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儿童鼻过敏疾病别名: 儿童过敏性鼻炎疾病概述: 儿童鼻过敏一般指儿童过敏性鼻炎,其是指儿...
养生
疾病名称: 儿童鼻过敏
疾病别名: 儿童过敏性鼻炎
疾病概述:
儿童鼻过敏一般指儿童过敏性鼻炎,其是指儿童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引起免疫系统过度反应,进而导致鼻部出现过敏反应。患儿以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为主要表现。治疗的关键在于避免接触过敏原,并可使用抗组胺药进行治疗。在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管理后,患儿的预后通常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耳鼻喉科、小儿科
发病部位: 鼻
常见症状: 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
主要病因: 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引起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鼻分泌物检测、血液检查、皮肤点刺试验、鼻激发试验
重要提醒: 应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有助于减少疾病发作。
临床分类:
儿童过敏性鼻炎有多种分类方法。
1、根据症状发作时间分类
可分为间歇性和持续性。间歇性是指症状在1周内的发作时间<4天或连续发作时间<4周,持续性指症状在1周内的发作时间≥4天,且连续发作4周以上。
2、根据过敏原种类分类
可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季节性的症状发作呈季节性,常见的致敏原包括花粉、真菌等季节性吸入物过敏原;常年性的症状发作呈常年性, 常见致敏原包括尘螨、蟑螂、动物皮屑等室内常年性吸入物过敏原,以及某些职业性过敏原。
3、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类
可分为轻度和中-重度,轻度指症状轻,对生活质量(包括睡眠、日常生活、学习)未产生明显影响;中-重度症状较重或严重,对生活质量产生明显影响。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过敏性鼻炎是儿童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影响着全球1%~45%的儿童。2022年国内荟萃分析显示,中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过敏性鼻炎患病率达到18.46%。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过敏体质者。
病因-总述: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主要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引起。有研究表明,儿童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疾病,而环境因素主要指存在于人类生活环境的各种过敏原。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多种表现型都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是一种具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疾病。目前,已经发现多个基因及相关转录因子参与本病的发病过程,包括免疫球蛋白E(IgE)相关候选基因、重要的转录因子、细胞因子以及T细胞表面抗原等候选致病基因。
2、环境因素
环境中的过敏原是疾病发作的常见原因,其可诱导特异性IgE抗体产生并与之发生反应,主要包括尘螨、动物皮屑及毛发、禽类的羽毛、食物(如牛奶等)、花粉。此外,强烈的气味、空气污染以及温度变化也可能触发这种疾病。
病因-危险因素:
1、过敏体质者;
2、有其他过敏性疾病,比如特应性皮炎等。
症状-总述:
患儿可在接触过敏原后立即出现症状,也可能在接触过敏原一段时间后才出现症状,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部分患儿可伴有眼部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打喷嚏
通常表现为多次阵发性喷嚏发作,少则三到五个,多则十几个,甚至更多。
2、流水样鼻涕
可见清水样的鼻涕从鼻子流出,擤鼻涕次数增多。
3、鼻痒
表现为经常揉鼻、抠鼻,婴幼儿会来回在家长身上、床单上摩擦鼻子。
4、鼻塞
表现为张口呼吸、呼吸费力、睡觉打鼾等。
症状-并发症:
1、支气管哮喘
有研究显示,有过敏性鼻炎的儿童更容易发展成支气管哮喘。其主要症状为出现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急和胸闷。
2、上气道咳嗽综合征
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主要是由于患儿鼻腔内分泌物过多,倒流至鼻后和咽喉等部位,直接或间接刺激咳嗽感受器所引起。
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
由于患儿鼻黏膜存在过敏反应,所以鼻腔会出现充血、肿胀,进而导致鼻塞,影响患儿呼吸,特别是在夜间。长期以往,可能造成喉咙和口腔周围肌肉异常收缩,从而在睡眠中导致呼吸道部分或完全阻塞,引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主要表现为打鼾、夜间多次醒来、白天困倦或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以及行为问题等。
症状-伴随症状:
部分患儿可伴有眼痒、流泪、眼红、咳嗽以及耳、咽部瘙痒。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
2、伴眼痒、流泪、眼红;
3、伴咳嗽以及耳、咽部瘙痒;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家长可到患儿到小儿科、耳鼻喉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家长应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患儿的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若近期有就诊经历,家长可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3、患儿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家长可携带药盒。
4、家长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都有哪些症状?这些症状什么时候出现的?
2、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3、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什么原因引起的?
4、家里还有其他人(父母、兄弟姐妹)曾出现过这些症状吗?
5、家里有养宠物吗?最近有出去游玩吗?
6、出现这些症状之前有没有接触过“感冒”的患者?
7、在来本院之前有自行服用药物吗?服用的什么药物?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2、情况严重吗?
3、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4、需要如何治疗?多久能好?
5、如果吃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回家后该怎么护理?
7、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如果患儿出现喷嚏、清水样鼻涕、鼻痒、鼻塞等症状,应尽早就医。就诊后,医生首先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初步判断病情;之后,可能会建议进行鼻分泌物检测、血液检查、皮肤点刺试验、鼻激发试验等,以明确诊断,查找过敏原。
检查-体格检查:
通过检查患儿鼻腔、眼部等部位的情况,可以进行初步诊断。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可出现双侧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有水样分泌物,眼结膜充血。
检查-实验室检查:
1、鼻分泌物检测
包括鼻分泌物涂片、鼻灌洗液中特异性IgE测定等。鼻分泌物涂片高倍显微镜下嗜酸粒细胞比例>0.05为阳性;鼻灌洗液中过敏原特异性lgE测定对儿童过敏性鼻炎的鉴别诊断有一定临床价值。
2、血液检查
主要是IgE检测,包括血清总IgE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多种过敏因素均可增加体内总IgE水平,但约1/3的常年性过敏性鼻炎患儿血清总lgE值在正常范围;血清特异性IgE检测又称过敏原体外检测,通常血清特异性lgE水平≥0.35kU/L即为阳性,提示机体处于致敏状态。
检查-其他检查:
1、皮肤点刺试验
在患儿前臂上滴少许少量高度纯化的致敏原液体,然后用点刺针轻轻刺入皮肤表层,如果患儿皮肤出现风团、红斑,基本上提示患儿对该过敏原过敏。该方法敏感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为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证据。
2、鼻激发试验
该方法是将某种过敏原直接作用于鼻黏膜,观察是否诱发相关临床症状。对于过敏原的确定和对过敏原敏感程度的判断有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儿家族过敏史、临床表现以及鼻分泌物检测、血液检查等,多可作出诊断。在诊断过程中,需要排除普通感冒、血管运动性鼻炎、药物性鼻炎等疾病。
诊断-诊断依据:
儿童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如下:
1、症状
喷嚏、清水样涕、 鼻痒和鼻塞出现2个或以上。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h以上,可伴有呼吸道症状(咳嗽、喘息等) 和眼部症状(包括眼痒、流泪、眼红和灼热感等)等其他伴随症状。
2、体征
常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水样分泌物。
3、实验室检测
过敏原检测至少存在1种过敏原,SPT和(或)血清特异性IgE阳性;鼻分泌物检测高倍显微镜下嗜酸粒细胞比例>0.05。
诊断-鉴别诊断:
1、普通感冒
普通感冒主要由病毒感染所致,多数患者可有发热、咽痛、喷嚏、咳嗽及全身不适症状,鼻涕颜色初为白色,后可变为黄色。过敏原检测为阴性,患者无特殊物质接触史,据此可以鉴别。
2、血管运动性鼻炎
又称特发性鼻炎,发病机制不明,可能与鼻黏膜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有关。其主要症状是发作性喷嚏、大量清涕。过敏原检测阴性,嗜酸粒细胞数正常,可与本病鉴别。
3、药物性鼻炎
因鼻腔长期使用减充血剂所致,常表现为鼻塞、下鼻甲充血、肥大等症状。过敏原检测阴性,嗜酸粒细胞数正常,可与本病鉴别。
治疗-治疗原则:
该病的治疗方法有多种,包括环境控制、药物治疗、免疫治疗等。环境控制主要为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治疗,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给予合适的治疗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物、鼻用糖皮质激素、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肥大细胞膜稳定剂、减充血剂等;免疫治疗则是通过给予患儿逐步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诱导机体免疫耐受。
治疗-一般治疗:
在治疗期间,应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比如宠物、花粉等,同时做好室内环境控制,经常通风、定期清洗床品、不用地毯、控制吸烟等。
治疗-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物为一线治疗药物,具有一定的抗炎、抗过敏作用,适用于轻度患儿。抗组胺药物包括口服和鼻用两种,前者常用药物有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等,其可缓解鼻痒、流涕、打喷嚏症状,对于眼部症状也有改善作用;后者常用药物有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盐酸奥洛他定鼻腔喷雾剂等,其缓解眼部症状的作用较弱。
2、鼻用糖皮质激素
鼻用糖皮质激素也是一线治疗药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抗过敏作用,可以缓解喷嚏、流涕、鼻痒和鼻塞等症状,主要用于中-重度患儿。常用药物有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等,但可能会出现鼻腔干燥、刺激感、鼻出血、咽炎和咳嗽等不良反应。
3、白三烯受体拮抗剂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以改善鼻塞、喷嚏以及流涕等症状,更适用于学龄前期鼻塞较重的患儿。对于中重度患儿,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可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常用药物有孟鲁司特钠片、扎鲁司特片等。
4、肥大细胞膜稳定剂
肥大细胞膜稳定剂是二线治疗药物,可根据疾病酌情使用。常用药物有色甘酸钠气雾剂、 曲尼司特颗粒等,对缓解喷嚏、流涕和鼻痒症状有一定效果。
5、减充血剂
对于有严重鼻塞症状的患儿,可短期局部使用减充血剂,常用的药物有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盐酸赛洛唑啉滴鼻液。
治疗-相关药品:
氯雷他定片、盐酸西替利嗪片、盐酸氮卓斯汀鼻喷雾剂、盐酸奥洛他定鼻腔喷雾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孟鲁司特钠片、扎鲁司特片、色甘酸钠气雾剂、 曲尼司特颗粒、盐酸羟甲唑啉滴鼻液、盐酸赛洛唑啉滴鼻液
治疗-手术治疗:
对于经药物保守治疗无效的大龄儿童,特别是鼻塞症状加重者,可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可对双侧下鼻甲黏膜下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有研究证实,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常年性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有利于减轻鼾症伴过敏性鼻炎患儿术后应激反应,改善通气功能,且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安全有效。
治疗-其他治疗:
1、鼻腔冲洗
鼻腔盐水或海水冲洗是一种安全、方便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于鼻腔疾病的辅助治疗,一般在其他鼻用药物之前使用。使用生理盐水或高渗盐水或海水进行鼻腔冲洗,可清除鼻内刺激物、过敏原和炎性分泌物等,减轻鼻黏膜水肿,改善黏液纤毛清除功能。
2、免疫疗法
通过给予患儿逐步增加剂量的过敏原提取物(治疗性疫苗),诱导机体免疫耐受,使患儿再次接触相应过敏原时症状明显减轻,甚至不产生临床症状。免疫治疗具有改变自然病程、控制症状、减少用药、减少哮喘等并发症,预防过敏原种类增加的优点,但存在费用高、可能发生全身及局部不良反应、处置频率高、疼痛、起效慢等缺点。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该病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经过积极的治疗,疾病的发作可得到良好的控制,症状减轻或消失。
预后-危害性:
1、该病可导致鼻塞,从而使患儿在夜间容易憋醒或难以入睡,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2、该病可导致哮喘的发生风险增加。
3、该病容易反复发作,可能会导致患儿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规范的治疗,症状可以得到较好的控制甚至消失,实现临床治愈。
日常-总述:
要想有效的管理本病,最佳的策略是减少接触能引发过敏反应的物质,同时患儿及家长要增强依从性,以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此外,疾病可能会给患儿的生活造成许多不利影响,所以家长平时要多安抚患儿,做好患儿的心理护理也十分重要。
日常-心理护理:
由于本病很难被彻底根治,患儿经常反复出现打喷嚏、流鼻涕、鼻痒、鼻塞等症状,不仅会对患儿的身体健康产生影响,而且会对其精神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包括引发抑郁和焦虑等情绪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角色至关重要。家长需要鼓励和关心患儿,并尽可能地为其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同时,与患儿进行深入的交流,了解其心理状况,并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日常-用药护理:
家长需要深入了解药物治疗或免疫疗法等治疗方式的效果、治疗周期以及可能的副作用,协助患儿按照医生的指示使用药物,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1、尽量避免接触已知的过敏原,比如宠物、花粉等,注意远离吸烟或空气污浊的环境,出门可佩戴口罩。此外,保持室内环境清洁,使用空气净化器,经常清洗衣物和床上用品等。
2、发病时注意休息,病情得到控制后,应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身体素质。
3、常用温水洗鼻或按摩鼻部,可缓解不适。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对于促进疾病恢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建议患儿在生病期间多喝水、注意饮食清淡,同时保证饮食均衡、全面,尽量避免摄入已知过敏或容易致敏的食物。
饮食建议:
1、维生素C、维生素E有助于增强免疫系统,促进恢复。因此,患儿可适当吃绿色蔬菜以及草莓、猕猴桃、樱桃等食物。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家长可以将这些食物烹饪成蔬菜糊或者水果糊,以便于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2、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能够保持鼻腔和咽喉湿润,有助于稀释鼻涕,减少鼻塞症状。
3、宜少量多餐,饮食应尽可能丰富和均衡。
饮食禁忌:
1、患儿可能会对某些食物过敏,因此要绝对禁食已知的过敏食物。
2、尽量减少摄入添加人工色素和防腐剂的食物,少吃腌制类食物。
预防措施:
平时应注意环境、个人卫生,花粉较多季节尽量避免外出,不要铺地毯,避免养宠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风险。
1、保持家居环境干净整洁,定期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同时定期更换床上用品,以减少接触尘螨的机会。
2、在室外花粉较多的季节,应尽量避免外出;必须外出时,需佩戴口罩等保护措施。
3、儿童的房间最好不要铺地毯,因为地毯不好清洁,很容易滋生细菌、尘螨,这样就增加了过敏的风险。
4、家庭中尽量避免养宠物,或者定期给宠物做好清洁工作。
5、适当进行运动,并保持均衡的饮食,能够增强儿童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对于减少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积极意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