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疾病英文名称: latent glomerulo nephritis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
疾病英文名称: latent glomerulo nephritis
疾病别名: 隐匿性肾炎、隐匿型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
疾病概述: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latent glomerulo nephritis),简称隐匿性肾炎,又称为隐匿型肾小球肾炎、无症状性蛋白尿和(或)血尿,一般指在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发现尿液检查异常,不伴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的一组肾小球疾病。本病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有关。大多数患者无任何症状、体征,部分患者可有轻微的腰酸痛、乏力、一过性血尿等。隐匿性肾小球肾炎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以随访观察为主。总体来说,大多数患者,一般预后较好;少数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转成慢性肾炎,预后相对较差。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肾内科
发病部位: 肾脏
常见症状: 血尿、蛋白尿、腰酸痛
主要病因: 病因未明,可能与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检查、自身免疫筛查、B超、X线、CT、病理活检
重要提醒: 本病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保持长期稳定,无需特殊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少数可出现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转成慢性肾炎。
临床分类: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分为无症状血尿、无症状蛋白尿及无症状血尿+蛋白尿三种类型。其中,无症状血尿+蛋白尿较其他两者类型病情稍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一组病因不明的肾小球疾病,暂无总体的发病率报道。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青年人,40岁以上者少见。
病因-总述: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细菌、病毒、原虫等感染有关。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可能是慢性病毒感染(呼吸道或肠道感染)所致。
症状-总述: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多无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存在轻微的腰酸痛、乏力等前驱症状,或因肉眼血尿、体检出现尿液检查异常所发现。
症状-典型症状:
1、无症状血尿
主要见于青年人,无症状、体征,常在体检或偶然情况下发现镜下肾小球源性血尿。
2、无症状蛋白尿
主要见于青年男性,为持续性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一般在2g以下,无水肿、高血压,肾功能无明显异常。
3、无症状血尿+蛋白尿
血尿为发作性,比单纯性血尿严重,同时存在持续的蛋白尿,无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
症状-病情发展:
大多数患者肾功能长期维持正常;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少数患者可出现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转成慢性肾炎。
症状-并发症: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可并发水肿、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血尿、蛋白尿、腰酸痛。
2、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肾内科诊疗范围,患者应前往肾内科诊治。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8、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9、您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10、您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吃药吗?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这种病会复发吗?
7、如果住院的话,需要住院治疗多久?
8、需要做手术吗?
9、这个病会遗传吗?
10、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1、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腰酸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检查、自身免疫筛查、B超、X线、CT、病理活检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检查患者是否存在水肿、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体征,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2、医生通过听诊和叩诊,可以判断患者有无心脏杂音、呼吸音异常、啰音、肾区叩痛等心肺腹受累征象,有助于评估病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患者血常规一般无明显异常,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2、血生化
可用于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代谢状态等。除非存在其他疾病,否则,患者血生化一般无明显异常。
3、尿液检查
(1)尿常规:表现为轻度蛋白尿,或镜下血尿。
(2)尿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及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检查:可证实血尿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对诊断具有较大帮助。
(3)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无症状蛋白尿者,24小时尿蛋白一般不会超过1.0g/24h;部分患者,尿蛋白可达1.0~2.0g/24h,以白蛋白为主。对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
4、自身免疫筛查
有助于排除系统性疾病引起的肾脏损害。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活检:对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肾脏活检有助于进一步明确诊断。特别是尿蛋白定量>1.0g/24h,或在随访过程中出现尿蛋白增加、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时,应进行肾活检,明确肾脏的病理类型,指导后续治疗。
检查-影像学检查:
医生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必要时,需借助B超、X线、CT等影像学手段,排除尿路炎症、结石、肿瘤等疾病所致的肾脏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血尿、蛋白尿、腰酸痛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病史,以及血常规、血生化、尿液检查、自身免疫筛查、B超、X线、CT、病理活检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生理性蛋白尿、继发性及遗传性肾小球疾病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生理性蛋白尿
生理性蛋白尿一般为一过性蛋白尿,尿蛋白较轻,多有明确的诱因,如剧烈运动、寒冷、发热等。诱因去除后,蛋白尿即可消失,一般不难区分。
2、继发性及遗传性肾小球疾病
部分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及遗传性肾炎早期患者可出现无症状血尿+蛋白尿。但患者通常存在免疫学异常或家族遗传史,并存在原发疾病的临床特点,必要时,可通过长期随访和肾脏活检,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多数患者,无需特殊治疗,以随访观察为主。由于患者的蛋白尿较轻,不建议使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治疗,也不必使用过多的中草药,以免某些药物成分导致肾脏损害。
治疗-一般治疗: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应定期(每6~12个月)检查肾功和血压,女性患者在妊娠前应征求肾内科医生的意见,并在妊娠过程中严密监测病情。同时,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马兜铃酸、关木通等。
治疗-药物治疗:
一般无需药物治疗,但若合并感染,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另外,根据患者的蛋白尿情况,可以尝试使用小剂量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减少尿蛋白,保护患者肾功能。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反复发作的慢性扁桃体炎,与无症状血尿、蛋白尿发作密切相关者,可在急性期后采取扁桃体摘除术。
治疗-治疗周期: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总体而言,本病的一般预后较好,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长期维持正常;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也有部分患者病情迁延,呈反复发作;少数患者会出现尿蛋白逐渐增多,伴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转成慢性肾炎,预后相对较差。
预后-危害性:
总体而言,本病的一般预后较好,大多数患者肾功能可长期维持正常;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也有部分患者病情迁延,呈反复发作;少数患者会出现尿蛋白逐渐增多,伴高血压、肾功能减退,转成慢性肾炎,预后相对较差。
预后-自愈性:
部分患者可自发缓解,但在自行缓解前,仍需由专科医生进行评估和随访。
预后-治愈性:
大多数患者无需特殊治疗,肾功能可长期维持正常;少数患者会进展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较难被治愈。
日常-总述: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一般无明显的水肿、高血压和肾功能损害,因此,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全天或半天工作。病情稳定期,不宜全休在家或过多卧床,可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促进病情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完成全天或半天工作,病情稳定期不宜全休在家。全休在家,反而会影响患者情绪,不利于病情恢复。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一般无需特殊药物治疗,在患病期间,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放松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干净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2、病情较轻或处于稳定期的患者,不宜过多卧床,可以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如练气功、散步、打太极拳、做保健操等,增强体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过于劳累。
3、对于出现明显血压升高、水肿者,需强调卧床休息。家属可以定期为患者进行局部按摩及更换体位,预防压疮。
4、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被,预防感染。
5、保持心态平和,作息规律,避免情绪过于激动、紧张。
日常-病情监测:
患者在院外期间,需注意观察每日的尿量、颜色、性状,以及定期检测血压、体温等变化。如有异常,需及时就医。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定期随访(至少每6个月1次),监测尿沉渣、肾功能和血压的变化,尤其是女性患者在妊娠前和妊娠过程中需更加强监测。
饮食调理:
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有利于病情恢复,可以减少水肿、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饮食建议:
1、对于病情较轻,每日尿量>1000ml且无明显水肿者,不用过分强调限制每日饮水量。但应限制每日的钠盐摄入量,减少水肿、高血压的发生风险。
2、对于出现明显水肿者,需根据病情,限制每日的饮水量。
3、宜选用优质蛋白,如鸡蛋、瘦肉、鲜牛奶等。
4、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如粗粮、新鲜水果、蔬菜等。
5、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促进代谢废物的排泄。
饮食禁忌:
1、忌辛辣刺激性饮食,如辣椒、胡椒、芥末、浓茶、咖啡等。
2、不宜食用植物类蛋白,如黄豆、绿豆、豆浆、豆腐等。
3、限制高嘌呤饮食,如菠菜、豆制品、沙丁鱼、鸡汤、鱼汤等。
4、戒烟戒酒。
5、忌暴饮暴食。
6、忌不洁饮食。
预防措施:
由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尚未明确,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保持情绪稳定,作息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于劳累、情绪激动。
2、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预防感染。
3、如发生上呼吸道、消化道感染,应及时诊治。
4、感冒流行季节,应减少前往公共场所,外出佩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