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周边葡萄膜炎疾病别名: 中间葡萄膜炎、后部睫状体炎、慢性后部睫状体炎、睫状体扁平部炎疾病...
养生
疾病名称: 周边葡萄膜炎
疾病别名: 中间葡萄膜炎、后部睫状体炎、慢性后部睫状体炎、睫状体扁平部炎
疾病概述:
周边葡萄膜炎是一组累及睫状体扁平部、玻璃体基底部、周边视网膜和脉络膜的炎症性和增殖性疾病。本病多发于40岁以下人群,常累及双眼,可同时或先后发病。通常表现为一种慢性炎症过程。轻症者可无症状或仅出现眼前黑影,重者可出现视力下降等表现。本病一般预后良好,多数病例可保持0.5以上视力。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眼科
发病部位: 眼
常见症状: 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红、眼痛
主要病因: 病因不明,可能是一种在感染基础上发生的自身免疫疾病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眼部超声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三面镜检查、双目间接检眼镜、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
重要提醒: 轻症者一般无需治疗,但应严格遵医嘱定期到医院检查,以了解病情发展情况。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发于40岁以下人群,男女发病比例相似。
病因-总述:
周边葡萄膜炎目前病因不明。一般认为,可能是一种在感染基础上发生的自身免疫疾病。故目前将感染因素和自身免疫因素视为其可能的病因。
病因-基本病因:
1、感染因素
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可通过直接侵犯葡萄膜、视网膜、视网膜血管或眼内容物等引起炎症,也可通过诱发抗原抗体及补体复合物反应而引起葡萄膜炎,还可通过病原体与人体或眼组织的交叉反应而引起免疫反应和炎症。感染可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外伤和手术)感染两大类。
2、自身免疫因素
各种原因引起的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可导致机体对自身抗原(具有致葡萄膜炎活性的自身抗原)的免疫应答,从而引起葡萄膜炎。正常眼组织中的抗原,如视网膜S抗原、光感受器间维生素A类结合蛋白、黑素相关抗原等,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时,被免疫系统识别,并引起免疫反应。通过Th17细胞(白介素-23/白介素-17)和(或)Th1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而引起葡萄膜炎。调节性T细胞功能紊乱或数量降低,不能有效地抑制免疫反应,也是重要机制之一。
症状-总述:
周边葡萄膜炎常发病隐匿,多不能确定确切发病时间。轻者可无任何症状或仅出现飞蚊症(眼前黑影),重者可有视物模糊、暂时性近视。黄斑受累或出现白内障时,可有明显视力下降,少数患者可出现眼红、眼痛等表现。
症状-并发症:
1、黄斑病变
黄斑囊样水肿最常见,尚可出现黄斑前膜、黄斑裂孔等改变。
2、并发性白内障
常见,主要表现为后囊下混浊。可能与炎症持续时间和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等有关。
3、其他
视网膜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视盘水肿或视神经萎缩等也可发生。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眼科范畴,患者可去眼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眼部进行相关检查,尽量不要佩戴隐形眼镜,可佩戴框架眼镜,方便检查。
3、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物名称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可由家属陪同就诊。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呢?您的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2、您的症状近期有无加重?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之前有无眼部外伤病史?
6、您有无风湿免疫性疾病、结核病、结节病等慢性疾病史?
7、您有无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史?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症状还会加重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7、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视物模糊、视力下降、眼红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之后还会建议患者进行眼部超声、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三面镜、双目间接检眼镜等以帮助了解眼底改变情况。必要时,还可通过血清学检查、特异性抗体检测等,以帮助明确病因。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眼部视诊,以了解眼部有无发红表现。还会对患者进行视力检查,以了解患者有无视力下降及下降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清学检查
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水平升高,强烈提示类肉瘤病;血清溶菌酶水平升高可见于类肉瘤病、结核等肉芽肿性疾病。
2、特异性抗体检测
对确定Lyme病、梅毒、猫抓伤病等有很大帮助。
检查-其他检查:
1、三面镜检查
三面镜检查是眼底病的常用检查方法,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检查前,充分散大瞳孔,眼内滴麻醉药,将三面镜紧贴角膜放置,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玻璃体基底部、视网膜、视神经等的情况。操作过程会有不适,但能忍受。
2、双目间接检眼镜检查
(1)检查意义:双目间接检眼镜能将眼底放大4.5倍,所见为倒立的实像,看到的范围大,能够较全面的观察眼底情况。
(2)检查过程:检查时,被检者采取坐位或卧位,检查距离为50cm左右,检者用拇、食指持+13D~-28D的透镜(为了提高像质,现多采用非球面透镜),以无名指及小指靠在被检者额部作为依托,并提起上睑,透镜在被检者眼前4~9cm 范围内移动,直至见到眼底影像为止。
检查-影像学检查:
1、眼部超声检查
(1)通过对眼球进行A超或B超等检查,可了解玻璃体、脉络膜和视网膜等的情况。此项检查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2)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是利用高频的超声来检测前房角、睫状体和周边部玻璃体视网膜的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滴表面麻醉剂后,医生会在上、下眼睑间放一个眼杯,注入生理盐水或粘弹剂,用超声探头进行检查。整个过程探头是不接触眼球的,因此不会对眼球造成损伤。操作过程会有不适,但能忍受。
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
此项检查为在肘部静脉注射荧光素造影剂,然后使用眼底造影仪(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特殊的照相机)监测和记录眼底的血管情况。此检查在暗室(完全无光线的屋子)进行,检查前需充分散大瞳孔。检查过程中,患者会略有不适,但可以忍受,有少数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通常休息后可缓解。
(1)检查注意:造影剂经静脉进入人体后,会经过肝脏代谢,肾脏排泄,最终经尿液排出。因此,有严重的心脏病、肾功能不全、肺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者、孕妇,不建议做此项检查。偶有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如果是过敏体质或者既往曾对别的药物或食物等发生过敏,检查前要告知医生和检查者。
(2)检查结果:本病患者FFA检查可发现视网膜血管炎、黄斑囊样水肿、视盘水肿等改变。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飞蚊症并有加重倾向,结合相关病史以及三面镜、双目间接检眼镜、FFA等检查进行诊断。一般依据典型的玻璃体雪球样混浊、雪堤样改变以及下方周边视网膜血管炎等改变可做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还需除外玻璃体液化、视网膜血管炎。
诊断-鉴别诊断:
1、玻璃体液化
高度近视眼患者多数病人可出现玻璃体液化,老年人容易出现玻璃体退行性改变,而本病则以中年人为多见。
2、视网膜血管炎
多见于青年人视力突然下降伴有视网膜血管充盈怒张、出血,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发现血管壁荧光渗漏,属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而中间型葡萄膜炎则主要表现在周边部的视网膜血管病变。
治疗-治疗原则:
对视力大于0.5且无明显眼前段炎症者可不给予治疗,但应遵医嘱定期进行观察。也有人认为,对于伴有明显视网膜炎或黄斑囊样水肿者,即便视力在0.5以上也应给予治疗。但对视力下降至0.5以下、并有明显的活动性炎症者,应积极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单眼受累者
应给予糖皮质激素后Tenon囊下注射,可选用地塞米松、曲安西龙或醋酸泼尼松龙等。
2、双侧受累者
(1)宜选用泼尼松口服,随着病情好转逐渐减量,用药时间一般宜在半年以上。
(2)在炎症难以控制时,则选用其他免疫抑制剂,如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环孢素A等。由于需长时间的治疗,在使用此类药物过程中应注意全身毒副作用,前两种药物尚可引起不育,对有生育要求者应禁用或慎用。
3、眼前段受累者
应给予糖皮质激素滴眼剂和睫状肌麻痹剂。
治疗-相关药品:
地塞米松、曲安西龙、醋酸泼尼松龙、泼尼松、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环孢素A
治疗-手术治疗:
玻璃体切割术可清除玻璃体内炎症介质有毒有害物质、抗原等物质,有助于控制顽固性炎症。但由于手术本身对炎症具有刺激作用,甚至术后有导致眼球萎缩的危险。因此,一般应在各种药物治疗无效时,或确需清除玻璃体混浊和玻璃体积血时,才考虑选用此种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对于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者,还可考虑在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周边葡萄膜炎的预后通常与其病情的严重程度、是否存在并发症、是否及时获得有效治疗等有关。轻症者一般预后良好。此外,预后还与发病年龄有关,儿童患病在发病时和随防时的视力均较成人患者为差。
预后-危害性:
通常重症患者在出现并发症后,视力损害显著,特别在囊样黄斑水肿形成囊样变性后,视力障碍更是无法逆转。
预后-自愈性:
部分轻症患者存在自愈的可能。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后,可有效改善症状、恢复视功能,多数病例可保持0.5以上视力。
日常-总述:
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注意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用药物或更换药物。
2、掌握所用药物的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
3、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激素会引起发热、恶心、呕吐、乏力、肌痛、关节痛、感染加重等不良反应;若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就诊和医生说明情况。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保持整洁,室内光线要暗,外出戴防护镜以减少光线刺激。
2、注意休息,合理用眼。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4、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抵抗力。
5、戒烟戒酒,注意预防感冒。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建议少食多餐。
2、多进食富含蛋白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尤其是优质动物蛋白质(如鸡蛋等)。
3、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
饮食禁忌:
少食荤腥、辛辣之物,应用激素者应少食含脂肪、糖类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病因繁多,目前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合理治疗可防止葡萄膜炎致盲。
1、如发现眼红、痛、畏光、流泪、视力下降或无红、痛,但眼前有黑影漂浮,视物模糊或视物变形,闪光感、视力下降者有可能患葡萄膜炎,应到有关专科做详细检查,以明确诊断。
2、一旦诊断为葡萄膜炎,应积极进行治疗,散瞳是治疗前葡萄膜炎的必要措施,可防止瞳孔粘连,避免继发性青光眼和并发性白内障的产生;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葡萄膜炎的常用药物,但有不良反应,不论全身或局部用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宜滥用。
3、葡萄膜炎患者,应定期复查,预防复发,如自觉有复发症状,应及早诊治。
4、积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少吃刺激性食物,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对预防葡萄膜炎也有重要意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