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粪便嵌塞疾病英文名称: fecal impaction疾病概述: 粪便嵌塞(fecal ...
养生
疾病名称: 粪便嵌塞
疾病英文名称: fecal impaction
疾病概述:
粪便嵌塞(fecal impaction)是便秘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大量坚实的粪块聚积在直肠内,依靠患者的能力无法自行排出,即使使用开塞露和应急灌肠也难以见效,只有求助于他人用手指挖出才能解除痛苦的一种肛门直肠生理紊乱状态。大多数粪便嵌塞属于并发症,而不是原发性疾病。其病因包括长期卧床、直肠无力、药物因素、心理因素、直肠内异物、直肠肛门疾病、不良排便习惯、截瘫等。患者主要表现为粪便堵塞肠道、腹痛、腹胀等症状,有时还可伴有腹泻。若不及时治疗,粪便嵌塞可能会发展成肠梗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消化内科、肛肠外科、普通外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排便困难、肛管内不适、下腹痛、直肠胀满、里急后重
主要病因: 包括长期卧床、直肠无力、药物因素、心理因素、直肠内异物、直肠肛门疾病、不良排便习惯、截瘫等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血常规、便常规、粪便隐血试验(OBT)、X线、排粪造影检查、钡灌肠造影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
重要提醒: 若治疗不及时,粪便嵌塞可能会发展成肠梗阻,因此应及时就医治疗。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会传染。
流行病学-发病率:
粪便嵌塞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具体发病率尚无大样本数据统计。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粪便嵌塞在老年人和长期卧床或行动受限的患者中较为常见。
病因-总述:
引起粪便嵌塞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长期卧床、直肠无力、药物因素、心理因素、直肠内异物、直肠肛门疾病、不良排便习惯、截瘫等。
病因-基本病因:
1、长期卧床
一般情况下,慢性病患者,虚弱的老人和腹部、盆腔及肛门手术后的患者,常因卧床不起而导致粪便嵌塞。长期卧床可使肠道蠕动功能减退、肛门内外括约肌虚弱无力,从而导致粪便嵌塞。
2、直肠无力
由于直肠对粪便的容量性刺激不起反应,肛门括约肌明显松弛,可导致粪便嵌塞。
3、药物因素
长期使用泻药和灌肠,可导致结肠自主蠕动功能减退,一旦停药,常会引起便秘,最终形成粪便嵌塞。
4、心理因素
精神病患者、抑郁患者、对排便意识长期淡漠的患者,均有可能造成人为的排便忽略,有些精神病患者甚至可忘记排便数周之久,个别患者还有故意性心理压制因子,强忍排便,最终导致粪便嵌塞。
5、直肠内异物
瓜子壳、鱼骨等硬性固体物质进入直肠内与粪便相混合,容易造成粪便嵌塞。
6、直肠肛门疾病
如果患有肛裂、炎性外痔、血栓性外痔等,可因惧怕排便时肛门疼痛而人为地抑制便意感,进而导致粪便嵌塞。此外,直肠脱垂、直肠前突、先天性巨结肠等病变,也可引起粪便嵌塞。
7、不良排便习惯
如果长期不排便,也容易造成粪便嵌塞。
8、截瘫
截瘫可导致膀胱直肠功能障碍,不仅可有粪便嵌塞、粪便失禁,还可有尿潴留、尿失禁等症状。
症状-总述:
粪便嵌塞最常见的症状是排便困难、肛管内不适、下腹痛、直肠胀满和里急后重。无论患者如何用力均无法排出粪便,即使使用开塞露或灌肠也如此。厌食和恶心较为少见。大多数患者还可有全身性不适、烦躁、焦虑等心理紊乱。部分患者可能有少量液状粪便的溢出性失禁,往往被误认为是腹泻。根据不同病因和粪便嵌塞临床特点,可分为两型,不同类型的症状可有所不同。
症状-典型症状:
1、Ⅰ型
主要由直肠无力等直肠病变引起,粪便在肠道长时间滞留于结、直肠而变得干燥坚硬,粪便嵌塞位置常较高,进展较慢,腹痛和肛门症状较轻,多伴反常性腹泻。年老体衰、长期卧床患者多见。
2、Ⅱ型
主要由直肠肛门疾病引起,比如直肠手术、肠道异物、痔疮、直肠前突等。粪块大量嵌塞于直肠,导致直肠持续扩张,继而出现张力性大便失禁,直肠黏膜出现破损感染,患者腹胀、腹痛、肛门胀痛明显,虽频感便意但大便无法排出,非常痛苦,而且容易并发尿潴留。
症状-并发症:
粪便嵌塞可能会加重便秘症状,还会引起肠梗阻、肠道感染等疾病。
就医-门诊指征:
1、排便困难、肛管内不适。
2、下腹痛、直肠胀满、里急后重。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均须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可到消化内科、肛肠外科或普通外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可能会进行肠镜等内镜检查,注意检查前禁食6~8小时。
4、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5、近期若应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6、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7、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以前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症状?
6、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7、您有在用什么药物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3、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住院吗?多久能好?
4、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5、如果用药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6、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7、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8、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9、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患者出现排便困难、肛管内不适、下腹痛、直肠胀满、里急后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通常会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会根据情况建议患者进行血常规、便常规、粪便隐血试验(OBT)、X线、排粪造影检查、钡灌肠造影检查、乙状结肠镜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等,进一步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触诊、听诊
医生会通过视诊、触诊、听诊来检查患者的腹部。粪便嵌塞患者可有腹部胀满,肠鸣音消失,有明显压痛或可触及硬质粪团块。
2、直肠指诊
直肠指诊是诊断直肠肛门疾病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之一,往往可通过直肠指诊在肠腔内触及到大量坚硬粪块,充盈整个肠腔,也可以了解到直肠内有无其他病变,如直肠癌、直肠息肉、肛乳头肥大等。
检查-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通过血常规可查看患者体内是否有感染,有利于明确病因。
2、便常规
通过便常规可以了解消化道有无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及早发现胃肠炎、肝病,还可作为消化道肿瘤的诊断筛查。
3、粪便隐血试验
粪便隐血试验对检查消化道出血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检查-其他检查:
乙状结肠镜检查或纤维结肠镜检查能够发现结直肠的病变,帮助排查粪便嵌塞的病因。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
腹部X线平片可见肠腔扩张,充盈粪块在肠腔内的显影不一定十分清晰,故仅作参考之用。
2、排粪造影检查
能较好地显示出直肠肛管出口梗阻病变,尤其对功能性便秘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了解病变的程度、范围和治疗效果。
3、钡灌肠造影检查
对不能耐受内窥镜检查的患者,可考虑此项检查,能帮助明确患者是否有肠道病变。大多数粪便嵌塞患者在钡灌肠造影中可无阳性结果。
诊断-诊断原则:
粪便嵌塞的诊断并不困难。根据患者的便秘病史和临床症状,结合体格检查及各种辅助检查的结果,通常可以确诊。
诊断-诊断依据:
1、腹胀、腹痛、肛门胀痛、大便数日未解,既往有便秘病史。
2、左下腹饱满,触诊可扪及条索样粪块,伴有肛门水肿,直肠指诊可探及硬粪块。
3、腹部X片提示下腹部粪块影,可有肠管扩张、气液平面等肠梗阻表现,大便通畅后消失。
治疗-治疗原则:
粪便嵌塞在梗阻解除前不要轻易给予泻药,可先进行灌肠治疗,若效果不明显可进行人工掏粪,继而用泻药巩固,必要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一般治疗:
1、粪便嵌塞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灌肠,将肥皂水或生理盐水注入直肠以软化粪便,进而患者可以自行将大便排出体外。
2、若灌肠治疗效果不明显,可采取人工掏粪,具体方法是:患者采用左侧卧位曲膝,先用石蜡油润滑右手食指及患者肛门,缓慢伸入,轻柔地沿直肠壁推进,了解肛门及粪便嵌塞情况,若大便较松软,即可用手指挖出,也可尝试注入开塞露通便。
3、部分患者大便干结、嵌塞较紧,直肠直径扩张可达10cm,此时也不宜灌肠,可采用金属汤勺、组织钳、卵圆钳等器械取粪,也可采用截石位,左手在左下腹挤压,女性可用手指压迫阴道后壁辅助。
治疗-药物治疗:
1、容积性泻剂
主要包括可溶性纤维素(果胶、车前草、燕麦麸等)和不可溶性纤维(植物纤维、木质素等)。容积性泻剂起效慢而副作用小、安全,故对妊娠便秘或轻症便秘有较好疗效,但不适于作为暂时性便秘的迅速通便治疗。
2、润滑性泻剂
能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粪便易于排出,使用方便,如开塞露、矿物油或液状石蜡。
3、盐类泻剂
如硫酸镁、镁乳,这类药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所以需严格遵医嘱用药。
4、渗透性泻剂
常用的药物有乳果糖、山梨醇等。适用于粪块嵌塞或作为慢性便秘者的临时治疗措施,是对容积性轻泻剂疗效差的便秘患者的较好选择。
5、刺激性泻剂
包括含蒽醌类的植物性泻药(大黄、弗朗鼠李皮、番泻叶、芦荟)、酚酞、蓖麻油、双酯酚汀等。刺激性泻剂应在容积性泻剂和盐类泻剂无效时才使用,有的较为强烈,不适于长期使用。蒽醌类泻剂长期应用可造成结肠黑便病或泻药结肠,引起平滑肌的萎缩和损伤肠肌间神经丛,反而加重便秘,停药后可逆。
6、促动力剂
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有促胃肠动力作用,普芦卡必利可选择性作用于结肠,可根据情况选用。
治疗-相关药品:
开塞露、硫酸镁、镁乳、乳果糖、山梨醇、双酯酚汀、莫沙必利、伊托必利、普芦卡必利
治疗-手术治疗:
如果粪便嵌塞的位置比较高,保守治疗难以治愈,或者由于粪便嵌塞导致肠梗阻、肠穿孔等,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个体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大多数情况下,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粪便嵌塞通常可以完全恢复。但是,一些复杂或严重的粪便嵌塞可能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和管理。
预后-危害性:
粪便嵌塞可导致排便困难和腹痛、腹胀,还会引起肠梗阻、肠道感染等疾病。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后可以治愈。
日常-总述:
粪便嵌塞的患者应严格遵医嘱用药,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培养定时排便的习惯,并遵医嘱定期复查。
日常-用药护理:
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若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应该及时停药并告知医生。
日常-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排便时注意力集中。老年患者切忌用力排便,否则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2、适当运动,尤其是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可每天进行腹部按摩和提肛运动。
3、保持肛门清洁、干燥,尤其是卧床患者,待患者排便后,家属可协助患者用温水清洗肛门。
日常-病情监测:
遵医嘱按时复诊,复诊时携带相关的资料及病历。如有不适,随时就诊。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增加水分摄入
可使粪便软化从而易于排出,建议患者每日饮水1500~2000ml,特别是早晨起床后喝1杯水,效果更好。
2、增加纤维素摄入
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饮食中的纤维素含量,促进肠蠕动,使粪便易于排出,可选用芹菜、韭菜、萝卜、苹果、香蕉、柿子、梨等。
饮食禁忌:
1、患者应避免饮酒或摄入含有大量咖啡因的饮料,以免加重原有的大便干燥。
2、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洋葱、大蒜、姜等。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粪便嵌塞:
1、摄入足够的纤维素是预防粪便嵌塞的重要措施。膳食中增加、水果、蔬菜、全谷类、豆类和坚果等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2、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对于肠道健康和预防粪便嵌塞至关重要,有助于保持粪便柔软和顺畅通过肠道。
3、进行适度的身体活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粪便顺畅通过,可每天进行散步、慢跑、游泳或其他有氧运动。
4、保持规律的排便习惯,尽量在每天相同的时间段进行排便,尽量避免憋便。
5、避免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某些镇痛药、抗抑郁药和铁剂等。
6、保持心理健康,学习放松技巧、冥想和运动,有助于预防粪便嵌塞。
7、积极治疗可能引起粪便嵌塞的疾病,如肛裂、痔疮、直肠脱垂、先天性巨结肠等。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