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主动脉肠道瘘疾病英文名称: aortoenteric fistula,AEF疾病概述: ...
养生
疾病名称: 主动脉肠道瘘
疾病英文名称: aortoenteric fistula,AEF
疾病概述:
主动脉肠道瘘(aortoenteric fistula,AEF)是指主动脉与邻近肠道因某些原因而发生相通,是一种少见的威胁生命的疾病。本病根据发病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AEF是由于主动脉瘤或是动脉感染等原因引起,继发性AEF则是由于主动脉手术等因素引起。患者常出现消化道出血、腹部搏动性肿物、体重减轻、发热、腹痛等表现。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也可进行必要的药物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普通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消化道出血、腹部搏动性肿物、体重减轻、发热、腹痛
主要病因: 由主动脉瘤、主动脉炎、肠系膜结核、手术等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细菌学培养、胃肠镜、腹部CT、标记白细胞扫描
重要提醒: 患者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部搏动性肿物时,需及时就诊,避免大量出血引起休克,危及生命。
临床分类:
根据发病原因主动脉肠道瘘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1、原发性主动脉肠道瘘
无主动脉手术病史,因主动脉本身病变致动脉壁侵袭直接穿破至邻近肠腔。
2、继发性主动脉肠道瘘
又称移植物(人工血管)肠道瘘,是主动脉手术后移植血管吻合口处形成假性动脉瘤等,继而破裂穿入肠道。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目前尚无明确的发病率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原发性AEF好发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
病因-总述:
主动脉肠道瘘是由于某些原因导致主动脉与邻近肠道相通引起的,主动脉瘤、主动脉炎、肠系膜结核、手术等都可能导致主动脉肠道瘘发生。
病因-基本病因:
1、原发性AEF
动脉粥样硬化性腹主动脉瘤是发生原发性主动脉肠道瘘的主要原因,原发性主动脉炎是另一主要原因,其他如肠道肠系膜结核、沙门氏菌、梅毒和真菌病、胆石症、胃十二指肠溃疡病、脓肿、动脉恶性肿瘤或转移瘤等也是可能的病因。
2、继发性AEF
移植的腹主动脉机械性侵蚀十二指肠、血管移植吻合口崩裂或局部炎症反应可能导致本病发生。
症状-总述:
主动脉肠道瘘主要表现为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部搏动性肿物,但通常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发热等表现。
症状-典型症状:
1、消化道出血
患者可以为大量出血,也可为少量出血(表现为大便潜血),多数出血为间歇自限性。可表现为呕血、便血、黑便及慢性贫血,有时出血会反复发作。
2、腹部搏动性肿物
患者腹部可出现搏动性肿块。
3、腹痛
可能出现腹痛或腰痛表现。
4、其他
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减轻、发热、乏力等表现,可能与感染相关。
症状-并发症:
1、出血严重时可导致心肌缺血、下肢坏死、肾功能衰竭或是休克。
2、继发性AEF患者还可能有移植血管或吻合口处的细菌感染。
就医-急诊指征:
1、大量呕血或便血。
2、下肢坏死。
3、休克。
4、出现其它危急情况。
以上均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少量便血,黑便,慢性贫血。
2、腹痛,腹部搏动性肿块。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病情较重时,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若病情较缓,可到普通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腹痛、呕血、便血及腹部搏动性肿物等情况时,需要及时就医。就医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病变情况。然后可能进行血常规、细菌学培养、胃肠镜、腹部CT,以便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腹部进行触诊,查看是否存在压痛及反跳痛。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检查
主动脉肠道瘘继发感染时,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2、细菌学培养
发生感染时,血培养和伤口分泌物培养可有细胞生长。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或大肠埃希菌。
检查-其他检查:
1、胃肠镜检查
可以发现主动脉和胃肠道之间的瘘口,同时还可以排除其他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和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有些瘘口较小暂时被血栓封堵,或胃肠道内有陈旧血附着,胃肠镜可能无法发现。
2、标记白细胞扫描
若病情稳定,不是大量消化道出血,可应用标记白细胞扫描,检出其出血部位。
检查-影像学检查:
腹部CT是最常用的辅助检查,可以发现主动脉和肠道之间相通的气体、主动脉管腔内的异位气体及动脉瘤。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询问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以及变化情况,询问患者既往的主动脉疾病或是手术经历,根据患者年龄,出现腹痛、消化道出血及腹部搏动性肿物表现,结合相应的影像学检查,即可确诊。
治疗-治疗原则:
主动脉肠道瘘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分为开腹手术和血管腔内修复手术。还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当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监测患者有无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情况,及时进行补液。
2、如果患者存在大量出血情况,应及时进行输血等抢救措施。
治疗-药物治疗:
可根据患者的感染情况进行相应的抗感染治疗,可选择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等药物。
治疗-相关药品:
青霉素、头孢他啶、头孢曲松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分为开腹手术和血管腔内修复手术。
1、开腹手术
开腹手术包括原位人工血管替换病变主动脉、肠管修补或切除术、旁路血管重建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将局部的主动脉缺口封堵,分离周围组织并进行修补。
2、血管腔内修复手术
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对于高龄、瘘口较小、腹腔感染不严重的患者,可选择血管腔内修复手术,在血管腔内对主动脉进行修补。
治疗-治疗周期:
主动脉肠道瘘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主动脉肠道瘘是一种少见的威胁生命的疾病,经手术治疗,可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因治疗不及时而死亡。
预后-危害性:
本病会引起消化道出血、体重下降、感染等,若未及时治疗,出血严重者,可导致心肌缺血、下肢坏死、肾功能衰竭或是休克,可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过治疗,部分患者的症状可以缓解,生命可以得到挽救。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休息,保持环境及个人卫生,同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促进疾病的恢复。另外,要遵照医嘱按时到医院复查,判断疾病恢复情况。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患者可有腹痛、消化道出血、腹部搏动性肿物、体重减轻等症状,可能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负面情绪。
2、护理要点
(1)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理解、关怀、疏导患者,从各个方面调动患者的积极性,使其积极配合治疗。
(2)患者自身应正视疾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充满康复的信心。平时可通过听音乐、看书等方式转移对疾病的注意力。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2、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更换患者的床单和被单,及时清理患者的排泄物。
3、保持皮肤清洁,做好全身的擦洗工作,及时更换并清洗衣服。
4、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运动,增强免疫力,不要选择过于剧烈的运动。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到医院复诊,复查血常规及腹部CT,必要时复查胃肠镜。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卧床休息,根据医嘱采取合适的体位。
2、家属注意观察患者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3、术后禁食,待胃肠功能恢复后遵医嘱逐渐恢复饮食。
4、若放置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引流管堵塞、弯折或受压。
5、保持手术切口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宜清淡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谷物、豆类和奶制品,保持充足的营养。
2、食物应易消化,少渣滓,蔬菜和水果应做成菜汤、水果汁食用,进食方式应少量多餐。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积极治疗主动脉及胃肠道疾病,对预防主动脉肠道瘘可能会有一定作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