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哺乳期痔疮疾病概述: 哺乳期痔疮是指患者在哺乳期时痔疮发作。通常在怀孕期间,增大的子宫对...
养生
疾病名称: 哺乳期痔疮
疾病概述:
哺乳期痔疮是指患者在哺乳期时痔疮发作。通常在怀孕期间,增大的子宫对腹腔其它器官的压力也会增大,包括盆底肌肉韧带,引起直肠下端的动静脉吻合支和结缔组织内的血管迁曲扩张,形成痔疮,生产后,腹腔压力减轻,症状能有缓解,但在哺乳期可继续存在,即为哺乳期痔疮。经过正规治疗,一般可缓解症状。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便血、痔核脱出、局部疼痛及瘙痒、痔嵌顿
主要病因: 肛门、直肠静脉血液回流,致使静脉曲张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粪便隐血检查
重要提醒: 哺乳期患者应避免随意口服药物,以免通过乳汁输送到婴儿体内,造成不可预测的危险。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无特定人群。
病因-总述:
哺乳期主要是由于患者久坐、缺少运动、分娩导致腹压增大及饮食不当等导致肛门、直肠静脉血液回流,致使静脉曲张,从而出现痔疮。
病因-基本病因:
1、久坐
哺乳期患者常久坐不动,会影响全身血液循环,使盆腔内血流缓慢和腹腔内脏器充血,引起静脉过度充盈、曲张,发生痔疮。
2、运动不足
哺乳期患者运动不足,肠蠕动减慢,粪便在肠腔内停留时间长,粪便中的水分被过度吸收引起大便干燥,成团的粪块压迫静脉,使局部充血和血液回流障碍。
3、分娩时腹压增大
分娩时腹压增大可造成肛门局部的痔静脉回流障碍,甚至引起痔静脉的破损导致血栓性外痔以及炎症性外痔。
4、饮食
饮食干燥,饮水少,容易出现便秘,时间久可导致痔疮。
5、其他
分娩后由于腹腔空虚使便意感变得迟钝,常常数日无大便,加上卧床较久,排便无力,使粪便在肠道中滞留时间过久变得高度硬结。
症状-总述:
哺乳期痔疮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便血、痔核脱出、局部疼痛及瘙痒、痔嵌顿等症状。此外,长期便血的患者还可出现贫血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便血
便血特点是在日常排便中会有无痛性的鲜红色血,呈点滴或者喷射状出现,在排便结束后便纸也会染血。便血的情况可能会反复出现,但也会有自行缓解的倾向,如果长期的慢性出血可能会诱发贫血。
2、脱出
排便后痔核会脱出肛外,初期可以自行回纳,逐渐会发展成需要用手帮助回纳,严重者甚至难以回纳,稍加咳嗽或其他增加腹压的情况也会脱出。
3、疼痛、瘙痒等不适感
痔核脱出可能会伴有黏液渗出,黏液在肛门周围部会引起肛门潮湿、坠胀、疼痛和瘙痒等不适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4、痔嵌顿
当混合痔脱出并有肛门的括约肌痉挛的时候痔核会受到挤压,痔体的静脉、淋巴回流受阻导致痔核迅速增大、变硬,嵌顿在外而无法回纳。此现象会引起肛门剧烈疼痛、里急后重、排尿困难等急性痔病表现。
症状-并发症:
由于长期的反复便血可导致患者出现贫血。主要的症状表现为乏力、晕厥、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食欲缺乏等。
就医-急诊指征:
1、肛门出现剧烈疼痛。
2、便后大量出血。
3、出现其他危急情况。
出现以上情况须紧急处理,及时前往急诊科,必要时拨打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出现肛周疼痛或瘙痒。
2、发现便后有滴鲜红色血液。
3、发现肛门区域有肿块。
4、发现肛门有脱出物。
5、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患者出现以上症状时需及时就医治疗。
就医-就诊科室:
1、紧急情况应到急诊科就诊。
2、一般情况可到肛肠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者如有其它原发疾病,需携带相关病历。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
2、什么时候出现的这些症状?
3、症状近期有无加重?
4、肛门有无肿物脱出?
5、有无便血或黑便?
6、您平时生活习惯如何?
7、怀孕时是否得过痔疮?
8、是否治疗过?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得这种病?
2、我的病严重么?
3、这个病能治好么?
4、用药治疗对我的孩子有影响吗?
5、我需要改善什么习惯么?
6、我还要注意其他什么?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便血、肛周疼痛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就诊时,医生一般会先给患者做体格检查,而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进行血常规、粪便隐血检查等,以明确诊断及判断患者病情。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
(1)检查意义:可以用肉眼直接查看到肛门周围有无血、脓、粪便、粘液、肿块等,以便于观察病变性质,同时也可以观察到肛门周围有没有外痔等。
(2)检查场景:患者需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充分暴露肛门,检查时一般会采取左侧卧位,患者的臀部靠近床边,上侧的髋关节和膝关节各屈曲90°,并向腹部靠近,下腿伸直。有时也会叮嘱患者模拟解大便的动作,医生用双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的将肛门向两边分开,使肛外翻观察有无其他病变。
(3)诊断标准:肉眼下可以直观的看到肛门周围的情况。
2、触诊
(1)检查意义:检查肛周皮肤的温度及弹性是否正常,及肛门附近的肿物有无触痛或压痛。
(2)检查场景:肛门部位的触诊一般与上述视诊一起进行,患者需要注意配合医生检查。
3、直肠指诊
(1)检查意义:直肠指诊是肛门直肠疾病检查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往往通过直肠指诊可早期发现肛门直肠的早期病变。
(2)检查场景:此检查依旧需患者充分暴露肛门,一般和视诊一样采取左侧卧位。同时医生会叮嘱患者放松肛门,并用带有手套的右手示指,涂上润滑油,告知患者后轻轻插入肛门,进行触诊检查。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会取患者血液进行血常规检查,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有无贫血情况。
2、粪便隐血试验
本检查对检查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部分患者可能因为病变部位出血较少导致不清楚是否粪便中有血,而粪便隐血试验可以很明确的知道是否有便血现象。隐血试验呈阳性代表有便血现象。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结合相应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一般可以确诊。在诊断过程中,需注意与直肠癌、直肠息肉、直肠黏膜脱垂、肛乳头肥大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直肠癌
直肠癌初期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很容易被误诊。直肠癌的特征性表现为粪便带有暗红色粘液脓血,所以鉴别时应特别注意便血的颜色和性状。值得注意的是混合痔与直肠癌同时并存的情况很常见,因此需要特别警惕。
2、直肠息肉
直肠息肉大多是红色椭圆形的肿块,并有蒂与直肠相连,排便时也会脱出肠外,多为单个且易出血,血色鲜红并附着在粪便表面。
3、直肠黏膜脱垂
直肠黏膜脱垂的脱出物一般呈现环状,所以容易误诊为环形痔,脱出物颜色鲜红,表面光滑没有分界线,括约肌松弛,很少出血。环形痔的黏膜呈梅花状,肛门括约肌不松弛。
4、肛乳头肥大
肥大肛乳头又称为肛乳头瘤或乳头状纤维瘤,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肥大肛乳头便后有肿物脱出肛外,呈三角形或锥形,多为单个、黄白色、质硬,一般不出血无疼痛。
治疗-治疗原则:
女性在哺乳期,如果出现痔疮急性发作,因为担心用药会对哺乳产生影响,所以以局部用药为主,只有在用药无法控制痔疮症状时,需要考虑手术的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患者食谱中应增加纤维性食物,改变不良的排便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防治便秘和腹泻。
2、可以通过热水坐浴(40℃)来改变局部血液循环。
3、局部热敷可缓解疼痛。
4、痔嵌顿初期也可以采用一般治疗,用手将脱出的痔轻轻推回肛门内即可,并用纱布垫局部固定,以防止其再次脱出。
治疗-药物治疗:
当女性在哺乳期出现痔疮急性发作,比如局部血栓形成,水肿伴有肿痛的,可以使用太宁栓塞肛门,外用复方角菜酸酯乳膏或者马应龙痔疮膏控制痔疮的症状。
治疗-相关药品:
复方角菜酸酯乳膏、马应龙痔疮膏
治疗-手术治疗:
必要时可采取手术治疗,手术一般采取膀胱截石位,采用硬脊膜外腔麻醉,手术时间尽量能够缩短以免引起不适。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经及时且正规的治疗后,可缓解症状,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可能出现反复便血,导致患者出现贫血。
预后-治愈性:
通过正规治疗,一般预后良好。
日常-总述:
哺乳期痔疮的患者需要注意日常生活的管理,预防疾病可能造成的并发症;必要的调整生活习惯,对于改善患者症状,促进疾病恢复有重要作用。
日常-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定时排便,保持大便通畅,便纸宜柔软,忌久蹲或过于用力。
2、避免肛门局部刺激,不穿紧身或粗糙内裤,宜穿柔软、宽松、透气性好的纯棉内裤,如有污染及时更换。
3、患者避免增加腹压,避免负重远行、咳嗽、久站,避免长时间坐卧潮湿之地。
4、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适当锻炼,多做提肛运动。
5、保持肛周及会阴部清洁,便后及时清洗。
饮食调理:
女性在哺乳期时应注意清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等膳食纤维,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保持大便的软化和通畅,可以有效的减少痔疮急性发作。
饮食建议:
1、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或富含纤维的食物。
2、多饮水,避免大便干燥。
3、宜选择韭菜、绿茶、苹果、香蕉等具有改善血液循环作用的、含纤维素多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的食物。
4、还可选择具有润肠通便作用的食物,如苦瓜、绿豆、荷叶等。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花椒等,这些食物均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可刺激肛门和直肠,使痔静脉丛充血,影响静脉的血液回流。
2、食烟熏、煎炸、腌渍食物,如油条、煎饼、烤鸭、熏肉等,因为这类食物含有丰富的油脂,而且属于性温热之品,痔疮患者食用后会助长其湿热的程度,从而加重其便血、便质秽臭、肛门灼痛、小便黄等症状。
3、忌饮酒。
预防措施:
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可一定程度的降低血栓性外痔的发生风险。
1、加强锻炼
(1)可以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因为锻炼有益于血液循环,促进肠蠕动,改善盆腔充血,防止大便秘结,可预防痔疮的发生。
(2)可以用肛门自我按摩的方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一种是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签的长强穴,每次约5分钟,可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另一种是肛门保健操,有意识的取收缩肛门,可以锻炼肛门括约肌。此类方法能改善痔静脉回流。对于痔的预防和自我治疗均有一定的作用。
(3)每日早晚做两次提肛运动,每次做30次左右。也可在临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长强”穴,疏通经络,改善肛门血液循环。
2、预防便秘
(1)合理调配饮食,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蔬菜、水果、豆类等含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辣椒、芥末等。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有便意时不要忍着,减少排便时间,这对于预防痔的发生有极重要的作用。
(3)选择正确的方法治疗便秘,对于一般的便秘患者,可以采用合理饮食养成定时排便习惯加以纠正,对于顽固性便秘的患者应当尽早去医院就医。
3、避免久坐、久站
生活中要避免久坐、久站,长时间的这些动作会影响肛周的静脉回流,最后导致痔疮发生。
4、及时治疗消化道疾病
要及时治疗胃肠道疾病和肛门周围的炎症,如腹泻、痢疾、肛周皮肤病等,减少炎症对肛管、直肠的刺激,保持肛周清洁。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