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直肠重复畸形疾病概述: 直肠重复畸形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多位于直肠后骶前间隙,在...
养生
疾病名称: 直肠重复畸形
疾病概述:
直肠重复畸形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多位于直肠后骶前间隙,在消化道重复畸形中也极其少见,一般女性多于男性。临床可表现为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肛门肿块脱出、肛门旁异常排泄物等。本病常合并其他畸形,恶变率高,因而一经确诊,应及早进行外科手术切除。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小儿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腹部、肠
常见症状: 排便困难、肛门肿物脱出、肛门旁异常排泄物
主要病因: 本病可能与憩室外袋、胚胎尾端孪生畸形、神经管退化不全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B超、X线、CT、MRI、纤维结肠镜、手术探查
重要提醒: 直肠重复畸形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畸形,发现后应尽早手术切除。
临床分类:
按病理学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类:
1、肠外囊肿型
囊肿位于肠管旁系膜内,囊内有灰色或淡黄色黏液。
2、肠内囊肿型
囊肿位于肠壁黏膜下层或肌层。
3、管状型
畸形附着于肠系膜侧缘,与正常肠管平行,多数有一端向正常肠腔开口。常有独立的系膜与血供,形成双肠管或双重系膜,内腔为异位胃黏膜。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是一种罕见疾病,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直肠重复畸形尚无特定发病人群。
病因-总述:
直肠重复畸形是一种极其罕见的先天性消化道重复畸形,针对发病原因有多种解释,主要包括憩室外袋、胚胎尾端孪生畸形以及神经管退化不全等。
病因-基本病因:
1、憩室外袋
部分学者认为在胚胎20~30mm时(约妊娠8~9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憩室样外袋突起,但是可以随正常发育逐渐消失。如果膨出憩室外袋在直肠处受压不能退化,使憩室残留形成囊肿状直肠重复。
2、胚胎尾端孪生畸形
在胚胎长约10mm时,尾端孪生畸形所致。
3、神经管退化不全
在胚胎发育早期,即35~56天时,脊索开始形成并向尾部生长,神经管逐渐消失。如果神经管蜕化不全可在尾部形成先天性囊肿,直肠重复畸形是其中的一种分型。
症状-总述:
患者从出生数周或数月开始出现排便困难,可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同时还可伴有肛门肿物脱出、肛门旁异常排泄物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排便困难
直肠重复畸形的主要症状为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常由于畸形压迫附着的肠腔或腔内堵塞所引起。
2、肛门肿物脱出
用力排便或哭闹时,肛门内有肿物脱出,突出肿物色泽与直肠壁相同,排便后肿物可回缩消失。
3、肛门旁异常排泄物
多合并肛旁瘘道,可自瘘口排出粪便、黏液、脓液或血性脓液。
症状-并发症:
慢性感染是本病最常见并发症,可表现为下腹痛、局部脓肿、肛周或肛门直肠瘘。
就医-急诊指征:
1、突发剧烈腹痛、排尿困难;
2、出现严重腹胀、高热惊厥等;
3、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须急诊处理或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发作或进行性加重的排便困难。
2、肛门有肿物脱出。
3、肛门旁异常排泄物。
4、伴排尿困难。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情况危急、症状严重者,请及时到急诊科就诊。
2、病情平稳者,须于儿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或户口本)、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者进行体格检查,建议穿宽松的衣物,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者,家属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家属需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的宝宝目前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多久了?
2、您在怀孕期间孕检是否正常?
3、您的宝宝在出生时或出生后有无异常表现?
4、您近期是否带宝宝做过什么检查?
5、您的宝宝是否患有其他疾病或对某些食物或药物过敏?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孩子目前的诊断明确吗?是什么病?
2、我孩子为什么会得这个病?会遗传吗?
3、我孩子的情况严重吗?会有危险吗?
4、目前临床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手段吗?治疗期间应该注意些什么?
5、是否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6、治疗后是否能恢复到和其他孩子一样?
检查-预计检查:
患儿出生数周或数月,出现排便困难、肛门肿物脱出或久治不愈的肛瘘等,需及时就诊。医生通常先进行肛门视诊及直肠指诊,之后可能建议患儿做影像学检查、纤维结肠镜检查,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考虑手术探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在肛门视诊时,可发现患儿会阴中线部有一漏斗形凹陷。
2、直肠指检可触及平滑、坚硬的囊性肿块。
检查-其他检查:
1、纤维结肠镜检查
纤维结肠镜由细长可弯曲的导光纤维管构成,可由肛门送入直肠,沿肠道送行至回肠末端。在内镜直视下可完整、仔细地将整个肠道结构观察清楚,并对可疑部位进行照相、录像,能及时、准确地对疾病作出诊断,对疾病的早期合理治疗起到重要作用。
2、手术探查
对于诊断不明确的盆腔肿物,特别是直肠后肿物,考虑直肠重复畸形的可能,应尽可能手术探查,以明确诊断并进行手术切除。
检查-影像学检查:
B超、X线、CT、MRI等检查,有助于明确囊肿位置及其毗邻关系,同时对指导手术路径、术式等有一定帮助。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儿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并结合影像学及纤维结肠镜检查可进行初步诊断,必要时可行手术探查,最终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除外骶尾部畸胎瘤、直肠平滑肌肉瘤、肛门腺囊肿等。
诊断-鉴别诊断:
1、骶尾部畸胎瘤
大部分骶尾部畸胎瘤患者在新生儿期发病,CT或MRI显示直肠后骶骨前界限清晰的肿物,为囊性或囊实混合性肿物,与直肠重复畸形类似,但骶尾部畸胎瘤患者血甲胎蛋白检查多提示异常,有助于进一步鉴别诊断。
2、直肠平滑肌肉瘤
直肠恶性肿瘤,较少见。多发生在直肠下1/3,可导致直肠黏膜溃疡、出血。与直肠重复畸形相比,CT可见边界清楚的直肠壁内分叶状肿瘤,有时可见囊内坏死。
3、肛门腺囊肿
CT及MRI显示靠近肛门括约肌的多腔性囊肿,损害直肠、肛管、尾骨。病理组织学多为黏液性囊肿,壁层由鳞状上皮、柱状上皮和移行上皮组成的。根据上述影像及病理组织学特点易与直肠重复畸形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直肠重复畸形一旦确诊,应尽早行外科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必须根据发生畸形部位的情况,选择经腹、经肛门或经尾骨切口进行手术。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暂无特效治疗药物
治疗-手术治疗:
1、肠重复畸形切除、端端吻合术
多数直肠重复畸形需同时切除邻近的肠管,然后行正常肠管端对端吻合。任何试图保留相邻正常肠段的操作均将带来严重并发症。切除肠管不能过长,以免造成短肠综合征。
2、肠重复畸形单纯切除术
孤立的腔室型重复畸形可单纯切除重复肠管。
3、重复肠管的开窗术
长段的管状重复肠管切除后将影响肠吸收功能,可保留重复的肠管,仅做远端的共壁开窗术。
4、肠黏膜剥除术
范围广泛的管状重复畸形可行黏膜剥除术,以免切除大段肠管后影响消化吸收。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发病年龄、治疗方案、治疗时机等因素影响,直肠重复畸形的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本病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直肠重复畸形的手术治疗简单,疗效肯定,一般预后尚可。但若畸形位置不典型(如畸形位置不在腹腔,而在盆腔外),此种畸形常被忽略,术后仍可以其他形式再次发病。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如诊断、治疗不及时,可出现腹痛、肠梗阻、便血等表现,严重者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
2、本病存在恶变可能。
预后-自愈性:
直肠重复畸形不能自愈,需积极就医,尽早接受手术治疗。
预后-治愈性:
直肠重复畸形经积极手术治疗后,通常可达到临床治愈,一般不会影响患儿的正常生活。
日常-总述:
直肠重复畸形患儿及家属应注意学习本病相关知识,积极配合治疗,掌握基本护理知识并加强术后护理,监测病情变化,以期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1、当出现小范围的红臀,可在每次涂完碘伏充分干燥后,遵医嘱外涂一层氯锌油,不宜太厚,涂得太厚反而不透气,会加重臀部红肿糜烂。
2、若有严重红臀并破溃时,可遵医嘱外涂溃疡粉,使用时应注意喷洒进行,避免对创面的摩擦。
3、保持患处干燥,发现患处潮湿时可使用电吹风吹干。但功率不可过大,每次不宜过长,避免烫伤。
4、定期更换衣物及床单,注意个人卫生。
日常-病情监测:
术后应严密观察患儿排尿、排便及伤口恢复情况。
日常-复诊须知:
1、一般可在术后1周、半月、1月、半年复诊,或遵医嘱时间进行复诊。
2、复诊时应携带近半年所有的检查资料,并由日常照顾的家属陪同,以便医生了解病情。
日常-术后护理:
1、基础护理
术后5~7天内采取平卧位,保持下肢屈曲外展,使肛门充分暴露。臀部下垫一个干净的卫生垫,排便后及时处理,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切口污染。冬季为防止着凉,可准备一护架架于患者躯干上,并用棉被覆盖其上。
2、导尿护理
术后一般需常规留置导尿管8~10天。留置导尿期间,家属应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性质等情况,若发现异常应及时通知医生。拔除导尿管前,要在医生指导下,间断夹闭导尿管,训练患者的排尿功能,以免拔管后出现尿潴留。
3、肛门护理
(1)排便后及时用湿纸巾擦净肛周粪便,注意湿纸巾不可直接接触伤口,伤口处可用碘伏棉球轻轻擦拭,避免伤口感染,但擦拭时不要太过用力,以免患者疼痛。擦拭顺序可从上到下,从中间到两侧,每次一个棉球,擦拭范围不必过大。
(2)术后可用高锰酸钾溶液温水坐浴,以保持肛门部的清洁,预防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4、术后肛门扩张
肛门直肠手术后,为防止术后肛门狭窄,家长可在医生指导下,给患儿进行肛门扩张。
饮食调理:
严格的饮食管理对于直肠重复畸形患者术后恢复有着重要意义,日常应以无渣高蛋白饮食为主。
饮食建议:
患儿术后需禁食24~48小时,由于肛门直肠手术后往往伴有一定程度的结肠炎,出现大便次数多、水分多,不利于伤口的恢复。因此开始进食的早期,建议患儿进食无渣高蛋白饮食,如母乳、配方奶粉、鸡蛋羹等 。
饮食禁忌: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属于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