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房性心动过速疾病英文名称: atrial tachycardia疾病别名: 房速疾病概述...
养生
疾病名称: 房性心动过速
疾病英文名称: atrial tachycardia
疾病别名: 房速
疾病概述:
房性心动过速(atrial tachycardia)简称房速,指起源于心房且无需房室结参与维持的心动过速。该病可呈短暂、阵发性或持续性发作,出现心悸、胸痛、气促、乏力、晕厥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心室率的快慢及血流动力学情况,酌情采取药物治疗等措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心血管内科
发病部位: 胸部、心脏
常见症状: 心悸、胸痛、气促、乏力、晕厥
主要病因: 器质性心脏病、洋地黄中毒、大量饮酒、代谢障碍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
重要提醒: 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应及时就医治疗,以免反复发作,甚至导致心力衰竭。
临床分类:
1、根据起源点不同,房性心动过速可分为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和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2、根据电生理机制不同,房性心动过速可分为异位自律性房速、折返性房速、触发激动性房速。
3、根据发作持续时间不同,房性心动过速可分为阵发性房速和持续性房速。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房性心动过速是房性心律失常的一种常见类型,占全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7%~10%。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儿童。
病因-总述:
房性心动过速的病因较多,比如器质性心脏病、慢性肺部疾病、洋地黄中毒、大量饮酒、代谢障碍、心外科手术或导管消融术后导致手术瘢痕等。
症状-总述:
房性心动过速可呈短暂、阵发性或持续性发作。其中,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常无明显症状,有时可有心悸;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常表现为心悸、胸痛、气促、乏力、晕厥等。
症状-并发症:
如果房性心动过速反复发作,则可能因心动过速性心肌病,而导致心力衰竭。
就医-门诊指征:
1、反复出现心悸、胸痛。
2、伴气促、乏力。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心血管内科诊治范畴,患者可去心血管内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医生可能会对胸部进行体格检查,着宽松易于解开暴露胸部的衣物,方便检查。
3、回忆记录相关症状发生的频率、持续时间、发作场景 、缓解方式。
4、近期有服用药物可以记录药名及用法用量,方便与医生沟通。
5、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6、可由家属陪同就诊,并准备好想要咨询的问题。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都有哪些症状?什么时候开始的?
2、每次发作会持续多长时间?
3、您的症状什么情况会缓解?什么时候会加重?
4、之前做过心电图吗?
5、您之前是否进行过治疗?效果怎么样?
6、您是否有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7、您平时生活压力大吗?饮食规律吗?情绪喜欢激动吗?
8、您平时喝酒、抽烟吗?
9、您有心脏疾病家族史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我的情况严重吗?会有生命危险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吗?会有损伤吗?
4、我需要吃哪些药?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5、大概需要治疗多长时间?可以治愈吗?
6、我平时应该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以后复查?需要复查哪些项目?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心悸、胸痛、气促、乏力、晕厥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之后可能会建议其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主要会对患者进行心脏听诊检查,根据心脏的频率、节律等初步判断心脏病变情况。当房室传导比例发生变动时,听诊心律不恒定,第一心音强度变化。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医生可通过观察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数目,判断患者有无感染、贫血等情况。
2、血生化
医生可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电解质情况。
检查-其他检查:
1、心电图
(1)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率通常为150~200次/分;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房率加快时可出现二度Ⅰ型或Ⅱ型房室阻滞;P波之间的等电线仍存在;刺激迷走神经不能终止心动过速,仅加重房室阻滞;发作开始时心率逐渐加速。
(2)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通常有3种或以上形态各异的P波,PR间期各不相同;心房率100~130次/分;大多数P波能下传心室,但部分P波因过早发生而受阻,心室率不规则。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
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提高对心律失常及短暂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
3、心脏电生理
心脏电生理检查是一种评价心脏电功能的精确有创方法,用于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不能明确诊断的患者,既能明确诊断,还可以指导治疗。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心悸、胸痛、气促、乏力、晕厥等症状,并结合心脏听诊、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脏电生理等检查,可明确诊断。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与室性心动过速、自律性交界性心动过速等疾病相鉴别。
诊断-鉴别诊断:
1、室性心动过速
当伴有差异性传导的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可似室性心动过速,如能找出每个QRS波前的异位P′波,则不难鉴别。
2、自律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多为持续发作,心电图呈房室分离。
治疗-治疗原则:
房性心动过速的治疗应根据心室率的快慢及血流动力学情况而确定,比如心室率不太快且无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者,不必紧急处理;而心室率达140次/分以上,由洋地黄中毒所致或临床上有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休克征象者,应进行紧急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发作频繁者,可选择不良反应相对较小的抗心律失常药,比如β受体阻断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常用药物包括美托洛尔等。
2、症状较重且上述药物疗效欠佳者,可酌情选用Ⅰ类和Ⅲ类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比如奎尼丁、比索洛尔等。
3、持续性房性心动过速者,常用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腺苷或腺苷三磷酸快速静脉注射。
4、少数患者需静脉注射胺碘酮以转复窦性心律。
治疗-相关药品:
美托洛尔、奎尼丁、比索洛尔、维拉帕米、普罗帕酮、腺苷、腺苷三磷酸、胺碘酮
治疗-手术治疗:
临床症状明显、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持续性和无休止性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可酌情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术。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个体差异,具体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房性心动过速的预后与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心功能状态以及治疗是否及时规范等因素有关。大多患者预后较好,经过正规治疗后可治愈;而伴有心脏扩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容易发展为心力衰竭。
预后-危害性:
若诊治不当,随病情进展,可出现心力衰竭等多种并发症,影响心脏功能,降低生活质量。
预后-治愈性:
本病经及时有效治疗,可能治愈。
日常-总述:
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运动、避免情绪过于激动等,以促进机体康复。
日常-用药护理:
严格遵医嘱用药。
日常-生活管理:
1、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不宜剧烈运动。
3、保持大便通畅,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4、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避免精神紧张、焦虑。
5、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以防呼吸道感染。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以便评估治疗效果。由于抗心律失常药可影响电解质及脏器功能,所以需要复查心电图、电解质、肝功能等项目。
饮食调理:
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应保证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注意营养丰富均衡,搭配合理,以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饮食建议:
1、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蔬菜和水果,比如芹菜、菠菜、香蕉、苹果等。
2、夏季出汗多时,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浓茶、咖啡和烟酒等。
2、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比如动物内脏、动物油、蛋黄、螃蟹、鱼子等。
3、慎食易胀气的食物,比如萝卜、南瓜、红薯、豆浆等,以免胃肠胀气,影响心脏活动。
4、忌暴饮暴食,避免过饥过饱。
5、出现严重心力衰竭或严重水肿时应限制食盐量和饮水量。
预防措施:
房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以下措施有助于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积极治疗原发病,比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疾病等。
2、遵医嘱用药,避免洋地黄中毒。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忌烟酒、避免熬夜、避免紧张焦虑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