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中间型链球菌感染疾病英文名称: Infection of Streptococcus i...
养生
疾病名称: 中间型链球菌感染
疾病英文名称: Infection of 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
疾病概述:
中间型链球菌感染(Infection of Streptococcus intermedius)为一组链球菌(包括中间型链球菌、星球链球菌和咽峡链球菌)侵入人体而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有发热、牙龈肿痛、头晕等,还可引发败血症、心内膜炎等疾病。目前主要采用青霉素进行治疗,必要时行脓肿引流,经积极治疗,一般可治愈。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感染性疾病科
发病部位: 全身
常见症状: 牙龈脓肿、发热、乏力、厌食、头晕
主要病因: 一组链球菌(包括中间型链球菌、星球链球菌和咽峡链球菌)感染所致
检查项目: 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血常规检查、X线检查、CT检查
重要提醒: 本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感染,因此,一旦确诊,需尽早使用抗生素。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患者本人。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可以通过飞沫传播或皮肤伤口传播等。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病因-总述:
本病系一组链球菌(包括中间型链球菌、星球链球菌和咽峡链球菌)侵入人体所致。该组细菌主要存在于人类口腔中,可自牙龈缝隙、牙斑、根管中分离获得,也存在于喉和鼻咽部,尚寄殖在胃肠道。
病因-危险因素: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者,患本病的风险更大。
症状-总述:
中间型链球菌可感染机体多个部位,因其累及的部位不同,患者出现的症状也会有所不同。该组细菌可致牙龈脓肿,口咽部存在的中间型链球菌组细菌的吸入可导致吸入性肺炎(发热、咳嗽、咳痰等),还可引起脑脓肿(发热、头痛、呕吐等),并常与厌氧菌同时存在,腹膜炎、肝脓肿、盆腔脓肿亦可发现。此外,发生纵隔炎者亦有报道,其他尚可引起骨髓炎、化脓性关节炎、鼻窦炎、皮下脓肿、蜂窝织炎等。
症状-并发症:
1、牙龈脓肿者,可由此引致败血症、心内膜炎。
2、吸入性肺炎者,可并发肺脓肿和脓胸。
症状-伴随症状:
可伴发热、乏力、厌食、头晕等全身不适症状。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
2、有没有牙龈肿胀、咽痛?
3、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4、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6、您平时身体怎么样?
7、有没有基础疾病?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
2、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呢?
3、这个病传染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5、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8、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发热、牙龈脓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建议做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血常规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等,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根据疾病和病变部位不同,采取相应的标本(如痰液、血液或脑脊液等)进行细菌培养,以明确病原菌。然后再行药敏试验,以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2、血常规检查
通过观察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总数是否升高,了解患者感染情况。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对疑有吸入性肺炎者,可通过胸部X线检查结果,了解肺部病变情况。
2、CT检查
对疑似脑脓肿的患者,应行CT检查,以了解脓肿的大小、数量和部位。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以及发热、牙龈肿痛、头晕等临床表现,再结合细菌培养+药敏试验、血常规检查、X线检查、CT检查等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中间型链球菌感染一旦确诊,应立即予以治疗。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情况,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目前主要采用青霉素进行杀菌治疗,如有脓肿形成者,还需外科引流。
治疗-药物治疗:
抗生素:该组链球菌对青霉素高度敏感,治疗宜选用青霉素。但近年来有少数耐药菌株及部分中度敏感菌株出现,因此,药物的选择还应结合药敏试验结果。严重感染者应联合应用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克林霉素、万古霉素可根据病情加以选用。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克林霉素、万古霉素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有肺脓肿、脑脓肿者,除抗生素治疗外,还需对脓肿予以引流,以清除感染灶。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中间型链球菌感染经过及时的治疗后,一般预后良好,症状基本可以缓解;但若治疗不及时,则预后不佳,可能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预后-危害性:
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并发败血症,严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并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注意使用青霉素前进行皮肤试验。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应注意卫生,及时洗手、漱口,并规律作息,加强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增强机体免疫力。
2、本病具有传染性,生病期间注意隔离,及时消毒污染区域,可与家人一起佩戴口罩,防止疾病传播。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一般建议患者进行细菌培养的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注意保护引流管,避免压折、牵拉引流管,保持引流的畅通。
饮食调理:
本病一般不需要特殊的饮食。只要在积极配合治疗的同时,适当进行饮食护理即可。
饮食建议:
1、注意饮食卫生,患者应食用彻底烹熟后的食物。
2、多吃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
3、注意清淡、规律饮食,定时定量就餐。
饮食禁忌:
1、患者要戒烟酒。
2、患者避免吃不洁食物。
3、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规律锻炼,增强机体免疫力。
2、对于皮肤有创口的人群,及时消毒包扎,避免感染。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