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疾病概述: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其实是两大类疾病,疾...
养生
疾病名称: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
疾病概述: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其实是两大类疾病,疾病种类较多,病情复杂,预后及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儿童期精神障碍可包括发育、情绪和行为障碍,以及器质性和非器质性精神病;而精神发育迟缓又称为精神发育不全,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智力缺损为主的综合征,部分患儿经过病因治疗、早期训练,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神经内科、精神心理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言语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发育畸形、口吃、遗尿、睡眠不安、智能发育低下
主要病因: 可能与遗传异常、胎儿期和围产期受到影响、后天的躯体疾病与精神创伤有关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染色体检查、苯丙酮酸测定、血液相关检查、颅脑CT、颅脑MRI、脑电图、智力测验量表
重要提醒: 本病会对患者学习、语言等多种能力产生影响,故一经发现应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应治疗,以免影响正常生活。
临床分类:
1、儿童期精神障碍
依据中华医学会的分类,主要包括:
(1)儿童精神病;
(2)儿童情绪障碍,即儿童神经症;
(3)儿童多动症;
(4)儿童品德障碍;
(5)特殊功能发育障碍(发育迟缓),包括阅读、计算、言语、发音等能力的发育障碍。
2、儿童期精神发育迟缓
(1)按照智商(即IQ)高低,分为以下四级:
①轻度:IQ为50~70;
②中度:IQ为35~49;
③重度:IQ为20~34;
④极重度:IQ在20以下。
(2)特殊类型
包括先天愚型、苯丙酮尿症。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有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家族史者,更易患本病。
病因-总述: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的病因较为复杂,部分病因尚未十分明确;部分可能与遗传异常、胎儿期和围产期受到影响、后天的躯体疾病与精神创伤有关。
病因-基本病因:
1、儿童期精神障碍
(1)主要因神经功能成熟延迟所引起,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这些神经功能障碍会逐渐减少,以至消失。
(2)儿童期的脑发育速度极快,但也容易受到损害,而其代偿功能不足,因此可以发生各种精神障碍。
(3)其发病特点与发育、教育、生长环境、性别、年龄等有密切关系;也与家长对儿童的关心程度、疾病知识的多寡有关。
2、儿童期精神发育迟缓
其发病机制复杂,主要与疾病原因的多元化有关。
症状-总述:
儿童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多样,大部分与成人精神症状类似,少部分具有独特性,可出现口吃、遗尿、睡眠不安等表现;儿童期精神发育迟缓的主要表现为智能发育低下。
症状-典型症状:
1、儿童期精神障碍
(1)婴儿孤独症:一般在两岁半以前发病,患儿对外界、对别人缺乏反应、有明显的言语障碍、对某些物体有特殊的依恋感情等。
(2)儿童多动症:主要表现为注意集中困难、多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学习成绩差等。部分患儿可有轻度的发育畸形、神经系统软体征表现。
2、儿童期精神发育迟缓
以智能发育低下为主要表现,患儿不能进行学习或适应社会生活。青少年期以后,轻者可从事较简单的体力劳动,重者则需要作最低限度的生活照顾。
症状-并发症:
本病可能造成沟通困难、人格不健全等。
就医-就诊科室:
患儿可至精神心理科或者神经内科进行治疗。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家属尽量安抚小孩保持平静的状态。
3、可能会进行抽血检查,在早晨空腹进行就诊最好。
4、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7、可安排了解患儿情况的家属陪同就医。
8、患儿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患儿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突然发生的?
2、母亲怀孕期间、分娩时有何异常?
3、小孩出生时一般情况怎么样?生产过程顺利么?
4、小儿生长发育情况如何?是否生过病?
5、家族里是否有类似疾病?
6、小儿目前会做哪些动作?会讲什么字、句?会完成哪些日常生活活动?大年龄小儿学习成绩如何?是否能与同龄小儿玩耍?
7、小儿是否有尿液或体味异常?身体有无形态异常之处?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小儿的这些异常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形成的?
2、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些异常?
3、是否有好转的可能?
4、再生小孩还会有这种情况吗?
5、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检查-预计检查:
患儿出现言语障碍、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发育畸形、口吃、遗尿、智能发育低下等相应症状,需要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儿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建议其做染色体检查、苯丙酮酸测定、血液相关检查、颅脑CT检查、颅脑MRI检查、脑电图、智力测验量表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仔细检查患儿的躯体是否存在异常,以初步判断是否为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2、医生会对患儿进行精神状况检查,通过与患儿的交谈和直接观察,全面了解患儿精神活动各个方面的情况。
检查-实验室检查:
1、染色体检查
先天愚型可进行染色体检查,了解有无第21号染色体三体性,有助于临床诊断。
2、苯丙酮酸测定
怀疑为苯丙酮尿症者,可进行苯丙酮酸测定。
3、血液相关检查
包括血常规、血电解质、血糖、肝肾功能等,以判断患儿是否存在感染,以及评估各部位功能有无异常。
检查-其他检查:
1、脑电图
其他疾病也可从脑电图等方面发现一些异常,但没有特征性的指标。
2、智力测验量表
通过智力测验量表测定智商,综合评定患儿的智力水平。
检查-影像学检查:
1、颅脑CT检查
可显示脑室大小,也可显示皮质沟裂增宽和脑实质密度改变,以及脑的对称性异常和局灶性异常等。
2、颅脑MRI检查
能清晰显示不同的脑灰质和脑白质图像,和CT相比其优点是对软组织对比度好,如对灰质和白质之间的分辨能力高,可作多维多参数成像,电离辐射性损伤小,无须造影剂就能够显示血管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儿的病史、家族史等,之后再根据相应的症状及体征,再结合染色体检查、苯丙酮酸测定、脑电图、智力测验量表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等,即可进行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儿童期精神障碍及精神发育迟缓的疾病种类不同,其治疗方法也不同。医生会根据患儿的情况,采取个体化治疗方案,常用包括对因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等。
治疗-药物治疗:
1、儿童期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等,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常用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但用量应较成人少,以免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2、儿童期神经症,以抗焦虑药物为主,并配合心理治疗。
3、儿童多动症,可给予苯丙胺、利他林或匹莫林。
治疗-相关药品:
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苯丙胺、利他林、匹莫林。
治疗-手术治疗:
该疾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疾病种类、治疗时机、个体情况等多种因素有关。在儿童期精神障碍中,儿童多动症一般预后良好;婴儿孤独症的预后不佳。部分儿童情绪障碍患儿,病情可能迁延至成年。
预后-危害性:
1、由于患儿出现认知、行为、情感、意识等多种异常,可能会使学习、工作能力丧失,社会适应能力变差。
2、部分重度或极重度精神发育迟缓患儿,可能伴有某些先天性疾病,或者并发其他疾病。
预后-治愈性:
精神障碍患儿通过早期规范治疗,症状可得到一定缓解,部分患儿可能疗效较差;多数精神发育迟缓的患儿,不能达到正常人的智力水平。
日常-总述:
本病日常生活护理主要包括卫生、睡眠、安全等方面的护理,需要家属更多的关心和照看。可在生活中耐心的训练患儿的基本社会技能,多予以鼓励。
日常-心理护理:
家属应注意患儿有无焦虑、抑郁、恐惧、情绪不稳、情感淡漠或迟钝等异常情绪,多给予陪伴,保证患儿的情绪稳定。
日常-生活管理:
1、轻度患儿可学习相对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家属应督促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按时起床、进餐、洗漱,大小便、进行适当活动等。
2、中度患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差,家属应协助患儿料理个人生活。
3、重度患儿不能生活自理,完全依靠他人照顾,家属应帮助其料理个人生活。
4、患儿居住的环境应安全、整洁、物品简单实用,不要放置危险物品。
饮食调理:
对于有特殊原发病,如苯丙酮尿症等应限制相关饮食的摄入;无特殊原发病的患儿,应保证营养搭配均衡。
饮食建议:
1、苯丙酮尿症应尽早采用低苯丙氨酸饮食治疗,如食用羊肉、大米、大豆、玉米、淀粉、糖、蔬菜、水果等。
2、无特殊原发病的患儿,应加强营养,补充蛋、奶、瘦肉等优质蛋白和新鲜蔬果。
饮食禁忌:
1、苯丙酮尿症患儿应限制小麦、蛋类、肉、鱼、虾、乳类等含丰富的苯丙氨酸食物的摄入。
2、忌辛辣、刺激、带骨带刺的食物。
预防措施:
对于可影响的病因,预防方式如下:
1、如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应在孕前进行遗传咨询。
2、注意产前保健、婚前检查、避免近亲结婚。
3、母亲妊娠期避免感染、避免暴露于药物、毒物、放射线等致畸物。
4、注意保护小儿,避免躯体或者精神受到损伤。
5、对于小儿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