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附睾头囊肿疾病英文名称: cyst of caput epididymis疾病别名: 附...
养生
疾病名称: 附睾头囊肿
疾病英文名称: cyst of caput epididymis
疾病别名: 附睾头部囊肿
疾病概述:
附睾头囊肿(cyst of caput epididymis),是附睾囊肿中最为多见的临床类型。本病主要由于胚胎时期的肾小管退化过程中的残余组织所致。多数患者无明显不适,常在体检或自行查体时偶然发现;部分患者可存在阴囊内坠胀感、阴囊内疼痛。附睾头囊肿的治疗包括硬化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本病为良性病变,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预后良好。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泌尿外科、男科
发病部位: 附睾
常见症状: 阴囊内坠胀感、阴囊内肿物、阴囊内疼痛
主要病因: 主要由于先天因素或后天输精管梗阻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
重要提醒: 本病为附睾的良性病变,进展较为缓慢,不会发生癌变,存在明显不适者可前往医院治疗。
临床分类:
附睾头囊肿根据病因主要分为胚胎残留组织上皮性囊肿及单纯性囊肿。
流行病学-传染性:
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正常男性中约5%患有附睾头囊肿,而曾暴露于己烯雌酚的男性中,附睾囊肿发生率可高达21%左右。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母亲妊娠期用过己烯雌酚的男性儿童。
病因-总述:
附睾头囊肿主要由于胚胎时期副中肾管(苗勒氏管)退化过程中的残余组织所并发;小部分则是由输精管道部分发生梗阻,输出小管扩张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内含精子,也称为精液囊肿。
症状-总述:
附睾头囊肿病情发展缓慢,患者大多无明显不适,常因体检或自我查体时发现阴囊肿大而就诊;部分患者可存在阴囊坠胀感、阴囊局部疼痛。
症状-并发症:
附睾头囊肿可并发睾丸囊肿、附睾网扩张、附睾浆液性囊腺瘤、附睾头扭转等。
就医-门诊指征:
1、自行查体发现阴囊肿大。
2、伴阴囊坠胀感、局部疼痛。
3、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应前往泌尿外科或男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就诊时可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穿着便于检查的衣物、鞋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及家属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
3、您是如何发现的?
4、您之前都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5、您有在服用什么药物吗?
6、近期是否受到过外伤?
7、请问您是否还有生育要求?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2、接下来需要做哪些检查?
3、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4、需要如何治疗呢?是吃药吗还是做手术?
5、治疗的风险大吗?
6、这种病会复发吗?
7、这个病会遗传吗?
8、会影响生育吗?
9、平时需要注意什么?
10、需要复查吗?多久复查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阴囊内坠胀感、阴囊内肿物、阴囊内疼痛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医生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以及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等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医生通过视诊和触诊,可以对附睾头部的肿物性质、大小进行初步判断,还能够与其他阴囊包块加以区分。
2、医生通过听诊和叩诊,可以评估患者有无啰音、心脏杂音、肾区叩痛等心肺腹受累。
3、医生通过阴囊透光试验,可以初步判断阴囊内肿物的性质,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检查-影像学检查:
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该项检查对于阴囊组织有良好的分辨力,可以清晰显示附睾头囊肿的大小、内部回声及血流情况,具有实时、动态、准确、无创、可重复等优点,是本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根据患者出现阴囊内坠胀感、阴囊内肿物、阴囊内疼痛等症状,结合体格检查,以及彩色高频多普勒超声等检查即可明确诊断。此外,在诊断过程中,还应注意排查患者是否存在睾丸囊肿、附睾结核等疾病。
诊断-鉴别诊断:
1、睾丸囊肿
附睾头囊肿主要需要与睾丸囊肿进行鉴别,临床上对于囊肿的诊断并不困难,关键在于两者的定位,医生一般借助高频超声能够较为准确的辨认无回声区与睾丸鞘膜脏层及附睾的关系,以资鉴别。
2、附睾结核
附睾结核多位于附睾尾部,表现为无痛性硬结,边缘不规则,一旦继发感染则迅速增大、红肿热痛,伴明显触痛,晚期结核可波及整个附睾及睾丸,附睾超声显示边缘不规则的低回声或回声不均匀的肿物,钙化时则有强回声,累及睾丸时可见睾丸破坏性改变,一般不难区分。
治疗-治疗原则:
经过长期随访结果表明,对于多数无明显不适者一般不需要进行积极干预,定期随访观察即可;而对于部分患者出现囊肿进行性增大或明显疼痛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硬化治疗、放射治疗或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硬化治疗:随着治疗微创化的趋势,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液+硬化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穿刺后抽出囊液并注入硬化剂,破坏囊肿黏膜表层,使囊肿的分泌细胞失去活性功能,可致囊壁萎缩粘连而达到临床治愈。常用的硬化剂有高渗葡萄糖、无水酒精、甲基泼尼松龙等。
治疗-相关药品:
高渗葡萄糖、无水酒精、甲基泼尼松龙
治疗-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手术治疗是附睾头囊肿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虽然手术效果确切,可有效避免囊肿过度发展,但可能出现感染、阴囊血肿、睾丸损伤等术后并发症。
治疗-放化疗:
放射治疗:对于不再需要生育的中老年患者,也可采取小剂量放射治疗以促进囊肿萎缩,但放射治疗不适用于年轻未育的患者。
治疗-治疗周期:
附睾头囊肿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附睾头囊肿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附睾头囊肿为良性病变,进展较为缓慢且不会发生癌变,大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随访观察,一般预后良好。
预后-危害性:
1、本病可导致患者出现阴囊肿大、阴囊局部疼痛等不适,影响日常生活。
2、本病可并发睾丸囊肿、附睾网扩张、附睾浆液性囊腺瘤、附睾头扭转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
预后-自愈性: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需及时就医。
预后-治愈性:
多数患者经积极诊治,长期随访观察,本病一般可治愈。
日常-总述:
附睾头囊肿患者应注意日常管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有助于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日常-生活管理: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
2、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紧张、焦虑。
3、注意个人卫生,建议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勤洗澡、勤换内衣裤。
4、规律性生活,避免房事过频,以减轻附睾的工作负担。
5、病情缓解后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到院复查。
日常-术后护理:
1、术后应保持伤口部位清洁干燥,如有明显渗血渗液,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2、术后应注意保护伤口,避免牵拉或抓挠,避免继发感染。
饮食调理:
附睾头囊肿患者一般无需特殊的饮食调理,保持三餐规律,科学合理营养搭配即可。
饮食建议:
1、三餐规律,营养均衡。
2、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及蔬菜。
3、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肉、禽蛋、牛奶、豆制品、核桃等,既可以增强免疫力,还有利于生育。
饮食禁忌:
1、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少吃油炸、油煎、油腻食物。
3、忌暴饮暴食。
预防措施:
附睾头囊肿大多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暂无有效的预防措施。母亲在妊娠期间避免使用己烯雌酚有可能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