阻是导致异位急性阑尾炎的主要病因。除此之外,阑尾先天性畸形与胃肠道功能障碍也是导致异位急性阑尾炎的常见原因。
病因-基本病因:
1、梗阻
发生梗阻时,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影响血运,平时位于管腔内的细菌侵入受损黏膜,即可引起感染。常见的梗阻原因有:
(1)粪石和粪块等;
(2)寄生虫,如蛔虫堵塞;
(3)阑尾系膜过短,造成阑尾扭曲,引起部分梗阻;
(4)以往发生过急性阑尾炎后,肠壁可以纤维化,使阑尾腔变小,亦可减弱阑尾的蠕动功能;
(5)阑尾开口附近的病变如结核,亦可产生阑尾的梗阻。
2、阑尾先天性畸形
阑尾先天性畸形,如阑尾过长、过度扭曲、管腔细小、血运不佳等,都是易于发生急性炎症的条件。
3、胃肠道功能障碍
胃肠道功能障碍(如腹泻、便秘等)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当超过正常强度时,可致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因之入侵而致急性炎症。
症状-总述:
本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转移性腹痛,以及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此外,还可有发热、乏力、反应迟钝或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转移性腹痛
异位阑尾炎有多种类型,转移后的腹痛位置可发生在腹部任何位置。游离盲肠或盲肠活动大时,腹痛可转移到上腹、中腹、下腹部。腹膜外位阑尾炎转移性右下腹痛占65%,也可表现为右侧季肋部或腰部疼痛;左位阑尾炎一般表现为转移性左侧腹痛;盆腔阑尾腹痛较轻。
2、胃肠道症状
异位阑尾炎常伴有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肝下阑尾炎因反复发作,粘连可引起十二指肠梗阻,刺激膈神经引起右肩背区放射痛,能增加门静脉炎和肝脓肿的发生率,少数可引起右半结肠激惹症状,以致长期腹泻,营养不良和贫血。
3、全身症状
异位急性阑尾炎比较常见的全身症状有恶心、呕吐、低热(37.5~38℃)和乏力等;当阑尾化脓坏疽并有扩散性腹腔内感染时,可以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如寒战、高热、反应迟钝或烦躁不安;当弥漫性腹膜炎严重时,可同时出现血容量不足与脓毒症表现,甚至有心、肺、肝、肾等生命器官功能障碍。
症状-并发症:
1、腹膜炎
由异位急性阑尾炎未经及时治疗导致。在阑尾周围形成的阑尾周围脓肿最常见,也可在腹腔其他部位形成脓肿,常见于盆腔、膈下或肠间隙等部位。临床表现有麻痹性肠梗阻的腹胀症状(全腹明显腹胀)、压痛性肿块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等。
2、其他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还可并发阑尾穿孔、瘘管形成、感染性休克等。
症状-伴随症状:
1、阑尾靠近膀胱时产生尿急、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
2、阑尾靠近直肠者有持续便意、粘液稀便或里急后重感。
就医-急诊指征:
1、出现严重的腹痛症状且症状持续未能缓解。
2、出现休克以及意识不清的情况。
3、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需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腹痛、腹胀的症状。
2、出现腹肌紧张、压痛、反跳痛的腹膜刺激征。
3、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4、出现便秘,腹泻的症状。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相对平稳者请到普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尽量让家人或朋友陪同就医。
2、身着穿脱方便、宽松的衣物,便于医生检查。
3、可能会进行CT检查,尽量不穿含有金属纽扣或拉链的衣服。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或既往有相关疾病病史,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没有出现腹痛的情况?什么时候出现的?具体部位是哪里?
2、您有没有出现上腹部的疼痛转移至左下腹痛或者右下腹痛?
3、您有没有出现便秘,腹泻的情况?
4、您有没有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
5、您既往有无消化系统方面的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需要进行什么检查?这些检查是有创的还是无创的?
2、我的病情危急吗?需要立即手术吗?
3、我可以选择保守治疗吗?
4、我需要进行开腹手术吗?
5、开腹手术有无后遗症?
6、可不可以进行微创治疗?
7、治愈后对我的日常饮食功能有影响吗?
8、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治愈后容易复发吗?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医生一般会首先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病情。然后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X线检查、CT检查、B超检查,甚至有可能建议做腹腔镜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可见腹肌紧张和压痛,其取决于阑尾炎的位置和病变的性质,早期有深部压痛,随着炎症发展轻压即可疼痛,还会出现反跳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主要用于判断患者有无感染以及严重程度。异位急性阑尾炎患者可见白细胞比例升高。
2、尿常规
主要用于判断患者有无合并尿道感染。
检查-其他检查:
腹腔镜检查可以直视阑尾情况,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通过X线检查,可了解软组织块影、盲肠和末端回肠部位有无肠腔积气、液气平面,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2、CT检查
可显示阑尾周围软组织块影及其与邻近组织的关系,但价格相对较高,一般不常规使用。
3、B超检查
对诊断一般急性阑尾炎和异位急性阑尾炎,其的特异性、准确性和敏感性均较高。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以及转移性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表现,再结合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右下肺炎和胸膜炎、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局限性回肠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右下肺炎和胸膜炎
右下肺和胸腔的炎性病变,可反射性引起右下腹痛,有可能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但肺炎及胸膜炎常常有咳嗽、咳痰及胸痛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而且胸部体征如呼吸音改变及湿性啰音等也常存在。腹部体征不明显,右下腹压痛多不存在。胸部X线可明确诊断。
2、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多见于儿童,常继于上呼吸道感染之后。由于小肠系膜淋巴结广泛肿大,回肠末端尤为明显,临床上可表现为右下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但本病伴有高烧、腹痛,压痛较为广泛,有时尚可触到肿大的淋巴结。
3、局限性回肠炎
病变主要发生在回肠末端,为一种非特异性炎症,20~30岁的青年较多见。本病急性期时,病变处的肠管充血,水肿并有渗出,刺激右下腹壁腹膜,出现腹痛及压痛,类似急性阑尾炎。位置局限于回肠,无转移性腹痛的特点,腹部体征也较广泛,有时可触到肿大的肠管。另外,患者可伴有腹泻,大便检查有明显的异常成分。
治疗-治疗原则:
急性异位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尽早行手术治疗,同时需药物抗感染、急性期治疗、对症治疗及一般治疗。常用的手术方案有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治疗-对症治疗:
1、对于疼痛剧烈者,可酌情予以盐酸哌替啶以缓解疼痛。
2、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者,必要时可给予氯丙嗪,以达到止吐效果。
治疗-一般治疗:
患者应卧床、禁食,静脉补充水电解质和热量。
治疗-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中最常见的仍是使用抗生素。关于抗生素的选择与用量,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阑尾炎绝大多数属混合感染,目前常用“金三联”即氨苄西林、庆大霉素与甲硝唑联合应用,其抗菌覆盖面大,价格也不贵,临床较为实用。
治疗-相关药品:
盐酸哌替啶、氯丙嗪、氨苄西林、庆大霉素、甲硝唑
治疗-手术治疗:
异位急性阑尾炎行阑尾切除时,可经麦氏切口或腹膜外入路。其中高位(肝下位)急性阑尾炎以选择右侧腹部纵切口为宜,左侧急性阑尾炎的手术切口可选择与麦氏切口相对应部位的切口。近年兴起的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病人痛苦轻,并发症少、安全,恢复快。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急性期患者应在短期内补液以初步纠正失水和电解质紊乱,尤在病情较重者、小儿或老年患者。全身感染严重或伴腹膜炎者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一般与病因、患者病情以及治疗干预是否及时等多种因素有关。及时明确诊断及治疗后,患者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异位急性阑尾炎患者如不及时治疗会并发腹膜炎以及阑尾穿孔等严重并发症。
预后-自愈性:
一般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接受治疗。
预后-治愈性:
异位急性阑尾炎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一般可以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并努力纠正不良生活习惯。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由于患者对异位急性阑尾炎的预后的认知不足,可能会感到恐惧或焦虑。
2、护理措施
(1)患者应提高对异位急性阑尾炎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缓解恐惧或焦虑,并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2)家属适当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进行关怀、疏导,耐心倾听患者的需求。
日常-用药护理:
需遵医嘱按时服药。
日常-生活管理:
1、日常生活中应尽量保持精神愉快,保证休息环境的安静舒适,保证睡眠充足。
2、术后症状缓解后,患者可参加正常活动,适当锻炼,但需避免过度劳累,注意劳逸结合。
日常-复诊须知:
若患者再次出现有腹痛、腹胀等不适,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患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休息,并遵医嘱尽早下床活动,避免肠粘连。
2、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时换药,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防止感染。
3、术后1~2日胃肠蠕动恢复,肛门排气后患者可进流食,如无不适可改半流食,术后3~4日可进软质普食。
饮食调理:
异位急性阑尾炎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为主,养成规律的饮食习惯,建立均衡的饮食结构,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饮食建议:
1、患者应少食多餐,每天5~6餐,可用细软面条、薄皮馄饨、稀(稠)粥、肥(烂)饭、肥瘦肉、蒸蛋羹、鱼、虾、豆浆、豆腐干等食物。
2、多食富含维生素C和镁的绿色蔬菜及含糖量低的水果、食物,如菠菜、青椒、柠檬、豌豆等。
3、宜食一些含铜的食物,如牡蛎、葵花子、核桃等坚果的果仁。
饮食禁忌:
无渣饮食禁用牛奶、半生鸡(鸭、鹅)蛋、果泥,以及青菜泥、土豆泥、胡萝卜泥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异位急性阑尾炎的发病与饮食习惯有关。故生活中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可以使结肠排空加快、便秘减少。
2、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锻炼,增强体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