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产后阴道炎疾病概述: 产后阴道炎是指由于产后出血、阴道干涩、免疫力差等原因导致产妇发生阴...
养生
疾病名称: 产后阴道炎
疾病概述:
产后阴道炎是指由于产后出血、阴道干涩、免疫力差等原因导致产妇发生阴道炎症。患者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出现瘙痒、疼痛、灼热感等症状。若得不到及时治疗,阴道炎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临床上常通过药物治疗此病,一般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不会遗传
就诊科室: 产科、妇科
发病部位: 阴道
常见症状: 阴道分泌物异常、阴道瘙痒、疼痛
主要病因: 注意由于产后出血、阴道干涩、免疫力差等导致感染,从而出现阴道炎
检查项目: 妇科检查、血常规、阴道pH测定、阴道分泌物检查、组织活检、阴道镜检查
重要提醒: 产后注意不要过早进行性生活,避免发生阴道炎。
流行病学-传染性:
感染性阴道炎多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传染源:
感染病性阴道炎患者或致病微生物携带者。
流行病学-传播途径:
1、多数感染性阴道炎可通过性行为传播。
2、部分阴道炎也可通过被污染的衣服或用具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发病率数据。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无特定好发人群。
病因-总述:
产后阴道炎是指由于产后出血、阴道干涩、免疫力差等原因导致产妇发生阴道炎症。患者在生产后,由于出血时间过长,抵抗力下降,阴道容易被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造成阴道炎。
病因-基本病因:
1、产后出血
由于生产后出血时间长,且产妇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导致阴道容易被细菌、真菌等感染,从而发生阴道炎。
2、阴道干涩
剖宫产后容易出现阴道干涩,阴道抑制病原菌的能力下降,发生阴道炎的风险就会增加。
病因-危险因素:
产后过早发生性行为容易导致阴道炎。
症状-总述:
产后阴道炎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异常,如阴道分泌物数量、颜色、气味的异常,还可出现阴道瘙痒、疼痛,有时可见性交痛,阴道少量出血或尿频、尿急等尿道刺激症状,不同类型阴道炎的具体表现有一定差异。
症状-典型症状:
1、滴虫阴道炎
(1)潜伏期为4~28日。25%~50%患者感染初期无症状。
(2)主要症状是阴道分泌物增多及外阴瘙痒,间或出现灼热、疼痛、性交痛等。瘙痒部位主要为阴道口及外阴。
(3)分泌物典型特点为稀薄脓性、泡沫状、有异味。分泌物灰黄色、黄白色呈脓性,若合并其他感染则呈黄绿色。
(4)若合并尿道感染,可有尿频、尿痛的症状,有时可有血尿。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1)主要表现为外阴阴道瘙痒、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症状明显,持续时间长,严重者坐立不安,以夜晚更加明显。部分患者有外阴部灼热痛、性交痛以及排尿痛。
(2)阴道分泌物的特征为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3、细菌性阴道炎
(1)带有鱼腥臭味的稀薄阴道分泌物增多是其临床特点。分泌物呈灰白色、均匀一致、稀薄状
(2)可伴有轻度外阴瘙痒或烧灼感,性交后症状加重。
(3)10%~40%患者无临床症状。
症状-并发症:
1、阴道炎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可能会造成阴道内细菌的上行感染,造成宫颈炎或者宫颈糜烂等妇科疾病。
2、有些阴道炎症也会牵连至其他器官,造成盆腔炎、附件炎等生殖器官炎症。
就医-门诊指征:
1、阴道分泌物增多、颜色异常且有异味。
2、阴道瘙痒、灼热感。
3、阴道异常出血。
4、性交时阴道疼痛。
5、出现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一般可到产科或妇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患者可能需行妇科检查,宜穿宽松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尽可能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什么时候生产的?
2、您的症状何时出现的?程度如何?
3、有无自行服药治疗过?
4、有无长期服用抗生素类药物?
5、您是否经常使用阴道洗剂或喷剂?
6、既往有过阴道炎病史吗?
7、有没有其他症状?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
2、我需要吃药么?
3、我的症状多久可以控制?
4、这个病会传染给别人么?
5、这会影响我再次怀孕么?
6、我在哺乳期,吃药会影响胎儿么?
7、这个病会复发吗?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阴道分泌物异常、瘙痒、疼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会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初步了解患者一般情况后,会选择性的让患者做血常规、阴道pH测定、阴道分泌物检查、组织活检、阴道镜检查等检查,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阴道炎患者多需行妇科检查,除对患者的外阴及阴道情况进行初步了解外,还可了解阴道分泌物的数量、性质、异味等,对患者的病因及病病情做初步判断,有时可能需要用到扩阴器。
1、检查意义
为了了解患者生殖器官健康状况,采集宫颈分泌物进行实验室检查等,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妇科检查。
2、检查方法
首先,患者需要脱掉裤子,一般只需脱掉鞋和一个裤腿,躺在铺好一次性垫子或消毒垫子的诊床,双腿分开放在床两侧的架子上,最大程度暴露会阴。这时医生将阴道窥镜放入阴道内进行视诊,然后取出阴道窥镜,放入一指或两指进行触诊,即双合诊,有时需要医生一指放入阴道、一指放入肛门,配合另一只手在腹部进行检查,即三合诊。对于无性生活、阴道闭锁等原因不能从阴道进入检查,医生可以采取一手通过肛门放入直肠,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检查前需排尿,并且要避开经期。妇科检查可能会造成轻度不适,但一般不会有任何损伤。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部分阴道患者可有白细胞增多,一般可行血常规发现。
2、阴道pH测定
阴道的酸碱度对患者的发病存在一定影响,医生可能会通过在阴道壁上使用pH测试棒或pH纸来测定患者阴道pH,对于判断阴道炎病因有一定帮助。
3、阴道分泌物检测
医生多会取患者阴道分泌物送检以明确分泌物内有无致病原,不同类型致病原的检测方法可能有所区别,阴道分泌物对于感染原因导致的阴道炎确诊及后续治疗有重要价值。
检查-病理检查:
检查发现阴道存在异常红肿破溃或肿物,需行局部活组织检查,与阴道癌相鉴别。
检查-其他检查:
必要时医生可能行阴道镜检查深入明确患者阴道及黏膜有无病变。
诊断-诊断原则:
阴道炎患者病因多样,医生多根据患者年龄、病史、妇科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必要时还需参考阴道镜检查结果。阴道癌可与阴道炎部分症状相似,可行组织活检进行鉴别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阴道炎与早期阴道癌有时在肉眼上难以分辨,尤其是癌灶为多中心或弥漫性生长时,多需组织检查进行鉴别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产后阴道炎的治疗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不同类型的阴道炎治疗药物可有所不同,但哺乳期患者应注意使用安全性药物。此外,多数阴道炎患者男性伴侣需一同接受治疗,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治疗-药物治疗:
1、产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
可使用克霉唑栓阴道上药,急性期应避免性生活或者使用安全套。
2、产后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
首选甲硝唑治疗,推荐全身用药。
3、产后滴虫性阴道炎的治疗
推荐口服甲硝唑,产后服用甲硝唑期间及用药后12~24h内停止哺乳。滴虫性阴道炎性伴侣同时治疗,并且避免性生活至治愈为止。
治疗-相关药品:
克霉唑栓、甲硝唑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产后阴道炎患者经有效治疗一般预后良好,通常不遗留其他问题。
预后-危害性:
阴道炎得不到有效控制,可引起盆腔炎、尿道炎、膀胱炎等多种并发症。
预后-治愈性:
大多数患者经积极治疗可治愈。
日常-总述: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遵照医嘱用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促进疾病的恢复。
日常-用药护理:
哺乳期妇女用药期间不能哺乳,严格遵照医嘱用药。
日常-生活管理:
1、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私密处的清洁护理,经常换洗内裤,注重个人的生活卫生,内裤清洗之后,应该高温消毒,避免内裤上有细菌残留。
2、患者在患病期间,禁止性生活,以避免病菌的交叉感染。
3、日常生活过程中,要养成多饮水的习惯,尿流冲洗尿道有利于预防尿道炎。
4、女性在小便之后,要及时将私处擦拭干净,并且要减少护垫的使用,在擦拭私处时,要选择科学的擦拭方法,从阴道处往后擦拭。
5、选用宽松、透气的内裤,尽量选择纯棉的材质。
6、被褥要经常晾晒,减少微生物的滋生。
7、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
8、洗澡时尽量避免盆浴。
饮食调理:
患者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日常饮食习惯,有助于控制症状及疾病恢复。
饮食建议:
1、多食用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糙米、全麦面包等。
2、可适当食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等。
3、宜多食含有丰富的活性嗜酸乳杆菌的酸奶。
饮食禁忌:
1、避免过量饮酒。
2、忌海鲜河鲜等食物,如桂鱼、黄鱼、带鱼、黑鱼、虾、蟹等水产品。
3、忌甜腻、油腻食物,如肥肉、猪油、奶油、牛油、羊油等。
4、避免高糖食物,如巧克力、糖果、奶油蛋糕等。
5、避免食用辛辣、刺激类食物,如辣椒、生姜等。
预防措施:
1、不要过早进行性生活
产后不要过早进行性生活,否则可加大发生阴道炎的风险。
2、不要过度清洗阴道
过度清洁阴道的卫生,导致内部环境紊乱,反而更容易滋生细菌,平时清洗私处时只需要用干净的湿开水就可以。
3、内裤的选择
服装的选择主要是内裤的选择,要选择透气性好的内裤,如纯棉或其他天然纤维织物,女性的内裤必须要单独清洁,以免被外衣外裤上的细菌传染,尤其是家里或者自己患有阴道炎疾病的女性,就要更加注意卫生,内裤要常在阳光下晒干。不要穿紧身化纤内裤和过紧的裤子。
4、不要长时间久坐
如果经常久坐就会导致私处透风不畅,血液循环受到阻碍,从而引发阴道炎。平时可以适当的多参与一些体育活动,加强自身的抵抗力。
5、注意个人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外阴用具专人专用,用过的内裤、毛巾、盆均应该用开水烫洗;去公共场所应,如公共厕所、游泳池、浴室,尽量避免接触他人用具,预防交叉感染;如厕后需从前向后擦拭,以避免来自直肠的感染。
6、避免滥交
滴虫性阴道炎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可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应该避免不洁滥交生活。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