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疾病英文名称: 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
养生
疾病名称: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
疾病英文名称: 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y,MCS
疾病概述: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multiple chemical sensitivity,MCS) 是一种对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过敏的病症,通常患者在接触到低浓度的化学物质后就会出现症状。该病患者临床症状多样,包括皮疹、头痛、眼睛刺激感、咽喉痛、易疲劳、睡眠障碍、恶心、哮喘等。MCS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持续性和长久性,因此日常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加强环境保护,远离致病物质,以防止MCS的发生。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会遗传
就诊科室: 变态反应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皮疹、头痛、眼睛刺激感、咽喉痛、易疲劳、睡眠障碍、恶心、哮喘
主要病因: 接触环境中的化学物质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检查、过敏测试、神经系统评估
重要提醒: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再次接触引起过敏反应的化学物质,有助于防止病情加重、减少复发。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通常来讲,女性更容易患多化学物质过敏症。
病因-总述: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MCS)是由于接触环境中的化学物质而引起的。常见的引起MCS的化学物质包括建筑、装饰材料类,日用化工产品类,食物类,农药类等。
病因-基本病因:
1、建筑、装饰材料类
例如壁纸、地板革、塑料贴面、油漆、涂料、木屑纤维板、复合板、各类粘合剂等,这些物品中可能含有甲醛、苯、铅、聚氯乙稀、石棉和酚等有害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可刺激人体的器官和皮肤,诱发眼睛刺痛、咳嗽、喘息、皮肤红肿等过敏症状。
2、日用化工产品类
例如洗发水、肥皂、洗手液、洗衣液、洗洁精、洁厕剂等,直接接触后可能引发皮肤红肿、充血、脱皮等过敏反应。
3、食物类
含有防腐剂、色素、香料等化学添加剂的加工食品,以及残留有农药的食品等,均可能诱发过敏。
4、农药类
敏感的个体,吸入农药的气味或皮肤不小心接触农药后,可能会引发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过敏反应。
症状-总述: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呼吸系统症状、眼部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肌肉和骨骼症状、皮肤症状、消化系统症状等。不同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发病时间具有明显的差异,有些患者发病较快,症状严重,有些患者则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会出现轻度不适。
症状-典型症状:
1、呼吸系统症状
包括鼻痒、鼻塞、流鼻涕、呼吸困难、喘息、咽喉疼痛,有时可出现咳嗽和声音嘶哑。
2、眼部症状
患者可出现眼睛刺痛、眼睛痒、眼睛红肿等症状。
3、神经系统症状
患者可出现疲劳、头痛、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眩晕等症状。
4、肌肉和骨骼症状
包括肌肉痉挛、关节痛、肌肉酸痛等。
5、皮肤症状
患者可出现皮肤异常,有明显的灼热感、瘙痒,还会伴随着皮疹。
6、消化系统症状
包括恶心、腹泻、腹痛、便秘等。
7、其他
包括失眠、心悸等。
症状-并发症: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可导致身体持续不适,再加上患者对可能的化学物质暴露的担忧,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鼻痒、鼻塞、流鼻涕、喘息、咽喉疼痛、咳嗽;
2、伴皮肤灼热、瘙痒、皮疹;
3、伴眼睛刺痛、眼睛痒、眼睛红肿;
4、伴疲劳、头痛、肌肉酸痛;
5、伴恶心、腹泻、腹痛、便秘;
6、伴失眠、心悸;
7、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应前往变态反应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需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不适?什么时候出现的?
2、自从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什么情况下会加重或减轻?
3、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当时有明确的诊断吗?
4、在出现症状之前,您接触过什么物质吗?
5、您是否服用过药物来缓解症状?用的什么药物?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这是什么病?什么原因导致的?
2、我的病情严重吗?
3、我需要如何治疗?是吃药吗?
4、我这种情况能治好吗?会复发吗?
5、日常生活中我需要注意什么?
6、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如果在接触化学物质后,出现皮疹、头痛、眼睛刺激感、咽喉痛、易疲劳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就诊后,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判断患者的一般情况。之后,为了明确诊断,可能会进行血液检查、过敏测试、神经系统评估等。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所描述的症状,分别对相关部位进行检查,比如有皮疹者,医生会观察皮疹的形态、大小、颜色、数目、发病部位以及有无皮肤糜烂、溃疡等情况;咽喉疼痛者,医生会仔细观察咽喉部有无充血、水肿等表现。这些有助于初步推测患者所患的疾病,并辅助判断疾病的严重程度。
检查-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帮助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包括免疫系统是否正常,以及是否存在可能引起症状的其他疾病。
检查-其他检查:
1、过敏测试
可能包括皮肤过敏试验或血液检测,以评估患者否对特定的物质有过敏反应。
2、神经系统评估
如果患者存在头痛、眩晕、记忆力下降等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神经系统的评估,包括记忆和思维测试,评估认知功能,以及神经生理学检查如脑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试,评估神经电活动和神经传导功能。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过对患者的问诊,了解既往史、具体临床症状,并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比如体格检查、血液检查、过敏测试等,一般可作出明确诊断。
诊断-诊断依据:
1999年美、英、加三国共同提出诊断多化学物质过敏症(MCS)的6条标准:
1、病症有复发性;
2、症状呈慢性过程;
3、由低浓度物质引发;
4、对多种化学物质产生过敏;
5、多种器官同时发病;
6、致病因素排除后症状将会改善或消退。
治疗-治疗原则: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的患者应避免接触过敏原,同时可在医生指导下应用药物来缓解症状,比如抗组胺药物、止痛药、鼻内糖皮质激素等。
治疗-一般治疗: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最重要的治疗方法是避免接触引发症状的化学物质,这可能需要改变家居环境、在生活中尽量少用化学制剂等。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
该类药物可以缓解鼻痒、流鼻涕、眼痒、皮肤痒等过敏症状,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
2、止痛药
对于存在头痛或肌肉酸痛者,可遵医嘱应用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片等止痛药。
3、鼻内糖皮质激素
鼻塞、打喷嚏、流鼻涕等鼻部症状严重者,可应用鼻内糖皮质激素,比如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等。
治疗-相关药品:
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片、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
治疗-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治疗周期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一般来讲,通过避免接触引起过敏反应的化学物质以及恰当的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有效缓解,预后较好。但若未进行干预,则症状可长期存在,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不利的影响。
预后-危害性:
1、多化学物质过敏症可引发多种症状,包括头痛、疲劳、注意力难以集中、记忆力下降、肌肉和关节疼痛等,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显著的影响。
2、多化学物质过敏症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突然出现,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或抑郁。另外,症状的持久性也可能会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3、多化学物质过敏症患者需要避开一些可能触发症状的环境,例如香水弥漫的场所、新近翻新的建筑等。这可能导致其无法参加某些社交活动,会对社会交往产生一定的影响。
预后-治愈性: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通过及时干预,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较好改善。
日常-总述: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会给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许多不利影响,所以心理护理对于患者非常重要,家属一定要多关心患者的心理活动。另外,患者自身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致病物质,同时遵医嘱用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
日常-心理护理: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患者可出现多种不适症状,而且患者可能需要频繁地更换生活和工作,以避免接触可能触发症状的化学物质,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无助感。此时家属应给予患者足够的支持和鼓励,让患者感到被爱和被关心,和患者一起应对疾病,共同渡过难关。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一定要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擅自使用药物,以免不良情况发生。另外,在药物治疗期间,患者要注意监测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出现,一旦出现,应主动就医,必要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尽可能避开已知的引起过敏反应的化学物质,比如某些洗洁精、洗衣液、空气清洗剂等。
2、注意家居环境的清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
3、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同时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恢复。
饮食调理: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患者应食用清淡的食物,同时注意营养搭配,保证营养均衡,以促进疾病康复,平时应尽量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含有化学残留的食物。
饮食建议:
1、饮食应尽量清淡、易消化。
2、保证食物多样性,以维持营养均衡。
3、选择新鲜的、有机的食物。
饮食禁忌:
1、尽量避免食用加工食品,因为加工食品中通常含有多种化学添加剂,如防腐剂、色素、香料等,可能会诱发疾病发作。
2、尽量避免食用可能被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污染的食物,如非有机的蔬菜和水果。
3、过敏发作期间,不要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也不要喝咖啡或饮酒,因为这些都不利于疾病恢复。
预防措施:
多化学物质过敏症的预防主要在于避免接触可能导致过敏反应的化学物质,措施包括环境控制、调整饮食、选购合适的生活用品。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减少疾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意义。
1、环境控制
(1)居家环境:选择合格的建筑和装修材料,并在装修完后3个月内暂不入住;保持家居环境的清洁,可应用室内空气净化设施,并注意定期开窗通风。
(2)工作环境:注意工作环境中的空气流通;尽量避免在化学物质浓度高的环境中工作,如果有可能,建议与雇主沟通以改进工作环境。必要时,可考虑更换工作。
(3)公共环境:尽量避免去往气味浓烈或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如烟雾笼罩的餐馆或者汽车尾气重的道路。
2、调整饮食
多选用不含食品添加剂的绿色食品,少吃喷洒过农药的水果和蔬菜。
3、选购合适的生活用品
(1)选择无化学添加的个人护理产品,如肥皂、洗发水等。
(2)在可能的情况下,选择没有经过化学处理的衣物,例如棉、麻等天然材质的衣物。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确保良好的睡眠和休息,并进行适当的运动,比如慢跑、游泳、瑜伽等,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提高对化学物质的抵抗力。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