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大全
疾病大全
疾病名称: 肛隐窝炎疾病英文名称: anal cryptitis疾病别名: 肛窦炎疾病概述: 肛隐窝...
养生
疾病名称: 肛隐窝炎
疾病英文名称: anal cryptitis
疾病别名: 肛窦炎
疾病概述:
肛隐窝炎(anal cryptitis),是指肛隐窝、肛门瓣发生的急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肛门部不适、坠胀疼痛,甚至有分泌物及潮湿、瘙痒等为主要表现。发生与饮食不节、破损染毒、脏腑亏虚等有关。初期治疗得当,多可痊愈。如果早期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炎症未得到控制可继发肛周脓肿、肛瘘、肛裂、肛乳头瘤等疾病。本病属于中医学脏毒范畴。
是否医保: 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医保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 本病目前尚未有证据表明其会遗传给下一代
就诊科室: 肛肠外科、中医科
发病部位: 肠
常见症状: 肛门部不适、坠胀疼痛,甚至有分泌物及潮湿、瘙痒等
主要病因: 饮食不节、破损染毒、脏腑亏虚
检查项目: 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探针检查
重要提醒: 如果肛门部出现不适、坠胀疼痛,甚至有分泌物及潮湿、瘙痒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咨询,避免炎症未得到及时控制,继发肛周脓肿、肛瘘、肛裂、肛乳头瘤等疾病。
临床分类:
1、湿热下注证
主要表现为肛门坠胀不适,或可出现灼热刺痛,大便时加剧,粪便夹有黏液,肛门潮湿瘙痒,伴有口干、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2、阴虚内热证
主要表现为肛门不适,隐隐作痛,大便时加重,肛门黏液溢出,伴盗汗,口干、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或少苔,脉细数。
流行病学-传染性:
一般无传染性。
流行病学-好发人群:
好发于成年人。
病因-总述:
本病发生与饮食不节、破损染毒、脏腑亏虚等有关,病位在肛门皮肤。
病因-基本病因:
1、饮食不节
平时饮食不加节制,过度偏嗜辛辣、肥腻、温燥等食物,导致脾胃不能及时运化,湿热内生,湿热浊气下注肛肠,发为本病。
2、破损染毒
由于肛肠湿毒热结,大便干燥,用力努挣,可导致肛窦损伤染毒,气血瘀滞,经络阻塞,发为本病。
3、脏腑亏虚
平时脏腑经络机能下降,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或肺、肾虚而阴亏,湿热乘虚下注,郁结日久,发为本病。
症状-总述:
本病以肛门部不适、坠胀疼痛,甚至有分泌物及潮湿、瘙痒等为主要特征。如果治疗不当,可继发肛周脓肿、肛瘘、肛裂、肛乳头瘤等疾病。
症状-典型症状:
1、临床症状
自觉肛门部坠胀,欲便不尽,时轻时重,卧位时症状减轻,伴有潮湿瘙痒,排便时可因粪便压迫肛隐窝,而感觉肛门疼痛,一般不甚剧烈,数分钟内消失。若括约肌受刺激而挛缩则疼痛加剧,常可出现不排便时的短时间阵发性刺痛。严重者疼痛可通过阴部内神经、骶神经、会阴神经出现放射性疼痛。急性期常伴便秘,粪便中可带少许黏液,此种黏液常在粪便前流出,有时混有血丝。炎症可刺激肛乳头增生,肥大的肛乳头可从肛门内脱出,加重肛门潮湿瘙痒的症状。
2、体征
肛门指检可发现肛门口紧缩感,肛内有灼热感,肛隐窝病变处有明显压痛、硬结或凹陷,或可触及肿大、压痛的肛乳头。肛门镜可见肛隐窝及肛门瓣充血、水肿,肛乳头肿大,隐窝口有脓性分泌物或红色肉芽肿胀。用探针探查肛隐窝时,可见肛隐窝变深,并有脓液排出。
症状-并发症:
本病目前缺乏相关并发症的资料研究。
就医-门诊指征:
1、如果出现肛门坠胀不适,或出现灼热刺痛,大便时加剧,粪便夹有黏液,肛门潮湿瘙痒。
2、或者肛门不适,隐隐作痛,大便时加重,肛门黏液溢出。
3、或伴有盗汗,口干、大便秘结等。
以上须及时到医院就诊。
就医-就诊科室:
患者通常需到肛肠外科或中医科进行咨询。
就医-就医准备:
1、提前预约挂号,并携带身份证、医保卡、就医卡等。
2、就诊前一天应清淡饮食。一些检查要求必须空腹,故就诊当天早晨需空腹,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3、若近期有就诊经历,请携带相关病历、检查报告、化验单等。
4、近期若服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可携带药盒。
5、可安排家属陪同就医。
6、患者可提前准备想要咨询的问题清单。
就医-医生可能问哪些问题:
1、什么时候肛门出现坠胀不适、瘙痒、潮湿等症状?
2、这些症状会在什么时候加重?什么时候减轻?
3、是否还有其他不适症状,如大便干结、口干等?
4、最近做过什么检查?
5、最近有经过什么治疗吗?有服用什么药物吗?
6、主要从事什么工作?工作压力大吗?
7、平时有偏食辛辣、肥腻,或甜食的习惯吗?有经常喝酒的习惯吗?
就医-患者可以问哪些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肛门坠胀不适、潮湿、瘙痒这些症状?能确诊吗?
2、病情严重吗?要住院吗?
3、需要做哪些检查?
4、现在需要什么治疗方法?能治好吗?
5、这些治疗方法有什么风险吗?
6、如果药物治疗,药物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是什么?
7、有其他疾病,会对治疗产生影响吗?
8、平时要注意什么?回家后怎么护理?
9、需要复查吗?多久一次?
检查-预计检查:
医生除了对患者进行望、闻、问、切中医检查外,通常需要西医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探针检查等。如果伴有其他症状、体征,还可进一步开展其他相应检查。
检查-体格检查:
1、望诊
包括观察患者的神态、面色、姿态、头皮毛发改变、舌质与舌苔变化等。
2、闻诊
主要是听声音,医生通过辨别患者语调的高低、强弱,呼吸的长短等来初步判断病变性质与病情轻重。
3、问诊
包括问疼痛、问寒热、问饮食、问二便、问睡眠、问出汗、问过敏史、问既往病史及家族史等。
4、切诊
包括脉诊和按诊,通过触、按了解肛门直肠情况等以及切脉来诊察疾病。
5、其他
肛门指诊是检查肛门直肠疾病中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通过肛门指诊可及早发现肛门部及直肠末端的早期病变。
检查-其他检查:
1、肛门镜检查
取侧卧位,先将肛镜外套及塞芯装在一起,涂上润滑剂,嘱患者张口呼吸,然后用肛门镜头部按摩肛缘,再向患者腹部方向缓慢插入,待通过肛管后,再向尾骨方向推进,待肛镜全部插入后抽去塞芯,将肛镜退至齿线附近,查看有无内痔、肛瘘内口、肛隐窝炎、肛乳头肥大等。
2、探针检查
采用钩探针探查肛隐窝,从肛门内向外倒钩,常可探入病变肛隐窝较深的部位,并伴有少量的脓液排出。
诊断-诊断原则:
医生通常根据患者肛门部不适、坠胀疼痛,甚至有分泌物及潮湿、瘙痒等临床特点,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和相对应的辅助检查可做出诊断。此外,通常还需要与肛裂、直肠息肉、肛瘘等进行鉴别。
诊断-诊断依据:
1、病史
多见于成年人。有食辛辣、饮酒、便秘或腹泻史。
2、临床表现
肛门内有异物感和下坠感,甚至有灼热、刺痛,伴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潮湿、瘙痒。
3、辅助检查
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探针检查等,有助于明确诊断。
诊断-鉴别诊断:
1、肛裂
疼痛剧烈,有特殊的疼痛周期和疼痛间歇期,伴有便血,肛管皮肤有纵行裂口、溃疡:病程较长者,可见局部呈病理性改变。
2、直肠息肉
肛隐窝炎伴发肛乳头肥大,应与直肠息肉鉴别。直肠息肉是直肠黏膜部位一个或多个新生物,颜色鲜红,质地软,根蒂细长,无触痛,无明显症状。
3、肛瘘
肛瘘内口多在肛隐窝处,触诊时内口下可摸到条索状物。
治疗-治疗原则:
本病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早期以清利湿热,泻火解毒为主,必要时加用抗生素。如反复发作,形成局部脓肿时,可采用手术方法。
治疗-药物治疗:
1、湿热下注证
(1)方药:止痛如神汤加减。
(2)常用中药:秦艽、防风、泽泻、苍术、当归尾、皂角刺、桃仁、大黄、黄柏、槟榔、甘草。
(3)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四妙丸、萆薢分清丸。
2、阴虚内热证
(1)方药:凉血地黄汤加减。
(2)常用中药:地黄、当归、地榆、槐角、黄连、天花粉、甘草、升麻、赤芍、枳壳、黄芩、荆芥。
(3)中成药: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治疗-相关药品:
龙胆泻肝丸、四妙丸、萆薢分清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六味地黄丸等,视病情辨证选用。
治疗-手术治疗:
1、肛隐窝切开引流术
对于单纯肛隐窝炎或伴有局部脓肿形成,或存在阴性痿管者,可行切开引流术,使引流通畅。
2、肛隐窝切除术
对于肛隐窝炎伴有肛乳头肥大者,可行切除术,将感染的肛窦及肥大肛乳头一并切除。
治疗-其他治疗:
1、中医外治
(1)熏洗法
用苦参汤、祛毒汤等煎汤,先熏后洗,洗时注意向上托柔肛门,有利于肛隐窝的引流,每天两次。
(2)塞药法
马应龙麝香痔疮栓等,每天坐浴后塞入肛内,每天两次,或用红油膏、九华膏搽入肛内。
(3)灌肠法
可用金黄散调制成糊状保留灌肠,通常在排便后进行,每天1~2次。
(4)物理疗法
除急性期以外,均可用红外线、微波、小功率激光等做局部照射,抑制细菌生长,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和缓解症状。如能进入肛门内部治疗,疗效更佳。
2、西药治疗
有效抗生素的运用可控制局部的炎症,缓解症状。一般多为大肠杆菌感染所致,也有变形杆菌、结核杆菌等。可根据感染细菌的不同种类,给以相应的药物,必要时可做药敏试验。局部药物有洗必泰痔疮栓纳肛。全身药物有甲硝唑、氟哌酸、庆大霉素、磺胺类、链霉素等。
治疗-治疗周期:
肛隐窝炎的治疗周期受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案、治疗时机、个人体质等因素影响,可存在个体差异。
治疗-治疗费用:
肛隐窝炎的治疗费用可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具体费用与所选的医院、治疗方案、医保政策等有关。
预后-一般预后:
本病初期治疗得当,多可痊愈。如果早期未能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炎症未得到控制可继发肛周脓肿、肛瘘、肛裂、肛乳头瘤等疾病。
预后-危害性:
炎症未得到控制,可继发肛周脓肿、肛瘘、肛裂、肛乳头瘤等。
预后-治愈性:
本病一般诊断明确,正确辨证用药,去除致病因素,预后一般良好。
预后-复发性:
如果引起肛隐窝炎的病因没有彻底根除,或者平时生活饮食等调护不当,可能会引起再次发作。
日常-总述:
患者在积极药物治疗的同时,要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注意卧床休息,调节情志等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机体的恢复。
日常-心理护理:
1、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保持心情舒畅,气血调和,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2、疼痛常导致坐立不安,特别是实证,应注意避免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日常-用药护理:
1、遵医嘱按时服药,注意用药后效果和不良反应。
2、中药汤济宜在早晨空腹或饭前1小时服,中成药宜在睡前服用。
3、选用合适的抗生素静脉滴注,抗生素要现配现用,青霉素类皮试阴性方可使用。
日常-生活管理:
1、周围环境宜清洁,舒适,空气新鲜,温湿度适中,避免直接吹风加重病情。
2、内裤应宽松、柔软,保持干燥、透气,不穿化纤、紧身内裤。
3、病情较重应卧床休息,取侧卧位,避免坐位,以免加重局部疼痛。
4、排便后使用清洁柔软的卫生纸擦拭肛门,减少对肛门皮肤的擦伤和污染。
5、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忌久蹲、久坐、努责,预防肛周疾病。
6、便秘者坚持每天清晨空腹喝1杯淡盐水或以蜂蜜冲饮代荼,以清肠泻火。
日常-病情监测:
1、注意观察局部程度程度、范围,有无肤温增高或波动感。
2、注意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及发热、寒战、乏力、口干、便秘、苔黄、脉数等。
3、注意观察术后伤口情况,如成脓溃破,观察脓液的颜色、数量、性质。
日常-复诊须知:
遵医嘱定期复诊。一般需要做肛门指诊、肛门镜检查、探针检查等,以检查恢复情况,评估复发风险。
饮食调理:
饮食要有节制,忌食肥腻、厚味、海腥发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为减少排便对局部刺激,不可食肉类、动物肝脏、鱼虾、葱蒜等。
饮食建议:
1、实证患者可选食米粥、面条汤、新鲜蔬菜水果。
2、虚证患者应多食高维生素、高蛋白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瘦肉等。
饮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如葱、姜、蒜、辣椒、胡椒、花椒等。
2、忌食油腻性的食物,如肥油,油炸性食品,乳制品等。
3、忌食海腥发物,如鱼虾,羊肉、狗肉、酒等食物。
4、忌酒及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
预防措施:
本病发生与饮食不节、破损染毒、脏腑亏虚等有关。因此,平时保持大便通畅、饮食有节、注意增强体质等措施,有利于减少疾病的发生。
1、注意肛门清洁,勤换内裤,勤洗澡。
2、患病后应及早治疗,防止炎症范围扩大。
3、饮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油膩食物,戒烟、酒,不暴饮暴食。
4、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5、保持大便通畅,积极预防和治疗便秘,可以手掌或掌根做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
如有错误请联系修改,谢谢。
疾病大全
发表评论