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反向性银屑病疾病英文名称: inverse psoriasis疾病别名: 反向银屑病、皱...
养生
疾病名称: 反向性银屑病
疾病英文名称: inverse psoriasis
疾病别名: 反向银屑病、皱褶部银屑病、屈侧银屑病
疾病概述:
反向性银屑病(inverse psoriasis)又称反向银屑病、皱褶部银屑病、屈侧银屑病,是斑块型银屑病的一种特殊表现类型,好发于身体皱褶及屈侧部位,比如腹股沟、外阴、腋窝、乳房下及臀部等处。皮损主要表现为界限清楚的红斑或斑块、少量或无鳞屑,并可能伴有剧烈瘙痒及疼痛等症状。本病容易反复发作,因此建议患者遵医嘱规律进行治疗,并加强日常护理,以尽快缓解症状、改善皮损。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会遗传
就诊科室: 骨科、风湿免疫科、皮肤科
发病部位: 皮肤
常见症状: 红斑、鳞屑、剧烈瘙痒、疼痛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X线、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镜、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重要提醒: 反向性银屑病的受累部位比较薄嫩、易出现局部不良反应,应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治疗,并加强护理。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由于缺乏确切的反向性银屑病诊断标准,及目前对生殖器部位皮损是否归为反向性银屑病尚未达成一致,故其发病率差异非常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本病好发于儿童及老年人。
病因-总述:
反向性银屑病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认为可能是遗传因素、免疫因素与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病因-基本病因:
1、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在反向性银屑病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父母患有银屑病则孩子患病的机率会增加。
2、免疫因素
免疫系统中的T淋巴细胞在反向性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正常情况下,T细胞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但当它们被错误地激活并移动到皮肤中时,就会导致皮肤细胞生长速度加快,正常的细胞更新周期被破坏。同时,T细胞还会释放出促炎因子,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
3、环境因素
比如长期摩擦、皮肤损伤、情绪紧张、吸烟、肥胖等。
症状-总述:
反向性银屑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外阴、腋窝等部位,出现红斑或斑块,皮损表面少有鳞屑或没有鳞屑,并可能伴有剧烈瘙痒和疼痛等症状。
症状-典型症状:
1、累及部位
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腹股沟,其次是腋窝、乳房下、外阴、臀部、脐周和耳后,有时也可累及肘窝、腘窝及指趾缝。外生殖器部位单独被累及的概率很低,常与其他部位一起受累。
2、典型皮损
主要表现为界限清楚的红斑或斑块,少有鳞屑或没有鳞屑。此外,发生于皱褶部位者由于分布着较多的毛囊、皮脂腺与汗腺,所以容易出现潮湿多汗及经常摩擦的情况,进而常使皮损表面发生浸渍、糜烂,呈湿疹样改变。
症状-并发症:
1、关节炎
患者可能合并银屑病关节炎,表现为指、趾关节等部位出现肿胀、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还会出现关节畸形。
2、其他
患者还可能并发眼部疾病(比如结膜炎、睑缘炎、葡萄膜炎)、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乳糜泻、硬皮病、克罗恩病、精神疾病(比如抑郁症)、帕金森病、肾脏疾病等。
症状-伴随症状:
患者由于受累部位潮湿多汗,容易发生真菌和(或)细菌感染的问题,进而伴有剧烈瘙痒及疼痛等症状。
就医-门诊指征:
1、腹股沟、外阴、腋窝等部位出现红斑或斑块;
2、伴或不伴有鳞屑;
3、伴剧烈瘙痒、疼痛等症状;
4、出现其它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1、腹股沟、外阴、腋窝等部位出现红斑或斑块,伴或不伴有鳞屑时,可及时去皮肤科就诊。
2、如果伴有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则需到风湿科、骨科就医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皮损部位进行检查,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曾使用某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不适症状?何时出现的?
2、这些症状近期有减轻或加重吗?
3、您以前有过相似症状吗?什么原因导致的?
4、您的亲属中有人出现过类似情况吗?
5、您近期做过相关检查吗?结果如何?
6、您有使用过药物进行治疗吗?什么药?效果如何?
7、您目前是否患有其他疾病?什么病?有用药控制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为什么会患病?原因是什么?
2、我的病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做哪些检查?要住院吗?
4、我如何进行治疗?
5、这些治疗有什么风险吗?
6、若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我还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我日常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发现腹股沟、外阴、腋窝等部位出现红斑或斑块、鳞屑、剧烈瘙痒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如果不能根据皮损表现确定诊断,则还会建议其进行血常规、血生化、X线、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镜、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问诊
医生会通过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家族史、病史等情况。
2、其他
医生会通过观察皮损的大小、形态、颜色、分布情况等,确定皮损的特点,评估银屑病累及范围。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会通过观察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指标水平变化,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感染等问题。
2、血生化
医生会通过观察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天门冬氨酰基转移酶、尿素、肌酐等指标水平变化,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肝肾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等情况。
检查-病理检查:
医生会在典型皮损部位取部分皮肤组织制成标本,并进行检查,以便明确诊断。检查可能发现表皮角化不全、颗粒层减少或消失、棘层肥厚、皮突延长以及真皮乳头部血管迂曲扩张等。
检查-其他检查:
1、皮肤镜
皮肤镜主要用于观察血管形态,可能在在低倍镜(×10)下发现皮损内均匀分布的“红点”;在高倍镜(×100~400)下,可见典型的扩张、迂曲的毛细血管,这些血管的平均直径为70~80μm。
2、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实时、高分辨率皮肤成像技术,可在水平层面显示表皮和真皮浅层组织结构,以协助诊断和鉴别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对于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的患者,可通过X线检查确诊银屑病关节炎。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病史,患者的腹股沟、外阴、腋窝等部位出现界限清楚的红斑或斑块、少有或没有鳞屑等症状,并结合体格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皮肤镜、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等方法,即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与间擦疹、浅部真菌病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间擦疹
间擦疹是一种浅表炎症性皮肤病,由于皱褶部温暖潮湿、通风不良、浸渍摩擦引起,好发部位与反向银屑病相似。患者有瘙痒、刺痛、灼烧感,可伴有糜烂、渗出及继发性感染。
2、浅部真菌病
皮损常有隆起的、附有鳞屑的环状边界,而反向银屑病通常没有鳞屑,直接真菌镜检和真菌学培养可以辅助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反向性银屑病由于受累区域皮肤通常较薄,更容易产生局部不良反应,目前以局部治疗为主,必要时可采取物理措施,一般不需要系统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局部治疗
(1)糖皮质激素:目前轻中度反向性银屑病患者,应首选低中效糖皮质激素(比如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醋酸曲安奈德乳膏等)进行短期治疗。但对于治疗抵抗或中重度反向性银屑病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强效糖皮质激素制剂(比如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在短时间内控制症状。
(2)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对于需要长期局部治疗的患者,可选用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等药物治疗,但可能导致敏感部位出现局部灼痛等症状。
(3)维生素D3衍生物:比如卡泊三醇软膏、他卡西醇软膏等药物。
(4)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克立硼罗是一种新型的小分子、非激素、非甾体类抗炎的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可通过增加细胞内环磷酸腺苷的水平,减少炎性因子的产生,从而改善皮损。
2、系统用药
对于中重度或(和)局部治疗抵抗的患者,可以选用环孢素、甲氨蝶呤、阿维A胶囊、托法替尼、依奇珠单抗等药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醋酸曲安奈德乳膏、他克莫司软膏、吡美莫司乳膏、卡泊三醇软膏、他卡西醇软膏、克立硼罗、环孢素、甲氨蝶呤、阿维A胶囊、托法替尼、依奇珠单抗
治疗-手术治疗:
本病一般无需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 、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反向性银屑病的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日常护理等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通过适当的治疗和日常护理,症状可以得到改善,甚至达到临床治愈,但容易反复发作。
预后-危害性:
1、反向性银屑病多发生于皱褶部位,容易继发感染等问题。
2、反向性银屑病可能并发多种疾病,严重威胁机体健康。
预后-治愈性:
部分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达到临床治愈。
预后-根治性:
尚不能根治。
预后-复发性:
容易反复发作。
日常-总述:
反向性银屑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以及遵医嘱用药等。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定时定量用药,不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止用药,以免导致病情加重或反复发作。
2、密切关注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若出现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多毛等不良反应,则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每天使用温和的无皂清洁剂和水清洁皮肤,然后立即擦干,清洗时也不要太用力,以免损伤皮肤。
2、选择棉质、柔软宽松、透气的衣裤,避免刺激皮肤。
3、局部剧烈瘙痒时可使用冷水湿敷或用手掌轻轻拍打,而不要搔抓,以免导致皮肤破损。
4、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5、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等不良情绪。
6、适当锻炼,以增强抵抗力。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查,如发现症状复发或加重,及时就医进行治疗。
饮食调理:
反向性银屑病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多吃一些富含营养物质的食物,尽量避免食用过敏的、刺激的食物,以促进疾病恢复。
饮食建议:
1、确保摄入各种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身体健康。
2、适当多摄取富含抗氧化剂和抗炎成分的食物,比如蓝莓、鱼肉、绿叶蔬菜等。
3、保证充分的水分摄入,以帮助保持皮肤的水分和弹性,减轻症状。
饮食禁忌:
1、避免食用可疑或明确会引发过敏的食物,以免加重皮损。
2、忌烟酒和辛辣刺激性食物。
预防措施:
反向性银屑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暂时没有明确的预防方法。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皮肤受损等,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本病的发生和复发。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合理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强身体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心态,学会放松,避免长期紧张、压力过大等不良精神状态。
3、勤洗澡,保持皱褶部位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4、不要搔抓局部皮肤,避免皮肤受伤。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