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妇科病疾病概述: 妇科病的范畴很广,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炎症、肿瘤或畸形、功能性子宫出血、...
养生
疾病名称: 妇科病
疾病概述:
妇科病的范畴很广,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炎症、肿瘤或畸形、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症、月经不调等。患者通常有阴道异常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月经异常等表现。而不同的妇科疾病,其具体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案也有所不同。常用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经积极治疗,一般临床症状可得到改善。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部分疾病可能与遗传有关
就诊科室: 妇科
发病部位: 子宫、阴道、输卵管、卵巢、外阴
常见症状: 阴道异常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月经异常
主要病因: 与理化刺激、感染、雌激素、阴道菌群紊乱、遗传等因素有关
检查项目: 妇科检查、阴道和宫颈管内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查、血常规、HPV检测、B超、盆腔CT和MRI、组织病理学检查
重要提醒: 妇科病长期存在,会给患者及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医,积极治疗,不要讳病忌医。
流行病学-传染性:
部分妇科疾病有传染性,如滴虫性阴道炎,可通过经性交直接传播,还可经公共浴池、浴盆、浴巾、游泳池、坐式便器、衣物、污染的器械及敷料等间接传播。
流行病学-发病率:
暂无确切的流行病学资料。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妇科病包括女性生殖系统的炎症、肿瘤或畸形、不孕症等。其中,生殖系统炎症好发于育龄期女性。
病因-总述:
导致妇科病发生的原因多种多样,且妇科病包含的疾病较多,不同的妇科病病因可有所区别。如生殖系统炎症多由理化刺激、感染、雌激素、阴道菌群紊乱以及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导致。
病因-基本病因:
1、生殖系统炎症
(1)病原体感染:病原体感染可导致妇科炎症,主要病原体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埃希杆菌、肠球菌等。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升高,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也成为常见病原体。
(2)理化因素刺激:对杀精剂、冲洗剂中的化学物质或避孕套中的乳胶过敏,用某种酸性或碱性溶液冲洗阴道,可导致妇科炎症。卫生棉条、子宫托或避孕装置如横隔膜、宫内节育器造成的刺激,以及内裤摩擦、抓挠等机械刺激都有可能造成妇科炎症。
(3)阴道菌群紊乱:频繁、不当地冲洗阴道可使得阴道过度清洁,导致菌群失调(阴道内正常、健康的细菌被不健康或有害的细菌所替代),导致妇科炎症。
(4)雌激素:绝经后妇女因卵巢功能衰退或缺失,雌激素水平降低,阴道壁萎缩,黏膜变薄,上皮细胞内糖原减少,阴道内pH升高,从而导致嗜酸的乳杆菌不再为优势菌,局部抵抗力降低,以需氧菌为主的其他致病菌过度繁殖,可导致本病的发生。
(5)组织结构的特殊性:如婴幼儿外阴尚未完全发育好,不能遮盖尿道口及阴道前庭,细菌容易侵入,可发生外阴阴道炎;前庭大腺因其解剖部位特殊,在性交、分娩、经期均易被病原体污染,引起炎症。
2、生殖系统肿瘤
不同的肿瘤类型病因不同,如宫颈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是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可能与雌激素、基因突变等有关;卵巢癌的发病可能与内分泌、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系。
3、其他
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目前被广泛认可的是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还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等有关。
症状-总述:
妇科病通常表现为阴道异常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月经异常(包括月经周期、月经量)等。但其具体临床表现,根据疾病类型不同而有所不同。
症状-典型症状:
1、生殖系统炎症
(1)阴道分泌物增多:白带增多,可呈脓性,灰色、浅黄色或绿色,部分患者伴有异味。
(2)阴道不规则出血:可表现为性交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两次月经之间出血)。
(3)疼痛:可有腰腹部酸痛、性交时疼痛。
(4)瘙痒:阴道分泌物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及灼热感。
(5)其他:月经期发病可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2、生殖系统肿瘤
(1)宫颈癌: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偶有阴道分泌物增多,伴或不伴臭味,也可在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发现阴道出血。晚期病人可同时出现疼痛等症状。
(2)子宫内膜癌:患者常以阴道流血和阴道异常流液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下腹部胀痛,晚期患者兼见贫血、消瘦等全身症状。
(3)卵巢癌:患者早期大多无任何症状和体征,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腹痛、腹胀、恶心等消化道症状,缺乏特异表现,容易被忽视或漏诊。
3、其他
(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上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经期、经量都异常、月经间期出血,严重时可致患者出现流产或不孕。
(2)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特征大多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常见症状主要有逐渐加重的继发性痛经、月经异常,约25%的患者无任何症状。
症状-并发症:
1、生殖系统炎症若不及时治疗,阴道内的炎症可影响精子的运行或吞噬精子,可能会导致不孕。
2、生殖系统肿瘤者,若治疗不及时,还会影响患者的生存周期。
就医-门诊指征:
1、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
2、不规则阴道出血,性生活或妇科检查后发现阴道出血;
3、月经异常,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
4、出现其他严重、持续或进展性症状、体征。
以上需及时就医咨询。
就医-就诊科室:
本病属于妇科范畴,患者可去妇科就诊。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可能会进行比较全面的体格检查,建议着方便穿脱的衣物。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您有什么不舒服?哪里不舒服?
2、有没有因为某些因素,使您不舒服的症状加重或者缓解?
3、您做过哪些检查?检查结果如何?
4、您之前治疗过吗?是如何治疗的?效果怎么样?
5、您原来有什么基础疾病吗?
6、您家里人有类似的症状吗?有肿瘤患者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现在有明确的诊断吗?
2、我的疾病严重吗?能治好吗?
3、我需要做什么检查?
4、怎么治?需要治疗多久?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平时生活我需要注意什么?
7、我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当患者出现阴道异常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月经异常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医生首先进行妇科检查,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可能会建议做阴道和宫颈管内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查、血常规、HPV检测、B超、盆腔CT和MRI、组织病理学检查,以进一步了解病情,明确诊断。
检查-体格检查:
妇科病患者多需行妇科检查,除对患者的生殖器官进行初步了解外,还可了解分泌物的数量、性质、异味等,对患者的病因及病病情做初步判断,有时可能需要用到扩阴器。
1、妇科检查的意义
可了解患者生殖器官健康状况。
2、妇科检查的方法
首先,患者需要脱掉裤子,一般只需脱掉鞋和一个裤腿,躺在铺好一次性垫子或消毒垫子的诊床,双腿分开放在床两侧的架子上,最大程度暴露会阴。这时医生使用阴道窥镜放入阴道内进行视诊,然后取出阴道窥镜,放入一指或两指进行触诊,即双合诊。有时需要医生一指放入阴道、一指放入肛门,配合另一只手在腹部进行检查,即三合诊。对于无性生活、阴道闭锁等原因不能从阴道进入检查者,医生可以采取一手通过肛门放入直肠,另一手在腹部配合检查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检查前需排尿,并且要避开经期,妇科检查可能会造成轻度不适,但一般不会有任何损伤。
检查-实验室检查:
1、阴道和宫颈管内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
妇科检查时,医生会先用棉签擦去宫颈口表面的分泌物,再将长拭子放入宫颈口,停留数秒并旋转1周后取出,另取阴道分泌物,该过程一般不会造成疼痛。然后进行细菌培养,进一步明确病原体,而药敏试验有助于选取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帮助医生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可以确认病原菌种类,并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2、肿瘤标志物检查
抽血检查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标志物(CA199,CA125)等,帮助医生诊断。
3、血常规
可以帮助医生评估病情,有助于诊断和治疗。如患者伴有感染,可出现白细胞上升、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等;红细胞计数下降或血红蛋白下降等提示患者贫血。
4、HPV检测
妇科检查时医生用一个小刷子样的取样器采集宫颈脱落细胞,送到实验室检测HPV,可以有效筛查子宫颈癌,也可与细胞学检查联合应用于25岁以上女性子宫颈癌筛查。
检查-病理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是诊断生殖系统肿瘤的金标准,取病灶部位行病理学检查,可用于明确肿瘤的类型。
检查-影像学检查:
1、B超
可了解子宫和卵巢的大小、形态、内部结构。对于生殖器官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有帮助。
2、盆腔CT和MRI
有时也可显示出较清晰的盆腔器官影像,但由于其价值昂贵而不能普遍用于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或超声显示有肿物形成,为了进一步评估,需要做MRI和CT检查。
诊断-诊断原则:
根据患者病史,以及阴道异常出血、阴道分泌物异常、月经异常等临床表现,再结合阴道和宫颈管内分泌物培养及药敏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查、B超等辅助检查结果,一般可作出诊断。
治疗-治疗原则:
对于妇科病的治疗,首先应明确具体的疾病类型,然后根据疾病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常用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治疗-药物治疗:
1、生殖系统炎症的药物治疗
主要用于抗感染治疗。医生首先往往根据经验选择抗生素,之后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用药。常用药物包括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头孢西丁钠等)、硝基咪唑类药物(如甲硝唑等)、四环素类抗生素(如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
2、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药物治疗
(1)非甾体类抗炎药: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疼痛。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等。
(2)口服避孕药:是最早用于治疗内异症的激素类药物,其目的是降低垂体促性腺激素水平,并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和异位内膜,导致内膜萎缩和经量减少。
(3)孕激素:单用人工合成高效孕激素,通过一系列作用,造成“闭经”和“假孕”。常用的药物有甲羟孕酮、甲地孕酮和炔诺酮等。
(4)孕激素受体拮抗剂:具有强抗孕激素作用,造成闭经使病灶萎缩。常用药物有米非司酮。
(5)其他:如达那唑、亮丙瑞林、戈舍瑞林和曲普瑞林等。
治疗-相关药品:
头孢曲松钠、头孢西丁钠、甲硝唑、多西环素、米诺环素、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布洛芬、吲哚美辛、萘普生、甲羟孕酮、甲地孕酮、炔诺酮、米非司酮、达那唑、亮丙瑞林、戈舍瑞林、曲普瑞林
治疗-手术治疗:
1、生殖系统炎症的手术治疗
对于存在脓肿者,还可采用手术治疗。手术可根据情况选择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也可行超声或CT引导下的穿刺引流。手术范围应根据病变范围、患者年龄、一般状况等全面考虑。原则以切除病灶为主。
2、生殖系统肿瘤的手术治疗
(1)宫颈癌:手术治疗是早期宫颈癌首选的治疗手段之一,其目的是切除宫颈原发病灶及周围已经或可累及的组织,减除并发症。其原则是既要彻底清除病灶,又要防止不适当的扩大手术范围,尽量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2)卵巢癌: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给予相应的手术方案。常用的手术方法有全面分期手术、保留生育功能手术、肿瘤细胞减灭术。
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手术治疗
病情重者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年轻无生育要求的重症患者可行保留卵巢功能手术,症状及病变均严重的无生育要求患者可行子宫和双附件切除以及病灶清除手术。
治疗-放化疗:
对于生殖系统肿瘤的患者,医生会根据病情,酌情选择放化疗,以缓解症状、提高生存质量。
治疗-治疗周期:
本病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年龄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妇科病的预后与具体疾病类型有关。一般来说,生殖系统炎症经积极治疗,预后较好;生殖系统肿瘤若能及早发现,并接受正规治疗,也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周期。
预后-危害性:
1、生殖系统炎症患者会出现外阴瘙痒、灼热肿痛、性交疼痛,尿频、尿急、尿痛、下腹坠胀等症状,给生活、工作及学习带来诸多不便。
2、生殖系统肿瘤患者,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患者生命。
预后-治愈性:
经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后,生殖系统炎症一般可治愈,生殖系统肿瘤能改善症状。
日常-总述: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注重自我管理,帮助疾病的痊愈。此外,患者还应定期复查,以便医生了解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日常-生活管理:
1、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促进机体恢复。
2、患者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3、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洗澡,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不必使用私处清理液。且尽量少使用卫生护垫,穿棉质或者丝质内裤,并勤换洗内裤,不与人共用毛巾、浴巾等私人用品。
4、避免危险性生活,选择科学的方法避孕,避免进行不必要的人工流产,生理期及疾病恢复期间禁止性生活。
日常-复诊须知:
患者应遵医嘱按时复查,以明确治疗效果,帮助医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饮食调理:
科学合理的饮食可保证机体功能的正常运转,起到辅助控制病情,维持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的作用。
饮食建议:
1、饮食宜为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
3、适当补充优质蛋白质,如鱼、瘦肉、牛奶等。
4、少量多餐。对于放、化疗及手术后的患者,由于消化功能减弱,增加进餐次数可以达到减轻消化道负担,同时增加食物摄入量的目的。
饮食禁忌:
1、戒烟忌酒。
2、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不吃过冷过热的食物。
3、少吃腌制、熏烤、油炸的食物。
4、不要偏食,避免营养不良的发生。
预防措施:
以下措施可以降低本病的发生风险:
1、避免危险性生活,建议使用安全套。
2、避免长期暴露在放射环境下。
3、建议外出时避免使用坐浴及盆浴,避免去卫生条件不好的浴室或者游泳池,在外面使用马桶前垫上卫生纸。
4、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