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婴儿臀部肉芽肿疾病英文名称: granuloma gluteale infantum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婴儿臀部肉芽肿
疾病英文名称: granuloma gluteale infantum
疾病概述:
婴儿臀部肉芽肿(granuloma gluteale infantum)是以婴儿尿布区外观正常的皮肤上有椭圆形樱桃至李子大小的结节为特征。多发生于尿布部位应用过皮质类固醇的婴儿,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伴有局部瘙痒。一般停用药物、尿布区域皮肤干燥后,皮损可逐渐自行消退。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小儿科
发病部位: 臀部
常见症状: 臀部皮疹、瘙痒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可能与皮质类固醇、局部念珠菌感染有关
检查项目: 皮屑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保持尿布区域皮肤干燥,并尽量避免使用皮质类固醇,有助于预防本病的发生。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的发病率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不经常换尿布,以及局部长期应用过皮质类固醇的婴儿。
病因-总述:
婴儿臀部肉芽肿的病因目前尚不明确。由于本病多见于臀部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的婴儿,因此认为皮质类固醇起着重要的病因学作用。此外,局部念珠菌感染可能也是发病原因之一。
症状-总述:
患儿可见小结节样皮疹,呈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最大直径可达2cm,色泽淡红或棕红,常为多发性,皮疹分布的部位与尿布部位一致。病程经过不定,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时,皮疹可逐渐增多,停用上述药物后,皮疹逐渐消退,一般无自觉症状,有时可伴有局部瘙痒。
症状-并发症:
本病若不及时干预,可能会并发皮肤感染、皮肤溃疡、淋巴管炎等。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儿科诊疗范围,家长可带患儿去小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需要对皮损部位进行检查,穿宽松衣物便于医生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家属需陪同就医,并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出现的皮损?持续多长时间了?
2、随着时间推移,皮损范围有扩大或缩小吗?
3、皮损出现的位置大概在哪里?
4、孩子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吗?
5、最近是否用过什么药物吗?
6、您孩子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孩子患的是什么病?严重吗?
2、我孩子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会对身体有伤害吗?
3、这个病能治好吗?需要治疗多久?
4、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5、我孩子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家长发现婴儿臀部出现圆形、椭圆形或长圆形的皮疹时,应尽快带患儿就诊。医生可能会建议其做皮屑检查、病理学检查等,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皮屑检查:镜下可能会见真菌菌丝。行真菌培养时,可能会发现白色念珠菌生长。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皮过度角化和棘层肥厚,真皮可见致密多形性炎症浸润,包括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此外,还有红细胞外溢、毛细血管增生和由中性粒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组成的小脓肿。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儿的用药史,以及臀部皮疹的典型表现,再结合皮屑检查、病理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医生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Kaposi肉瘤。
诊断-鉴别诊断:
本病需与Kaposi肉瘤相鉴别。婴儿的Kaposi肉瘤一般发生于手足部位,臀部皮损较少见,此外,二者组织病理改变亦不相同。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一般无需特殊治疗,主要是消除刺激源,如有局部用药史者,需停止使用,保持局部皮肤干燥,皮损可逐渐消退。但若存在念珠菌感染者,则需使用药物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停止使用皮质类固醇药物,勤换尿布,保持尿布区域皮肤干燥。
治疗-药物治疗:
有念珠菌感染者,需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如制霉菌素软膏、咪康唑霜剂等。
治疗-相关药品:
制霉菌素软膏、咪康唑霜剂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一般为7天,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经积极干预后,皮损可逐渐消退,一般预后较好。
预后-危害性:
1、部分患儿可有局部瘙痒等不适。
2、本病可能会并发皮肤感染、皮肤溃疡等。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应加强护理,保持患儿的皮肤清洁、干燥,并注意观察疾病的恢复情况,症状加重时,需及时就医。
日常-心理护理:
患儿由于臀部瘙痒等不适,心情容易烦躁,甚至哭闹不止。家长应多关心、安慰患儿,不要大声训斥患儿,也可通过给患儿讲故事等方式,转移其对疾病的注意力,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遵医嘱涂抹外用药物,不要擅自使用刺激性止痒药。
日常-生活管理:
1、生活环境
室内要维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并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2、皮肤护理
(1)勤换衣物和尿布,并保持皮损部位清洁干燥。
(2)避免使用肥皂、热水等清洗皮损部位。
(3)勤给患儿洗手,经常修剪指甲,避免患儿用手搔抓皮损部位。瘙痒难忍者,家长可用手掌轻轻拍打,以代替抓挠。
3、其他
(1)建议穿柔软、棉质的衣物。
(2)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避免患儿接触尘螨、宠物等变应原,以免加重病情。
日常-复诊须知:
当治疗效果不佳,皮损面积不断扩大,或出现严重感染时,应尽快复诊,避免延误治疗。
饮食调理:
患儿应注意营养的补充,同时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促进疾病的康复。
饮食建议:
1、对于小婴儿应尽量选择母乳喂养,定时定量,不宜过饱。
2、年龄稍大的患儿,可适当添加辅食, 可给予优质蛋白及新鲜的果蔬。
饮食禁忌:
需要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及患儿都需要严格控制饮食。
1、忌食海鲜类食物。
2、少吃辛辣食物,如辣椒、葱、姜、蒜等。
3、少吃油腻的食物。
4、少吃甜食,如糖果及过甜的饮料。
预防措施:
1、提倡使用一次性尿布,并及时更换。
2、保持患儿臀部的干燥、清洁,勤洗澡,勤换衣裤。
3、尽量避免长期外用皮质类固醇。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