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异物性食管穿孔疾病概述: 食管穿孔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壁全层的破裂,异物性食管穿孔是指...
养生
疾病名称: 异物性食管穿孔
疾病概述:
食管穿孔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壁全层的破裂,异物性食管穿孔是指食管异物引起食管损伤,导致食管穿孔。异物性食管穿孔的发生与异物种类、强力吞咽、异物留存时间以及取异物时的损伤等因素有关。本病患者的症状与食管穿孔发生的部位有关,其中常见的症状有吞咽困难、颈部疼痛、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本病可选择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食管
常见症状: 吞咽困难、颈部疼痛、胸部疼痛、呼吸困难
主要病因: 由食管异物引起食管壁全层破裂导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pH测定、血常规、细菌培养、胸腔穿刺、X线、MRI、食管镜
重要提醒: 本病可能引起周围组织的损害,导致致命性大出血等情况,危及患者生命,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儿童、老年人或精神病患者发病风险高。
病因-总述:
异物性食管穿孔是由食管异物引起的食管壁全层的破裂,如小骨头、鱼刺或义齿等。异物性食管穿孔的发生与异物种类、强力吞咽、异物留存时间以及取异物时的损伤等因素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异物种类
尖锐性食管异物容易刺破或撕裂食管黏膜,甚至在食管全层造成食管穿孔,仅刺破黏膜也可由于感染形成壁内脓肿而致继发性穿孔;巨型异物也可致食管撕裂;光滑异物长期腐蚀也可造成继发性穿孔。
2、强力吞咽
咽入异物后,患者几乎均用力吞咽食物试图迫使异物入胃,如果异物未能进入胃内,很可能造成食管穿孔。
3、异物存留时间
异物嵌入或嵌顿于食管,长期存留,食管壁可由于异物腐蚀、继发感染而致食管穿孔。
4、取异物时的损伤
经食管镜或其他途径取异物时,也可加重或造成食管壁损伤导致穿孔。
症状-总述:
异物性食管穿孔患者的症状与食管穿孔发生的部位有关,其中常见的症状有吞咽困难、颈部疼痛、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较大的婴儿可有哭闹不安、拒乳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颈部食管穿孔多表现为吞咽困难及颈部胀痛。
2、胸部食管穿孔的早期症状为突发性胸部剧痛和呼吸困难。部分患者可有肩背部或上腹部疼痛。少数患者可有明显的口渴症状,可有咖啡样或血性的呕吐物。
3、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畏寒、发热、胸闷、气急等表现。病情严重时,可有四肢厥冷、多汗、青紫、神志模糊等表现。
4、患儿可能出现哭闹不安、拒乳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1、食管穿孔可能损伤食管临近的气管或主动脉,发生食管气管瘘、食管主动脉瘘。
(1)并发气管支气管瘘的患者可出现肺部及胸腔感染,表现为持续性咳嗽、全身发热等。
(2)发生食管主动脉瘘的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呕血,可能出现致命性大出血。
2、胸段食管穿孔可继发纵隔感染及纵隔脓肿。
就医-急诊指征:
1、胸骨后剧烈疼痛,呕吐咖啡样或血性液体。
2、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需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
2、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病情较重时,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若病情较缓,可到普通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吞的什么异物?是什么形状的?什么时候吞的?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5、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6、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吞入异物后出现吞咽困难、颈部疼痛、胸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通过体格检查了解患者情况,然后通过pH测定、血常规、细菌培养、胸腔穿刺、X线、MRI、食管镜进一步了解病情,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检查-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发现可因病因、病程、病变累及部位不同而有所不同。颈部食管穿孔者可有颈部皮下气肿、肿胀、压痛等体征。病程稍长可有颈部波动感。多数胸部食管穿孔者有皮下气肿,多位于颈部、脸面部和前胸。有液气胸者,可出现一侧或两侧呼吸音减低,气管可偏移。腹部体征可表现为上腹部触痛或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检查-实验室检查:
1、pH测定
正常人胸腔液的pH值大约是7.4,异物性食管穿孔患者抽出的胸腔液体可能呈酸性,pH值小于6。
2、血常规
患者可出现血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等。
3、细菌培养
取食管分泌物或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有助于诊断和治疗。
4、胸腔穿刺
胸腔穿刺抽到带酸味及食物残渣的胸腔积液。口服亚甲蓝溶液后进行胸腔穿刺,如抽出液呈蓝色,可作为食管穿孔的有力证据。
检查-其他检查:
医生可能建议患者进行食管镜检查,通过食管镜直接观察食管病变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摄片
(1)颈部食管穿孔:可见颈部气体透亮影或液平。
(2)胸部食管穿孔:有液气胸或纵隔气肿等表现。
2、MRI(核磁共振)
可显示病变情况以及周围组织情况,有助于医生判断病情,发现其他并发症。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出现前是否有吞入异物的情况,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其他食管疾病,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体格检查、pH测定、血常规、细菌培养、胸腔穿刺、X线、MRI、食管镜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异物性食管穿孔的治疗措施取决于穿孔的部位、穿孔的大小及穿孔的时间,应给予患者适当的营养支持以及抗感染治疗,并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给予充分的营养支持,适当补液,维持患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治疗-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阿莫西林等,可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阿莫西林
治疗-手术治疗:
1、颈部食管穿孔
(1)小的穿孔,如穿孔后症状轻或穿孔已局限的患者,可采用停止吞咽、吸引咽分泌物等方式进行治疗。
(2)如穿孔较大或已形成食管周围脓肿,可经左侧颈部入路行手术治疗,引流脓液并修补裂口。
2、胸部食管穿孔
(1)如发现及时,在插胃管持续吸引、预防感染的同时,积极开胸行穿孔修补手术。
(2)如病程较晚,不能做食管穿孔修补术者,可行食管外置,为后期手术做准备。手术同时作胃或空肠造瘘维持营养。待一般情况改善后,再作食管重建术。
(3)如合并主动脉损伤,应立即手术。小的主动脉瘘口可在局部阻断循环,进行缝合。有动脉瘤者可行搭桥术或人工血管移植术。
3、腹部食管穿孔
即刻经腹部手术,缝合食管破口。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预后与患者穿孔的部位、严重程度、对周围组织影响以及治疗时机有关。部分患者病情较轻,经过治疗后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预后较好。部分患者病情重,可能损伤主动脉等,可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引起局部的疼痛,可能影响呼吸、吞咽功能。穿孔还会损害周围组织引起相应的症状,如损害主动脉可能引起致命性大出血。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缓解,预后较好。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继续用药,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可出现吞咽困难、胸部或颈部疼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影响日常生活,可能会出现焦虑、恐惧的心理。
2、护理措施
(1)家属应鼓励患者倾诉内心感受,缓解心理压力,减轻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反应。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以最佳身心状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2、营造舒适、安静、放松的生活环境,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3、注意个人卫生,及时更换并清洗衣服,家属尽量每天帮患者擦澡。
4、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X线、MRI或食管镜。
日常-术后护理:
1、家属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注意呼吸频率和血压等。
2、术后禁饮禁食,禁食期间持续胃肠减压;停止胃肠减压24小时后先尝试饮少量水,然后开始进食流质食物;术后3周后患者若无明显不适,可进正常食物,但要避免进食生、冷、硬食物,以防后期出现吻合口瘘。患者进食后2小时内不可以平卧,睡眠时需将床头抬高。
3、术后需妥善固定胃管,防止胃管脱出。患者家属可经常挤压胃管,避免胃管堵塞。
4、术后保持引流管与造瘘管的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和性状。警惕术后出血、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5、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伤口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食物应易消化,少渣滓,蔬菜和水果应做成菜汤、水果汁食用,进食方式应少量多餐。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通过以下方法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养成良好饮食习惯,吃带刺或骨头的食物时避免吞下刺和骨头。
2、吞入异物后勿用力吞咽,及时到医院就诊。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