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肺结节病疾病概述: 肺结节病是指结节病侵犯肺部引起的一种病因未明的肉芽性疾病。临床以咳嗽...
养生
疾病名称: 肺结节病
疾病概述:
肺结节病是指结节病侵犯肺部引起的一种病因未明的肉芽性疾病。临床以咳嗽、咯痰、发热、胸闷、发绀为特征,同时伴有结节性红斑等皮肤受损的症状,晚期可合并肺气肿、支气管扩张、肺源性心脏病等。患者应积极治疗,以免危及生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可能会遗传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咳嗽、咯痰、发热、胸闷、发绀
主要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液化验、胸部X线、CT、18F-氟脱氨葡萄糖(18F-FDG)PET/CT、气管镜、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肺功能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肺结节病患者应积极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威胁生命安全。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肺结节病约占结节病的80%~90%左右,国内较为少见,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多见于20~40岁,女性略多于男性。
病因-总述: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器官,其中以肺和胸内淋巴结受累受累最为常见。当结节病累计至肺部时,称为肺结节病。其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细菌、病毒、支原体、真菌等感染因素有关,还可能与环境、职业、遗传等因素有关。目前多认为本病是某些外源性物质刺激和人体免疫系统功能障碍共同作用的结果。
症状-总述:
肺结节病多起病缓慢,早期常无明显症状,有时可出现咳嗽、咳少量痰液,偶见少量咯血,并伴有乏力、发热、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等全身表现。随病情进展,病变广泛时可出现胸闷、气急甚至发绀。
症状-并发症:
肺结节病患者可能合并肾脏、肝脏的损害或心脏异常,出现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心力衰竭等症状。
症状-伴随症状:
1、同时伴有结节病累及皮肤时,可出现结节性红斑,多见于面颈部、肩部或四肢。也有冻疮样狼疮、斑疹、丘疹等。有时发现皮下结节。侵犯头皮可引起脱发。
2、同时伴有结节病累及眼部时,可有虹膜睫状体炎、急性色素层炎、角膜-结膜炎等。可出现眼痛、视力模糊、睫状体充血等表现。
就医-门诊指征:
1、咳嗽、咯痰、发热。
2、胸闷、发绀。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以就诊于呼吸内科。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6、您有在用什么药物吗?
7、您吸烟吗?吸多久了?平均每天吸多少?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8、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咳嗽、咯痰、发热、胸闷、发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会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患者做血液化验、胸部X线、CT、18F-氟脱氨葡萄糖(18F-FDG)PET/CT、气管镜、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检查、肺功能检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等,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的全身,尤其是肺部、眼睛、皮肤等部位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做出初步诊断。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液化验
无特征性血清标志物,但常可发现高钙血症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浓度增高。
2、肺功能检查
可了解肺部功能情况,有助于判断预后和制定治疗方法。
检查-病理检查:
支气管内超声引导下经支气管肺活检可确诊肺结节病。
检查-其他检查: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可对肺结节病造成的支气管损害和支气管内膜结核进行鉴别。而BALF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肺组织病理学、细菌病原学等依据,同时还可通过对肺间质性疾病患者的细胞分类,进行肺间质疾病的分期及分型。
检查-影像学检查:
1、胸部X线、高分辨CT
最常见双边性、对称性肺门淋巴结肿大和右侧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单独或合并纵隔淋巴结肿大。可辅助诊断本病。胸部X射线检查可对肺结节病进行分期。胸部CT检查不仅可以显示病变的特点,还有助于评估肺部疾病的严重程度,帮助区别肺部疾病为可逆或不可逆,并提供重要的预后信息。
2、18F-氟脱氨葡萄糖(18F-FDG)PET/CT
对于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具有相当的准确性和临床参考价值,有助于鉴别诊断。
诊断-诊断原则:
一般根据患者有咳嗽、咯痰、发热、胸闷、发绀等症状,并结合血液化验、胸部X线、CT、气管镜、气管肺泡灌洗液检查、肺功能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肺结节病患者如果没有症状,则不需要治疗。而对于症状明显及伴有胸外结节病的患者,比如眼部结节病、神经系统有结节病侵犯、皮肤、心肌受累等,可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激素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是治疗首选药物,常用泼尼松。
2、激素耐药或不耐受激素者可选用氯喹、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等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泼尼松、氯喹、甲氨蝶呤、硫唑嘌呤
治疗-手术治疗:
病情严重的患者可酌情进行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一般为1周左右,但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部分肺结节病具有自限性,可能自愈,而且经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实现治愈,预后较好。但当肺结节病导致肺广泛纤维化或急性感染等情况时,预后较差。
预后-危害性:
肺结节病可能合并肝、肾、心脏损害,严重时威胁生命安全。
预后-自愈性:
部分肺结节病具有自限性,可能自愈。
预后-治愈性:
经积极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实现治愈。
预后-复发性:
本病在药物减量或停药后可能复发。
日常-总述:
肺结节病患者多有呼吸系统症状,日常生活方式的调整和环境的管理有利于患者保持良好的状态,稳定病情,促进康复有重要作用。
日常-心理护理:
1、心理特点
肺结节病患者可能由于对疾病的恐惧,易出现焦虑的情绪,同时会担心治疗效果和预后。
2、护理要点
(1)患者可多参加社会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必要时可以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从专业的角度出发,帮助患者卸下心里的负担,有信心面对疾病。
(2)家属在患者治疗期间尽可能的多给与患者关爱与理解,帮助疏导不良情绪。
日常-用药护理:
发现肺结节病后,不要自行盲目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用药期间需注意是否发生恶心、呕吐、过敏等不良反应,必要时就医进行处理。
日常-生活管理:
1、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散步、练太极拳等。
2、劳逸结合,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3、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清新,多通风换气。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按时复诊。
饮食调理:
肺结节病患者宜建立健康的饮食习惯,日常饮食应该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对于患者病情稳定及恢复有重要意义。
饮食建议:
1、宜采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2、宜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如西瓜、柑橘、梨等。
3、可以适当的进食高蛋白的食物,比如鸡蛋、牛奶、鸡肉、鱼、虾等。
饮食禁忌:
1、忌食肥腻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2、忌食海鲜河鲜类食物,如螃蟹、虾、带鱼、黄鱼等。
3、忌烟、酒、咖啡、冷饮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能会降低本病的发病风险:
1、戒烟,且避免生活中二手烟的刺激。
2、积极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3、雾霾天气外出应戴好防护口罩。
4、选择安全的装修材料,避免装修污染。
5、尽量避免工作中与粉尘等物质的接触,做好防护。
6、定期体检,及早发现肺部疾病,积极治疗。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