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鱼肝中毒疾病英文名称: fish liver poisoning疾病概述: 鱼肝中毒(f...
养生
疾病名称: 鱼肝中毒
疾病英文名称: fish liver poisoning
疾病概述:
鱼肝中毒(fish liver poisoning)最主要的是鲨鱼及鳕鱼肝中毒,大量食用鱼肝可导致中毒。鱼肝也可作为鱼肝油的原料,婴幼儿一次性大量摄入或长期服用鱼肝油也可导致鱼肝中毒。鱼肝中毒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眼部症状以及皮肤症状,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畏寒、嗜睡、无力、心跳加快、视物模糊、皮肤潮红、脱皮等。发生鱼肝中毒后应立刻停止摄入鱼肝及维生素A制剂,并通过催吐、洗胃、导泻、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畏寒、嗜睡、无力、心跳加快、视物模糊、皮肤潮红、脱皮
主要病因: 由大量进食鱼肝或鱼肝油引起
检查项目: 血浆维生素A测定、血常规
重要提醒: 鱼肝中毒可导致多脏器病变,患者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鱼肝中毒中最主要的是鲨鱼、鳕鱼肝中毒,其次为马鲛鱼、鳇鱼等。大量进食鱼肝可导致鱼肝中毒,婴儿可因一次性摄入大量或长期服用过量鱼肝油导致中毒。此外食用北极熊、狗、狼等动物肝脏也可导致中毒。
病因-基本病因:
1、鱼肝及动物肝内有高含量的维生素A,若大量食入,则可引起维生素A中毒。
2、过量维生素A可降低细胞膜和溶酶体膜的稳定性;增加骨转换;干扰其他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的代谢,导致多脏器的病变。
症状-总述:
鱼肝中毒患者的症状轻重与进食鱼肝多少有关,可出现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眼部症状、皮肤症状等,如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发热、畏寒、嗜睡、无力、心跳加快、视物模糊、皮肤潮红、脱皮等。
症状-典型症状:
1、潜伏期
多数为3~5小时,短至0.5小时,长达12小时。
2、消化系统症状
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粪便水样,肝大并有压痛。
3、神经系统症状
头痛、头晕、畏寒、发热、无力、嗜睡或过度兴奋等。
4、眼部症状
结膜充血、结膜下出血、瞳孔轻度散大、视物模糊。
5、皮肤症状
面部及皮肤潮红、皮肤有热感或丘疹;多在病后2~3日发生脱皮现象,自鼻唇沟和口周开始,渐次蔓延到四肢或躯干,初呈鳞屑状脱皮,后为片状脱落。
6、其他症状
婴儿多有前囟隆起及烦躁不安,偶有轻度脑膜刺激症状。
症状-并发症:
部分患者皮肤可出现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表现为大片表皮剥脱,皮肤有红斑及松弛性大疱,有明显疼痛和触痛。
就医-急诊指征:
1、进食鱼肝后出现头痛、头晕。
2、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3、发热、畏寒、嗜睡、无力。
4、心跳加快、视物模糊。
5、皮肤潮红、脱皮。
6、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就诊科室:
鱼肝中毒患者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3、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发病前吃了什么食物?吃了多少?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进食鱼肝后出现异常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了解患者进食情况,通过血浆维生素A测定、血常规等检查了解患者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浆维生素A测定
患者血浆维生素A明显增高,可达1000μg/L,甚至更高(成人和年长儿正常值为300~800μg/L,婴幼儿为300~500μg/L)。
2、血常规
患者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轻度升高。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异常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症状有无加重的情况,询问患者近期的鱼肝、鱼肝油进食情况,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血浆维生素A测定、血常规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鱼肝中毒患者应立刻停止摄入鱼肝及维生素A制剂,进行催吐、洗胃等处理,并根据患者的其他症状进行相应的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
治疗-一般治疗:
1、停止摄入鱼肝、鱼肝油以及维生素A制剂。
2、根据患者情况适当进行静脉补液,促进毒物排出。
治疗-药物治疗:
1、颅压增高患者可适当选择甘露醇、呋塞米等脱水剂进行治疗,降低颅内压力。
2、皮肤病变患者可口服抗生素(青霉素、头孢他啶等)、抗过敏药物进行治疗,病情重的患者可选择地塞米松进行治疗。
3、皮肤病变患者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利凡诺溶液进行治疗。
4、还可根据患者情况使用B族维生素、维生素C、镇痛剂等进行治疗,具体请以医嘱为准。
治疗-相关药品:
甘露醇、呋塞米、青霉素、头孢他啶、地塞米松、炉甘石洗剂、利凡诺、维生素C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通常不选择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不确定,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发生鱼肝中毒后应及时进行催吐、洗胃等处理,洗胃后可进行导泻,促进毒物排泄。
预后-一般预后:
鱼肝中毒患者经过治疗后通常预后较好,症状可以得到缓解,可基本恢复正常生活。
预后-危害性:
鱼肝中毒可引起消化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眼部症状、皮肤症状,影响患者正常生活。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通常患者可以治愈,症状得到缓解。
日常-总述:
鱼肝中毒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遵医嘱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皮肤护理,有利于恢复。按时到医院复诊,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1)患者平时比较健康,因进食大量鱼肝而引起中毒,往往表现出恐惧、痛苦、后悔、惊慌等情绪。
(2)患者突发重症,可能出现性格变化,比如急躁易怒、抑郁悲伤等。
2、护理措施
(1)患者应该正视疾病,保持良好心态,主动了解疾病治疗过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家属应积极与患者沟通,给予患者理解与支持,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同时不可过分责备患者,避免加重患者的心理压力。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增减药物剂量,以免影响治疗效果。若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2、营造舒适、安静、放松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干净卫生,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适宜的温湿度。
3、有皮损者,应保持皮肤清洁,不要穿紧身衣,衣着一定要宽松,避免摩擦皮肤,不可搔抓皮肤。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血常规、血浆维生素A,了解疾病恢复情况。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保持饮食均衡,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
2、食物应易消化,少渣滓,蔬菜和水果应做成菜汤、水果汁食用,进食方式应少量多餐。
饮食禁忌:
1、避免进食大量鱼肝或其他动物肝脏。
2、避免一次性摄入大量或长期服用过量鱼肝油。
3、避免食用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控制鱼肝及其他动物肝脏的摄入量。
2、口服鱼肝油应遵医嘱,避免中毒。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