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疾病英文名称: Atypical hyperplasia,AH疾病别名...
养生
疾病名称: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疾病英文名称: Atypical hyperplasia,AH
疾病别名: 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
疾病概述: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又称为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是妇科中常见的疾病,被列为子宫内膜癌前病变。本病病因尚未阐明,目前普遍认为与长期雌激素刺激、缺乏孕激素拮抗有关。患者的临床表现以月经异常、闭经、不孕为特征。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多数患者经及时诊治,一般预后较好;极少数进展为晚期子宫内膜癌者,预后差。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妇科
发病部位: 子宫
常见症状: 月经异常、闭经、不孕
主要病因: 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长期雌激素刺激、缺乏孕激素拮抗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清激素水平测定、超声、MRI、病理活检、宫腔镜窄带成像
重要提醒: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者约有25%~40%同时患有子宫内膜癌;约有1/4~1/3AH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或马上实施子宫全切手术的时候发现子宫内膜癌。
临床分类:
目前国际上对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分类尚未统一,广泛使用的分类有2种,一是2014年WHO分类,将本病命名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H);二是2000年的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分类,将本病对应命名为子宫内膜内皮瘤样变(EIN)。两种分类各有优缺点,如WHO分类更为强调了子宫内膜的形态学诊断;而EIN分类更强调了子宫内膜增生的良恶性诊断。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是妇科中的常见病,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提升。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的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3岁。
病因-总述: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因尚未明确,目前普遍认为与长期雌激素刺激、缺乏孕激素拮抗有关。因为体内的内、外源性雌激素的持续作用,缺乏孕激素拮抗,子宫内膜难以从增殖期转化为分泌期,从而引起子宫内膜增生异常。
病因-危险因素:
1、肥胖。
2、肝肾功能异常。
3、糖尿病。
4、多囊卵巢综合征。
5、长期服用或过度补充雌激素的妇女。
6、长期服用他莫昔酚的妇女。
7、具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肿瘤家族史。
8、分娩、流产、节育器放置。
症状-总述:
月经异常(如阴道不规则出血、月经稀少,一段时间后出现长期大量阴道流血)、闭经、不孕是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主要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月经异常
(1)育龄妇女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周期延长或缩短、出血时间长、出血量时多时少,有时表现为经期间出血,月经周期规则但经期长或经量过多。
(2)绝经后妇女出现阴道出血是主要的临床症状。
2、闭经
也是本病的常见症状之一,如在闭经阶段及时诊治,能够得到早期正确诊断。
3、不孕
约80%的育龄妇女伴有不孕。
症状-并发症: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可并发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贫血、感染等。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不规则子宫出血、周期延长或缩短、出血时间长、出血量时多时少等月经异常情况。
2、经期间有出血。
3、闭经或闭经一段时间后,出现阴道大量流血。
4、绝经后阴道出血。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出现月经异常、闭经、不孕时,应前往妇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7、近期是否口服过避孕药或者其他药物呢?
8、您是否患有基础疾病呢?如高血压、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
9、您吸烟吗?吸多久了?平均每天吸多少?
10、您喝酒吗?喝多久了?平均每天喝多少?
11、您有没有过敏的食物或药物?
12、家里有人有类似的情况吗?有妇科肿瘤家族史吗?
13、您目前还有生育要求么?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2、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能确诊?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我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吃药还是做手术呢?
5、手术的风险大吗?
6、如果住院的话,需要住院治疗多久?
7、这种病治疗后会复发吗?
8、这个病会遗传吗?
9、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0、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月经异常、闭经、不孕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血清激素水平测定、超声、MRI、病理活检、宫腔镜窄带成像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测量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可初步判断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平稳。
2、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检查患者有无面色苍白、消瘦、黄疸、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协助诊断。
3、医生通过听诊和叩诊,可以判断有无血管杂音、呼吸音异常、啰音、心脏杂音、移动性浊音阳性等心肺腹受累征象。
4、医生通过妇科专科查体,可以对外阴、阴道、宫颈及内生殖器进行检查,对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清激素水平测定:包括雌二醇、孕酮、睾酮、促卵泡素、黄体生成素及泌乳素等,可用于评估患者的激素代谢水平,有助于诊断和指导治疗。
检查-病理检查:
病理活检:包括子宫内膜吸取活检、诊断性刮宫、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活检等方法,以获得患者的子宫内膜活体标本,在显微镜下观察子宫内膜组织的形态学,获得最终的病理诊断,是诊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金标准。
检查-其他检查:
宫腔镜窄带成像: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检测技术,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病变表面的微血管形态,在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临床上已被用于诊断子宫内膜病变。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超声
经阴道超声检查,可发现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并了解有无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是筛查本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2、MRI
盆腔MRI检查,可确定有无肿瘤、大小、部位等,并能一定程度的检测出内膜增生。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月经异常、闭经、不孕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以及血清激素水平测定、超声、MRI、病理活检、宫腔镜窄带成像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早期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炎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早期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与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表现颇为相似,很难通过临床表现进行鉴别,通常需要依靠病理活检,明确诊断。但值得注意的是,25%~40%的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患者可同时患有子宫内膜癌。
2、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患者也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但多伴有发热、腹痛、白带增多等表现,给予抗炎治疗后病情好转,一般不难区分。
治疗-治疗原则:
根据我国2017年制定的第一版子宫内膜增生诊疗共识中指出,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方式需依据患者是否有生育要求及年龄决定。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孕激素
对于有生育要求或不能耐受手术者,可采用药物治疗,其中,孕激素治疗是首选的治疗药物。常用药物包括醋酸甲地孕酮、醋酸甲羟孕酮。
2、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
适用于合并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的治疗。
3、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也可用于AH的治疗,主要适用于肥胖、肝功能异常等孕激素治疗有禁忌或孕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单独使用或联合含左炔诺孕酮的宫内节育系统使用。常用药物有醋酸曲普瑞林、戈那瑞林等。
治疗-相关药品:
醋酸甲地孕酮、醋酸甲羟孕酮、醋酸曲普瑞林、戈那瑞林
治疗-手术治疗:
1、对于无生育要求者,由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有14%~30%左右的几率发展为子宫内膜癌,同时合并子宫内膜癌的比例也很高。因此,如果患者没有生育要求,全子宫切除术是该病的治疗首选,不建议内膜切除术。绝经前女性是否同时切除双侧卵巢应个体化处理,但推荐双侧输卵管切除,可减少以后发生卵巢癌的风险。
2、鉴于保守治疗较高的复发率及合并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国外建议对于完成生育,或一旦放弃生育要求者,应尽快进行子宫切除术。
治疗-治疗周期: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周期一般为3~6个月,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通常来讲,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经及时诊治,一般预后较好。即使出现癌变,能够及早发现、及早手术,预后仍较好。但个别患者因忽略随诊,经数年后进展为晚期子宫内膜癌时,可危及生命,预后差。其中,年龄(绝经后)、重度不典型增生、孕激素治疗反应不良、核型分析为DNA异倍体等是AH发生癌变的高危因素。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者出现月经异常、闭经、不孕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本病可并发或进展为子宫内膜癌,增加治疗难度,影响预后。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率:
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本病一般可得到临床治愈;少数进展为中晚期子宫内膜癌者,很难被治愈。
预后-复发性:
采取保守治疗者,有可能出现复发,可使用后半周期孕激素撤退或置入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的方法预防复发。
日常-总述:
良好的日常生活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预后。家属应加强患者的生活管理,遵医嘱用药,并定期带患者复查。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本病可导致患者出现月经异常、闭经、不孕等,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并且还可能并发子宫内膜癌,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患者可能会对疾病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心理,不利于治疗。
2、护理措施
家属应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多关心、疏导患者,并学习本病最新的诊疗知识,多为患者介绍好转的病友,让患者了解到通过积极诊治,是有望恢复生育能力,甚至达到足月妊娠的。并且及早发现,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以此加强患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保守治疗者应遵医嘱用药,不得擅自停药或调整用药剂量,同时要监测自身症状有无缓解,有无出现体重增加、水肿、头痛、不规则阴道出血等症状,如有异常,及时就医咨询。
日常-生活管理:
1、家属应为患者营造舒适、安静的居住环境,利于患者休息,定期开窗通风。
2、患者应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紧张、焦虑。
3、术后2个月可以在医生的评估下恢复性生活,子宫切除术并不会影响性生活的质量,并且子宫切除术后不用再担心发生意外怀孕或宫外孕,但仍应规律进行夫妻生活,注意外阴的清洁、护理。
4、病情缓解后可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5、避免长期大量使用含有雌激素类的化妆品、营养品等。
日常-复诊须知:
药物治疗期间应每3个月进行一次内膜检查,可以在用药过程中,或停药后阴道出血后,进行诊刮或宫腔镜联合诊刮,评估疗效,根据对药物的反应情况,调整治疗剂量或方案,直到连续两次内膜活检阴性;对保留子宫、无症状、活检已经连续两次转阴的妇女,可每6~12月进行一次内膜活检。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可有少量的阴道出血,但若阴道出血超过2周,需及时就医检查。
2、避免在术后2个月内进行性生活或重体力活动,易造成伤口的愈合不良、出血。
3、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由于阴道伤口刚刚愈合,不宜冲洗阴道。
4、子宫全切除术后2周内,应避免久坐、骑马和骑自行车,以免盆腔充血,造成术后下腹部不适。
5、卧床期间,可定时进行下肢肢体的主动活动或被动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可遵医嘱在床上进行锻炼,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宜。
饮食调理: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如采取手术治疗时,应在术后注意饮食调理,有助于病情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保守治疗者,一般无需特殊的饮食调理。
饮食建议:
1、术后当天需禁食;术后第二天可进食流质饮食;通常术后第三天可进食半流质饮食;之后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逐渐恢复至普通饮食。
2、保守治疗及术后恢复普通饮食者,宜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
3、合并糖尿病者应少食多餐。
4、可以适当吃一些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5、肥胖者应在营养师的指导下,控制每日的食物摄入总热量,合理搭配膳食,以帮助控制体重。
饮食禁忌:
1、戒烟戒酒。
2、忌辛辣刺激性饮食。
3、糖尿病及肥胖者应避免高糖、高脂、高胆固醇饮食。
4、忌暴饮暴食。
5、忌生冷、过硬的食物。
预防措施: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病因尚未明确,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但可以通过以下方法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肥胖、糖尿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原发疾病。
2、避免长期大量使用雌激素或他莫昔酚。
3、具有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家族史者,应定期到院体检。
4、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态,作息规律,不要熬夜,避免过于劳累。
5、适当参加体育锻炼,增强抗病能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