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肺劳疾病英文名称: lung consumption疾病概述: 肺劳(lung cons...
养生
疾病名称: 肺劳
疾病英文名称: lung consumption
疾病概述:
肺劳(lung consumption),是指肺气肺阴损伤,出现以咳嗽、气喘、咯血胸满、背痛、面容无华、皮毛枯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本病的发生与素体肺虚、久病体虚、痨虫伤肺等有关。本病的预后与体质强弱、致病原因、是否及时调治有关。如果患者的体质素盛,虚损不严重,及时正确调治,症状可逐渐好转。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呼吸内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肺脏
常见症状: 咳嗽、气喘、咯血胸满、背痛、面容无华、皮毛枯槁
主要病因: 素体肺虚、久病体虚、痨虫伤肺
检查项目: 血常规、结核菌检查、结核菌素试验、X线检查、CT、心电图
重要提醒: 如果出现咳嗽,气喘,咯血,胸满,面容无华、皮毛枯槁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积极配合治疗,注意情志饮食调理,避免病情加重,出现多脏虚损。
临床分类:
1、肺气虚证
主要表现为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无力,痰液清稀,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面白;舌质淡,脉弱。
2、肺阴虚证
主要表现为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舌红少津,脉细数。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与素体肺虚、久病体虚、痨虫伤肺等有关。基本病机为肺气肺阴损伤,不能主气,病位在肺。
病因-基本病因:
1、素体肺虚
先天不足,体质薄弱,如父母体虚、胎气不足,或后天喂养失当,水谷精气不充,致使形气不充、脏腑不荣、肺气肺阴不足,发为本病。
2、久病体虚
大病邪气过盛,脏气损伤,耗伤气血阴阳,正气暂时难以恢复,加之病后失于调养,易发展成本病。
3、痨虫伤肺
痨虫经口鼻侵袭肺脏,也可因他脏痨病经血脉流注于肺。痨虫损蚀肺叶,肺阴耗伤,发为本病。
症状-总述:
本病以咳嗽、气喘、咯血胸满、背痛、面容无华、皮毛枯槁为主要表现。肺劳可由一虚渐至两虚,由一脏而累及他脏,使病情趋于复杂和严重。
症状-典型症状:
1、肺不主气表现为咳嗽,气喘,咯血胸满等症状。
2、阴虚多表现阴虚生内热症状,如五心烦热,颧红,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脉细数等。
3、气虚表现气短乏力,自汗,食少,便溏,舌淡,脉弱等症。
症状-并发症:
本证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资料研究。
就医-门诊指征:
1、如果出现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无力,痰液清稀,时寒时热,平素易于感冒等症状。
2、或者出现为干咳,咽燥,甚或失音,咯血,潮热,盗汗,面色潮红等症状。
以上均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中医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患者一般需要做相关的体格检查等,建议穿相对宽松的衣物。
3、一些检查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咳嗽,气喘,咯血,胸满,面容无华、皮毛枯槁等症状?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没有其他不适,如易于感冒、潮热、感冒等?
4、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5、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6、平时饮食状况如何,有偏食厌食、的习惯吗?抽烟喝酒吗?
7、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8、平时休息如何,会经常熬夜吗?
9、之前有肺部疾病吗,如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咳嗽,气喘,咯血,胸满,面容无华、皮毛枯槁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多久能缓解这些症状?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可能会根据具体疾病做西医血常规、结核菌检查、结核菌素试验、X线检查、CT、心电图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的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肢体外形、动态、口唇的颜色、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寒热、问疼痛、问饮食、问二便、问睡眠,问既往病史、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胸部等情况,还会进行切脉来诊察疾病。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了解血液情况,明确病因,如确定有无贫血及贫血程度等。
2、结核菌检查
痰涂片镜检到结核分枝杆菌有极重要意义。检查具有快速、简便、可靠等优点,但敏感性低。结核杆菌培养常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
3、结核菌素试验
结核菌素是结核杆菌的特异代谢产物,结核菌素试验是结核病综合诊断中常用手段之一,有助于判断有无结核杆菌感染。阳性反应不代表现在患有结核病。
检查-其他检查:
心电图
可以初步明确患者心脏情况,了解有无心脏疾患,以便临床治疗。
检查-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CT
有助于发现病灶,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形态、密度与周围组织关系,以及判断病变性质、演变情况、治疗效果等。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咳嗽、气喘、咯血胸满、背痛、面容无华、皮毛枯槁等临床症状,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其他病证中的虚证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多有先天不足,或久病体虚病史。
2、临床症状
起病较缓,病程较长,以脏腑功能减退,气血阴阳亏损导致的虚弱的症候为主要特征。
3、辅助检查
血常规、结核菌检查、结核菌素试验、X线检查、CT、心电图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肺痨与肺劳
两者具有消瘦、疲乏、食欲不振等虚证特征,肺痨可发展为虚损,肺痨主要病变在肺,具有传染性,以阴虚火旺为病理特点,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消瘦为主要临床症状。肺劳则由多种原因所导致,病程较长,病势缠绵,以气、血、阴、阳亏虚为病理特点。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当以补益为主要原则。根据病理属性不同分别采取补气、滋阴等方法。肺气虚证治以补肺益气,肺阴虚证治以滋阴润肺。
治疗-药物治疗:
1、肺气虚证
(1)方药:补肺汤加减。
(2)常用中药:人参、黄芪、熟地黄、五味子、紫菀、桑白皮。
2、肺阴虚证
(1)方药:沙参麦冬汤加减。
(2)常用中药:沙参、麦冬、玉竹、天花粉、桑叶、生扁豆、甘草。
治疗-相关药品:
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参附注射液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要手术治疗。
治疗-其他治疗:
1、针灸治疗
神疲乏力者,可穴位按摩气海、关元、肺俞、肾俞等穴,也可艾灸气海、关元、神阙等。
2、耳穴疗法
夜寐不安者,可取神门、交感、心等耳穴,用王不留行籽行耳穴贴压,以宁心安神,促进睡眠。
治疗-治疗周期:
肺劳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肺劳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的预后与患者的体质强弱、致病原因、是否及时调治有关。如果患者的体质素盛,虚损不严重,及时正确调治,症状可逐渐好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如果未及时治疗,或者患者的体质素薄,元气衰败,脾肾功能不能恢复,可危及生命。
预后-治愈性:
如果虚损不严重,及时正确调治,症状可逐渐好转。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肺劳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生活起居调摄不当,可能引起本病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进行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应避免感受外邪、注意情志调摄、加强皮肤口腔护理等良好的护理干预,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因病程较长,患者会思虑过重,心情郁闷,应避免恼怒、抑郁、思虑等情志刺激。
2、适当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3、可听听音乐,以调畅情志,气机顺达,气血调和。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用药后效果和不良反应。
2、中西药物一般应间隔1小时服用,补益之剂宜空腹服用。
3、但一旦发生感冒、咳嗽等外感时,则应停服补益药物。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安静、整洁、舒适,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在清静环境中接受治疗,静心养病。
2、平时开门窗时,须注意气候、季节、风向等变化。开窗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直接当风,复感外邪。
3、生活能够自理者,可取自由体位。病重者应卧床休息,并定时翻身。
4、久病体虚、不能起床的患者,应保持床单清洁、预防褥疮发生。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体温、心率、心律、饮食、睡眠、大便、小便的变化情况。
2、注意观察面色、舌苔、脉象的变化。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需要进行血常规、结核菌检查、结核菌素试验、X线检查、CT、心电图等检查,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注意食物的补益作用,选食富含营养、易于消化的食品,以保证气血的化生。阴虚者,宜食淡薄滋润类食物,忌食辛热食物。
饮食建议:
1、肺气虚证患者可常食鸡汁、猪肺等,以及红枣糯米粥,以补益肺气。
2、阴虚证患者可选食百合、沙参、玉竹、甲鱼、黑木耳、银耳、淡菜等滋阴食物。
3、肺阴虚伴咯血者,可以梨膏1匙冲服,或饮用藕汁等,以清热止血。
饮食禁忌:
1、忌食生冷,如冰糕、冻奶茶、冰咖啡等。
2、忌食苦寒的蔬菜,如苦瓜、苦菜、莴笋等。
3、忌食煎炸食物,如油条,炸鸡,炸薯片等。
4、忌食油腻性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5、避免饮酒过度,或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饮料。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素体肺虚、久病体虚、痨虫伤肺等有关。因此,注意增强体质,戒除烟酒,积极治疗肺部疾病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发生。
1、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风寒,适寒温,减少伤风感冒。
2、根据体质状况,可适当进行散步、气功锻炼及打太极拳等活动,注意节制房事。
3、保持情绪稳定,舒畅乐观。
4、饮食宜富营养,易消化,不伤脾胃为原则。对辛辣,油腻,生冷食物,应少食甚至禁食。
5、吸烟嗜酒有损正气,应该戒除。
6、积极治疗肺结核等肺部疾病,注意病后调养,定期复查。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