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疾病别名: 主-肺动脉瘘、主-肺动脉窗疾病概述: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又...
养生
疾病名称: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疾病别名: 主-肺动脉瘘、主-肺动脉窗
疾病概述: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又称主-肺动脉瘘、主-肺动脉窗,是指由于胚胎期动脉干分隔为主动脉和肺动脉的过程不完全,在升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留下的异常交通。本病占先心病0.03%~1%,缺损可自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常合并其他心内畸形。临床上常有心悸、气急、乏力、心功能不全等症状,一般需进行手术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暂无资料表明本病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心脏外科
发病部位: 心脏
常见症状: 心悸、气急、乏力、心功能不全
主要病因: 由胚胎期的异常发育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右心导管检查、主动脉造影
重要提醒: 一旦确诊,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以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本病占先天性心脏病的0.03%~1%,但本病的具体发病率暂无权威的相关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发病原因为胚胎期的异常发育。胚胎期动脉干分隔为主动脉和肺动脉的过程不完全,在升主动脉与肺动脉之间留下异常交通。
症状-总述:
患儿症状出现早,婴幼儿即有心悸、气急、乏力、易反复呼吸道感染,伴发心功能不全。大部分患儿经常因心衰、肺炎而反复住院,影响生长发育,活动能力明显受限。
症状-并发症:
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1、细菌性肺炎;
2、病毒性肺炎;
3、肺动脉高压;
4、心脏衰竭;
5、主动脉狭窄。
就医-门诊指征:
1、心悸、气急、乏力。
2、反复呼吸道感染。
3、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就诊于心脏外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4、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6、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心悸、气急、乏力、心功能不全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检查、右心导管检查、主动脉造影等,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通过视诊、触诊和听诊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在检查时可发现患者以下体征:
1、典型杂音
胸骨左缘第3~4肋间连续性机器样杂音,杂音响亮而表浅,伴有震颤。
2、外周血管征
脉压增宽,外周血管有水冲脉、枪击音和毛细血管搏动。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检查
(1)缺损小者,心电图正常或有左心室高电压。
(2)缺损大者,表现为左心室肥厚或左右心室肥大。
2、右心导管检查和主动脉造影
主-肺动脉血氧含量明显高于右心室,右心室和肺动脉压力增高;导管可经主肺动脉进入升主动脉。逆行升主动脉造影时,造影剂自升主动脉根部进入肺动脉。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1)缺损小者,肺血轻度增多,左心房和左心室轻度增大。
(2)缺损大者,肺血明显增多,血管纹理增粗,肺门血管搏动增强;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结不大;心脏明显扩大,早期为左心室、左心房扩大为主,晚期则右心室增大为主。
2、超声心动图检查
(1)右心室内径增大,流出道增宽;左心室和左心房内径增大,主动脉和肺动脉两组半月瓣无异常,室间隔完整。
(2)肺动脉内径增宽,主肺动脉间隔回声失落,其间可见五彩穿隔血流从主动脉流向肺动脉。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既往有反复呼吸道感染史,以及心悸、气急、乏力、心功能不全等临床症状,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畸形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修补缺损的间隔。本病可导致多种并发症,因此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修补缺损。
治疗-药物治疗:
本病暂无有效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无
治疗-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患者,无手术禁忌证,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有明显肺动脉高压者,如左向右分流杂音较响,争取尽早手术。
2、手术禁忌证
对肺动脉压大于主动脉压,杂音很轻或消失;静息或稍微活动即有发绀;股动脉血氧饱和度小于85%,吸氧不能改善的患者,禁忌手术。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有无其他伴发病、治疗是否及时等因素有关。若无其他伴发病,经积极治疗,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若伴有肺动脉严重高压,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本病可使患者出现细菌性肺炎、肺动脉高压、心脏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日常-总述:
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消耗,家属要为患者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并注意保持患者个人卫生,预防伤口感染和压疮的发生,促进患者疾病康复。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机体消耗,促进机体恢复。
2、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干净卫生,经常通风换气。
3、由于患者长期卧床,易出现压疮,应做好皮肤护理,至少1小时翻身1次,适当按摩受压处,并定期更换整洁的床单,预防压疮的发生。
4、注意患者个人卫生,及时更换并清洗衣服,尽量保证每天擦澡。
5、病情轻微或缓解患者,可适当增加活动、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查X线、超声心动图、主动脉造影等。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观察患者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情况。如有不良情况,应告知医生,以便医生及时进行相关处理。
2、患者未清醒前需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神志清楚后根据医嘱采取合适的体位。
3、患者术后一般需呼吸机辅助呼吸,日常应注意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发生折叠、受压、扭曲、脱落等情况。
4、术后注意保持手术切口卫生,仔细观察切口有无红肿、出血、渗出,同时患者应遵医嘱定期换药及应用抗生素,以避免切口感染的发生。
5、术后短期需遵医嘱禁食,并给予肠外营养。之后随着机体的恢复,可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正常饮食。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加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应尽量避免食用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预防措施:
本病为胚胎期发育异常所致,暂无有效预防措施。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