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腹股沟拉伤疾病概述: 腹股沟拉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经常发生于田径、足球、曲棍球等运动...
养生
疾病名称: 腹股沟拉伤
疾病概述:
腹股沟拉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经常发生于田径、足球、曲棍球等运动项目,主要为大腿内侧的内收肌群或其肌腱的过度伸展或撕裂所致,从轻微的肌肉拉伤到严重的肌纤维撕裂均有发生的可能。患者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和大腿内侧淤青、肿胀、疼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时还可出现跛行。若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和生活。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无遗传性
就诊科室: 骨科、急诊科
发病部位: 其他
常见症状: 腹股沟和大腿内侧淤青、肿胀、疼痛、跛行
主要病因: 主要为大腿内侧的内收肌群或其肌腱的过度伸展或撕裂所致
检查项目: 体格检查、X线、超声、MRI
重要提醒: 腹股沟拉伤若没有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可能会转为慢性疼痛,影响运动功能,还会增加再次受伤的风险。
流行病学-传染性:
本病不具有传染性。
流行病学-发病率:
腹股沟拉伤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在某些奥林匹克运动项目(如冰球、速滑、足球、游泳和田径)中,腹股沟拉伤占所有损伤的3%~11%。在具体项目中,高水平足球运动员腹股沟拉伤占所有肌肉损伤的40%以上。在冰球、足球、田径的高水平运动员中,腹股沟拉伤占到了所有损伤的10%以上。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腹股沟拉伤多见于从事需要大量奔跑和跳跃运动的人群,如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
病因-总述:
腹股沟拉伤经常发生于田径、足球、曲棍球等运动项目中,主要是由于大腿内侧的内收肌群或其肌腱的过度伸展或撕裂所致。
病因-基本病因:
大腿内侧的内收肌群包括大收肌、长收肌和短收肌等,其作用是使大腿内收或使骨盆前倾。由于这些肌肉的位置和功能,运动员在进行深蹲、弓步练习,或在加速冲刺、铲球摔倒等运动过程中,大腿可能会过度内收或外展,极易造成腹股沟拉伤。
症状-总述:
腹股沟拉伤经常发生于距耻骨5厘米的肌肉-肌腱的连接点处,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腹股沟区域的疼痛及肿胀,疼痛程度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不同而轻重不一,常局限于大腿内侧,大腿进行外展或旋转运动时疼痛加重,同时还可伴有大腿内侧瘀青,严重时大腿移动困难,行走时呈跛行或趿拉步态。
症状-并发症:
腹股沟拉伤一般没有明显的并发症,但若没有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可能会转为慢性疼痛,影响运动功能,还会增加再次受伤的风险。
就医-急诊指征:
1、运动后腹股沟剧烈疼痛。
2、活动受限,怀疑肌腱断裂。
3、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
以上均需立即去急诊科就诊,或拔打120急救电话。
就医-门诊指征:
1、运动后腹股沟疼痛。
2、腹股沟和大腿内侧淤青、肿胀。
3、行走时呈跛行或趿拉步态。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情况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病情较重时,应及时到急诊科就诊;若病情较缓,则可到骨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前往就诊的过程中,尽量保持平静的状态,不要过于紧张,也不要奔波劳累,以免加重病情。
3、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可穿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4、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5、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目前都有哪些不适?
2、您出现这种情况多久了?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些症状?
3、您的症状是持续存在还是间歇性发作的?有什么规律吗?
4、自从您发病以来,症状有没有加重或减轻?有什么原因吗?
5、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如何?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我的情况严重吗?能治好吗?
2、我需要如何治疗?需要手术吗?多久能好?
3、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4、我需要做什么检查?这些检查在医保报销范围内吗?
5、我还有其他疾病,这会影响我的治疗吗?
6、回家后我该怎么护理?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运动后出现腹股沟和大腿内侧淤青、肿胀、疼痛、跛行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诊治。医生通常会在详细询问病史后,首先进行体格检查,以判断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患者进行X线、超声、MRI(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排除其他疾病。
检查-体格检查:
1、视诊和触诊
医生可能会通过视诊和触诊检查患者腹股沟和大腿内侧有没有淤青、肿胀、压痛等表现。
2、FABER试验
将患者髋部置于屈曲、外展、外旋位,在其对侧骨盆髂前上棘处保持平衡的情况下,向患者的同侧膝关节施加一个缓慢平稳增加的压力,从而逐渐增大髋关节的屈曲、外展和外旋的活动度。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阻力或骶髂关节后部的疼痛,则为阳性,表明骶髂关节很可能存在病理改变或功能障碍。腹股沟拉伤患者此试验通常为阳性。
检查-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
能够显示是否存在骨折、髋关节间隙变窄、骨赘、软骨下囊肿和硬化等情况。
2、超声检查
超声可探查腹股沟处是否有血肿,并明确血肿大小、范围、位置,还可检查腹内脏器及血管是否损伤。
3、MRI
MRI能显示骨骼和软组织(如肌肉和肌腱)的详细结构信息,有助于判断是否有肌肉撕裂、肌腱断裂等损伤,对血管损伤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的受伤史及临床表现,并结合体格检查、X线、超声、MRI等检查结果,医生通常能够诊断腹股沟拉伤。
治疗-治疗原则:
腹股沟拉伤的初步治疗采用RICE原则,方法包括休息、冷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必要时可遵医嘱服用消炎止痛药或采取物理治疗,以改善症状。若发生肌肉或肌腱断裂,则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待症状缓解后,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
治疗-药物治疗:
在腹股沟拉伤的初期,可口服云南白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药物,以起到止痛和消除炎症的作用。特殊情况下,可在肌肉或肌腱附着处周围注射类固醇药物,也能起到相同作用。损伤72小时后,患者可以选用一些活血化瘀的外敷药膏进行辅助治疗。
治疗-相关药品:
云南白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
治疗-手术治疗:
腹股沟拉伤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肌腱松解术并清除损伤的肌腱组织,若存在肌腱或肌腹断裂,还应及时进行手术缝合。
治疗-其他治疗:
腹股沟拉伤患者在恢复过程中,应在医生指导下尽早进行康复训练,尤其是运动员。早期可进行关节活动范围练习、不负重下的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和肌肉牵拉练习、髋关节伸展性练习等;在患者髋关节活动范围充分且肌肉可主动收缩时,可进行负重性的肌肉力量练习;在患者达到正常向心力量和缓慢离心力量时,可进行协调性训练和速度训练。
治疗-治疗周期:
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治疗-急性期治疗:
1、休息
腹股沟拉伤之后,在走路时会感觉到疼痛,并且伴随着肿胀和青紫,此时应停止运动并避免剧烈活动,严格卧床休息。
2、冰敷
腹股沟拉伤之后,应尽早进行冰敷,一般受伤后的24~72小时内每天冰敷3~4次,每次15~20分钟,这样可以减轻局部的炎症反应,有效地缓解疼痛和肿胀。
3、加压包扎
可使用弹性绷带将腹股沟及大腿内侧包扎起来,以减轻肿胀和疼痛。
4、抬高患肢
将患肢抬高到至少超过心脏位置,以加速血液和淋巴液回流,减少组织液渗出和下肢血流灌注,从而减轻患肢水肿。
预后-一般预后:
腹股沟拉伤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大部分患者都可以恢复,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则可能会发展为慢性损伤。
预后-危害性:
1、严重的腹股沟拉伤可导致剧烈疼痛,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2、腹股沟拉伤若没有得到及时和适当的治疗,可转为慢性疼痛,影响运动功能。
预后-治愈性:
经过积极的治疗和康复训练,大部分患者都可以恢复。
日常-总述:
腹股沟拉伤的患者日常应注意充分休息,适度活动,并注意预防再次受伤。同时,遵医嘱定期到医院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治疗效果。
日常-生活管理:
1、充分休息,避免过度使用或拉伸肌肉,尤其是避免可能加重疼痛或引起进一步伤害的活动。
2、虽然休息很重要,但是完全的静止可能会导致肌肉僵硬和衰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温和的活动和拉伸运动,可以帮助肌肉恢复。
3、活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确保穿着合适的鞋子,避免在不平整的地面上活动,预防再次受伤。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医生及时了解治疗效果。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饮食应清淡、易消化、营养均衡,可增加富含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的摄入,多吃蔬菜、水果。
饮食禁忌:
病情恢复期间,忌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并禁烟禁酒。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有助于预防腹股沟拉伤:
1、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除一般性全身准备活动外,还要做一些针对内收肌群和髋关节的专门性练习,例如蝶形拉伸、坐式压腿等。
2、加强下肢内收肌群的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如采用仰卧起坐、宽距深蹲、抗阻内收腿等练习加强力量,借助平衡球进行柔韧性训练,以使内收肌群强健有力,稳定而灵活。
3、在进行体育锻炼和运动训练时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急于求成,练习强度应逐渐提高,开始时强度不宜过大。
4、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是预防腹股沟拉伤的关键,练习时一定要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和发力顺序。
5、避免过度训练,因为过度训练会引起肌肉的疲劳,这种情况下再去做大负荷练习,极易产生损伤。
6、运动时要加强对腹股沟的保护,可穿着紧身运动衣,一方面寒冷天气下可保暖透气,另一方面对肌肉有包裹性,可保持一定的肌肉紧张度。
7、腹股沟处出现不适症状时,应及时调整运动量和运动强度。
8、运动后对下肢内收肌群和髋关节进行牵拉、热敷和按摩,同时要注意保暖。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