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成人噩梦疾病概述: 成人噩梦是指成年人在睡眠中出现令人恐惧不安的梦境体验。这些噩梦可能源...
养生
疾病名称: 成人噩梦
疾病概述:
成人噩梦是指成年人在睡眠中出现令人恐惧不安的梦境体验。这些噩梦可能源自心理创伤、睡眠姿势不当、药物因素,也可能见于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等疾病。成人噩梦的内容比较广泛,例如被追逐、被刺杀、失去亲人或朋友等,这些梦境通常会使人惊醒,并可能导致心率加快、出汗甚至恐慌。偶尔的噩梦一般不需要特别的治疗,但若噩梦比较频繁,破坏自己的睡眠节律,影响睡眠质量,则需积极就医治疗。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就诊科室: 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在睡眠中出现令人恐惧不安的梦境,常被惊醒
主要病因: 具体原因至今还未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心理压力或创伤、生活方式、睡眠姿势不当、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精神心理检查、睡眠量表检查、多导睡眠监测
重要提醒: 如果噩梦偶尔出现,通常无需过度担心。然而,噩梦频繁出现,影响日常生活,建议尽早就医明确病因,并积极进行干预。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2019年美国大学健康新闻的一项数据揭示了做噩梦的普遍性,大约有85%的成年人每年至少会做1次噩梦,8%~29%的人甚至每月都会做噩梦。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目前暂无循证医学证据支持该疾病好发于某一人群。
病因-总述:
成人噩梦的具体原因至今还未明确,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心理压力或创伤、生活方式、睡眠姿势不当、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
病因-基本病因:
1、心理压力或创伤
研究表明,心理压力过大者容易出现噩梦。此外,创伤性事件,比如分手或离婚、亲人去世、重大考试失败、被殴打等,也容易让人出现噩梦。
2、生活方式
白天或者在睡觉前阅读、收听恐怖故事或观看恐怖电影,可能会触发噩梦的发生。
3、睡眠姿势不当
人在睡眠时肺的呼吸活动会相对减弱,如果再采取不当的睡眠姿势,比如蒙头、手臂压胸等,容易阻碍正常的呼吸,这样会刺激大脑产生恐怖幻想,进而出现噩梦。
4、药物因素
服用某些药物,比如三环类抗抑郁药、扩张血管的药物,会影响大脑的化学物质,进而诱发噩梦。
5、疾病因素
(1)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境障碍,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精力缺乏为特征。抑郁症患者常出现入睡困难、睡眠轻浅、多梦、噩梦、早醒等睡眠问题。
(2)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由突如其来的威胁或灾难性事件而引发的精神障碍。经历创伤事件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睡眠问题,包括频繁的噩梦、失眠等。
(3)其他:焦虑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帕金森病、心律不齐等,均可能导致噩梦发生。
症状-总述:
成人噩梦一般发生在快速眼球运动相睡眠期(快波睡眠),由于后半夜快波睡眠所占比例高,所以噩梦在后半夜发生的机会更多。患者会出现恐怖的梦境,并常常从梦中惊醒,醒后患者能详细回忆梦境。
症状-典型症状:
1、恐怖的梦境
梦境生动而真实,可能涉及追逐、死亡、暴力、高空坠落等,会令人感到恐惧和不安,随着梦的展开,患者的不良情绪会进一步加重。
2、惊醒
一般在梦境达到最恐怖的时候,患者会从梦中惊醒,并可伴有心跳加速、出汗等症状。在醒来后,患者会心有余悸,感到恐惧、害怕,难以入睡。
3、醒后患者能详细回忆梦境
醒后患者能清晰的回忆梦境体验,可与他人充分交流。
症状-并发症:
成人偶尔出现噩梦一般不会产生明显的并发症,但若噩梦频繁出现,则容易导致睡眠障碍,使得睡眠质量下降或出现失眠,久而久之可造成神经衰弱。
就医-门诊指征:
1、成人反复或长期出现噩梦,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2、伴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
3、伴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须于精神心理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症状?出现症状多久了?
2、发作频率如何?有没有规律?
3、您最近压力大吗?情绪如何?
4、您有其他疾病吗?
5、您有没有长期服用什么药物?
6、您之前出现过这种情况吗?是否进行过治疗?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经常做噩梦是怎么回事?
2、我的情况严重吗?
3、我需要治疗吗?如何治疗?
4、我需要治疗多长时间?能治好吗?
5、如果治好了会复发吗?
6、平时我需要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过来复查?
检查-预计检查:
若成人频繁出现噩梦,对生活造成影响,建议尽早就医。医生会通过一系列检查,比如体格检查、精神心理检查、睡眠量表检查、多导睡眠监测等,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初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评估有无躯体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1、精神心理检查
目的是评估患者的精神、心理状况,了解有无抑郁、焦虑等精神障碍。
2、睡眠量表检查
常用的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
3、多导睡眠监测
通过观察和记录快速动眼睡眠和非快速动眼睡眠的交替情况,评估患者的睡眠状态,同时可以排除其他睡眠异常。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典型症状,结合体格检查、精神心理检查、睡眠量表检查、多导睡眠监测等,多可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如果成人噩梦只是偶尔出现,一般不需要特别治疗,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即可。当噩梦频繁出现,并且影响日常生活时,则需要积极治疗,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生活规律,白天及睡前避免看一些具有恐怖色彩的书籍及电影。
2、保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柔和。
3、保持心情放松,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状态。
治疗-药物治疗:
1、抗抑郁药
适用于抑郁症引发的成人噩梦。常用药物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比如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这类药物可以改善抑郁状态,抑制梦境睡眠。随着抑郁情况的改善,噩梦的发生频率可能会随之减少,甚至消失。
2、抗焦虑药
适用于焦虑症引发的成人噩梦。常用药物有苯二氮䓬类药物,比如地西泮、氟硝西泮、艾司唑仑等。
3、其他
研究发现,哌唑嗪对减少成人噩梦具有一定的效果。
治疗-相关药品:
氟西汀、舍曲林、帕罗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地西泮、氟硝西泮、艾司唑仑、哌唑嗪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成人噩梦的预后通常良好。对于偶尔发生的成人噩梦,一般不需要治疗,可以自行缓解。对于疾病因素引起的频繁噩梦,在积极治疗原发病后,噩梦也会随之减少甚至消失。
预后-危害性:
1、经常性的成人噩梦可能会导致反复的惊醒,影响睡眠质量,长此以往容易出现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等问题。
2、对噩梦的恐惧可能会导致睡眠回避,而睡眠回避会造成睡眠剥夺,这会引发REM睡眠反弹,甚至会做更强烈的梦和噩梦。
3、经常做噩梦可能会导致焦虑、恐惧等情绪障碍。
预后-自愈性:
偶尔发生的成人噩梦一般可自行缓解。
预后-治愈性:
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实现治愈。
预后-复发性:
成人噩梦具有一定的复发性,影响复发的因素包括:心理状态不良、白天或睡前看恐怖电视或电影、抑郁症等基础疾病控制不佳等。
日常-总述:
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安排日常生活、避免刺激性的活动,对于促进恢复、减少成人噩梦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日常-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尽量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和醒来,保持睡眠环境安静、舒适、光线柔和。
2、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帮助缓解不良情绪、改善噩梦症状。另外,晚上避免饮用含咖啡因的饮品或摄入过于油腻的食物。
3、白天避免参加刺激性的活动,比如恐怖密室、鬼屋等;在入睡前避免观看恐怖电影或玩刺激性强的电子游戏,尽可能让自己在入睡前处于平静放松的状态。
4、合理安排日常生活,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5、调整生活节奏,减少心理压力。当感觉压力过大或有其他不良情绪时,可以通过深呼吸、瑜伽、听音乐、与他人倾诉等方式,帮助放松身心。
饮食调理:
对于成人噩梦患者而言,宜多吃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含镁的食物,避免饮用含有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避免过饱或重口味的晚餐。
饮食建议:
1、色氨酸是合成神经递质5-羟色胺(血清素)的必需氨基酸,5-羟色胺能够帮助放松并促进入睡,所以成人噩梦者适当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具有一定好处。富含色氨酸的食物有奶制品、鸡肉、鱼肉、豆类、坚果等。
2、镁具有镇静作用,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对于成人噩梦者有一定的益处。富含镁的食物有全谷类、绿叶蔬菜、香蕉等。
3、保持饮食均衡、多样化,规律进餐,饥饱适当。
4、晚餐应选择清淡且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在睡前2小时内进食。
饮食禁忌:
1、晚上避免饮用咖啡、茶及含有酒精的饮料,因为这些饮品可能会干扰睡眠,饮用后更容易做噩梦。
2、晚餐吃过饱或吃重口味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胃部不适,进而影响睡眠。所以,应避免过饱或重口味的晚餐。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恰当的睡眠姿势、做好基础疾病的管理,有助于预防成人噩梦。
1、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研究表明,心理压力过大或经历亲人去世、被殴打等创伤性事件,均容易导致噩梦。因此,日常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保持心态平和,减少负面刺激,有助于预防噩梦的发生。可以通过冥想、深呼吸、瑜伽等方式进行放松,也可以与朋友进行倾诉,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2、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睡前不要剧烈运动,不看血腥、暴力、恐怖的书籍和影视作品,减少熬夜;入睡前可以泡脚,听轻柔舒缓的音乐,这些均有助于促进入睡、减少噩梦的发生。
3、保持恰当的睡眠姿势
尽量保持仰卧位,双手置于身体两侧,避免按压胸口,不要让被子蒙头,避免趴着睡觉,保持呼吸顺畅。
4、做好基础疾病的管理
有抑郁症、焦虑症、创伤性应激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帕金森病等基础疾病者,容易出现噩梦症状。因此,严格遵医嘱治疗这些疾病,有助于预防噩梦的发生。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